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M教师知识框架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维雪 赵可云 《数字教育》 2022年第1期1-8,共8页
STEM教师"应具备何种知识"问题的探讨是STEM教师发展基本理论构建的关键,在应然视角下,基于教师知识研究经验,突出STEM教师知识特点,初步形成了STEM教师知识框架。本研究借助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修正后,确定STEM教师知识的最终框... STEM教师"应具备何种知识"问题的探讨是STEM教师发展基本理论构建的关键,在应然视角下,基于教师知识研究经验,突出STEM教师知识特点,初步形成了STEM教师知识框架。本研究借助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修正后,确定STEM教师知识的最终框架,其内容包括元认知知识、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五类,其中本体性知识内含STEM学科知识与STEM课程知识,条件性知识内含教学法知识、评价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学习者知识与工具资源知识,实践性知识内含学科教学知识、情境知识、合作知识与设计知识。在此基础上,对各知识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 教师知识框架 德尔菲法
下载PDF
TPACK框架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展望 被引量:3
2
作者 章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1期1-2,共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需要技术、教师、学生、环境的多重交互。技术本身不能推动教学改革,教师使用技术的动力才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方式。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提出基于TPACK框架的英语学科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对未来技术融...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需要技术、教师、学生、环境的多重交互。技术本身不能推动教学改革,教师使用技术的动力才是促进教学改革的方式。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现状,提出基于TPACK框架的英语学科教师发展的必要性,对未来技术融合的英语学科教师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 教师发展 教师知识 英语教师
下载PDF
化学教师的TPACK结构及建构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学梅 刘建伟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5-59,共5页
随着教师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发展他们的TPACK,化学教师的TPACK主要包括:扎实科学的化学学科知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关于信息技术... 随着教师职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发展他们的TPACK,化学教师的TPACK主要包括:扎实科学的化学学科知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目的的统领性观念、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课程资源和课程组织知识、关于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学生理解和学生误解知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表征知识。化学教师TPACK建构的基本策略有:形成TPACK的教学意识、观摩培训、亲自参与教学、提升整合转化能力、多渠道多种方式丰富TPACK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教师 TPACK建构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 教师知识框架
下载PDF
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影响因素调查
4
作者 章洋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4-5,共2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需要技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多重交互。信息技术自身不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才是。本文基于TPACK知识框架,调查影响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因素,发现性别、教龄、是否参加培训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需要技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多重交互。信息技术自身不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源动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才是。本文基于TPACK知识框架,调查影响外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因素,发现性别、教龄、是否参加培训和优秀作品示范等对教师的技术能力发展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 教育技术能力 外语教师
下载PDF
基于TPACK框架下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探索
5
作者 甘谱琴 单媛媛 +1 位作者 程姐 李武芬 《全科护理》 2019年第30期3826-382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合并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下临床护理新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TPACK框架下临... [目的]探讨基于合并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PACK)下临床护理新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1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TPACK框架下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进行操作及理论考试,并使用自我评价量表对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护生实施后理论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TPACK教学提高临床护理能力的有56人(93.3%),增强沟通协调能力的有55人(91.7%),提高自我学习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分别有55人(91.7%)和56人(93.3%)。[结论]基于TPACK框架下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和自我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 临床护理 自我学习能力 护生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od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of teacher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6
作者 Wang Yanb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7年第1期19-20,共2页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advocated autonom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ways of learning”, “students can inquiry learning initiative, learning in practice, the use of Chinese society”, “the use of librar...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advocated autonomy, cooperation and explore ways of learning”, “students can inquiry learning initiative, learning in practice, the use of Chinese society”, “the use of library network and other accommodation channels attempt inquiry reading”, “gradually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reading. Creative reading, and put forward the mechanism and the way of teaching, subject participation, which guide students sentiment in the inquiry, the creation in the inquiry, to improve Chinese accomplishment in the inquiry. The concept of modern education thought, teaching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teaching and give to teachers, more important is to guide students to obtain knowledge and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of self inquiry.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the thinking activ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a free, open, active,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opportunities, enough to think of an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explore, in the exploration process, students need cooper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various concerted attempt to students learn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hrough personal inquiry knowledge is to build up the student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students understand knowled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ional examin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ode researc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