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另一种精神救赎之旅——读《从生活到生活化课程》有感
1
作者 周心怡 《动漫界(幼教365)》 2024年第28期87-87,共1页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是胡华园长创办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十几年来的一些实践与感悟。从2006年到2020年,胡华园长以叙事的言说方式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园本课程的探索与社会、文化、历史的情境交织,“深描”过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 此书分为上、下两册,是胡华园长创办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十几年来的一些实践与感悟。从2006年到2020年,胡华园长以叙事的言说方式将教师的专业成长、园本课程的探索与社会、文化、历史的情境交织,“深描”过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以展现生活化课程在形成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幼儿园 中华女子学院 园本课程 生活化课程 实践与感悟 园长 精神 言说方式
下载PDF
《深海》:瑰丽幻梦中的精神救赎之旅
2
作者 罗文雪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2015年,由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凭借较为上乘的特效制作以及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呈现,在上映后引发观影狂潮,被称为21世纪“国漫崛起”的开山之作。此后,动画电影人纷纷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文化宝库中汲取... 2015年,由田晓鹏执导的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凭借较为上乘的特效制作以及对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创新性呈现,在上映后引发观影狂潮,被称为21世纪“国漫崛起”的开山之作。此后,动画电影人纷纷从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文化宝库中汲取创作灵感,锻造出一部部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的佳片。然而作为开山的“愚公”,田晓鹏却没有借着“大圣”的热度余温立时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耕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神话故事 动画电影 精神 特效制作 田晓 创作灵感 文化宝库
下载PDF
现实困境与精神救赎——刘醒龙《天行者》中的“界岭”意象 被引量:4
3
作者 陈艳玲 彭文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0,共5页
《天行者》以乡村民办教师"民转公"的命运为叙述主线,从侧面揭示出以"界岭"为缩影的乡村中国现代化之路上在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乡村在与城市差距日益扩大的过程中,像"孤岛"一样孤立无援... 《天行者》以乡村民办教师"民转公"的命运为叙述主线,从侧面揭示出以"界岭"为缩影的乡村中国现代化之路上在教育、经济、政治等方面存在的困境。乡村在与城市差距日益扩大的过程中,像"孤岛"一样孤立无援。刘醒龙试图以民办教师的精神力量来对现实困境进行救赎,"界岭"成为沈从文"边城"式精神高地。这种选择源于他对乡土的"爱"以及对文学之"高贵"品质的认识。精神救赎提供了一种文学介入现实的姿态,也是作者理想人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行者》 界岭 困境 精神
下载PDF
精神的救赎:白领“义工”与社会服务的结构重塑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小武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3-36,共4页
本文透过对当今都市白领义工们的社会服务形态、动机、后果与功效等考察,分析了社会结构转型时期青年白领的心理与精神困境、期待与社会的张力,阐述了在政府之外非政府部门与个体所形成的社会服务结构的重塑机制的逐步形成,以及就如何... 本文透过对当今都市白领义工们的社会服务形态、动机、后果与功效等考察,分析了社会结构转型时期青年白领的心理与精神困境、期待与社会的张力,阐述了在政府之外非政府部门与个体所形成的社会服务结构的重塑机制的逐步形成,以及就如何更加激发这种社会服务机制的形成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领义工 社会服务 精神 结构重塑
下载PDF
论昌耀的精神救赎之路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4,共8页
中国当代西部诗人昌耀所铸造的诗歌世界是独特的。昌耀诗歌在以悲剧意识为主调的诗歌文本后面隐含着另一精神主脉,即与宿命论、荒诞意识、孤独意识、受难意识相抗衡的精神救赎之路。诗人试图借助诗歌、家园、爱、死亡来实现对人生的突... 中国当代西部诗人昌耀所铸造的诗歌世界是独特的。昌耀诗歌在以悲剧意识为主调的诗歌文本后面隐含着另一精神主脉,即与宿命论、荒诞意识、孤独意识、受难意识相抗衡的精神救赎之路。诗人试图借助诗歌、家园、爱、死亡来实现对人生的突围。探索诗人精神救赎之路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昌耀诗歌的思想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昌耀 精神 诗歌 家园意识 死亡
下载PDF
历史消费中的精神救赎--《风声》及麦家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秀金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关键词 文化消费主义 麦家 《风声》 精神 当代文坛 历史 当代小说 《解密》
下载PDF
知识分子的精神救赎——关于20世纪90年代“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沐阳 马达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2-97,共6页
"人文精神"大讨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要的思想文化现象。大讨论涵盖了"人文精神"的内涵、特征,"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以及如何重建,"人文精神"与传统、现代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中... "人文精神"大讨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最为重要的思想文化现象。大讨论涵盖了"人文精神"的内涵、特征,"人文精神"是否失落以及如何重建,"人文精神"与传统、现代的关系等诸多方面;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时下中国思想状况、精神状态的一种判断、忧虑以及试图重建社会价值体系的努力。重新梳理与审视这场思想论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无疑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与现实意义;对探求并确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表现可以提供重要的精神参考;大讨论中的许多预言与判断已成为文本中的现实,这种文学存在也是作家群体对"人文精神"讨论的一种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思想资源 精神
下载PDF
论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的生命哲学与自我救赎
8
作者 施新佳 《中州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4-18,共5页
王安忆的小说《向西,向西,向南》通过讲述人物各自的人生遭际以及相互扶持、寻觅新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展现着逐出与纳入中的生命平衡,文明与市井中的精神救赎,异质文化中的精神漂泊与艰难的自我重建等话题。小说延续了作者对女性的人生... 王安忆的小说《向西,向西,向南》通过讲述人物各自的人生遭际以及相互扶持、寻觅新的生活方式的故事,展现着逐出与纳入中的生命平衡,文明与市井中的精神救赎,异质文化中的精神漂泊与艰难的自我重建等话题。小说延续了作者对女性的人生遭际及对中西方文化的思考,追问着身在何处、走向何方的恒久难题,体现出将生存感悟、哲学认知与文化观照相融合的叙述诉求,并渗透着作者一贯的世俗生活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向西 向西 向南》 精神
下载PDF
审美与精神救赎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良丛 《文艺评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共5页
关键词 精神 存在 伊甸园 悲剧性 自由性 追求 乐园 有限 矛盾 现实性
下载PDF
论卡夫卡的精神救赎之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萍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4期94-96,共3页
卡夫卡一生都在探求如何获得个人的精神救赎。了解卡夫卡对于精神救赎之路的寻找 ,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作品 ,而且对于任何一位希望找到信仰归宿的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综观卡夫卡的一生 ,结合他的文学... 卡夫卡一生都在探求如何获得个人的精神救赎。了解卡夫卡对于精神救赎之路的寻找 ,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文学作品 ,而且对于任何一位希望找到信仰归宿的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十分具有启发性的。综观卡夫卡的一生 ,结合他的文学创作 ,可以看出他的精神救赎之路是一条由偶像崇拜走向宗教信仰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精神思想 宗教信仰 人文精神
下载PDF
“智慧儿童”的生存困境与精神救赎——评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传奇小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22-25,共4页
以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传奇小说”中“智慧儿童”的生存困境为切入点,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西摩等格拉斯家族“智慧儿童”在精神救赎上的探索实践和发展传承的主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智慧儿童”生存困境和精神救赎的解读,深化... 以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传奇小说”中“智慧儿童”的生存困境为切入点,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西摩等格拉斯家族“智慧儿童”在精神救赎上的探索实践和发展传承的主要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智慧儿童”生存困境和精神救赎的解读,深化对该小说所蕴含的救赎理想的理解和对其文学价值的探索,揭露小说中美国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下民众精神追求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斯家族 智慧儿童 生存困境 精神
下载PDF
《追风筝的人》看外国文学中的精神救赎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娟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36-,38,共2页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追风筝的人 外国文学 观察
下载PDF
女性成长、精神救赎与历史批判——《无字》、《大浴女》和《长恨歌》的平行阅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金城 《闽江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 张洁的《无字》、铁凝的《大浴女》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是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的经典作品。三部小说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中国当下女性写作的三个主题流向,即苦难的女性成长、凄楚的精神救赎以及深刻悲凉的历史批判。当然,三位女作家的三部重要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字》 《大浴女》 《长恨歌》 女性成长 精神 历史批判
下载PDF
《巴黎最后的探戈》的艺术价值及精神救赎
14
作者 平原 张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55-156,共2页
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是纪实性与表现性的融合,这样的创作赋予了影片诗的气质和韵味。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以让娜枪杀保罗结束,从生命意义来讲,保罗属于自取灭亡。不过保罗也是从死亡中获得了解脱,借死亡脱离了孤独、绝望的生存环... 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是纪实性与表现性的融合,这样的创作赋予了影片诗的气质和韵味。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以让娜枪杀保罗结束,从生命意义来讲,保罗属于自取灭亡。不过保罗也是从死亡中获得了解脱,借死亡脱离了孤独、绝望的生存环境,以轮回般的再生获得新生。本文主要阐述了影片《巴黎最后的探戈》作品的艺术价值,通过两人的探戈之舞将剧情推向了高潮,迎来了结局。欲望之舞建立在主人公的精神废墟之上,是主人公精神的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最后的探戈》 舞蹈艺术 艺术价值 精神
下载PDF
叩问生命真谛——论史铁生散文的精神救赎之途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缨 《柳州师专学报》 2013年第5期38-40,共3页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 史铁生是我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哲思型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到处流露出对生命困苦极限的体验、感悟和内省,他以自身不寻常的经历和独特的写作视角,叩问生命真谛,寻求困难人生的精神救赎之途。地坛是史铁生精神家园的栖居地,母爱是他精神的支柱和希望的源泉,写作是他超越人生苦难的精神救赎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散文 地坛 精神
下载PDF
蹇先艾乡土小说文本中的苦难叙述与精神救赎 被引量:1
16
作者 姬亚楠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59-62,共4页
以蹇先艾乡土小说文本为例,具体解读其乡土小说中的苦难表述及其形成取决于诸种文化的合力,开掘现代中国乡土小说精神的内在因素,对于总结中国乡土小说创作的历史经验不无裨益。
关键词 蹇先艾 乡土小说 苦难叙述 精神
下载PDF
官场浴火重生与官员精神救赎
17
作者 许耀桐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39,共2页
如果一些官员感到收入少了,“好处”没了,要转向商海经间,我们绝不反对。因为经过这场严厉的官风整肃,政府留下的必定是清除了私心杂念而坚定了理念信念的官员。
关键词 精神 官员 官场 官风 政府
下载PDF
价值追寻中的困窘与惶惑——《卡拉是条狗》的“精神救赎”主题分析
18
作者 姚汝勇 杨玉霞 《电影评介》 2013年第7期30-32,共3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导演怀着同情与悲悯,直面社会现实,为观众呈现了反映中国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影像系列,然而,银幕上的"底层书写"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底层苦难生活和艰难处境的道德性关照、同情之上,《卡拉是条狗》却...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导演怀着同情与悲悯,直面社会现实,为观众呈现了反映中国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影像系列,然而,银幕上的"底层书写"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底层苦难生活和艰难处境的道德性关照、同情之上,《卡拉是条狗》却突破了这一点。《卡拉是条狗》不再仅仅暴露社会问题、批判社会痼疾,而是既俯瞰沉重、尴尬的生存现实,又在跟拍中展示着底层人们寻找精神救赎的努力,从而真正触及底层人们的精神世界,将主题挖掘和开拓至另一向度——精神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 生存现实 主题向度 精神
下载PDF
《生死十日谈》中的乡村伦理危机与精神救赎
19
作者 邓寒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9-14,共6页
在《生死十日谈》中,作家孙惠芬以探寻死亡缘由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意外死亡降临过的家庭中的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揭示出乡村家庭伦理道德普遍失序的现状,揭示了贫病与乡村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存黑洞。作家多方探寻摆脱苦难的... 在《生死十日谈》中,作家孙惠芬以探寻死亡缘由为切入点,通过展示意外死亡降临过的家庭中的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的矛盾纠葛,揭示出乡村家庭伦理道德普遍失序的现状,揭示了贫病与乡村城镇化进程带来的生存黑洞。作家多方探寻摆脱苦难的方法,如皈依神灵和宗教、回归大自然、专家的心理治疗等,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关注和救助农村中贫病的弱势人群,也希望每一个苦难的生命个体都能进行自我救赎,更坚韧、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十日谈》 乡村伦理危机 精神
下载PDF
用爱历寓言表征精神救赎——评王跃文新作《爱历元年》
20
作者 欧阳友权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47,共4页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好看也耐看。好看,是因为它有个好故事,一个有关感情出轨与爱情、亲情回归的故事,作者用贴近生活又细腻灵动的文字,把这个故事讲得波澜起伏、生动有趣;耐看则源于这个故事背后的精神寓意及其给予读者... 王跃文的长篇小说《爱历元年》好看也耐看。好看,是因为它有个好故事,一个有关感情出轨与爱情、亲情回归的故事,作者用贴近生活又细腻灵动的文字,把这个故事讲得波澜起伏、生动有趣;耐看则源于这个故事背后的精神寓意及其给予读者的心灵启迪。在我看来,以爱情寓言表达真情救赎,用日常叙事呼唤社会良知,揭示社会的精神症候,是这部小说的立意所在和价值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 王跃文 寓言 表征 长篇小说 社会良知 贴近生活 日常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