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唯命是从:三四十年代“苏联电影”考察
- 1
-
-
作者
姚汝勇
杨玉霞
-
机构
聊城大学文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共3页
-
文摘
"苏联电影"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不仅体现在富有开创性的理论建设中,而且体现在高质量的创作实践中。然而,辉煌的背后却潜隐着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忧患。尤其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个辉煌期"与"唯命是从"相互纠结缠绕,形成了当时特有的电影情势,而这种情势并不是孤立的历史现象:它天然地因袭着先前苏联电影的气质,同时也自然地为以后电影的发展埋下伏笔。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唯命是从
教化工具论
审查制度
市场规则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史志文化传播之创新初探
被引量:2
- 2
-
-
作者
李皆奇
-
出处
《江苏地方志》
2010年第6期19-21,共3页
-
文摘
史志文化作为灿烂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文明进步的结晶。史志文化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地域文明的忠实记录、传统道德的教化工具、人文历史的传承载体,
-
关键词
史志文化
创新
传播方法
教化工具
-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与精神塑造
- 3
-
-
作者
戈弋
-
机构
新疆话剧团
-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6-60,共5页
-
文摘
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因为它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二重性,与物质性商品同样,有着价值和使用价值。为此,人为的把它只作为意识形态纯精神的教化工具只是一个愿望。然而,它又具有物质商品所没有的精神属性。当我们陶醉于它商品性带来繁荣时,切不可忽视其在精神教化方面的功能。“崇高”和“伟大”在艺术作品中被大众文化所弱化、所解构,可它又在树立另一种“崇高”和“伟大”,它依旧侵入着我们的心灵和精神。
-
关键词
艺术作品
商品属性
精神塑造
大众文化
使用价值
教化工具
-
Keywords
Work of art
Duality
Spirit cultivation
-
分类号
J022
[艺术—艺术理论]
-
-
题名论中国电影中儿童形象的意义
被引量:8
- 4
-
-
作者
李鸿祥
古秀蓉
-
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4-98,共5页
-
文摘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指中国电影史中出现的、给所有观众观看的儿童形象,而并非狭义上的只给儿童观看的、儿童影片中的儿童形象.这一对象的确立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那就是,尽管大部分的儿童形象是出现于儿童影片,但是我们却不能把他们只看成一种仅仅满足孩子们需要的东西,而是把电影中的儿童形象同其它任何类型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一样,都看作我们进行自我理解的手段和方式.
-
关键词
中国
电影
儿童形象
教化工具
意识形态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J909.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