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学范式论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正江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2,共5页
库恩范式是指某一学科的理论根基、第一原理,其重要作用在于它范例性地指出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程序、方法、标准等。在一个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就是范式研究,这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研究教育学的范式具有重大意义,如可以结束学... 库恩范式是指某一学科的理论根基、第一原理,其重要作用在于它范例性地指出了某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方向、程序、方法、标准等。在一个范式指导下的研究就是范式研究,这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研究教育学的范式具有重大意义,如可以结束学派纷争,停止理论移植与嫁接,从而使后继研究者不再从零开始研究。当前,教育学处于前范式时期。要建立教育学的范式,应从教育学的第一问题"教育是什么"出发,因为教育不是一种活动,而是无数人为活动的泛称,没有一个客观、绝对的标准来判断某种活动是不是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恩范式 教育学 教育学范式
下载PDF
教育学话语范式刍议
2
作者 桑运福 徐竟芳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教育学的话语范式内容具有无人化和非生成性的特点,话语范式方式具有科学化和同质化的特点,话语范式价值取向具有工具化、科学化和媚俗化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世俗主义、国家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三种价值观对教育学话语范式特质产生制约... 教育学的话语范式内容具有无人化和非生成性的特点,话语范式方式具有科学化和同质化的特点,话语范式价值取向具有工具化、科学化和媚俗化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世俗主义、国家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三种价值观对教育学话语范式特质产生制约。教育学应在生活和生命中思考教育和人的独特关系,构建教育学话语范式的永恒时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话语范式 话语主体 永恒时空
下载PDF
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被引量:82
3
作者 刘晓东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共7页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能只靠幼儿园来解决.小学教育界应当高度重视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主动地去衔接幼儿园,这是考验小学教育界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尺度之一.真正实现从“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的战略转向,需要确...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能只靠幼儿园来解决.小学教育界应当高度重视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主动地去衔接幼儿园,这是考验小学教育界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尺度之一.真正实现从“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的战略转向,需要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需要率先实现另“两个衔接”,即小学界与幼教界的衔接、“大教育学界”与学前教育学界的衔接.如果“大教育学界”能主动对接学前教育界,主动介入学前教育的基础问题研究,那么在当下中国,不仅会有益于学前教育学界的发展,有益于教育原理、教育哲学、课程论的发展,甚或能引起教育学范式的改进.小学教育不惜牺牲儿童的内在发展而追求学业成就,是对童年生活的破坏.中国当前的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文化亟待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小幼衔接 学前教育 小学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学范式
下载PDF
“哲学范式”下的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嬗变与发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邵波 《中国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37,共4页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 从库恩所谓的“完全哲学意义范式”关照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转变轨迹,可以将之分为“工作范式”、“学科范式”、“实践范式”、“批判范式”。进入21世纪后,随着研究视域更加复杂化,研究者研究旨趣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的多学科化和体系化,高等教育学研究逐渐向“整合范式”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高等教育学范式
原文传递
教育学的“人文道理”范式及其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祥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5-142,共8页
"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做教育不仅要求索"科学真理",还要探行"人文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我们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 "科学真理"侧重于主客二分的对象化认识论,"人文道理"侧重于主客融合的本体性功夫论。做教育不仅要求索"科学真理",还要探行"人文道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的,我们期待教育学发展出另一种可称之为"人文道理"的范式,使之与"科学真理"的范式构成阴阳互动的整体境界。立足"人文道理"视野,教育学界在理论与实践上要同时担负起继承与发展的使命,在继承上坚持"肯定-重(呈)现"态度,在发展上体现"螺旋积淀"自觉,在方法上注重"本体功夫"取向。"人文道理"的教育学范式起码具有两个基本认识:一是主体即中介,教师是理论、原则和技术的共同承载者、贯通者;二是教师即课程,教师以育"心"为重。走向"人文道理"范式,我们需要将运用之妙存乎于心,自觉打通心脑知行贯通合一,遵循阴阳之道,复兴"人文道理"。两种不同的教育学范式及其存在形态需要作为主体的教育学者自觉进行内在的对话、交流、互动、互惠。唯如此,作为整体的教育学界和作为个体的教育学者才能更平衡地自我发展,从而促进整个教育的发展更加健康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道理 科学真理 教育学范式 对象化认识论 本体性功夫论 主体性
原文传递
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与美国“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飞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7,共7页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 以德国为代表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是教育研究领域两种重要的、不同的研究范式。德国的"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以唯理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从整体上培养人的问题,并从整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理解和解决教育和教学问题;相对而言美国的"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则缺乏这种整体主义的视角。究其原因,除了跟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哲学范式有关外,还与德国"教育学—教学论"范式中一个核心概念"教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两大研究范式并存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澄清二者之间的具体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根源是解决困扰我国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教学论范式 教育科学—课程论范式 教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