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5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审美支持——来自我国古代教育的智慧
1
作者 王艺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205,共8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挖掘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审美元素与美学思想,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幸福美好现代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挖掘我国古代教育蕴含的审美元素与美学思想,既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也是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建设幸福美好现代社会的应然要求。我国古代教育之美体现为社会美和人之美的有机统一,通过创造审美教育情境,赋予个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中的对象化,是自然和情感的人化。我国古代教育之美从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师生关系和教育环境五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教育审美的经验智慧,为新时代学校美育提供了丰厚的理论资源,对强化学校美育建设,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中国式现代化 “诗礼乐”教育 教育现代化 古代教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时代转向、内在特征与彰显路径
2
作者 魏代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问题,从美学观照视角转向寻求其内在的审美性,这种转向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从哲学本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感知和欣赏;从历史追溯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实现了从传统...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问题,从美学观照视角转向寻求其内在的审美性,这种转向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从哲学本源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是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感知和欣赏;从历史追溯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实现了从传统审美化到审美性的发展转变;从现实生活看,审美性源于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具有要素和谐美、过程交互美、系统格局美等特征。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的时代转向和内在特征的基础上,以认识论之源、辩证法之本、价值论之求、方法论之为等路径彰显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性,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 时代转向 内在特征 彰显路径
下载PDF
论教育审美化的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施滋英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30-32,共3页
教育审美化是符合美育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教育审美化能较大限度地实现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既能满足学生们的审美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们的审美潜能,提高审美素质,增强审美能力,提升审美价值。最终实现学生能够快乐学习... 教育审美化是符合美育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教育审美化能较大限度地实现以美育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既能满足学生们的审美需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们的审美潜能,提高审美素质,增强审美能力,提升审美价值。最终实现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在生活中拥有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并且在寻找美的过程中获得快乐,最优化地实现教育审美化的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美育 教师 学生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解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韶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11期83-86,共4页
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关系的呈现、实施过程中的审美显现、教育环境的审美创设、教育者的审美诉求,以及受教育者审美生成等问题。有助于转变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思... 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解析。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关系的呈现、实施过程中的审美显现、教育环境的审美创设、教育者的审美诉求,以及受教育者审美生成等问题。有助于转变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运行探索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 研究视域
下载PDF
教育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5
作者 梅仲孙 《现代教学》 2019年第10期8-11,共4页
教育审美化是指按美的规律来审视和培育学生的成长,让未来一代能在审美中成长,得到心灵的美化,为诗化人生奠定基础。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欣赏性的观察、理解性的关怀、支持性的帮助、精准性的培育、积极性的引导,是推进教育审美化实... 教育审美化是指按美的规律来审视和培育学生的成长,让未来一代能在审美中成长,得到心灵的美化,为诗化人生奠定基础。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欣赏性的观察、理解性的关怀、支持性的帮助、精准性的培育、积极性的引导,是推进教育审美化实践的策略性要求。每一位教育者都应当成为学生成长的审美者。教育审美化实践的深入开展要求用美的规律来审视教育活动,用教育审美化的新模式,让学生在审美中成长,在自主自由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美育 审美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规律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80,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可靠理路。而审美化必须恪守其内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有思想政治教育“真的美”“善的美”“美的美”构成的美的尺度显现律和由“经典承继律”“现实解释律”“主体客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可靠理路。而审美化必须恪守其内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一般规律有思想政治教育“真的美”“善的美”“美的美”构成的美的尺度显现律和由“经典承继律”“现实解释律”“主体客体共鸣律”“尺度和谐统一律”“感性与理性交融律”等构成的课程目的恪守律;特殊规律有“主体激活律”“情感共融律”“形式适用律”“价值契合律”等。只有这样才能规避现实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去审美化”或“去意识形态化”的忽左忽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 规律 意识形态性 审美形态性
下载PDF
教育审美化背景下小学古典诗歌美育调研 被引量:2
7
作者 杨翠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借助古典诗歌进行的审美教育应是一个主客体共同组成的审美过程系统。研究发现,在小学古典诗歌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客体却是去审美的,缺乏审美张力的。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及学习主体的去审美化及知识传授与接受的情感差异。课堂教学的程式... 借助古典诗歌进行的审美教育应是一个主客体共同组成的审美过程系统。研究发现,在小学古典诗歌教与学的过程中,主客体却是去审美的,缺乏审美张力的。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及学习主体的去审美化及知识传授与接受的情感差异。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功利化现象严重,遮蔽了古典诗歌的审美光晕。较之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的古典诗歌教学情感却差强人意。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客体——古典诗歌的去审美化及专业鉴赏的欠缺,教学过程的去审美化及古今对话的困难。另外,互联网+教育功能彰显,《中国诗词大会》等电视综艺节目及各种移动设备APP新媒体成为古典诗歌学习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中国诗词大会 小学古典诗歌教学 小学美育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的内涵要义、价值意蕴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5
8
作者 魏泽文 赵平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3年第1期81-93,共13页
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说理的方式育人,审美化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是说理者依据审美的规律,把说理的对象、内容、方式、环境进行审美化改造,从而以符合美的规律的方式进行说理的过程,科学把握其内涵要义... 思想政治教育通常以说理的方式育人,审美化说理是思想政治教育说理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是说理者依据审美的规律,把说理的对象、内容、方式、环境进行审美化改造,从而以符合美的规律的方式进行说理的过程,科学把握其内涵要义就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的理论基础、内在依据、逻辑起点进行分析;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指向与个体价值体现,它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需注重说理对象美,审美化说理要以美的视角注视“人”。说理内容美,审美化说理要进行内容美的审思与重构。说理方式美,审美化说理要注重美的原则和话语艺术。说理环境美,审美化说理要有美的说理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说理 说理艺术 人文关怀 高等学校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教育审美化背景下小学古典诗歌美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翠娟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古典诗歌是小学传统文化美育的重要素材,依托于古典诗歌的美育活动应渗透在语文、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吟诵念白,古风美读,形成审美期待;低吟高歌,流行美唱,形成审美张力;诗中有画,合唱美读,激发审美想像等都是打造诗情画意、以美育... 古典诗歌是小学传统文化美育的重要素材,依托于古典诗歌的美育活动应渗透在语文、音乐、美术等课堂教学。吟诵念白,古风美读,形成审美期待;低吟高歌,流行美唱,形成审美张力;诗中有画,合唱美读,激发审美想像等都是打造诗情画意、以美育人的语文课堂的美育策略。另外,语文、音乐、美术实行集体备课,拓宽古典诗歌的艺术表现途径,演绎美轮美奂、以美化人的艺术课堂,也是重要的美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古典诗歌 教学策略 小学美育
下载PDF
语文教育审美心理略论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道麟 《教师教育论坛》 1998年第6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审美心理 审美想象 审美教育 审美情感 审美理解 审美感知 教师 培养学生 情感因素
下载PDF
教育审美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策略研究
11
作者 段翠英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18期26-27,共2页
教育审美化可以实现以美学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可以切实地满足高职学生的审美诉求,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及审美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动性。因此将教育审美化融入到劳动... 教育审美化可以实现以美学教育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可以切实地满足高职学生的审美诉求,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能力及审美潜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能动性。因此将教育审美化融入到劳动教育中,能够切实地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对此,本文结合教育审美化的功能价值,探析劳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审美 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下载PDF
浅析实现高中美术教育审美价值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乐生 《美术教育研究》 2019年第23期150-151,共2页
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难以对美术学习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高中美术教育效果不佳,教师难以... 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但是由于受到固有教育理念的影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较多、压力较大,部分学生难以对美术学习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高中美术教育效果不佳,教师难以取得良好的审美教育效果。基于此,该文探究如何有效创新高中美术教育,并提出具体的审美教学策略,旨在进一步促进美术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高中美术 审美教育
下载PDF
如何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体现高职教育审美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令文 《神州》 2017年第29期174-174,共1页
研究以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基础对如何体现和提高审美教育展开了思考,在描述告知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从方法、思想、操作等层面出发提供了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情趣;挖掘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元素,培养学... 研究以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基础对如何体现和提高审美教育展开了思考,在描述告知汉语言文学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从方法、思想、操作等层面出发提供了新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和情趣;挖掘汉语言文学的美学元素,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技能;推进汉语言文学教学社会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审美能力等措施,为告知汉语言文学教学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功能性,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能力做出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审美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学
下载PDF
论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审美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曾昭阁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0年第2期30-31,共2页
博物馆陈列展览必须达到真实可信、独特新颖、诚挚深沉、含蓄蕴藉 。
关键词 博物馆 陈列展览 审美教育 审美感受 审美再创造 真实性 独创性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研究
15
作者 王溶泽 张铁 《成才之路》 2022年第4期25-27,共3页
高校要依据大学生的审美特点与审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有效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具有美的属性和价值,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文章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化规律,... 高校要依据大学生的审美特点与审美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有效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与要素具有美的属性和价值,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文章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审美化规律,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缺失问题,并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体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美、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美几个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 审美意识 审美能力
下载PDF
论古典诗词教育审美理念的培养
16
作者 李星 石玫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100-100,共1页
关键词 诗词教育 审美理念 培养 审美教育 古典 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 精神愉悦
下载PDF
谈艺术教育审美功能的开发
17
作者 胡继渊 《江苏教育研究》 2001年第5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审美教育 艺术教育 审美功能 审美目标 审美 直接性 动力性 教育过程 概括性 社会性
下载PDF
数字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价值——基于ChatGPT的思考
18
作者 李溢前 刘江峡 《当代音乐》 2025年第1期202-204,共3页
在现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ChatGPT是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自问世以来,其功能作用、运用方式、优秀成果都备受国内外学术界重视,引起了非同一般的反响。文章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文献与成果的研究基础上,从数字时代背景的角... 在现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ChatGPT是最具热度的话题之一。自问世以来,其功能作用、运用方式、优秀成果都备受国内外学术界重视,引起了非同一般的反响。文章在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音乐审美教育的文献与成果的研究基础上,从数字时代背景的角度探寻其人学价值,先后就数字时代人之生存意义、人之社会需求、人之自我实现三大方面对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价值进行了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音乐审美教育 人学价值 ChatGPT
下载PDF
智能技术具身下审美教育锚定人工智能素养的理路演进
19
作者 张岩 罗旭 +1 位作者 国玉霞 张辉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7,共8页
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发展升级了技术具身的概念,“智能技术中的身体”和“智能技术身体”深刻变革人类认知方式转向人机共创的模式。审美教育具有学科共通性,智能技术具身演化了审美教育的新生态,形成了包括智能环境、人机协同融合模式、... 人工智能的具身化发展升级了技术具身的概念,“智能技术中的身体”和“智能技术身体”深刻变革人类认知方式转向人机共创的模式。审美教育具有学科共通性,智能技术具身演化了审美教育的新生态,形成了包括智能环境、人机协同融合模式、智能代理机制和大脑智能的新型智能架构。智能技术具身下审美教育目标就是找到提高学生审美认知的可行方法和有效方式。审美认知表现在以身体为中心的智能技术和学生心智的协同与耦合,相应地审美教育的目标就锚定了人工智能素养。人工智能素养导向的审美教育可以为学生审美认知赋能赋权,有力支撑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教育总体目标,铺设学生思维升级的路径。智能技术具身下的审美教育成为培育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新范式,即以自动化实现为审美理念引导智能通识技能的升格、以解决问题为审美目标引导计算思维的提升、以协同创造为审美理想引导高阶思维的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教育 审美认知 智能技术具身 计算思维 高阶思维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角下的苗族儿歌审美教育研究
20
作者 牛秋霞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各个阶段的教师主动将古老而优美的儿歌运用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其潜在的审美教育价值。散布在民间的苗族儿歌彰显了苗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挖掘苗族儿歌蕴含的文化价值,培育儿童对苗族儿歌的审美情趣,达成立德... 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各个阶段的教师主动将古老而优美的儿歌运用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挖掘其潜在的审美教育价值。散布在民间的苗族儿歌彰显了苗族特有的文化魅力。挖掘苗族儿歌蕴含的文化价值,培育儿童对苗族儿歌的审美情趣,达成立德树人之教育功能。文章试图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挖掘苗族儿歌中蕴含的音乐之美、语言之美、游戏之美、民俗之美,充实苗族儿歌审美教育内容,同时立足教学实际,积极探讨苗族儿歌审美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苗族儿歌 审美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