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在主义教育对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观点以及启示
1
作者 朱育惠 《创新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当前教育问题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不仅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而且师生关系还涉及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发展、学生成长等问题。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之中是...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当前教育问题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问题不仅是人际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对关系,而且师生关系还涉及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发展、学生成长等问题。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在教育改革之中是非常迫切的一个问题。因此,本文将对西方的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问题所提出来的观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的新型师生观,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教育 教师 学生 师生关系
下载PDF
回归儿童本位:“人”的存在论、关系论及其教育启示
2
作者 王金萍 邹梦婕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6期251-255,共5页
在“人”之存在方面,儿童是自然存在、文化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具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再生产的能力;在“人”之关系方面,儿童与他人、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基于需要原则、平等原则和贡献原则的承认关系,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蕴含爱... 在“人”之存在方面,儿童是自然存在、文化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具备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文化再生产的能力;在“人”之关系方面,儿童与他人、社会之间存在一种基于需要原则、平等原则和贡献原则的承认关系,儿童发展与儿童教育蕴含爱和需要、平等和贡献等特质。基于儿童的“人”之属性及“人”之关系,“儿童本位”的教育应该重申“人”的价值,解放儿童自然天性,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让想象、实践和创新以鲜活的方式在儿童生活中扎根;革新儿童互补文化,尊重儿童与成人的互补、互喻,将“儿童就是儿童”的理念融入儿童教育,将儿童的天性与心灵成长规律融入成人学习的文化内容;重视儿童社会教育,为儿童提供合理助益,鼓励儿童以初级社会化的方式融入环境之中,与儿童建立起一种倾听、沟通、尊重与良性互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存在 的关系 儿童 儿童教育
下载PDF
智能教育面向“存在”的本性回归 被引量:3
3
作者 庞茗月 戚万学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63,共10页
在计算性思维主导的智能时代,现代教育在技术的霸权统摄下从主动“思”育人转变为被动“无思”授予,教育活动呈现出必须智能化、精打细算代名有效教学、教育主体失去价值操劳、供需脱离教育之外等追逐“存在者”的失性症候,教育的真实... 在计算性思维主导的智能时代,现代教育在技术的霸权统摄下从主动“思”育人转变为被动“无思”授予,教育活动呈现出必须智能化、精打细算代名有效教学、教育主体失去价值操劳、供需脱离教育之外等追逐“存在者”的失性症候,教育的真实“存在”由此被遮蔽。本研究援引海德格尔面向“思”的教育主张,提出生发智能教育的无蔽之“思”、培养面向“思”的完整的教育主体、“泰然任之”之态回归技术“本己”力量是智能教育的应然本性,分析这种哲思化的教育实践在觉悟智能教育技术应用风险、期备思之本性转变、解蔽教育主体命运、澄明教育生态本位等方面的借鉴价值。研究最后从思想性生成的教育内容、情镜式参与的教育方式、“为我的”身体面向的教育目的三方面给出智能教育回归“存在”的可为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存在 面向"思"的存在 计算思维
下载PDF
关系性评价和新时代教育转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新平(译)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1,共14页
对公共教育能否使年轻人充分准备好应对未来世界复杂需求的质疑已经浮现。正如这类质疑所表明的,传统教育结构--类似工业化生产--并不符合这些需求。维系这种生产模式的关键乃是评估方式,通常都是以对学生表现进行测试和评分的形式。因... 对公共教育能否使年轻人充分准备好应对未来世界复杂需求的质疑已经浮现。正如这类质疑所表明的,传统教育结构--类似工业化生产--并不符合这些需求。维系这种生产模式的关键乃是评估方式,通常都是以对学生表现进行测试和评分的形式。因此,亟需一种更具前景的模式替代当下的生产模式,并对传统评估方法进行相应变革。为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基于关系”的教育过程观,以及以关系性过程为中心的评价概念,继而重点关注一系列体现对话、欣赏等实质的相关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不仅适用于学生评价,也适用于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与此同时,倡导在课程教学中突出对关系性行为的倚重。总之,关系性评价是教育转型的关键所在,而教育转型也有利于发展不断扩大的学习社区,以及有关自身利益的关系性福祉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评价 教育转型 新时代
下载PDF
非连续性视域下流动境遇儿童的发展教育
5
作者 肖庆华 刘珊珊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3,共9页
教育与个体发展历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整合统一体。流动境遇本质上是儿童个体“存在”与实现“去存在”的重要发展契机,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视角需要从忽视“中断性遭遇”的连续性取向转换为珍视“危机与转折”的非连续性教育取向。从... 教育与个体发展历程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整合统一体。流动境遇本质上是儿童个体“存在”与实现“去存在”的重要发展契机,对流动儿童的研究视角需要从忽视“中断性遭遇”的连续性取向转换为珍视“危机与转折”的非连续性教育取向。从个体存在的关系视域出发,儿童在流动境遇中体验了与空间关系的安全感危机、与他者关系的信任感危机、与身份标签关系的认同危机、与内在心境关系的消沉危机,这些危机既是中断儿童连续性发展的“终点”,亦是非连续性教育的重要“起点”。基于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理论探讨流动境遇儿童的教育路径,旨在帮助儿童在澄清人与空间关系、构筑关心共同体、唤醒个体意识自觉与号召积极遭遇中实现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儿童 非连续教育视角转向 存在关系 危机 关心共同体
下载PDF
教育惩戒的法理基础与规范运行——兼论教育惩戒的合法性要件
6
作者 车骋 王琦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8,共14页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教育惩戒实施纳入法律轨道,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实施行为应当接受司法的合法性审查。然而,教育惩戒合法性要件存在实施主体责任不明,实施依据定位模糊,实施程序难以规范化以及实施措施合法性边界不明等问题...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将教育惩戒实施纳入法律轨道,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实施行为应当接受司法的合法性审查。然而,教育惩戒合法性要件存在实施主体责任不明,实施依据定位模糊,实施程序难以规范化以及实施措施合法性边界不明等问题。为此,应将教育惩戒纳入行政法律关系。在惩戒主体方面,将教师和学校主体责任定性为行政责任。在惩戒依据方面,为纾解教育惩戒的场景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一方面法律应遵循授权明确性原则,另一方面应通过制定校规明确教育惩戒实施的情形、程序与措施。在惩戒程序方面,将惩戒措施分为影响学生在学关系与非影响学生在学关系两类。对于前者,应适用正当程序原则予以补充性适用;对于后者,应适用校规制定的规范性程序。在惩戒措施方面,从反面应由法律规范界定体罚性事项,从正面应适用比例原则作为惩戒措施的合法性标准。另外,应在立法与司法两个维度完善教育惩戒的合法性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行政法律关系 规范 场景 合法要件
下载PDF
“关系性存在”视角下新医科人才培养的省思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志奇 黄晓珩 《药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高质量新医科人才是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关系性存在”作为一种元理论,对正确理解新医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适切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关系性存在”视角... 推进新医科建设,培养高质量新医科人才是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关系性存在”作为一种元理论,对正确理解新医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建适切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关系性存在”视角下,新医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认识与理念层面上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在教学交往层面上从个体中心走向关系视角;在教学情境层面上从高校内部走向协同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人才培养 关系存在
下载PDF
对教育中“人”的存在性追问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迪梅 周志远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34-135,共2页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qu...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的存在性教学图景,试图在一个教育理念分崩离析、人的理念彻底碎片化的时代里回归教育之本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存在性的“人”的关系 “人”的存在特征及教育启示 “人”的存在性的教学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家园关系:理论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理路 被引量:3
9
作者 胥兴春 张媛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年第9期1-12,共12页
良好的家园关系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对幼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桎梏下,家园关系中存在“园主家客”的权力倾斜、“园授家受”的单向沟通和“园主家辅”的地位悬殊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新型家园关系的... 良好的家园关系是家园共育的重要基础,对幼儿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桎梏下,家园关系中存在“园主家客”的权力倾斜、“园授家受”的单向沟通和“园主家辅”的地位悬殊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新型家园关系的实现。后现代哲学“主体间性”的提出为重新审视家园关系提供了良好视角。转变“主体-客体”二元思维,诉诸“主体-主体”间平等交往模式,赋予家园关系以“协调发展的双主体”“双向联动的交互性”“和谐共生的平等性”等理论意蕴,于“主体共在”基础上构建“互联共通”,进而形成“和谐共生”的家园共同体,这才是实现理想家园关系的应然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 幼儿教育 家园关系 家园共育 家园共同体
下载PDF
生成性存在:当代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 被引量:18
10
作者 岳伟 王坤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36,共8页
人学观是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展开的支点。为了实现教育领域中人的真正回归,教育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人学观。人不是一种"本质先定"的"现成性存在",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生成性存在"。从人... 人学观是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展开的支点。为了实现教育领域中人的真正回归,教育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人学观。人不是一种"本质先定"的"现成性存在",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生成性存在"。从人的生成性形象出发,教育在本质上就可以理解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过程就是具有自足性价值和意义且蕴含多种可能的不确定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存在 教育 人学观
下载PDF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7
11
作者 石书臣 周跃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 主体间性理论是20世纪西方哲学对主客体关系认识的突破与创新,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要重视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二是要确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理念;三是要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互动;四是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客体定位。依据主体间性理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间 主客体关系 启示
下载PDF
论关系存在中当代教师德性的消解与回归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连云 毋丹丹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22,共5页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然而当前教师德性有在关系存在中逐渐消解的迹象,这主要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法实现成就学生与成就"德性我"的统一。而造成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在于,学校内部分工条件下,教师与他人及周围环...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然而当前教师德性有在关系存在中逐渐消解的迹象,这主要表现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无法实现成就学生与成就"德性我"的统一。而造成教师德性消解的根源在于,学校内部分工条件下,教师与他人及周围环境的关系互动中教师存在的分散。教师德性要回归本真之理路,就要在趋向教师存在的统一状态的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其自我世界、他人以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系存在 教师德 消解 分散 统一
下载PDF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教学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素娟 莫冬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9-44,共6页
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 教学性存在是保证在线学习成功的重要决定因素。忽视教学性存在,简单地要求学生参与网络课程论坛的活动,不能带来良好的效果。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探究社区理论模型而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教学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设计与组织、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比较其教学性存在,发现所选择的课程论坛样本中的教学基本属于无结构状态,整体教学性存在水平很低;教师忽视在线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组织,在促进对话和指导教学时受灌输式教学的影响较大,缺乏必要的在线教学技能,没有把握好教师的有限存在。建议重视并提高在线教学的教学性存在,对在线教师开展关于教学性存在的培训,注重有限存在以促进协作学习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课程论坛 教学存在 有限存在
下载PDF
符号的意义——符号消费与存在的关系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郑震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8-205,共8页
在区分和幻象的视角已经成为符号消费研究的主导范式的情况下,本文试图指出,在这一范式所揭示的现象背后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存在诉求,这就是维持存在的安全感的社会关系的求同建构,以及由这一建构所提供的幻象中的真实基础--存在的关系性。
关键词 符号消费 存在的关系 存在的安全感 存在的含混 符号权力
下载PDF
嵌入性理论视野下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政社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晶 吴开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5,共5页
运用嵌入性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对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政社关系进行嵌入性分析发现: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的承接者、政策制定的参与者、治理文化的营造者;研究生教育治理中政社关系存在权力嵌入越位、制度嵌入不够、职能嵌入不足的潜在风险... 运用嵌入性理论作为研究视角,对研究生教育治理中的政社关系进行嵌入性分析发现:社会组织是政府职能的承接者、政策制定的参与者、治理文化的营造者;研究生教育治理中政社关系存在权力嵌入越位、制度嵌入不够、职能嵌入不足的潜在风险。为了保持政府对社会组织的适度嵌入,首先,要尊重社会组织的主体地位,构建研究生教育治理互动机制;其次,探索完整的治理制度设计,促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创新;最后,真正落实管办评分离改革,保障研究生教育治理主体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治理 嵌入理论 政社关系
下载PDF
网络教育课程论坛认知性存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素娟 莫冬敏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认知性存在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认知性存在的实践探究模型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认知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 认知性存在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因素,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借助QSR Nvivo软件,根据认知性存在的实践探究模型形成的内容分析编码体系,对三个课程论坛中与认知性存在有关的语意单元进行量化处理,并从触发事件、探索、整合和解决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学生以"探索"和"整合"层面的言论居多,"解决"层面的言论很少;大部分言论属于个人内部的认知思考,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和批判性的对话,建议重视触发事件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指导和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模式,将学生从独立学习向协作学习转变,以便帮助他们将群体的观点或思维进一步延伸或深化,达到较高层次的认知性存在层面。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今后教师网上教学实践的改善与实施提供依据,同时为改善现有认知性存在的不足提供可借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课程论坛 认知存在 个案研究
下载PDF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间性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枭鹰 袁开源 唐德海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是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符号”,走进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世界”,一方面可以夯实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根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自信。从生态学和系统科学的视角看,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呈现了教育内部各子系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生态平等性、辩证共生性、共和共运性和全面协同性,蕴含着丰富的生态间性和系统间性思想,挖掘、阐明和弘扬这些间性思想有益于释放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潜能,延拓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疆域,催生多样化、系列化和一般化的间性教育理论以及中国特色教育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 生态间 系统间 理论价值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新形态及其建构 被引量:19
18
作者 石书臣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共4页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一种"双主体-客体"的新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表现为一种"双主体-客体"的新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双主体",二者之间是一种"主导主体"与"主动主体"的合作互动关系,他们的共同客体主要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具体说是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其行为表现。这种新形态既强调充分发挥教育者主体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主体的主动性,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进行了更为合理的定位,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目的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 思想政治教育 主客体关系 新形态
下载PDF
转动压电陶瓷体表面声波的存在性及波速特征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又和 Qing Jiang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707-716,共10页
对转动半无限压电陶瓷体的表面声波给出了存在性证明及其条件.结果发现:对应于不转动时的 Rayleigh表面声波与 Bleustein-Gulyaev表面声波在转动情形是否仍为表面波有赖于压电体的材料参数;如果转动时表面... 对转动半无限压电陶瓷体的表面声波给出了存在性证明及其条件.结果发现:对应于不转动时的 Rayleigh表面声波与 Bleustein-Gulyaev表面声波在转动情形是否仍为表面波有赖于压电体的材料参数;如果转动时表面声波存在,则这些表面声波是色散的.最后,以PZT-5H压电陶瓷材料为例定量给出了波速-转动角速度的特征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无限压电陶瓷体 匀速转动 表面声波 存在 波速特征关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质量内适性与外适性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21
20
作者 林永柏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2,共4页
内适性与外适性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两个重要标准,内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预设性质量,外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检验性质量。内适性是外适性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是内适性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内适性以外适性为目标并为外适性服务,... 内适性与外适性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两个重要标准,内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预设性质量,外适性属于高等教育的检验性质量。内适性是外适性的内在依据和保障,外适性是内适性的外在表现和检验标准;内适性以外适性为目标并为外适性服务,外适性以内适性为源泉并为内适性提供动力。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质量 内适 外适 规律 辨证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