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布莱希特教育剧的中国渊源 |
陆佳媛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亲子教育剧的文本建构与现实聚焦 |
崔茹涵
鲁昱晖
|
《现代视听》
|
2024 |
0 |
|
3
|
社会主义教育剧中的两种“真实”——以“十七年”时期舞台美术设计为中心 |
黄艺兰
|
《艺术学研究》
|
2023 |
0 |
|
4
|
“十七年”教育剧:反现代的“现代戏” |
阮南燕
|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
2014 |
1
|
|
5
|
意识和行为规训——论“十七年”教育剧的反现代性 |
阮南燕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6
|
现代性缺失与模式化建构——“社会主义教育剧”现象研究 |
杨智
|
《文化与传播》
|
2015 |
0 |
|
7
|
极左还是极右?——关于“社会主义教育剧”的解读 |
杨智
|
《文化与传播》
|
2015 |
0 |
|
8
|
“国家”对“人”的个体的否定——对“十七年”教育剧国家意识的解读 |
阮南燕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9
|
家庭教育剧中主人公父母职业角色与社会职业现状对比分析——以2019年播出的家庭教育剧为例 |
武泽华
|
《声屏世界》
|
2020 |
1
|
|
10
|
论社会主义教育剧中的女性(1962~1965) |
王琴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1
|
基于教育剧的小学体验式德育课程的形与行 |
张玉玲
|
《教育信息化论坛》
|
2019 |
0 |
|
12
|
青春教育剧《Skam》的叙事特点分析 |
鲍文华
何继军
|
《东南传播》
|
2018 |
0 |
|
13
|
青春教育剧《Skam》的教育功能研究 |
鲍文华
何继军
|
《声屏世界》
|
2019 |
0 |
|
14
|
都市教育剧的阶层书写与焦虑症候——以“小”系列为例 |
彭金蓉
|
《中国民族博览》
|
2022 |
0 |
|
15
|
布莱希特教育剧的美学形式探究——以《措施》为例 |
张雯静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6
|
“情”的政治:“社会主义教育剧”中的情感叙事 |
熊庆元
|
《妇女研究论丛》
|
2024 |
|
|
17
|
动画情景剧视频教育在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
时萍
|
《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23 |
2
|
|
18
|
布莱希特教育剧对剧场的应用 |
李其昌
|
《戏剧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19
|
情感教育剧:《屈原》的形式与政治 |
刘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20
|
认同与差异——社会主义教育剧的历史记忆 |
高音
|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