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治疗胁痛简况 被引量:4
1
作者 舒军剑 谷忠悦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胁痛乃"不通"与"不荣",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经络阻滞,针刺治疗重在揣穴(寻找敏感腧穴),贵在得气,通过阿是穴疏通局部经气,辨证取穴,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远取四肢腧穴,调整脏腑功能和全身气血运行状... 胁痛乃"不通"与"不荣",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经络阻滞,针刺治疗重在揣穴(寻找敏感腧穴),贵在得气,通过阿是穴疏通局部经气,辨证取穴,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远取四肢腧穴,调整脏腑功能和全身气血运行状态,是腧穴"分经主治"及"远治作用";局部经穴及阿是穴,通调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是"近治作用"与"腧穴所在,主治所在"。针刺前揣穴,找出阿是穴及敏感经穴,施行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腧穴内受到一定刺激量而产生酸、麻、重、胀等得气感觉,并向病变部位放散,气至病所,产生针刺效应,调节脏腑功能,以治其本,疏通局部气血,以治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痛 不通 不荣 针刺 远取四肢 分经主治 远治 局部经穴 阿是穴 通调经络 近治 揣穴 敏感腧穴
下载PDF
针刺腧穴痛觉敏感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
作者 徐欣 王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735-573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腧穴痛觉敏感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痛敏穴组和非穴组,确定受测者头部、颈部、上肢、下肢相应腧穴,用圆形探棒寻找痛觉敏感点,痛敏穴组在敏感点处行针刺泻法操作,非穴组在敏感点外旁开5m... 目的:观察针刺腧穴痛觉敏感点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痛敏穴组和非穴组,确定受测者头部、颈部、上肢、下肢相应腧穴,用圆形探棒寻找痛觉敏感点,痛敏穴组在敏感点处行针刺泻法操作,非穴组在敏感点外旁开5mm处浅刺2~3mm,不做补泻手法,均留针20min,每周治疗2次,12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治疗结果。结果:痛敏穴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各腧穴敏感点压痛阈值显著增高(P<0.05),其中角孙穴的敏感点治疗后压痛阈值显著增高(P<0.01);非穴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各腧穴敏感点压痛阈值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腧穴敏感点能明显提高皮肤压痛阈值,从而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达到临床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针刺治疗 腧穴痛觉敏感 压痛阈值
原文传递
艾灸不同状态腧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3
作者 于丹 谢洪武 +2 位作者 张波 闻海菊 陈日新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7-501,共5页
目的:观察同一组腧穴的热敏态与静息态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以患侧内膝眼、外膝眼、鹤顶三穴区有无热敏灸感及热敏灸感发生的次数为标准,将其分成热敏组、静息组各30例,两组均对上三穴同时施灸,每... 目的:观察同一组腧穴的热敏态与静息态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以患侧内膝眼、外膝眼、鹤顶三穴区有无热敏灸感及热敏灸感发生的次数为标准,将其分成热敏组、静息组各30例,两组均对上三穴同时施灸,每天1次,治疗20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半年随访,热敏组VAS总积分均明显低于静息组(P<0.01)。治疗后热敏组总有效率为80.00%(24/30),半年后随访总有效率为79.17%(19/24);而静息组则为46.67%(14/30)、42.86%(6/14),热敏组均优于静息组(P<0.01)。结论:腧穴热敏状态灸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优于静息状态,临床中应更加重视腧穴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腧穴不同敏感状态 热敏灸视觉模拟评分膝关节功能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