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救国叙事的谱系追踪与价值探究
1
作者 刘秀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9-108,共10页
教育救国叙事是现代文学创作的独特一面。现代文学作家糅合多元教育体验与自觉启蒙意识,造就了纷繁多样的教育救国叙事。现代文学教育救国叙事融文学和救国教育于一体,构成了多重主题的现代文学类型,而教育救国文学也开辟了文学写作的... 教育救国叙事是现代文学创作的独特一面。现代文学作家糅合多元教育体验与自觉启蒙意识,造就了纷繁多样的教育救国叙事。现代文学教育救国叙事融文学和救国教育于一体,构成了多重主题的现代文学类型,而教育救国文学也开辟了文学写作的新路径,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学内涵及创作风格。现代文学所展示的教育救国探索史,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意义深刻的思想与价值重要的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 中国现代文学 叙事 话语 谱系
下载PDF
论“教育救国”思想的积极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玉伦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1-83,共3页
教育救国思想发端于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尽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单纯依靠发展教育来救国是抓错了根本,不可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但是教育救国思想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救国论者的教育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他们... 教育救国思想发端于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尽管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单纯依靠发展教育来救国是抓错了根本,不可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但是教育救国思想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教育救国论者的教育实践推动了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的建立;他们所焕发和激起的爱国热情仍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对教育功能的肯定乃至夸大对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思想 发展教育 教育救国 教育实践 教育功能 新式教育 “科教兴国”战略 启示 旧中国 近代中国
下载PDF
试评五四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潮 被引量:1
3
作者 廖和平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五四时期“教育救国”思潮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作了新的探讨。肯定了它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它的历史局限性,指出了它在实践中必然碰壁的命运.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救国 人才教育救国 五四时期 教育救国
下载PDF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论要
4
作者 陈亚玲 魏腊云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5期48-52,共5页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复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 ,认为中国文化的落后是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文化的提升需要教育的启迪 ,因而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 ,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虽然这种教育救国思...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严复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 ,认为中国文化的落后是中国衰落的根本原因。而文化的提升需要教育的启迪 ,因而主张通过发展教育改造整个国民性 ,塑造优秀的种族来挽救中国。虽然这种教育救国思想在当时注定会遭到乌托邦式的命运 ,但其中隐含了许多珍贵的启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复 教育救国 教育救国思想 教育改革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互动
5
作者 李忠 《教育科学文摘》 2011年第5期57-58,共2页
“教育救国”的基本观点及其演变 甲午战争后,在思想领域出现一股激进的维新变法思潮。变法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目的在于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以实现国家的富强,而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普及近代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培... “教育救国”的基本观点及其演变 甲午战争后,在思想领域出现一股激进的维新变法思潮。变法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目的在于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以实现国家的富强,而最为根本的措施是普及近代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资本主义所需要的新型国民,以达成拯救中国的目的,成为教育救国论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 近代中国 实业救国 维新变法思潮 资本主义 国民素质 教育救国 甲午战争
下载PDF
从“教育救国”到“科教兴国”——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 被引量:8
6
作者 张良才 孙传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5-80,共6页
如同世界教育一样,中国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主导了整个20世纪。在其具体形态上,它表现为由“教育救国”向“科教兴国”的转变。它以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型及生产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剖析了“教育救国”... 如同世界教育一样,中国教育的“社会本位论”崛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主导了整个20世纪。在其具体形态上,它表现为由“教育救国”向“科教兴国”的转变。它以文化民族向政治民族的转型及生产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剖析了“教育救国”论的主观僭妄及“科教兴国”论的客观合理,宏观地展示了这一嬗变的进程,从理论上对这一嬗变给予了必要的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 科教兴国 中国 社会价值观 社会主义本质观 民族转型时期 科技生产力
下载PDF
近代中国“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的互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148,共8页
"教育救国"者认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措施,是挽回利权的关键,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因此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手段;"实业救国"者以为,实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夺回利权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从而也是... "教育救国"者认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措施,是挽回利权的关键,是国家富强的基础,因此是挽救民族危亡的主要手段;"实业救国"者以为,实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夺回利权的关键,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根本,从而也是拯救中国的不二方式。"教育救国"者以无论何项事业都需要科学、都需要教育为立足点,考虑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实业救国"者以实业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实业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科技以及传播科学技术的教育发展程度为认识结果。"教育救国"者指出,教育可以促进实业的发展,"实业救国"者认识到发展实业必须依靠教育。由此,"教育救国"与"实业救国"开始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推动了教育发展,而且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教育救国 实业救国 演变 孕育 互动
下载PDF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邱秀华 张中波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0-64,共5页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分析了张学良“教育为民族存亡所系”教育思想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注重“学以致用”...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分析了张学良“教育为民族存亡所系”教育思想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持“五育并重”的教育方针,注重“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兼收并蓄”开放式的办学理念等。特别强调了教育在中华民族振兴中的战略性地位及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学良 教育救国 当代意义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天宝 姚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3期64-68,共5页
“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现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根本。“教育救国思想”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教育救国思想”
关键词 近代 现代 教育思潮 教育救国思想 教育功能 教育作用 社会进步 爱国主义教育思想
下载PDF
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雄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实用主义哲学是胡适教育救国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从实用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胡适提出了实现社会的现代化、教育是社会改良和进步的最重要的工具、培养完善的个性、个体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观点,构筑了其教育救国思想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胡适 教育救国 实用主义
下载PDF
教育救国:陈嘉庚倾资兴学的思想动机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玉聪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2,共5页
陈嘉庚的兴学动机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救国 ,“教育救国”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与 2 0年代一般的“教育救国论”有所不同。陈嘉庚的教育救国动机 ,产生于愚昧、落后的旧中国 ,来源于海外华侨赤诚的爱国主义热情 ;凝聚了他对... 陈嘉庚的兴学动机非常明确 ,就是为了救国 ,“教育救国”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但与 2 0年代一般的“教育救国论”有所不同。陈嘉庚的教育救国动机 ,产生于愚昧、落后的旧中国 ,来源于海外华侨赤诚的爱国主义热情 ;凝聚了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 ,也是他的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 ,是既符合实际又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陈嘉庚对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进行了透彻的、系统的、具有前瞻性的论述 ,至今仍具有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教育救国 科教兴国 教育思想
下载PDF
试析胡适的“教育救国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卫 徐国利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35-38,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 文章首先分析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 ,阐述了胡适“教育救国论”的理论来源和基础。其次 ,肯定了“教育救国论”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历史作用。第三 ,指出“教育国论”及实用主义杜威思想的局限性和缺陷 ,说明它在当时中国社会走向破产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教育救国 杜威 局限性 历史意义 实用主义
下载PDF
我国近现代“教育救国思想”述评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天宝 王攀峰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现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其核心思想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指针和救亡图存的要律。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洋务派以“发展军事教育”... “教育救国思想”是我国近现代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其核心思想认为社会的改造和进步应该首先或主要通过教育才能实现 ,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强弱兴衰的指针和救亡图存的要律。这个时期涌现出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和洋务派以“发展军事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救国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以“育人才”为变法本原的教育救国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教育救国思想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虽然它突出并强调了教育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地位 ,但因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没有认识到教育只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性质 ,而导致了它的最终破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用主义 宴阳初 陶行知 近代 现代 中国 教育思潮 教育救国思想 教育主体性
下载PDF
教育救国思想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8-99,104,共3页
结合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教育救国思想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救国思想 公共藏书楼 近代图书馆
下载PDF
“教育救国”与民国时期资产阶级教育家的学运观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国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3-156,共4页
严复、张謇、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民国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在开启民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对当局对学生的镇压,又不主张学生进行游行、请愿,尤其反对他们罢课。他们认为学生运动只是无奈之举,不但虚掷光阴... 严复、张謇、蔡元培、胡适、黄炎培等民国时期的资产阶级教育家既充分肯定学生的爱国热情及在开启民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对当局对学生的镇压,又不主张学生进行游行、请愿,尤其反对他们罢课。他们认为学生运动只是无奈之举,不但虚掷光阴,荒疏学业,而且不利于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形成这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认识的根源就在于他们对教育救国理念的坚守。显然,对教育救国思潮和学生运动的地位与作用也应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资产阶级教育 学生运动 教育救国思潮
下载PDF
黄炎培教育救国思想对高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5
16
作者 陶娟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87,共2页
教育救国思想是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学校,推行职业教育的本源,也是许多知识分子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救国方案。黄炎培先生的一生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这根红线,启示着高职院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办学理念、融入高职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 教育救国思想是黄炎培先生创办职业学校,推行职业教育的本源,也是许多知识分子信仰并为之奋斗的救国方案。黄炎培先生的一生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这根红线,启示着高职院校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办学理念、融入高职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其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炎培 教育救国思想 高职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下载PDF
“教育救国论”论衡 被引量:3
17
作者 熊贤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6,共8页
"教育救国"是中国近现代影响极大的关于教育功能的主张。近现代中国一大批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信仰教育救国功能,并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的实践。但是,就"教育救国论"的评价问题,历来聚讼不清。应当肯定地说,&qu... "教育救国"是中国近现代影响极大的关于教育功能的主张。近现代中国一大批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都信仰教育救国功能,并积极投身于教育救国的实践。但是,就"教育救国论"的评价问题,历来聚讼不清。应当肯定地说,"教育救国论"所遵循的是社会改良的路向,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在中国近现代是不能分出伯仲的。尽管教育未能救国,但应看到教育救国是有条件的,近现代中国并没有满足其必要条件。即便如此,在大半个世纪"教育救国"思潮的冲击下,教育自身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救国论” 价值 评价
下载PDF
杜亚泉的教育救国思想及成就 被引量:3
18
作者 欧阳正宇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1,共4页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以科学报国、教育救国的先驱 ,毕生致力于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视教育为救国自强的根本 ,为推进社会进步最有效的途径。他开办学校 ,主编杂志 ,编撰教科书 ,著书立说 ,力图造就有觉悟、有良好品格和素养的... 杜亚泉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以科学报国、教育救国的先驱 ,毕生致力于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 ,视教育为救国自强的根本 ,为推进社会进步最有效的途径。他开办学校 ,主编杂志 ,编撰教科书 ,著书立说 ,力图造就有觉悟、有良好品格和素养的新型国民 ,并提出了一套改革教育体制的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亚泉 教育救国 思想 成就
下载PDF
教育救国思想与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产生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红 《图书与情报》 CSSCI 2005年第5期11-14,共4页
文章结合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教育救国思想在中国近代图书馆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教育救国思想 藏书楼 近代图书馆
下载PDF
论中国现代小说对“教育救国”的想象和叙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江元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中国现代小说"教育救国"理想叙事以《虹》为转折点,形成向内和向外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勾勒出知识分子由浪漫自信到迷惘怀疑,由启蒙大众的拯救者到需要改造的自救者、沉沦者、自新者的精神轨迹。"教育救国"理想叙... 中国现代小说"教育救国"理想叙事以《虹》为转折点,形成向内和向外两种不同的叙述视角,勾勒出知识分子由浪漫自信到迷惘怀疑,由启蒙大众的拯救者到需要改造的自救者、沉沦者、自新者的精神轨迹。"教育救国"理想叙事围绕民族精神品格重建在普通民众和知识分子两个层面展开的民族国家想象既各有侧重,又有明显的共性。"教育救国"理想的否定叙事揭示了知识分子不断失去自我而认同大众的命运悲剧,以及现代作家创作的现实功利化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教育救国”理想 精神特征 “民族国家”想象 否定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