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育情感史:一个久被忽视、亟待探寻的隐秘世界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教育情感史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专门研究历史上人们教育情感的变化和规律,及其对个人行为与社会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使情感史研究逐渐成为了国际史学界的一个新潮流。在这一背景下,开...
教育情感史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专门研究历史上人们教育情感的变化和规律,及其对个人行为与社会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使情感史研究逐渐成为了国际史学界的一个新潮流。在这一背景下,开拓国内的教育情感史研究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拓展教育史学研究领域、坚守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立场、顺应国际史学和教育史学发展趋势,同时也能以情感的视角更好地参与并服务于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情感史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性。在开展教育情感史研究时,应特别注意借鉴情感史的研究成果,并在史料、研究方法和成果表现形式上有所继承和突破,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史
教育
情感
教育情感史
教育
史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代教育变革中乡村塾师的情感世界——以刘大鹏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李秀杰
周文鼎
《教育评论》
2024年第7期130-138,共9页
近代教育转型之际,处于新旧之间的乡村塾师受到一系列教育变革的冲击进而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情感。作为见证并亲历近代教育变革的乡村塾师刘大鹏,在废止科举、兴办学堂、颁布学制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伴随着其教师职业生涯的转变产生了敬畏...
近代教育转型之际,处于新旧之间的乡村塾师受到一系列教育变革的冲击进而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情感。作为见证并亲历近代教育变革的乡村塾师刘大鹏,在废止科举、兴办学堂、颁布学制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伴随着其教师职业生涯的转变产生了敬畏与怀旧、忧心与愤懑、痛苦与茫然、抱怨与不满、挣扎与妥协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并在固守旧学和栖身新学之间做出各种摇摆不定、身不由己的行为选择。究其原因,刘大鹏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是社会文教转向、个人性格特质、地域信息闭塞以及生活经济困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情感史的视域下考察刘大鹏的教育情感轨迹,将有助于以小人物视角折射时代镜像与塾师命运,关注大历史叙事之外的个体历史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塾师
刘大鹏
近代
教育
变革
教育情感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位近代乡村塾师教育情感的三重境界——《刘绍宽日记》阅读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42,共8页
刘绍宽是晚清乡村塾师,又是新式学堂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他开拓了近代温州教育的新局面,是浙南近代著名教育家。在1886年至1912年间的办教育生涯中,他对自身教师职业所表现出的情感,是反映近代教育大转型时期塾师教育情感的典型个案。他...
刘绍宽是晚清乡村塾师,又是新式学堂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他开拓了近代温州教育的新局面,是浙南近代著名教育家。在1886年至1912年间的办教育生涯中,他对自身教师职业所表现出的情感,是反映近代教育大转型时期塾师教育情感的典型个案。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使其教育情感呈现出明显的三重境界--正业、乐业、志业。与同时期其他塾师相比,刘绍宽所表现出的教育情感使得他成为一个具有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怀的人。发掘和探索情感的历史,正确看待情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完善。教师的教育情感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职业情感,在教师刘绍宽教育行为和活动的背后即有这种情感的存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塾师
教育
情感
教育情感史
刘绍宽
原文传递
给教育情感世界打开一扇窗--以近代乡村塾师刘绍宽为例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80,共9页
教育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随着学界对人类情感及感性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世界的情感研究也应时而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大变革时期,乡村塾师的教育情感经历了一个起伏、冲突和变化的过程,这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
教育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随着学界对人类情感及感性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世界的情感研究也应时而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大变革时期,乡村塾师的教育情感经历了一个起伏、冲突和变化的过程,这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教育情感影响教育行为的取向和方式,是教育信仰的有力支撑,体现教师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还体现教育情感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层次性和超越性。从教育情感的视角切入教育转型时期乡村塾师的研究,为探析近代史上教师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将成为人们探索"教育情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感史
教师
情感
乡村塾师
刘绍宽
原文传递
题名
教育情感史:一个久被忽视、亟待探寻的隐秘世界
被引量:
10
1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8-114,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BOA13011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优博培育项目)
文摘
教育情感史作为教育史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专门研究历史上人们教育情感的变化和规律,及其对个人行为与社会历史进程所起的作用及影响。当代史学的"情感转向",使情感史研究逐渐成为了国际史学界的一个新潮流。在这一背景下,开拓国内的教育情感史研究意义重大,它有助于拓展教育史学研究领域、坚守和弘扬马克思主义人本立场、顺应国际史学和教育史学发展趋势,同时也能以情感的视角更好地参与并服务于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情感史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性。在开展教育情感史研究时,应特别注意借鉴情感史的研究成果,并在史料、研究方法和成果表现形式上有所继承和突破,以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情感世界。
关键词
情感
史
教育
情感
教育情感史
教育
史
学
Keywords
history of emotions
educational emotion
history of educational emotion
educational historiography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代教育变革中乡村塾师的情感世界——以刘大鹏为考察中心
2
作者
李秀杰
周文鼎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论坛》编辑部
出处
《教育评论》
2024年第7期130-138,共9页
基金
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社科资政研究)“教育强国的内涵、指标和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3JD20143)的研究成果。
文摘
近代教育转型之际,处于新旧之间的乡村塾师受到一系列教育变革的冲击进而表现出诸多的复杂情感。作为见证并亲历近代教育变革的乡村塾师刘大鹏,在废止科举、兴办学堂、颁布学制等教育变革过程中,伴随着其教师职业生涯的转变产生了敬畏与怀旧、忧心与愤懑、痛苦与茫然、抱怨与不满、挣扎与妥协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并在固守旧学和栖身新学之间做出各种摇摆不定、身不由己的行为选择。究其原因,刘大鹏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是社会文教转向、个人性格特质、地域信息闭塞以及生活经济困厄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情感史的视域下考察刘大鹏的教育情感轨迹,将有助于以小人物视角折射时代镜像与塾师命运,关注大历史叙事之外的个体历史真实。
关键词
塾师
刘大鹏
近代
教育
变革
教育情感史
分类号
G52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K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位近代乡村塾师教育情感的三重境界——《刘绍宽日记》阅读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5-4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学一般项目“教育活动史研究与教育史学科建设”(BOA130117),项目主持人:周洪宇
文摘
刘绍宽是晚清乡村塾师,又是新式学堂教育的积极参与者。他开拓了近代温州教育的新局面,是浙南近代著名教育家。在1886年至1912年间的办教育生涯中,他对自身教师职业所表现出的情感,是反映近代教育大转型时期塾师教育情感的典型个案。他的职业生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使其教育情感呈现出明显的三重境界--正业、乐业、志业。与同时期其他塾师相比,刘绍宽所表现出的教育情感使得他成为一个具有教育信仰和教育情怀的人。发掘和探索情感的历史,正确看待情感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对人类历史的一种完善。教师的教育情感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职业情感,在教师刘绍宽教育行为和活动的背后即有这种情感的存在且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乡村塾师
教育
情感
教育情感史
刘绍宽
分类号
G51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给教育情感世界打开一扇窗--以近代乡村塾师刘绍宽为例
被引量:
8
4
作者
周洪宇
王配
机构
全国人大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2-80,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8年度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建设教育强国的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VGA180002)的研究成果。
文摘
教育世界是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随着学界对人类情感及感性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世界的情感研究也应时而生。在中国近代教育大变革时期,乡村塾师的教育情感经历了一个起伏、冲突和变化的过程,这深深影响着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育活动。教育情感影响教育行为的取向和方式,是教育信仰的有力支撑,体现教师个体对人生意义的追寻,还体现教育情感本身所具有的时间性、空间性、层次性和超越性。从教育情感的视角切入教育转型时期乡村塾师的研究,为探析近代史上教师的情感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将成为人们探索"教育情感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教育情感史
教师
情感
乡村塾师
刘绍宽
Keywords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al emotions
teachers’ emotions
latter-day rural private school tutor
Liu Shaokuan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育情感史:一个久被忽视、亟待探寻的隐秘世界
周洪宇
王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近代教育变革中乡村塾师的情感世界——以刘大鹏为考察中心
李秀杰
周文鼎
《教育评论》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一位近代乡村塾师教育情感的三重境界——《刘绍宽日记》阅读研究
周洪宇
王配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4
给教育情感世界打开一扇窗--以近代乡村塾师刘绍宽为例
周洪宇
王配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8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