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主题、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程良宏 李蓉荣 石慧艳 《语言与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5-12,共8页
教师教材使用是关涉国家意志落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载体。自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材使用问题备受国内学界关注,大体形成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论争反思”“教材使用彰显国家意志的逻辑机理考察... 教师教材使用是关涉国家意志落实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关键载体。自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师教材使用问题备受国内学界关注,大体形成了“‘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论争反思”“教材使用彰显国家意志的逻辑机理考察”和“教材的学科素养落地及其教学组织转化”等不断深化的研究态势。但也存在教材本体研究等元理论体系尚需完善、二元论思维影响的制约仍然存在、优秀个案经验的挖掘追踪相对薄弱等问题。在国家倡导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教材使用研究一是要系统追溯教材使用理论的历史沿革;二是要强化教材使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研究;三是要循证教材教学使用的逻辑理路与转化限度;四是要着力推进教师教材使用的评价监测体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使用 “教教材 “用教材教” 创造性使用教材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三种取向分析——基于哈贝马斯认识兴趣理论的视角
2
作者 赵文平 高雅琴 王晓军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对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取向具有指导意义。技术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复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执行。实践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 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理论对于分析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的取向具有指导意义。技术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工具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复制占据主导地位的机械执行。实践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交往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一种解释关系下的调适性运用。解放取向下,职业教育教师教材使用立场基于批判理性的价值取向,教师教材使用形态表现为基于教学情境的自主创造。这三种取向各有优势和适用的范围,各有可能的挑战和风险,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整合好各种取向,创设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使用 哈贝马斯认识兴趣理论 技术取向 实践取向 解放取向
下载PDF
职业院校教师教材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
3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8-76,共9页
职业教育教师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构成部分,教师教材素养对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教材素养... 职业教育教师教材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重要构成部分,教师教材素养对于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学生综合全面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提升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德尔菲法构建了包含6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职业院校教师教材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获得了各指标体系的权重。基于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如下思考:修炼教材意识,提升教师教材观念;加强知识学习,培养教材创新与改进能力;优化教研环境,提升教材运用能力和专业发展;优化教学反馈,提升教师教材评估能力;深化教材研究,提升教师教材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师教材素养 评价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高职院校教师教材素养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扎根理论分析
4
作者 黄河 吴燕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8期10-15,18,共7页
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4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的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得到87个初始化概念、27个初始范畴和10个副范畴,最后归纳出高职院校教师教材素养影响因素的3个维度:教材维度、高职院校教师... 对湖南省长株潭地区4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的一线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得到87个初始化概念、27个初始范畴和10个副范畴,最后归纳出高职院校教师教材素养影响因素的3个维度:教材维度、高职院校教师主体维度和环境维度;提出从教材观念、使用与开发水平和教材氛围等三个方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教材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教材素养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大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60-64,共5页
以理解理论为理论视域,考虑学科性质和教师教材理解活动的性质等,可以从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要两个方面建构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该体系涵盖2个领域、6个维度共21项指标。2个领域分别是教师教材理解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和教师教材... 以理解理论为理论视域,考虑学科性质和教师教材理解活动的性质等,可以从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需要两个方面建构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该体系涵盖2个领域、6个维度共21项指标。2个领域分别是教师教材理解与课程标准的适切性和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生需要的适切性,6个领域分别是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科课程改革基本理念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科课程目标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科内容标准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生认知水平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生生活经验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与学生已有经验的适切性。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的构建,对于完善教师教材理解理论体系、解决教师教材理解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师教材理解水平以及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 适切性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概念、类型及转向 被引量:6
6
作者 申大魁 田建荣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5-58,共4页
教师教材理解是课程理解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教材理解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教材观,对教材意义的解读过程。从意义创生的角度,教师教材理解可分为意义复原式教材理解和意... 教师教材理解是课程理解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师教材理解是指教师基于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以及教材观,对教材意义的解读过程。从意义创生的角度,教师教材理解可分为意义复原式教材理解和意义创生式教材理解。从意义复原式转向意义创生式是教师教材理解的应然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意义复原式教材理解 意义创生式教材理解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何以可能——哲学解释学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申大魁 刘峰贵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60-64,共5页
对教师教材理解何以可能的探究,是教师教材理解活动的关键。借鉴伽达默尔关于理解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教师前见、完满性先把握、时间距离、语言、教师视域和解释学循环共同构成了教师教材理解的条件。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哲学解释学 教师前见 完满性先把握 时间距离 语言 教师视域 解释学循环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的可能与实践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申大魁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4-88,共5页
作为人类重要理解活动之一的教师教材理解,对其发生条件的探究,是教师教材理解活动的关键。教师前见的先在性、开放性和历史性等特征规定着教师教材理解的视域,完满性先把握和时间距离使教师教材理解成为可能。教师应主动建立并丰富自... 作为人类重要理解活动之一的教师教材理解,对其发生条件的探究,是教师教材理解活动的关键。教师前见的先在性、开放性和历史性等特征规定着教师教材理解的视域,完满性先把握和时间距离使教师教材理解成为可能。教师应主动建立并丰富自身前见,借助语言与教材展开平等对话与交流,实现教师视域和教材视域的视域融合,这种视域融合的内在机制就是循环;实现教师对教材的循环理解,包括教材与教材、教师与教材文本以及教师与教材编写者之间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教师前见 完满性先把握 时间距离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师教材自主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章木林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5-58,共4页
针对来自15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87名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材自主权缺失、对教材配套资源过度依赖以及在教学内容创生和教材立体化方面自主性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实现教师教材自主的关键不在于对外赋权,而在... 针对来自15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87名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教材自主权缺失、对教材配套资源过度依赖以及在教学内容创生和教材立体化方面自主性不高等问题。笔者认为,实现教师教材自主的关键不在于对外赋权,而在于教师的对内增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教师教材自主 问卷调查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现实问题及其反思 被引量:3
10
作者 申大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23,共5页
教师教材理解不仅是教师课程理解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课程行为中更为显性化的行为,而且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课堂观察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在教材理解上意义复原式教师教材理解依然较为普遍、缺少对教材情感态度和... 教师教材理解不仅是教师课程理解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课程行为中更为显性化的行为,而且也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然而,课堂观察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在教材理解上意义复原式教师教材理解依然较为普遍、缺少对教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挖掘与分析、忽视课程本身的系统性、层次性,只对教材进行孤立地理解、随意增减教学内容、任意拔高教学要求等诸多问题。教师教材理解的意识不强、应试教育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教师教材理解的能力不足、教师教材理解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课程标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是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现实问题 原因
下载PDF
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探析——符号互动论视角 被引量:2
11
作者 申大魁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4期52-56,共5页
将文本概念与符号互动理论及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相结合,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教师与课程标准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社会层次的课程转换为领悟层次的课程,将领悟的... 将文本概念与符号互动理论及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相结合,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教师与课程标准的互动、教师与教材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将社会层次的课程转换为领悟层次的课程,将领悟的课程转换为教学层次的课程,又将教学层次的课程转换为体验层次的课程,课程标准文本被转换为教材文本,教材文本被转换为教案文本,教案文本又被转换为课堂文本。教师教材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本转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理解 符号互动理论 课程标准 教材 学生 文本转换
下载PDF
数字时代教师教材理解的范式转换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英 徐文彬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18,共8页
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虽然同为教材家族中的成员,但二者的理解范式不同,前者侧重关注意义生成,后者侧重实现跨界联通。面对信息、网络、媒介技术的融入,教师教材理解应聚焦核心概念,促使教材文本意蕴和智能意义相关联;突破单学科体系,形... 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虽然同为教材家族中的成员,但二者的理解范式不同,前者侧重关注意义生成,后者侧重实现跨界联通。面对信息、网络、媒介技术的融入,教师教材理解应聚焦核心概念,促使教材文本意蕴和智能意义相关联;突破单学科体系,形成学科逻辑—心理认知折中式的"思考视窗";构建"沉浸式"学习空间,促使普遍知识规范与"差异性语境"的融通,转向意义生成与跨界联通的融合,在平衡与协调中实现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持续迭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教材 数字教材 教师教材理解范式 范式转换
下载PDF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孔祥丹 申大魁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4-18,共5页
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是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依据,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学科性、时... 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是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教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为依据,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学科性、时代性5项原则,采用过程—目标结构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和5个水平等级的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标准体系。权重分析表明:课前教学目标设计的适切性、课中教学行为的过程性、课后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是影响高中地理教师教材理解的重要因素。该标准体系的构建对完善高中地理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教材理解水平、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教师教材理解 标准体系 高中地理
下载PDF
教师教材教法的课程思政改革思考——以“社会保障概论”课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建强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115-117,120,共4页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的重大创新,要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开展专业课程的重构设计,需要在教师、教材、教法...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教学思维、教学方法的重大创新,要将思想政治元素有效地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在课程思政的视角下开展专业课程的重构设计,需要在教师、教材、教法等三大关键环节进行有力、有节的改革探索。本文基于《社会保障概论》课的教学实践总结,对教师素质、教材利用、教法创新提出了思政导向的改革思考,以促进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师教材、教法 社会保障概论
下载PDF
基于学生视角审视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教材观
15
作者 王瑞霞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21期6-9,共4页
信息化影响着教材的性质、内容、形式,从而出现了不同表现形式的教材。教师在信息化时代仍秉持传统圣经式和材料式的教材观,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这折射出学生视角的式微状态。学生视角下的教材观是通过"感知-认识-解释"的过程... 信息化影响着教材的性质、内容、形式,从而出现了不同表现形式的教材。教师在信息化时代仍秉持传统圣经式和材料式的教材观,以教师和知识为中心,这折射出学生视角的式微状态。学生视角下的教材观是通过"感知-认识-解释"的过程,并赋予教材意义,从而达到对教材的真正解读。教师需要基于学生视角,立足学生经验,分析、阐释、运用教材,促使人与教材和谐共存,促进学生心灵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 学生视角 信息化
下载PDF
具身视域下的教师教材使用:价值意蕴、模型构建与实现理路
16
作者 张迪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9,共8页
教师教材使用不仅关涉教材正向功能的发挥,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具身视域出发,教师教材使用应推动学生身体回归教育原初,彰显学生身体的始基作用,重视学生身体的体验特性,观照学生身体的周围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整... 教师教材使用不仅关涉教材正向功能的发挥,而且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具身视域出发,教师教材使用应推动学生身体回归教育原初,彰显学生身体的始基作用,重视学生身体的体验特性,观照学生身体的周围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整全发展。结合教师教材使用的基本过程,具身视域下的教师教材使用模型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首先,重视身体,把握教材内容的具身特征;其次,基于身体,设计教材开发的具身方案;再次,发用身体,构建教材实施的具身过程;最后,回到身体,形成教材使用的具身评价。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推动新一轮教师教材使用的优化。进一步而言,为了促进教师教材使用走向具身,可从以“身心整全”为导向,贯穿使用全程;以“身体躯干”为基点,注重感官参与;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从已有经验出发;以“躬身活动”为手段,不断发用身体四个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教师教材使用 模型构建 实现理路
下载PDF
普通高中历史教师教材理解现状与教学模式探索——以广西边境地区为例
17
作者 刘超建 《昌吉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3-85,共3页
普通高中历史科教师教材理解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对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维护民族团结等历史教育作用没有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对广西边境地区历史科教师教材理解现状调查表明,该地区对教师教材理解基本上处于教材的删... 普通高中历史科教师教材理解的研究还是比较薄弱,对提高中华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维护民族团结等历史教育作用没有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对广西边境地区历史科教师教材理解现状调查表明,该地区对教师教材理解基本上处于教材的删减或二次加工阶段,与教材编写所存在的客观意义有很大的“间距”,严重影响了教学的实践,无法满足目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提高普通高中历史科教师教材理解水平与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是非常紧迫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历史教师教材理解 教学模式 广西边境地区
下载PDF
新教师教材解读小妙招
18
作者 肖飞 《电子乐园》 2018年第5期344-344,共1页
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数学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教师教材 解读小妙招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材加工能力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莉 芦咏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8-64,共7页
教师教材加工能力是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洞察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形式的思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生成与反思的能力。从加工内容看,教师教材加工能力体现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 教师教材加工能力是教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洞察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形式的思维,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生成与反思的能力。从加工内容看,教师教材加工能力体现在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差异;从加工过程看,教师教材加工能力反映了分析思维、实用思维和反思思维三种不同形式思维的作用。从加工主体看,个人或集体及他们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加工主体。教师教材加工能力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直接和间接经验的积累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从机械加工—常规加工—精细加工—创造加工的过程,具有个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材加工能力 分析思维 实用思维 反思思维 知识
下载PDF
高职教师如何用教材:教材观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整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素芹 王启龙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师教材 教材使用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