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1,3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画像技术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胡小勇 孙硕 穆肃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大数据、数字画像等新技术赋能下,优化教师研修路径以提升教师发展质量变得尤为重要。文章构建了多模态数据和画像技术支持的教师研修路径智能推荐模型,包括数据伴随式采集分类与预处理、教师画像生成、研修路径算法三个模块,实现教师研修特征与优质研修资源的智能匹配。在教师研修路径动态优化方面,模型通过提供基于画像的个性化导研服务、基于知识图谱的资源关联推荐、基于群体智能的群体路径发现、基于目标导向的过程评价和基于研修行为的智能预警,满足教师的个性化研修需求,为发掘研修数据潜能、促进教师智能研修模式创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教师专业发展 多模态数据 个性化研修 智能推荐
下载PDF
建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被引量:6
2
作者 何茜 罗平云 卞含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1,共6页
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历程发现,教育实践课程经历了学苏中改造、恢复中改革、发展中转型等三个阶段。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提... 教育实践课程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梳理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历程发现,教育实践课程经历了学苏中改造、恢复中改革、发展中转型等三个阶段。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完善师范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塑造师范生的情怀品质。未来应从教师教育信念、实践课程资源、实践课程师资队伍与课程评价体系四个向度构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高质量 实践课程 师范生
下载PDF
赋能、负能与使能: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多维审思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基德 李博 +1 位作者 朱书慧 王雨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86,96,共8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知识生产和传播模式的变革,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基于“赋能—负能—使能”的逻辑理路进行审思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给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专业理念重构、专业知识增长、专业能力进阶和专业情意滋养的机遇。机遇背后暗含“人机共存”颠覆“以人为师”育人理念、“知识生产异化偏移”挑战知识创生、“高阶应用”挑战“高阶能力”、“主体身份遮蔽、降格”挑战主体情意等挑战。为把握机遇,化解挑战,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需从理念认同、知识共创、能力提升、情意升华四个方面“使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家精神
下载PDF
有组织教研:人工智能环境下教师研修的有序进化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南中 陈恩伦 吴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8,共7页
传统教师教研形式因客观性不强、持续性不够、衔接性不足,与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研相悖,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生态进化理论,建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选题、过程支持、资源制度、工具辅助和协同机制的有组织教研模式,以提升... 传统教师教研形式因客观性不强、持续性不够、衔接性不足,与时代所需要的高质量教研相悖,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基于生态进化理论,建构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教师提供选题、过程支持、资源制度、工具辅助和协同机制的有组织教研模式,以提升教研与教师的个体适配,形成有组织的多主体行动网络,并在有序原理和整体原理的框架下,建构了智能技术支持的教师有组织教研运行模型。有组织教研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动态需求的系统捕获、内容进化的智能控制、自适应路径的有效调节、研修空间的适应性调整、语义关联的建立,并形成面对理论与实践冲突、转化机制异化、主体与相关要素不适切等问题的处理机制。要实现人工智能支持的有组织教研,需要按照有组织教研的运行建立设计人工智能元平台,布局大数据采集平台,开发教育人工智能的算力,并在制度和理念的双向演进中通过实践进行优化,实现人工智能下教师研修模式的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师教研 有序进化 有组织教研 行动网络
下载PDF
“经师”与“人师”统一: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 被引量:3
5
作者 林丹 王子凡 胡静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5,共10页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是其职业生涯的主体中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强调“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是其可否成为教师职业胜任者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偏重“经师”,体现出知识本位、技能本...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是其职业生涯的主体中心环节,在此过程中强调“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是其可否成为教师职业胜任者的重中之重,也是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关键难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偏重“经师”,体现出知识本位、技能本位、实践本位等目标取向。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培养特别是培养“人师”意义重大,培养“人师”不仅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义,而且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还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根本遵循。目前在实现“经师”与“人师”统一过程中,还面临着培养主体育人理念存在错位、培养对象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培养过程的核心维度和关键内容失之偏颇等问题。基于此,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应遵循国家聚焦制度政策建设、学校致力培养过程改革、高校教师夯实“人师”培养能力、师范生主动提升“人师”力等多维协同,最终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师 人师 教师职前培养 师范生 师德
下载PDF
乡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基于对河南省1127名乡村教师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浩 张文兰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41,共4页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框架,对河南省1127名乡村中小学教师展开实证调研。研究发现,被访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数字社会责任意识和数字化应用能力较弱;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教学学段、职称、学历、教授学科等教师群体进...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框架,对河南省1127名乡村中小学教师展开实证调研。研究发现,被访教师数字素养整体偏低,尤其是数字社会责任意识和数字化应用能力较弱;通过对不同性别、年龄、教学学段、职称、学历、教授学科等教师群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女性教师、46~55岁以及35岁及以下教师、高级职称教师、高中学段教师、文科教师数字素养整体表现较好。对此,建议通过开展案例教学和体验活动、设计分层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实践导向的培训和支持系统、搭建跨学科跨年段的协作平台、提供多元化的资源支持等方式,激发乡村教师的数字教育热情,激活其创新实践与持续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教师数字素养 数字化教育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意识 乡村教师
下载PDF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教师跨学科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9
7
作者 袁磊 叶薇 +1 位作者 徐济远 陆乙丹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落地实施,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打造高质量课堂、推动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跨学科与校本课程接轨过程中面临政策要求、应用场景、实施对象及技术环境的转变问题,基于探索跨学科的发展历程,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跨学科意识、跨学科行动及跨学科反思的综合型跨学科素养。通过联合培养、教研迭代、角色转变和技术赋能可以提升教师跨学科素养,对推进高质量跨学科教师的培养,助力义务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素养 跨学科主题学习 新课程标准 跨学科教师 教师教育
下载PDF
临床教师对科研方法学教育培训课程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镜宇 胡彩辉 +5 位作者 马军 许凤麟 安曦州 贺向前 何昀 梁小华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7,89,共5页
目的:本研究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科研能力培训班对临床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探讨不同类型临床教师对本项目的满意度,以期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20~2022年参与本项目的20个省市的21... 目的:本研究以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举办的科研能力培训班对临床教师的问卷调查为依据,探讨不同类型临床教师对本项目的满意度,以期提升各层次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020~2022年参与本项目的20个省市的214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其基本信息及对本项目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教师类型的组间差异。结果:学历为本科及以下者、医院工作者、临床专业类教师及初级以下职称者对临床研究方法的知晓情况较差,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学历为本科及以下者对本项目的教学安排及课程内容满意度高于学历为硕士及以上者,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对二者的满意度高于其他非临床部门工作者;不同学历、工作单位、专业类别及不同职称的教师在希望增设课程内容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教师从培训形式、时间及内容三个方面对课程提出修订建议。结论:临床教师对培训的满意度较高,未来科研能力培训可根据教师的学历、职称或专业等的实际需求调整课程的形式、时间及内容,以开展分批次、多层次、针对性更强的培训,以提升其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师 科研方法 教育 培训课程 满意度
下载PDF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智能教研平台功能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穆肃 陈孝然 胡小勇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2期23-32,共10页
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进程中,智能教研平台作为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教研数字化转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等作用重大。本研究基于教师用户量超过20万、平台运行时长超过两年、具备数据智能分析功能等筛选条件,选取国内5个代表性... 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进程中,智能教研平台作为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教研数字化转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等作用重大。本研究基于教师用户量超过20万、平台运行时长超过两年、具备数据智能分析功能等筛选条件,选取国内5个代表性智能教研平台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内容分析方法,从数据智能分析、循证化支持教研决策、精准构建教师画像、个性化支持教师输出与反思以及数据可视化呈现这5个功能要素出发,剖析和总结各案例在智能教研相关功能设计与应用上的技术优势、特色功能、应用体验和存在问题,得出以下结果:各平台数据智能分析的应用场景在维度和深度上各有专注;数据赋能的教研活动管理与评价功能需要提升;教师画像的构建方式和应用功能有待精细化挖掘和开发;资源流转和交互工具赋能教研反思从经验回顾走向科学剖析;数据的可视化呈现助力教师明晰专业发展路径。进一步提出智能教研平台升级的改进建议:在需求导向下统一智能教研元平台的底层标准设计;多维数据融合创建无缝全场域智慧教研空间;“数据+经验”循证化支持教研决策重塑;精细化开发教师画像以支持多场景教研应用;构建教研平台专用大模型,以“人机交互”促进教师深度教研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 智能教研平台 功能分析
下载PDF
面向教师画像的能力精准测评和可视化呈现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小勇 许课雪 张缨斌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借助画像技术实现对教师能力的精准测评并助力其个性化发展,愈发重要。然而,面向教师画像的能力测评精准性仍有待提高,其可视化呈现方式的解释性也仍显不足。研究根据教师能力的构成特征及多模态数据... 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背景下,借助画像技术实现对教师能力的精准测评并助力其个性化发展,愈发重要。然而,面向教师画像的能力测评精准性仍有待提高,其可视化呈现方式的解释性也仍显不足。研究根据教师能力的构成特征及多模态数据测评文献分析,构建了全面细粒度的面向教师画像的能力测评框架,并从数据多源采集及其准确处理的角度,提出了有效场景信息识别、数据采集高支持度保障、跨场景数据动态融合、非线性特征提取算法优化等四方面的测评精准性提升策略。结合自主研发的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智能实训系统,研究分析了教师画像的数据可视化特征,探讨了能力外显的行为、社会交互、知识、情感等四类数据属性的可视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画像 教师能力 精准测评 数据可视化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前提性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饶从满 王玥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明确“新时代中国”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厘清教师素养概念,以及选择教师素养分析的路径与方法,是建构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的前提性工作。“新时代”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不只是增加一些新元素,更在于以变革素养为导向的素... 明确“新时代中国”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厘清教师素养概念,以及选择教师素养分析的路径与方法,是建构新时代中国教师素养模型的前提性工作。“新时代”对教师素养模型建构的意蕴不只是增加一些新元素,更在于以变革素养为导向的素养结构变化;“中国”之于教师素养模型的意蕴可从解决中国问题、对接中国话语和形成中国特色三个方面去理解。“综合/整体素养”概念更符合教师职业情境,并有别于素质、能力和胜任力等概念。建构教师素养模型,需要将基于研究/理论、基于实践和基于专家知识三种路径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并需坚持三个原则:一是既要基于研究成果,又要重视汇聚相关当事人的共识;二是在未来性与现实性之间做好平衡;三是兼顾有效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素养 素养模型 模型建构 新时代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2
12
作者 封杰 郝文武 郭文斌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77,共7页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及促进师生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为了解决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改变评价目标的狭窄化,确立全面促进师生发展的评价目标;改变“重教轻学”等片面评价,确立重教重学的全面评价;改变重定量评价轻定性评价倾向,确立全面重视“定性+定量”的评价方式;改变评价结果激励作用的形式化和单一化,确立教学激励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质量评价 评价目的 评价方式 评价内容 评价激励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新课标教师培训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3
作者 汪阿恋 吴新建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53,共5页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的内容。根据其中关于教师培训的建议和要求,结合OBE教育理念,通过设定合理的预期成果,逆向设计培训课程,在新课标指导下精选培训内容,构建与成果高度协同、相互支撑的课...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设“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的内容。根据其中关于教师培训的建议和要求,结合OBE教育理念,通过设定合理的预期成果,逆向设计培训课程,在新课标指导下精选培训内容,构建与成果高度协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采用任务驱动引导学员全过程深度参与,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教师培训 初中化学 OBE教育理念
下载PDF
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跨学科耦合运行的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晓清 桑新民 范辰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共7页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 综合性大学加盟研究生层次的教师培养,是提升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战略举措,实施的难点是如何围绕高水平复合型教师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课程、教学、导师、实习、评价等环节的跨学科耦合运行。基于中国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经验与案例,从教师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矛盾、专业建设的惯性定势等多角度分析影响和制约教师教育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环境中创新发展的难点与攻坚战,聚焦课程体系、师资团队、评价体制、实践模式四个方面,提出破解跨学科困境的实施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 跨学科耦合 教育硕士研究生
下载PDF
由规模化到精准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的差异化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春 冯晓英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2,共9页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 立足常态化的新发展阶段,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教师寒暑假研修如何从规模化走向差异化、精准化,“按需施训”尤为关键。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参训教师的9.06万条、149万余字反馈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结构主题模型(STM)及重要性-绩效分析法(IPA),构建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教师研修需求框架,并深入分析其差异、明确基于需求要素的优化方向。研究发现:参训教师需求包含个体发展和系统环境两个层面的五类需求,且均存在显著的区域及城乡差异,针对时间安排及学时认定等研修机制需求仍须优化改进。研究为教师寒暑假研修精准化、差异化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与决策支持,为优化研修服务提供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研修 需求差异 结构主题模型 IPA分析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精准
下载PDF
构建基于导向型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关于修订与实施《教师专业标准》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16
作者 饶从满 王静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诉求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或素养框架。国际经验显示:教师专业标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首先取决于我们研制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标准,标准的目的与功能定位、形式与结构、研制...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诉求推动下,各国纷纷制定教师专业标准或素养框架。国际经验显示:教师专业标准能否实现预期的目的,首先取决于我们研制什么样的标准以及如何实施这些标准,标准的目的与功能定位、形式与结构、研制主体与方式、实施方式与配套体系等,都是影响标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教师专业标准》存在功能定位缺乏精准指向,结构缺乏真正有效的层次区分以及实施缺乏有机配套体系等问题。今后应该基于导向优先、兼顾评价的功能定位修订《教师专业标准》;重视标准的修订过程与方式,促进标准的有效传播和实施;以《教师专业标准》为基点,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标准 质量 质量保障体系
下载PDF
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桑国元 温丽梅 《现代远距离教育》 CSSCI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 银龄教师是对“老龄化”时代退休教师优势资源开发的结果表现,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重要力量。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具有补充、帮扶、优化等价值,能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育水平发力,助推教育强国目标实现。当前由于相关政策实施处于经验积累阶段,银龄教师助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面临供需匹配之困、动力激发之困、差异跨越之困、优势利用之困和成效保障之困,阻碍了预期成效实现。为突破困境,可从利用数字技术、提供服务支持保障、完善招募与培训体系、“输血”与“造血”并举、构建服务成效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实现推动供需侧无缝对接、合理调适主体矛盾的同时,充分发挥优势、持续维系帮扶成效,借助银龄教师之力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龄教师 乡村学校教育 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红梅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9-55,共7页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 运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甘肃天祝县339名乡村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乡村教师数字素养总体处于中等略偏上水平;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平衡,数字社会责任维度得分最高,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教师年龄越小,数字素养水平越高;教龄6~10年教师素养水平最高,教龄30年以上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最低;小规模学校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校;小学教师职称与数字素养水平呈负相关。针对此现状,探索了影响因素并提出提升乡村教师数字素养的主要策略:加强乡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合理构建乡村教师数字化教学团队,打造数字化教学共同体;建立适合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的分层培训制度;调整乡村学校编制,吸引年轻教师“下去,留住”;引入与数字化相关专业的教师,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师 数字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
下载PDF
国际教师教育教学法研究的特征、知识建构及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淼 宋萑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8-113,共16页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 在教师教育领域建立一套有效的、系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国还未形成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系统知识来回应现实实践,国际研究可为此提供视野与基础。当前国际上关于教师教育教学法的研究呈现出强调教学专业复杂性、形成教“教”与学“教”的基本框架、重视教学推理与思考明确化、发展多种立场或取向、关注理论与实践关系等特征。围绕这些关注点,可构建起包含教师教育教学法价值论、本体论、主体论、方法论与实践论的知识体系。这启示我国学界未来在教师教育实践的整体系统下,针对教师教育教学法重构内涵、建设多样态的学术共同体、推进多学科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索并行的路径,并作用于中国自主的教师教育知识体系与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学法 教“教” 学“教” 知识体系 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标准》阐释——研制背景、过程与特色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浩 张虹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9,91,92,共11页
本文介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标准》的研制背景、过程和特色。该标准旨在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系统的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我们深入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该... 本文介绍《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标准》的研制背景、过程和特色。该标准旨在为高校外语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提供全面、科学、系统的指导。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我们深入探讨了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并提出了该标准研制的理论依据。在研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文献综述、实证研究、专家咨询等多种方法,以确保该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该标准的制订融合了理论成果与实践需求,同时引入级差性评价量具,以提升实用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外语教师专业素养标准》 研制 特色 外语教师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