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综合救治模式下成功抢救1例碘佛醇致严重过敏反应报道
1
作者 刘亚杰 刘晓静 +2 位作者 白晶 王红宇 张思森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53-457,共5页
严重过敏反应为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的全身过敏反应,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迅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因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本研究报道1例在... 严重过敏反应为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患者生命的全身过敏反应,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迅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因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的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本研究报道1例在急诊综合救治模式成功抢救碘佛醇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通过对整个抢救和救治过程的报道,指南及抢救措施的应用,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综合救治模式 过敏反应 碘佛醇
下载PDF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艳 胡丽萍 +7 位作者 刘科位 郭先彬 蔡俊秀 潘敏 唐婕 龚清涛 李志国 王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22期110-113,共4页
目的观察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 目的观察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救治模式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2组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到溶栓时间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7 d、溶栓后90 d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观察组中未发生死亡情况。结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及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抢救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正直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3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 目的:探讨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其急诊抢救效果的临床影响。方法:从邵武市立医院急诊2017年9月—2022年8月收治的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收治时间分组,2017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模式;2020年10月—2022年8月收治的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抢救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休克缓解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伤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的效果较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缩短检查完成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急诊抢救时间和休克缓解时间,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升家属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一体化创伤救治模式 抢救成功率 急诊抢救
下载PDF
创伤处理团队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4
作者 翁燕辉 扬国林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究创伤处理团队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探究创伤处理团队救治模式在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创伤处理团队救治模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性指标、围手术期各项体征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实验组急诊救治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心率(HR)、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4h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低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恢复优良率为7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创伤处理团队救治模式能有效缩短骨盆骨折伴随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体征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处理团队 救治模式 骨盆骨折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多发伤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彦伟 侯志勇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8期634-635,共2页
目的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与日俱增,多发伤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多发伤病人发生突然、伤情复杂、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故多发伤的急救是各医院医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其救治模式的探讨也在不断进行着。本文将对多发伤的分科分诊救... 目的交通事故与工伤事故与日俱增,多发伤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加。多发伤病人发生突然、伤情复杂、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故多发伤的急救是各医院医师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其救治模式的探讨也在不断进行着。本文将对多发伤的分科分诊救治模式、一体化救治模式以及我院的以创伤急救中心为主导的救治模式做一个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救治模式 分科分诊 一体化救治模式 创伤急救中心主导救治模式
下载PDF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在提高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陶品月 黄惠桥 +2 位作者 黄霜霞 黄翠青 潘晓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在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创伤救治手册》为参考教材,运用PTC模式采用单组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20名南宁市青秀区桂雅社区居民分6期培训,每期20人,实... 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PTC)模式在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创伤救治手册》为参考教材,运用PTC模式采用单组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设计的方法,对120名南宁市青秀区桂雅社区居民分6期培训,每期20人,实施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重点讲解创伤急救相关概念、黄金救命时间、第一目击者的含义;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以及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技术等创伤急救基本技能。评价培训前后居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急救态度、自我效能、急救意愿的情况。结果 120名居民中只有47人(39.2%)参加过急救培训;培训后社区居民的创伤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技能考核得分和急救态度、自我效能及急救意愿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率低,在社区居民创伤急救能力培训中应用PTC模式能提高培训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创伤救治模式 社区居民 创伤 急救 培训
下载PDF
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吴印爱 王志伟 +5 位作者 刘献棠 谢尚奎 金浩生 蒋邦好 黄建强 罗真东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 杂种犬 8只 ,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 ,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 实验动物长期存活 5只。结论 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 目的 确定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伤战地救治的模式。方法 杂种犬 8只 ,建立野战环境腹腔海水浸泡的动物模型 ,按确定程序对伤后犬进行战地救治。结果 实验动物长期存活 5只。结论 按照迅速脱离海水环境、初步清创、适当补液、包扎后送、进一步清创程序对腹腔海水浸泡伤进行战地救治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战环境 腹腔海水浸泡伤 战地救治 救治模式 聚维酮碘 腹腔冲洗
下载PDF
基于手机微信群通讯方式对基层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新军 郑若龙 +5 位作者 李伟章 钱惠东 蒋文龙 魏峰 徐卓文 张华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手机微信群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4 h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模式的作用。方法 2014年建立江苏省江阴市STEMI救治微信群,将全市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的近200名医师通过手机微信群建立相互联系... 目的探讨利用手机微信群开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24 h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模式的作用。方法 2014年建立江苏省江阴市STEMI救治微信群,将全市5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的近200名医师通过手机微信群建立相互联系,在遇有怀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时,第一时间上传相关资料至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AMI救治组,明确AMI诊断及再灌注方案,并记录患者就诊-球囊扩张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患者生存状况、心功能等,并与之前(2013年)同期STEMI患者的救治情况及生存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2014年江阴市医疗机构共收治发病在24 h之内的STEMI患者19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72例,急诊溶栓4例,其余14例因患者原因未行上述治疗;相比2013年,STEMI患者178例,行急诊PCI154例,急诊溶栓4例,其余20例因患者原因未行上述治疗。自2014年开通手机微信群和快速转诊系统后,患者就诊-球囊扩张时间由2013年的(128.6±33.9)min缩短至2014年的(102.3±21.4)min(P<0.01);入门-球囊扩张时间由2013年的(76.5±18.3)min缩短至2014年的(62.3±13.8)min(P<0.01);住院天数由2013年的(8.8±2.4)d缩短至2014年的(7.1±1.9)d(P=0.045);2013年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22例,2014年发生12例(P=0.045)。结论手机微信群可快速传递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等重要信息,有利于上级医院快速会诊及下级医院及时转诊,能有效缩短患者就诊-球囊扩张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该方法为AMI患者的救治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群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救治模式 预后
下载PDF
多科协作创伤救治模式探索 被引量:19
9
作者 白建忠 吴宗明 +1 位作者 李一凡 梁朝革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 目的探讨在创伤救治中的多科协作模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创伤救治中心成立以来多科协作模式的运行方式和救治流程,创伤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与创伤中心成立前作比较。结果对照组收治955例,抢救成功823例,占86.18%;本组2 670例,抢救成功2 618例,成功率98.05%。两组比较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多科协作模式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创伤中心的设立、成套的创伤救治体系建立、高素质专业人员培养及由创伤中心医师组织多科协作的实施,开展急诊手术尽早修复损伤器官、消除致死致残因素、重视重症监护与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发伤 救治模式
下载PDF
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的建立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陆将 贺世明 +4 位作者 王学廉 王伯良 曹义战 何保健 高国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56-658,共3页
目的建立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探讨、评价该救治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唐都医院2003-01~2006-01采用新型救治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5例,以2000-01~2002-12期间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5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 目的建立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探讨、评价该救治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唐都医院2003-01~2006-01采用新型救治模式治疗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635例,以2000-01~2002-12期间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的568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对照,通过统计分析治疗效果、开颅手术量次、住院时间,评价该治疗模式的有效性。结果两种救治模式对轻型患者结果差异不大,新型救治模式对中型、重型患者减轻了血肿压迫,缩短了血肿吸收期,减少了住院时间,部分重型患者避免了开颅手术,重型和特重型患者争取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新型救治模式显著提高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缩短了脑组织受压时间,减少了开颅手术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该模式是一套完善的、高效的急性硬膜下血肿救治模式,为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硬膜下血肿 救治模式 钻孔引流
下载PDF
损伤控制外科结合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高建凯 廖煜 +2 位作者 徐林刚 朱帅科 赵志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结合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4a多发伤病例,筛选出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以传统方式抢救(传统组)及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结合一体化救治模式(改进组)抢救的多发伤患者,比较2组患者酸中毒、低...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结合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4a多发伤病例,筛选出病情严重程度一致、以传统方式抢救(传统组)及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结合一体化救治模式(改进组)抢救的多发伤患者,比较2组患者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的恢复时间、ICU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改进组患者酸中毒、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结论多发伤救治中运用损伤控制外科结合一体化救治模式能明显提高多发伤患者的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损伤控制外科 一体化救治模式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12
作者 徐敏 戴建英 楼敏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7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实施溶栓救治的效果,探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新模式。方法建立由急诊科医师、急诊科护士、神经内科医生、卒中病房护士、急诊科专职护工、影像及检验科等人员组成的卒中应急小组,相较于...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实施溶栓救治的效果,探讨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的新模式。方法建立由急诊科医师、急诊科护士、神经内科医生、卒中病房护士、急诊科专职护工、影像及检验科等人员组成的卒中应急小组,相较于以前的卒中应急小组,加设院前救治小组,由受过溶栓治疗相关培训的医生和护士,配以相应人数的担架工和驾驶员组成,对怀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院前接诊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实施标准化干预流程,进行相关的急救护理和救治措施。比较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实施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率及溶栓等待时间,以及溶栓前后Bathel指数及溶栓后第90天Bathel情况。结果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后(2013年1—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率较之前(2012年1—12月)显著提高(P<0.05);溶栓的等待时间明显减少(P<0.01)。结论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院内诊治时间,让患者在最佳"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治疗,提高溶栓率,最终提高患者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
下载PDF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程序化救治模式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波 邢海涛 +3 位作者 应建有 许丽萍 凌国锋 谭占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程序化救治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采用程序化救治模式,强调急诊科、神经外科、手术室等科室在救治过程中的整体性、协作性,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127例。结... 目的探讨程序化救治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12年7月收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采用程序化救治模式,强调急诊科、神经外科、手术室等科室在救治过程中的整体性、协作性,保守治疗9例,手术治疗127例。结果 9例保守治疗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5例;127例手术患者中,住院期间死亡23例。存活的108例患者出院后随访8个月~5年,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42例,中残36例,重残17例,植物状态生存9例,死亡4例。结论程序化救治模式能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程序化救治模式 效果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0
14
作者 解红文 金云 +4 位作者 孙娟 王正新 潘文清 阮永兰 丁腊春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1~6月收治的222例危重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救治模式;7~12月收治的228例危重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 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的危重新生儿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17年1~6月收治的222例危重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救治模式;7~12月收治的228例危重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区域协同救治模式。结果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辅助通气时间、再入院率显著低于/短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至2岁时,观察组患儿发育商、运动、社会适应、智力及复诊率、随访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物联网构建区域协同救治模式,可将危重新生儿的救治时间提前至孕产妇宫内,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救治和随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高危妊娠 物联网 转运 区域协同救治模式 智慧医疗
下载PDF
北京远郊二级医院建立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森 李忠华 +1 位作者 孙翰林 史晋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5期605-606,共2页
目的探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在二级医院多发伤救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份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4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流程与效果,并与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分科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26... 目的探讨创伤一体化救治模式在二级医院多发伤救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份采用一体化救治模式救治480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流程与效果,并与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采用分科模式救治的多发伤患者260例进行比较。结果临床组在确诊时间、到急诊科至急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二级医院中建立多发伤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同时加强与上级医院的合作,逐步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可能成为二级医院多发伤救治的较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急救 多发伤 一体化救治模式
下载PDF
“8·8”九寨沟地震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应急救治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晓春 王米艳 +2 位作者 周虹 娄邦秀 吴礼孟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785-786,共2页
目的分析九寨沟地震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应急救治管理模式。方法启动预案,成立专门病区,运用全程全方位病区救护模式及院前院内联动急救模式。结果九寨沟地震伤员抢救成功率为100%,零死亡,伤员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结论九寨沟地震集... 目的分析九寨沟地震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应急救治管理模式。方法启动预案,成立专门病区,运用全程全方位病区救护模式及院前院内联动急救模式。结果九寨沟地震伤员抢救成功率为100%,零死亡,伤员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疗。结论九寨沟地震集中救治定点医院应急救治管理模式及救护模式使地震伤员得到有效、准确、快速救治,为突发的大型公共卫生事件伤员批量分诊、救护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定点医院 应急救治模式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刁培胜 《黑龙江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1080-1081,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5年3月~2017年7月就诊于市急救中心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院内救治模式)与观察组(选择院前院内一...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5年3月~2017年7月就诊于市急救中心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院内救治模式)与观察组(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救治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个环节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溶栓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与成功率,值得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院内一体化 救治模式 急性脑梗死 溶栓治疗
下载PDF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邵丽娜 《全科护理》 2017年第8期936-937,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6例为研究,分为实施前组(n=41)和实施后组(n=45)。实施前组采用传统的院内救治模式,实施后组采用院前院...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在急性脑梗死病人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86例为研究,分为实施前组(n=41)和实施后组(n=45)。实施前组采用传统的院内救治模式,实施后组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比较两组溶栓治疗等待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施前组、实施后组分别有13例(31.71%)、24例(53.33%)采用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等待时间分别为104.3min±35.8min和57.8mi±22.9min,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49%和95.56%,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传统的院内救治模式,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溶栓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 治疗等待时间
下载PDF
第15讲 灾害事件中的医学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谢平 沈录峰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849-851,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灾害事件定义为:当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发生后,所需的救助资源(包括医疗资源)超出了当地(或局部)所能提供的资源的能力时,我们就称这个事件是相应地区的"灾害事件"。所有的灾害,不管其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灾害事件定义为:当导致破坏和人员伤亡的自然或人为事件发生后,所需的救助资源(包括医疗资源)超出了当地(或局部)所能提供的资源的能力时,我们就称这个事件是相应地区的"灾害事件"。所有的灾害,不管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医疗和公共卫生后果。灾害(或事件)常常导致群体伤亡事件(MC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事件 救治模式 医疗资源 医学 世界卫生组织 人员伤亡 伤亡事件 生后
下载PDF
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9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在急诊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50例急诊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实施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急诊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通过自拟问卷调查急救主任医师及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至急救室后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救室停留时间显著较短,入院10 min后修改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R)评分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急救护理过程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急诊救治模式护理干预对改善心绞痛患者急诊救治效果、调节其负面情绪及提高急救主任医师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救治模式 护理干预 心绞痛 负面情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