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5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学动力优化的智慧教学空间功能模型构建
1
作者 何福男 高欣怡 +3 位作者 丁云鹏 郝敬峰 张璠争 冯国铜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社会正进入智能时代,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但与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相比,教育的智能化相对滞后。文章依据教育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科学规律,结合智能技术使用,沿着优化教学动力、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智慧型人... 社会正进入智能时代,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教育,但与各行各业的智能化相比,教育的智能化相对滞后。文章依据教育的生理学、心理学基础,遵循认知规律和教育科学规律,结合智能技术使用,沿着优化教学动力、提高教学效率、服务智慧型人才培养这一思路研究智慧教学空间。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智慧教学空间应有的四项根本性转变和七项性能升级。借助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从八个方面建构智慧教学空间,得出包含八项核心功能的功能结构模型,完成教学空间从原始的教学要素容器到教学智慧生发器的革命性变革。各教学机构、教育服务商可以参考这一模型,设计建设符合智慧教学需要的新型教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教育 智慧教学 教学空间 教学动力 教学情境
下载PDF
学校教学空间对学生身体样态的影响及其优化
2
作者 和学新 张迪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72,共7页
学校教学空间是正规教育教学活动的依存载体,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身体和空间具有丰富的意蕴。身体具有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和意识身体三种形态,空间具有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次。身体与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 学校教学空间是正规教育教学活动的依存载体,能够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身体和空间具有丰富的意蕴。身体具有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和意识身体三种形态,空间具有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层次。身体与空间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具有教育的意义,指向人的基本属性,推动着人的整全发展。审视学校教学空间中的学生身体境况,可以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被束缚、被规训、被压抑的样态。从空间逻辑上解放学生身体,学校教学空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创建舒适的物理空间,关怀生理身体;塑造人性化的社会空间,珍视社会身体;构筑体验的精神空间,重视意识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学空间 学生身体 身体解放
下载PDF
网络教学空间中的“弱者”抗争与狂欢生产
3
作者 赵洪瑶 邹红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0,共5页
网络教学空间正加速成为重要且常态化的教学空间。置身其中,数字技术的赋权增能使得学生重塑其感知到的“弱者”身份进而再生产师生强弱关系更可欲能为。以“网课爆破”为例,贴近“弱者”立场,勾勒其抗争样态:“网课爆破”是以颠覆性、... 网络教学空间正加速成为重要且常态化的教学空间。置身其中,数字技术的赋权增能使得学生重塑其感知到的“弱者”身份进而再生产师生强弱关系更可欲能为。以“网课爆破”为例,贴近“弱者”立场,勾勒其抗争样态:“网课爆破”是以颠覆性、仪式性和圈层性为显著特征的网络狂欢。探寻抗争端由,其发生机制表现为“主体—情境—关系”的结构性互动:一是作为“心灵无产阶级”的未成熟主体无聊且无思;二是数字媒介与“乌合之众”相遇构成去责任化情境;三是现实中师生对立化关系在虚拟现实中爆发为符号战争。“网课爆破”的善治须构建“守门人—教养人—责任人”多主体共治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学空间 师生关系 网课爆破
下载PDF
教学空间正义:概念、特征与表现形式
4
作者 田春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包含多元的正义诉求。教学空间正义是指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空间正义,即以正义为基本视角,按照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师生在教学空间资源的生产与分配、尊严与价值获得承认和具身体验等方...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包含多元的正义诉求。教学空间正义是指学校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空间正义,即以正义为基本视角,按照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师生在教学空间资源的生产与分配、尊严与价值获得承认和具身体验等方面的基本权益,使教学空间满足并服务于不同教学主体的需要,从而促进学生自由而充分的全面发展。其呈现出教育性、差异性和体验性等特征。将教学空间正义划分为教学空间分配正义、教学空间承认正义和教学空间体验正义三种表现形式。其中,教学空间分配正义是以合理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为目标,以集中对教育善的物品的分配为主要内容;教学空间承认正义是以人的尊严的实现为目标,由爱、法权和团结构成其承认内容;教学空间体验正义是以走向积极的正义实践为目标,以情境创设和实践参与、情意内发与价值体认为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正义 分配正义 承认正义 体验正义 课堂教学
下载PDF
信息技术赋能:幼儿教学空间的变迁
5
作者 潘莹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不断爆发的科技技术手段变革,幼儿教学空间样态的创新发展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形象直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之赋能传统空间形态从而形成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信息空间,不仅把教学推送到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平等...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不断爆发的科技技术手段变革,幼儿教学空间样态的创新发展变得更加开放多元、形象直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之赋能传统空间形态从而形成打破时间和空间束缚的信息空间,不仅把教学推送到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平等的现代化空间,也为现代化教学经验进行了一定的变迁与拓展。但在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空间中需注意虚实结合,对信息技术进行伦理性的风险审思,做到应时制宜地进行渗入,才能使之正向赋能幼儿教学空间现代化的变迁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幼儿教学空间 变迁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6
作者 吴林鹏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包括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联通功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包括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联通功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然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因认识困境、利用困境、开发困境的存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功能的实现,需要做到端正认识: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定位;优化空间:打造与开发优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空间
下载PDF
基于混合教学空间视角的程序设计课程改革 被引量:1
7
作者 卢冶 张小立 +2 位作者 史凌祎 周塔 王勇 《计算机教育》 2023年第10期96-101,共6页
分析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混合教学空间视角的课程改革思路,以Java高级编程课程为例,介绍具体教学改革过程,最后说明教学改革成效与评价。
关键词 混合教学空间 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 产教融合 程序设计 JAVA
下载PDF
CASH课程理念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网络教学空间的构建
8
作者 李国新 欧阳少娟 刘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需要构建以CASH课程理念为基础、思政元素为内容、信息技术为支撑、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学空间,并从教材开发、应用模式、课堂载体、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关键词 CASH课程理念 高职院校 文化课程 网络教学空间
下载PDF
儿童友好视角的教学空间建构
9
作者 吴亮奎 杨艺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4-39,共6页
教学空间是学校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成长息息相关。教学空间的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儿童友好视角审视教学的三维空间发现,儿童正面临物质空间的界隔、精神空间的阻隔以及社会空间的疏隔这三种困境。重塑教... 教学空间是学校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成长息息相关。教学空间的物质性、精神性、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儿童友好视角审视教学的三维空间发现,儿童正面临物质空间的界隔、精神空间的阻隔以及社会空间的疏隔这三种困境。重塑教学空间,应该改善物质空间,保障儿童优先;共创精神空间,鼓励儿童参与;重构社会空间,维护儿童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友好视角 空间社会学 教学空间建构
下载PDF
教学空间的含义阐释、要素构成及实践逻辑
10
作者 张涛 李如密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3年第5期115-127,共13页
空间是教学的重要属性和存在方式。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教学实践工作者都没有充分揭示教学空间的内在本质、构成及其存在机制。通过对教学空间认识图式的考察及其逻辑分析,发现教学空间是由教学场所、师生结成的交往关系及其... 空间是教学的重要属性和存在方式。然而,无论是教学理论研究者还是教学实践工作者都没有充分揭示教学空间的内在本质、构成及其存在机制。通过对教学空间认识图式的考察及其逻辑分析,发现教学空间是由教学场所、师生结成的交往关系及其精神氛围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在实践中,教学空间具体表现为实在性、具身性、关系性、情感性和时间性的特征。从结构上看,教学空间是教学参与者在教学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场所、关系和精神三重存在的统一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教学实践中场所空间的显身与隐身的统一、社会人际控制和解放的统一、情感认同与游离的统一是教学空间实践逻辑的内在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 教学环境 空间形态 教学活动
下载PDF
创设五育并举教学空间的理念、困境与破解策略
11
作者 杨晓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政策,从教学空间层面讲,需要创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教学空间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五育并举教学空间创设存在诸多困境,突破困境的策略主要在于:对封闭、狭小、割裂的教学空间进行改造、重组使其与... 落实五育并举的教育政策,从教学空间层面讲,需要创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旨归的教学空间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然而,五育并举教学空间创设存在诸多困境,突破困境的策略主要在于:对封闭、狭小、割裂的教学空间进行改造、重组使其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联系,提升校长的教学空间领导力,提升教师教学空间的创设能力等,把教学空间创设为五育并举的无界、开放、融合、智慧的教学空间,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 五育并举 教学改革 空间改造
下载PDF
教学空间设计下的校本化学习变革
12
作者 方玉春 《文理导航》 2023年第24期31-33,共3页
学校教学空间不仅只是空间层面的寓意,更是学校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的另一任“教师”,合理的教学空间设计能够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文从虚拟和物化这两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学校在教学空间设计上所做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虚拟教学空间... 学校教学空间不仅只是空间层面的寓意,更是学校的课程资源,是学生的另一任“教师”,合理的教学空间设计能够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本文从虚拟和物化这两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学校在教学空间设计上所做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形成了:虚拟教学空间“e世界学院”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e启玩”拓展课程、“e飞扬”创造力课程这三个线上学习资源,可以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空间色彩的有效性运用、传统教室的开放性重构、未来教室的智能化运用、阅读场域的泛在式体验、悦听区角的多模态体验、智慧农场的生活化体验这六个物化的教学空间,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增加了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教学空间 虚拟教学空间 学习方式变革
下载PDF
建筑系馆复合型教学空间营造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馆为例
13
作者 高德宏 孙瑞 +1 位作者 刘继鹏 董云帆 《住宅产业》 2023年第9期50-53,共4页
建筑学教育有着其特殊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系馆产生了诸多与建筑学教学空间之间的矛盾。建筑系馆是建筑教育的空间载体,应顺应时代发展,对教学空间进行不断更新。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馆的修缮改造为例,通过对建筑系教学发展空... 建筑学教育有着其特殊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系馆产生了诸多与建筑学教学空间之间的矛盾。建筑系馆是建筑教育的空间载体,应顺应时代发展,对教学空间进行不断更新。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系馆的修缮改造为例,通过对建筑系教学发展空间构成的剖析和前后空间的置换,解析建筑系馆复合教学空间的营造方法,以求为后续建筑学系馆相关改造项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教学空间 大连理工大学 建筑系馆 修缮改造
下载PDF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革新、特征与推进策略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文鹏 宣江鑫 +1 位作者 谌平 王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2,共8页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革新是促进义务教育育人方式转型、探索学校教学空间形态变革的重要课题。研究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建构表现为三方面特征:以形式多样的物质环境打造为基础,设计功能复... 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革新是促进义务教育育人方式转型、探索学校教学空间形态变革的重要课题。研究认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建构表现为三方面特征:以形式多样的物质环境打造为基础,设计功能复合的空间格局,建构契合需要、灵活多变的教学物理空间;重构教学主体的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以建构符号表达、情感体验的教学精神空间;建构新型师生关系、深化教师间的合作关系和模拟学生间的生活关系,以形成多种交互关系所构成的教学社会空间。为促进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教学空间的深化发展,应从空间领导、空间支撑、空间治理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坚持树立空间思维,深化空间认知,加强实施规划;二是立足教学需要,挖掘空间资源,强化技术保障;三是倡导空间正义,明确制度规范,完善权力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跨学科主题教学 教学空间 课程改革 空间建构 推进策略
下载PDF
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探究——以中南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士娟 刘中宇 +1 位作者 阎坚 王李昌 《现代教育技术》 2023年第5期119-126,共8页
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建设适应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与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教学空间尤为重要。云端一体化概念的出现,为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教学的环境、数据、资源等维度... 在利用现代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建设适应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与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教学空间尤为重要。云端一体化概念的出现,为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基于此,文章首先从教学的环境、数据、资源等维度,分析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空间与个性化教学融合所面临的问题;随后,文章阐述了云端一体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内涵与构建原则,并按照“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云端分析—资源组织”的逻辑,设计了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最后,文章以中南大学为例,开展了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的实践应用。基于云端一体的高校个性化教学空间的设计与建设,为建设适应教育发展和个性化需求的新型教学空间提供了思路,也为高校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一体 个性化教学 教学空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的高校教学空间可达性研究——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志华 黄子越 周韬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31-33,共3页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原理,并通过问卷调研加以支撑,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Depthmap作为分析软件,选取轴线方法来分析教学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定量分析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内教学空间的可达性,提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以此为... 文章基于空间句法原理,并通过问卷调研加以支撑,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研究对象,采用Depthmap作为分析软件,选取轴线方法来分析教学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定量分析出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内教学空间的可达性,提出相应的结论。最后以此为例,探讨教学空间优化的措施,为我国应对21世纪初建设的高校发展与教学空间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 空间句法 可达性 高校校园
下载PDF
教师教学空间理解何以推动幼儿园教学改革:意蕴与生产的“有”转“优”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娇 鄢超云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1期52-62,共11页
转变幼儿园教学空间理解是实现新一轮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切入口。然而在传统的旧空间观念中,空间的丰富意义被遮蔽与消解。幼儿园教学空间也容易陷入一种物质性为主导且凝滞化呈现的样态,而空间社会属性不仅正在失落还被不平等的权利所充... 转变幼儿园教学空间理解是实现新一轮幼儿园教学改革的切入口。然而在传统的旧空间观念中,空间的丰富意义被遮蔽与消解。幼儿园教学空间也容易陷入一种物质性为主导且凝滞化呈现的样态,而空间社会属性不仅正在失落还被不平等的权利所充斥。基于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的空间生产理论,幼儿园教学空间理解应该谋求“于有形中窥其无形”的以“物质存在为基础、互动关系为本质”的意蕴转向,幼儿园教学改革也应该全力转向以非知识传授的追求师幼互动关系完满展开的“大”格局立场。为了更好地把握空间自身的生产过程,要坚持创造性空间生产原则,让每一次互动成为原创;要坚持生成性空间生产原则,让每一次互动着眼当下;要坚持差异性空间生产原则,让每一次互动真正平等。从微观来看,只有教师切实做到重视却不囿于物质性空间筹备,关护儿童独立意志的空间主权,坚守平等对待每位儿童的空间公平为幼儿园教学空间理解与生产的立足点、着眼点和着力点,才能不断更新并优化幼儿园教学改革的立意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理论 幼儿园 教学改革 教师教学空间理解 关系空间
下载PDF
“双碳”愿景下的高校教学空间绿色系统设计研究——以合肥工业大学逸夫建艺馆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楠 鄢然 +1 位作者 黄颖 吕晓倩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06-207,共2页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践行低碳理念,文章以室内绿色系统设计策略为抓手,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学空间为例,对目前高校教学空间室内绿化提升问题进行分析梳理,针对前期设计及后期运维提出了适宜性、... 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践行低碳理念,文章以室内绿色系统设计策略为抓手,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学空间为例,对目前高校教学空间室内绿化提升问题进行分析梳理,针对前期设计及后期运维提出了适宜性、可持续性、模块化、生命周期四个层面的设计原则,以期丰富人居环境中的低碳化设计路径,为同类型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空间 室内绿化 “双碳”战略 可持续发展 生命周期
下载PDF
数学教学空间的内涵意蕴、特征及架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仁芳 夏世娇 王碧茹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3-57,共5页
数学教学空间是数学实践中构建的空间,是由物理空间、知识空间、关系空间与思维空间共同构建而成的一个结构综合体,是数学实践关系的动态多元映射和多维融通序构,具备导向性、生成性、多元性和抽象性等多重特征。在构建数学教学空间的... 数学教学空间是数学实践中构建的空间,是由物理空间、知识空间、关系空间与思维空间共同构建而成的一个结构综合体,是数学实践关系的动态多元映射和多维融通序构,具备导向性、生成性、多元性和抽象性等多重特征。在构建数学教学空间的基本架构时,需要将课堂情境作为数学教学空间的重要抓手,知识构建作为数学教学空间的基本载体,关系联结作为数学教学空间的本质回归,思维拓展作为数学教学空间的价值所在,以期为推动数学教学空间优化整合作理论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空间 数学实践关系 课堂情境 知识构建 关系联结 思维拓展
下载PDF
现代教学空间的伦理关怀:问题与进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春 《现代教育科学》 2023年第1期106-111,共6页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具有根深蒂固的伦理性。现代教学空间不仅是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道德空间,还是学生“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同时还反映出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教学空间发展的伦理诉求。然而,现代教学空间在不断解构与重... 教学空间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具有根深蒂固的伦理性。现代教学空间不仅是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道德空间,还是学生“安身立命”的重要场域,同时还反映出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教学空间发展的伦理诉求。然而,现代教学空间在不断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陷入了教学空间“剧场化”“同质化”和“技术化”的伦理困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重申教学空间的伦理关怀以恢复教学空间的伦理性。为此,既需要重塑教学空间观以关照学生的德性滋养过程,打开学生的德性价值空间,又需要改进教学空间布局与设计,确立他者性伦理规范,提升教师的空间伦理关怀,还需要反思教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构建教学空间伦理生态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学空间 伦理关怀 伦理困境 德性价值 人工智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