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敏感阈值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荣荣 吴小松 李金蓉 《信息通信》 2020年第9期86-88,共3页
随着高功率微波武器化进程加快,武器装备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威胁,传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方法已不满足武器装备的防护需求。针对高功率微波环境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设备和分系统防护边界的验证需求,提出了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敏感阈... 随着高功率微波武器化进程加快,武器装备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威胁,传统的电磁兼容性试验验证方法已不满足武器装备的防护需求。针对高功率微波环境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设备和分系统防护边界的验证需求,提出了高功率微波电磁脉冲敏感阈值试验方法,包括一般要求、受试系统和试验设备要求、试验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辐照敏感阈值 注入敏感阈值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阈值敏感的按需路由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归奕红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7-200,共4页
针对路由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效影响很大,将AODV协议和TEEN协议进行优势组合并加以改进,提出一个阈值敏感的移动式基站按需路由算法.算法通过设置门限值和数据聚合减少了数据的传输,提高了网络的能效;采用移动式基站并配合按需... 针对路由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效影响很大,将AODV协议和TEEN协议进行优势组合并加以改进,提出一个阈值敏感的移动式基站按需路由算法.算法通过设置门限值和数据聚合减少了数据的传输,提高了网络的能效;采用移动式基站并配合按需路由,平衡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并节省了内存开销;采取CSMA传输方式和故障自动修复等方法,确保了网络的吞吐量.通过对网络能耗和活跃节点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阈值敏感 按需路由 移动式基站 能量有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下载PDF
一种针对VFH系列算法阈值敏感问题的改进策略 被引量:7
3
作者 庄宇辉 赵成萍 严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85-992,共8页
针对VFH系列算法的阈值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阈值改进策略.综合考虑移动机器人硬件特性、运动特性和目标点环境设置初始阈值、确定阈值范围.使用阈值评价函数,对可选范围内的每组阈值与可通行方向进行综合评价,使得机器人能够... 针对VFH系列算法的阈值敏感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阈值改进策略.综合考虑移动机器人硬件特性、运动特性和目标点环境设置初始阈值、确定阈值范围.使用阈值评价函数,对可选范围内的每组阈值与可通行方向进行综合评价,使得机器人能够实时选取适合当前情况的阈值.最后在ROS上实现算法,并使用EAI移动机器人平台进行多次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使用自适应阈值改进策略后,机器人能够避免局部死区,并在目标周围存在障碍物时,以较短的无碰撞平滑路径顺利到达目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FH 阈值敏感 自适应阈值 移动机器人 ROS
下载PDF
加权模板匹配的二值化阈值不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刚 段会川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2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过程中,阈值的选取非常之关键,为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匹配出二值化图像中的目标图像,文中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标准模板匹配算法和加权模板匹配算法的二值化阈值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图像在二值化处... 数字图像二值化处理过程中,阈值的选取非常之关键,为了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快速准确地匹配出二值化图像中的目标图像,文中采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标准模板匹配算法和加权模板匹配算法的二值化阈值敏感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验图像在二值化处理过程中所取阈值的波动对图像匹配结果的影响情况,得到加权模板匹配算法与标准模板匹配算法的二值化阈值敏感性差异。实验结论同时表明加权模板匹配算法具有较强的二值化阈值不敏感性和匹配性能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模板匹配 标准模板匹配 阈值敏感 二值化 权值矩阵
下载PDF
地下快速路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分析及模型构建
5
作者 张兰芳 武雅婷 +1 位作者 王淑丽 史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0,共8页
为探究驾驶人速度感知机理,设计驾驶模拟实验采集驾驶人感知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分析地下快速路几何线形、侧壁变化频率等因素对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恒定速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驾驶人速度感知偏差敏感性阈值预测模... 为探究驾驶人速度感知机理,设计驾驶模拟实验采集驾驶人感知速度与实际行车速度,分析地下快速路几何线形、侧壁变化频率等因素对驾驶人速度感知敏感性的影响,并基于恒定速度理论、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驾驶人速度感知偏差敏感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不同速度水平、线形组合、侧壁变化频率组别下,驾驶人的速度感知敏感性阈值都存在显著差异。采用LASSO(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筛选根据短期、中长期、长期时窗划分的各特征变量,构建的多元非线性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645,多层感知机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727,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快速路 驾驶模拟 速度感知偏差 敏感阈值 支持向量回归
下载PDF
健康中老年人中心视觉敏感度与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的双眼对称性
6
作者 刘瑞 李轻宸 《Eye Science》 CAS 2017年第4期199-205,共7页
目的:观察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foveal threshold,F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33例66眼,测量并比较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 目的:观察健康中老年人群中心凹视觉敏感度阈值(foveal threshold,FT)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的双眼对称性。方法:横断面观察性研究。纳入33例66眼,测量并比较眼灌注压(ocular perfusion pressure,OPP),FT,黄斑区3 mm×3 mm范围内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non-flow area,NFA),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superior vessel density,SVD)和深层视网膜血管密度(deep vessel densit y,DVD)的双眼对称性;分析各指标双眼差值、均值及其比值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结果: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除FT(t=-2.118,P=0.042)外,左右眼OPP,NFA,SVD和DV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同类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结果显示5项指标左右眼测量值相关强度由强到弱为OPP>FT>NFA>DVD>SVD;Bland-Altman分析结果提示5项指标双眼间一致性良好。5项指标的双眼对称性不随性别、年龄改变。结论:健康中老年人群FT、黄斑区NFA,SVD及DVD的测量值具有双眼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中心凹视觉敏感阈值 双眼对称性 Bland-Altman检验
下载PDF
射频接收机电磁敏感性行为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晓丰 闫照文 +1 位作者 谢树果 刘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5-1130,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简化Volterra级数模型的射频接收机电磁敏感性(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行为级仿真方法.利用3阶简化Volterra级数模型对接收机EMS进行分析,根据EMS频响特性,提出一种通用的EMS判据,并给出敏感度阈值仿真求解... 提出一种基于简化Volterra级数模型的射频接收机电磁敏感性(EMS,Elec-tromagnetic Susceptibility)行为级仿真方法.利用3阶简化Volterra级数模型对接收机EMS进行分析,根据EMS频响特性,提出一种通用的EMS判据,并给出敏感度阈值仿真求解流程图.弥补了以往在接收机EMS分析时以试验为主,缺乏仿真分析的缺陷.以某双频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机受连续波干扰为例,对带内和带外(包括镜频和互调)敏感度阈值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可行,而且减少了敏感度阈值求解所需的内存空间和仿真运行时间,适应于一般射频接收机的EMS分析,在工程技术领域切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接收机 电磁敏感 VOLTERRA级数 敏感阈值
下载PDF
基于脉冲电流注入的差分芯片敏感度研究
8
作者 董亚运 崔志同 +4 位作者 杜传报 程引会 聂鑫 王文卓 郑生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3年第12期1499-1506,共8页
采用脉冲电流注入(PCI)技术,对差分信号接收芯片(DS26C32ATM)的敏感阈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脉冲源电压的增大,传输线上的注入电流增大,差分信号接收芯片接口电路受到电磁脉冲干扰,发生损伤。对损伤芯片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定位... 采用脉冲电流注入(PCI)技术,对差分信号接收芯片(DS26C32ATM)的敏感阈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脉冲源电压的增大,传输线上的注入电流增大,差分信号接收芯片接口电路受到电磁脉冲干扰,发生损伤。对损伤芯片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定位故障。针对失效机理分析结果,对差分信号接收芯片进行加固防护研究。试验结果为后续差分芯片的抗电磁脉冲干扰的性能试验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流注入 差分芯片 电磁敏感阈值 加固防护
下载PDF
电磁混响室高强度辐射场下机载电台敏感度研究
9
作者 袁洪涛 段泽民 +1 位作者 仇善良 王建国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0年第6期859-865,906,共8页
机载电台作为飞机典型用频机载设备,对其进行高强度辐射场(HIRF)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混响室高强度辐射场环境的快速构建、快速调控及机载设备敏感度有效测试问题,依托混响室高强度辐射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系统,以某型... 机载电台作为飞机典型用频机载设备,对其进行高强度辐射场(HIRF)辐照效应试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混响室高强度辐射场环境的快速构建、快速调控及机载设备敏感度有效测试问题,依托混响室高强度辐射场辐射敏感度测试系统,以某型直升机机载电台为试验对象,在400 MHz^2 GHz频段内,通过改变混响室内部场强,分别确定混响室连续与步进两种工作模式下机载电台的典型故障类型和敏感度阈值。结果表明:在试验环境场强相同的条件下,相比步进工作模式,连续工作模式更容易测试出机载电台的敏感度阈值;搅拌器连续工作模式下,搅拌速度越快测试得到的机载电台敏感度阈值越低,随脉冲波脉宽的增加其敏感度阈值的测试结果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高强度辐射场 机载电台 敏感阈值 测试方法
下载PDF
北斗机载接收机射频敏感度测试
10
作者 刘瑞华 商鹏 席泽谱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2-680,共9页
RTCA/DO-160G射频敏感度测试已广泛用于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可靠性检定中,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基于DO-160G的北斗机载接收机射频敏感度测试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并不多见,对RTCA/DO-160G射频敏感度测试的研究旨在为民用北斗机载接收机的射... RTCA/DO-160G射频敏感度测试已广泛用于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可靠性检定中,然而,目前国内外对基于DO-160G的北斗机载接收机射频敏感度测试的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并不多见,对RTCA/DO-160G射频敏感度测试的研究旨在为民用北斗机载接收机的射频敏感度测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文中首先导出了传导敏感度及辐射敏感度校准的理论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导出模型表明选择满足标准要求的注入探头比高功率放大器的选择更重要,同时得到了远场条件下天线输入功率的估算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敏感概率的半电波暗室与混响室辐射敏感度测试的等效模型,理论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两种测试方法的差异.最后根据所需的测试信号建立了相应的敏感度评估模型,实际得到的辐射敏感度测试下连续波和脉冲调制阈值最小值为5 V/m、40 V/m,表明接收机对脉冲干扰的耐受性显著高于连续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兼容 传导敏感 辐射敏感 敏感阈值 等效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煤体高度煤岩组合体的蠕变扰动特性及强度极限邻域研究
11
作者 黄子康 李准 +2 位作者 王继超 马世纪 杨雨默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7,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煤体高度煤岩组合体的蠕变扰动特性,运用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进行了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压缩蠕变扰动试验,并采用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显示,煤体与岩体高度比1∶4、1∶2和2∶1的3种组合体进入强度极... 为了研究不同煤体高度煤岩组合体的蠕变扰动特性,运用岩石流变扰动效应试验系统,进行了煤岩组合体的单轴压缩蠕变扰动试验,并采用ABAQUS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结果显示,煤体与岩体高度比1∶4、1∶2和2∶1的3种组合体进入强度极限邻域内的阈值分别为30、25、20 MPa,对应的强度极限右邻域阈值宽度分别为5、3、2 MPa。试验结果表明:低应力水平下,外界扰动不会对煤岩组合体的整体破坏产生较大影响,而在高应力水平下,组合体受外界扰动影响较大;组合体长期强度随煤体高度增加不断减小,且随扰动次数增加,组合体整体逐渐由脆性破坏转变为延性破坏;只有进入强度极限邻域内时,煤岩组合体才对外界扰动较为敏感,且煤体高度越高,扰动次数越多,组合体整体进入强度极限邻域内的阈值越低,强度极限右邻域阈值宽度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蠕变扰动 数值模拟 扰动敏感阈值 强度极限邻域
下载PDF
基于人眼感知特性的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姚军财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50-53,共4页
结合人眼对比度感知特性和图像离散余弦变换特征,提出了一种图像的最小感知误差阈值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阈值来量化源图像频谱图的各个子块的信息,使得编码时变换域系数中尽可能多的出现零值系数,再通过Huffman编码方法实现编码... 结合人眼对比度感知特性和图像离散余弦变换特征,提出了一种图像的最小感知误差阈值的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的阈值来量化源图像频谱图的各个子块的信息,使得编码时变换域系数中尽可能多的出现零值系数,再通过Huffman编码方法实现编码,并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平均码长为1.393 3,接近于信源的熵1.123 1,编码效率达到0.8823,压缩比达到13.229 9,峰值信噪比为45.477 5 dB。说明衡量数据压缩性能的性能指标均达到较好效果,同时又因为结合了人眼视觉特性,保证了压缩图像的观测效果。表明提出的阈值计算方法和图像压缩方案是有效的、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压缩 人眼视觉特性 对比度敏感阈值 离散余弦变换
下载PDF
勃起功能障碍与早泄的治疗
13
作者 成海生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心理治疗 早泄 性感集中训练 敏感阈值 人类健康 家庭矛盾 恶性循环
下载PDF
彩色成像系统最小可分辨色差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洵 田冰心 +2 位作者 姜旭 聂亮 陈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33-1637,共5页
最小可分辨色差通常使用基于人眼观测的主观方法测量,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利用人眼敏感度函数Barten模型建立起来一种客观测量模型。即彩色四杆靶图案被成像系统接收,经色彩空间变换、傅里叶变换、人眼敏感函数处理,当测试图案... 最小可分辨色差通常使用基于人眼观测的主观方法测量,精度不高。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利用人眼敏感度函数Barten模型建立起来一种客观测量模型。即彩色四杆靶图案被成像系统接收,经色彩空间变换、傅里叶变换、人眼敏感函数处理,当测试图案敏感度值与由人眼敏感度函数决定的人眼敏感度阈值相匹配时,将此时的图片转换到CIELAB颜色空间并计算色差,记录不同空间频率四杆靶的测试结果并与主观测量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人眼视觉模型的客观测量方法与主观测量方法所得结果相一致,即所提出的客观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ED Barten模型 空间频率 敏感度函数 敏感阈值
下载PDF
无人机PCA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邱宗江 刘慧霞 +1 位作者 席庆彪 肖佳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262-266,共5页
无人机(UAV)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常采用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但飞行控制系统(FCS)的精确数学模型往往获取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UAV-PCA算法。该算法在传统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方差敏感自适应阈值的故障检测... 无人机(UAV)飞控系统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常采用基于解析模型的方法,但飞行控制系统(FCS)的精确数学模型往往获取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UAV-PCA算法。该算法在传统主成分分析(PCA)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方差敏感自适应阈值的故障检测方法和基于特征方向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UAV飞控系统传感器的故障检测和诊断。算法不需要系统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应用传统PCA方法进行FCS故障检测与诊断时易出现暂态过程虚警和误诊断的问题。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传感器故障,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暂态过程虚警和提高诊断结果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故障检测与诊断 主成分分析 方差敏感自适应阈值 故障特征方向法
下载PDF
无人机卫星导航系统的电磁干扰效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庆龙 程二威 +2 位作者 王玉明 陈亚洲 马立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84-2691,共8页
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其卫星导航系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不定位的问题,以某型无人机的导航接收机为试验对象,开展了连续波干扰信号的注入效应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不同类型卫星的带内电磁敏感度曲线,并研究了初始载噪比与电磁敏感阈值、... 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其卫星导航系统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不定位的问题,以某型无人机的导航接收机为试验对象,开展了连续波干扰信号的注入效应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不同类型卫星的带内电磁敏感度曲线,并研究了初始载噪比与电磁敏感阈值、干信比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得到了导航接收机定位失锁的敏感频段,然后通过开展定性试验分析,得知同频干扰和混频器副波道干扰是导航接收机定位失锁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结论给出一种无人机卫星导航系统电磁干扰预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安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卫星导航 敏感阈值 混频器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冲击载荷作用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艺顺 王波 +3 位作者 周健南 孔新立 朱乃姝 周寅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01-206,255,共7页
为了研究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对密度为425 kg/m^3和625 kg/m^3的试件进行了准静态力学测试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这类低阻抗多孔介质材料试件内部应力不均匀和透射信号... 为了研究蒸压加气混凝土(AAC)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对密度为425 kg/m^3和625 kg/m^3的试件进行了准静态力学测试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试验。针对蒸压加气混凝土这类低阻抗多孔介质材料试件内部应力不均匀和透射信号难采集的问题,采用波形整形器和半导体应变片对SHPB装置进行了改进,保证了试验的有效性。试验得到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力学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结果表明: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应变速率和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动态强度增长因子与平均应变率的自然对数成线性关系;在冲压状态下蒸压加气混凝土存在应变率敏感阈值,当应变率超过这个值时,试件的抗压强度将明显增加;随着平均应变率和密度的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冲击韧性不断增加且冲击韧性指标与平均应变率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压加气混凝土(AAC)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SHPB) 动态强度增长因子 应变率敏感阈值
下载PDF
导航接收机带外电磁干扰的效应规律及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庆龙 王玉明 +2 位作者 程二威 陈亚洲 马立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88-2593,共6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无人装备的卫星导航定位功能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带外电磁干扰的效应规律和带外双频干扰的预测模型。首先,从大信号阻塞干扰的机理出发,推导得到带外双频电磁干扰下导航接收机卫星跟踪丢失的预测模型。其次...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中无人装备的卫星导航定位功能易受到电磁干扰影响的问题,提出带外电磁干扰的效应规律和带外双频干扰的预测模型。首先,从大信号阻塞干扰的机理出发,推导得到带外双频电磁干扰下导航接收机卫星跟踪丢失的预测模型。其次,开展单源电磁干扰的效应试验,得到不同卫星的电磁敏感阈值曲线,并对除主敏感频带外其他敏感频带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最后,开展了双频电磁干扰的效应试验,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预测误差在±2 dB以内,为无人装备在带外电磁干扰预测方面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带外双频 电磁敏感阈值 预测方法
下载PDF
多灰度视力表的设计及对比度视力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滕琴 徐华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18-324,共7页
采用改变背景灰度的方法来实现不同对比度条件下的视力测量,并设计制作了多灰度视力表,在10%~100%的对比度等级下,按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对其进行裸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实验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对比度视力的应用条... 采用改变背景灰度的方法来实现不同对比度条件下的视力测量,并设计制作了多灰度视力表,在10%~100%的对比度等级下,按青年组和老年组分别对其进行裸视力和矫正视力的实验数据采集。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对比分析,探讨了对比度视力的应用条件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 对比敏感阈值 背景灰度 视力 视敏度 视标
下载PDF
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杨喆 相义会 付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探讨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102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53只眼)和对照组43例(49只眼),研究... 目的探讨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86例(102只眼)非增生期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3例(53只眼)和对照组43例(49只眼),研究组采用多点扫描模式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照组采用单点扫描模式分3~5次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比较两组患者激光能量、光斑数、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视野阈值敏感度、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a、b波振幅及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研究组激光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光斑数、激光能量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最佳矫正视(BCVA)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视野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度先呈降低趋势,然后逐渐上升,其中治疗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F-ERG 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组(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各时段F-ERG a、b波振幅、视野阈值敏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灌注区及新生血管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单点多次和多点一次性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非增生期DR对患者视力改善情况相当,而多点一次完成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够显著降低能量密度,最大程度降低因激光治疗对视网膜造成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激光光凝 视野阈值敏感 激光扫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