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懂新教材把握新方法——“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思考
1
作者 刘富森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3年第11期34-36,共3页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的北师大版教材(简称“新教材”).2012年秋季起在一年级开始使用。“11--20各数的认识”是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古人计数”的第一课时。原实验教材是以“捆小棒”的问题情境...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的北师大版教材(简称“新教材”).2012年秋季起在一年级开始使用。“11--20各数的认识”是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古人计数”的第一课时。原实验教材是以“捆小棒”的问题情境呈现的,新教材增加了“羊变石子”的古人计数情境,通过富有数学文化韵味的“古人计数”故事引入11--20各数的认识,从而渗透自然数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材把握 数学课程标准 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教材 问题情境 学习欲望 教材
下载PDF
谈“数学教材把握”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湘蘅 王慧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数学 教材把握 内容模式 缄默知识 模式识别
下载PDF
梳理整合 延拓创新——谈初三数学总复习教材把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琛子 《科教文汇》 2013年第6期135-136,149,共3页
在初三数学总复习中,依纲靠本,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整合,优化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延拓发展,充分发掘例习题的复习效能。同时,深入进行提炼和概括,发挥数学思想方法的创新功能,从而有效地减轻学生复习负担,提高复习的效率。
关键词 初三数学 总复习 教材把握 梳理整合 延拓创新
下载PDF
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教材把握与实际运用
4
作者 李娅 《中华成功教育》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成人的需要径直地看作是儿童的需要,把成人的方式看作是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传统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课程,是成人文化。新课程所营造的是一...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习惯于把成人的需要径直地看作是儿童的需要,把成人的方式看作是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不考虑儿童的需要,不从儿童的视野出发,传统的德育课程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课程,是成人文化。新课程所营造的是一种儿童文化,“是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由成人文化走向儿童文化,“童心”、“童趣”成为我们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际运用 教材把握 道路 生活 学习 儿童文化 人的需要 教育习惯 “独白” 德育课程 成人文化 心灵感受 文化走向 “童心” 课程改革 小学德育 新课程 世界 社会
下载PDF
把握新课标,用好老教材
5
作者 张杰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 2024年第8期86-86,共1页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公布。随之,教师需要思考:老教材是否符合新课标对教材的要求?如何使用老教材上出符合新课标的课?笔者以冀教版美术教材为例,就如何把握新课标、用好老教材提出...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公布。随之,教师需要思考:老教材是否符合新课标对教材的要求?如何使用老教材上出符合新课标的课?笔者以冀教版美术教材为例,就如何把握新课标、用好老教材提出几点建议。一、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我们要通读整套教材,把握教材的明线、暗线和主线,将相关知识点、能力点进行结构化梳理,明确课与课、册与册之间的阶梯性,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感知 把握教材 美术教材 新课标 教材 冀教版 义务教育 阶梯性
下载PDF
整体把握教材 突出数概念本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教学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正宪 张秋爽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年第5期25-27,共3页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是在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从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接触到价签上的小数到三年级从生活中“元、角、分”的角度引入学习小数,学...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是在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从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接触到价签上的小数到三年级从生活中“元、角、分”的角度引入学习小数,学生已经会以“元”为单位描述价钱,如:一瓶饮料的价格是4.5元。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性质,为学习小数的运算及学习分数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小数的 概念本质 人教版教材 把握教材 数的运算 认知基础 分数初步认识
下载PDF
把握教材变化 调整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淑平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12期86-87,共2页
新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与实验版教材有很大的改变,其目的就是让教材可以更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在教学时,只有准确把握教材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才能让新教材更好发挥它的作用,落实新课标理念,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材把握变化 调整策略
下载PDF
了解背景,教材把握才更准确
8
作者 薛翠娣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82,共2页
一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必须首先要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小学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描写伟人和历史事件的。这些伟人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这些事件是那个年代的重要事件,由于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 教材把握 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小学教材 描写 文章
原文传递
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
9
作者 王秋月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1-52,共2页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而近年来重视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忽视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所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引领和指导。而近年来重视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忽视了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所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可通过"说教材"的形式引导教师把握教材。"说教材"不同于"通教材","说教材"要求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来把握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教学 把握教材 能力
下载PDF
语文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能力的实践探索
10
作者 张艳 《小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7期15-16,共2页
从整体把握教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为此,我们要培养教师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学科教材培训、教师讲坛和构建学校课程等途径,让教师读懂教材、儿童、课堂,为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 学科整体 把握教材 课堂 课程
下载PDF
把握学情 用好教材关键在学科
11
作者 张家素 《现代教学》 2015年第13期17-17,共1页
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学情的把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教师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要做到三个关注。首先,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认知程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 学情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学情的把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保证。教师在美术教学设计中要做到三个关注。首先,要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认知程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学生已有的美术知识技能基础做到了如指掌,才能使学习活动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材把握 学情 学科 名师 美术学习 教学有效性 认知程度
下载PDF
深入研读教材 把握教学实质——对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的解读
12
作者 洪成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5年第7期28-29,共2页
纵观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无论是教材的外观还是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剖析如下。 一、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本册教材装帧精美,设计美观,图文并茂,适合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套教材由实验版本的32开变成如今... 纵观2013年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无论是教材的外观还是教学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现剖析如下。 一、教材外观与字数的变化 本册教材装帧精美,设计美观,图文并茂,适合六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本套教材由实验版本的32开变成如今的16开,由原来的黑白版本变成了彩色版本,由原来的79000字数变成了如今的170000字数,整整多了2倍还多,可见本册教材发生的巨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把握 教学内容 六年级 人教版 上册 解读 研读 图文并茂
下载PDF
低段教材准把握 数学能力渐养成
13
作者 毛锡红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5期119-120,共2页
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给我们的小学数学内容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同时对我们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会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部分教师对低段的教材把握不准,给后面知识... 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给我们的小学数学内容增添了很多活力,但同时对我们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一线的教师往往只会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很难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部分教师对低段的教材把握不准,给后面知识的学习制造了一些障碍,也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负面作用,因此教材的准确把握是数学教师所追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段数学 教学目标 教材把握
下载PDF
把握教材特点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草原》一课教学纪实与评析
14
作者 果乃玉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1999年第Z2期62-64,共3页
关键词 语言文字训练 《草原》 把握教材 自然段 小学语文教学 蒙古族 引导学生 训练项目 读写训练 五年制
下载PDF
对教师把握教材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燕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5年第10期7-8,共2页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目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来实现。但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精深领悟教材意图的能力,具有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的能力,具有精...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教学的目的需要通过对教材的实际使用来实现。但教材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处理教材,灵活地驾驭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具有精深领悟教材意图的能力,具有精准设定教学目标的能力,具有精到开发教学内容的能力和精巧设计教学方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致语文 把握教材 能力
下载PDF
精准把握教材,玩转音乐课堂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其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第6期27-28,共2页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 当前的音乐教学中仍有一部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累。原因可能有很多,但究其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吃透"教材,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主题内容。虽然说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我们教师要会用教材。教师要会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合理地删减和补充教材内容;调整、整合教材资源。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能学得愉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 有效教学
下载PDF
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根本——以苏科版教材“5.1丰富的图形世界”的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召生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这是大家的共识.但是,由参加优质课评选的教师的课中,发现很多教师不理解教材,或理解教材有偏差,即把握不好教材.无论赛课或平时上课,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根本.
关键词 初中数学 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 上课根本
下载PDF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把握教材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邵珠元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4年第5期99-99,122,共2页
数学发展的原始动力、社会背景、创新思想,统统被淹没在逻辑的海洋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需要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恢复活跃的、火热的数学思考。要实现这样的转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 数学发展的原始动力、社会背景、创新思想,统统被淹没在逻辑的海洋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教学需要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恢复活跃的、火热的数学思考。要实现这样的转化,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教材的研读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把握教材
下载PDF
把握教材 引导思维——分析初中数学“单项式乘单项式”教学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红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2015年第7期15-16,共2页
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教学时,教师应从温故知识、例题计算、巧练例题、拓展思维、归纳总结等方面把握教材,引导学生思维.
关键词 把握教材 引导思维 初中数学 单项式乘单项式 教学
下载PDF
英语教材的把握与处理
20
作者 孙志云 《滁州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现行初中义务教育英语教材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而编写,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套难得的好教材。编者以功能训练为主旋律,每四课为一个单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由于教学内容多了,所以几乎每堂课都要完成一篇课文的... 现行初中义务教育英语教材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而编写,教师普遍认为这是一套难得的好教材。编者以功能训练为主旋律,每四课为一个单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由于教学内容多了,所以几乎每堂课都要完成一篇课文的任务,而许多课文不但语言材料丰富,而且还内含几个部分的内容。因此,如果对教材处理不当,就会感觉“上课时间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材 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 排列组合 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 语言材料 处理教材 把握教材 初中义务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