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教育的终极目的
1
作者 侯俊萍 《理论月刊》 2004年第9期105-106,共2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经过文化的规则,对人的精神价值的培养。本文从教育的本质、教育与人的关系以及国际教育对人才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
下载PDF
思索·感悟
2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促进“人”的生命成长。语文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在语言情境的学习中养精神,在人文教育的滋养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 语言情境 人文教育 生命成长 语言文字 语文教育 教育的终极目的
下载PDF
刍议教育人性论对实现教育幸福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卢炳惠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期22-25,共4页
幸福是教育的指向和终极目标,而真正教育幸福之实现须以人性为载体,顺应人性,经由人的本真自然搭建通往幸福彼岸的桥梁,亦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文历数中外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人性论断,以期从中探寻通往... 幸福是教育的指向和终极目标,而真正教育幸福之实现须以人性为载体,顺应人性,经由人的本真自然搭建通往幸福彼岸的桥梁,亦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本文历数中外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人性论断,以期从中探寻通往教育幸福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人性论 教育幸福
下载PDF
中学教育实践中的情感渗透初探
4
作者 曹歆 《科教文汇》 2008年第25期114-114,共1页
情感教育是在分数为先的中学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学生们对生命的漠视和淡然令人不寒而栗。及时的改变教育的现状,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教师、学校、社会都应该给当代的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身... 情感教育是在分数为先的中学教育中容易忽视的地方。学生们对生命的漠视和淡然令人不寒而栗。及时的改变教育的现状,让他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首当其冲的问题。教师、学校、社会都应该给当代的学生以正确的导向,让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渗透 教育的终极目的 功利主义
下载PDF
一串数字背后的教育要义与省思——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5
作者 陈奕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22年第3期63-64,共2页
今年是陶行知老先生诞辰131周年,怀着敬仰的心情,我阅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老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 今年是陶行知老先生诞辰131周年,怀着敬仰的心情,我阅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老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是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教育学说 现实功能 教育的终极目的 文集 教育 留洋 理论和实践
下载PDF
《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
6
作者 仁增加措 拉姆 +5 位作者 云登西绕 旦增 米玛琼达 格桑次仁 达瓦罗布 措姆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9年第3期232-232,共1页
一、课题的提出:1、基于国情、区情、校情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发展的策略和走向。2、基于社会背景的需要。... 一、课题的提出:1、基于国情、区情、校情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学校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生存、发展的策略和走向。2、基于社会背景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的需要和发展越来越成为研究的主体和关注的焦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关注国民的幸福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师生的幸福度,因为教育是人的幸福的源泉和保障,人的幸福是教育的终极目的。3、基于师生生命质量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学校 结题报告 教育工作者 校情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教育的终极目的 师生生命 幸福度
下载PDF
科学教育的4项基本原理
7
作者 朱玉军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27-127,共1页
第一,科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包括2个:(1)使每个公民都成为英明的科学决策者,在面对涉及个人、社会及环境的决策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1],此目的面向所有公民个人科学素养的提升,面向国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面向社会建设及决策的科学... 第一,科学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包括2个:(1)使每个公民都成为英明的科学决策者,在面对涉及个人、社会及环境的决策时,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1],此目的面向所有公民个人科学素养的提升,面向国民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面向社会建设及决策的科学水平;(2)培养和造就未来的科学家,此目的面向人类对世界的无尽探索,面向国家科技创新的需求,面向国家高端人力资源的建设,面向部分公民的个人兴趣、理想与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科技创新 科学素养 个人兴趣 科学决策者 教育的终极目的 面向社会 决策
原文传递
生活即教育
8
作者 王福兰 《山西教育(幼教)》 2020年第9期1-1,共1页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本身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主张"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本身含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生活是教育的手段也是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方式,通过生活教育,使儿童学会生活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家陶行知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终极目的 教育的意义
原文传递
阳光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9
《进展》 2021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是灵魂转向。”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终极转向。往哪儿转?柏拉图老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即善。”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先天的知识、即美德诱发出来的过程。由此看来,柏拉图笔下的心灵转... 柏拉图说:“教育非它,乃是灵魂转向。”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人的终极转向。往哪儿转?柏拉图老师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知识即善。”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先天的知识、即美德诱发出来的过程。由此看来,柏拉图笔下的心灵转向志在使人转向知识、美德即善上来。教育也等于爱、智慧。无独有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也说:善是世界的诸多动因之一。按这样的逻辑理解,我们便很清楚心灵转向指向是什么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魂转向 幸福人生 苏格拉底 教育的终极目的 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 心灵转向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面向全体与面向未来
10
作者 李鹏 《中国德育》 2020年第9期75-76,共2页
我们既要教育孩子追求真善美,也要让他们辨识假恶丑,明白假恶丑是社会硬币的另一面。每个学生最终都得离开相对纯洁的校园,走向更加复杂的社会。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人,这样的人应该对规则有天然的敬畏,对师长有起码... 我们既要教育孩子追求真善美,也要让他们辨识假恶丑,明白假恶丑是社会硬币的另一面。每个学生最终都得离开相对纯洁的校园,走向更加复杂的社会。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人,这样的人应该对规则有天然的敬畏,对师长有起码的尊重,对该受的惩戒有正确的认识和较好的承受力,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全体 另一面 教育的终极目的 承受力 面向未来 尊重 真善美
原文传递
疫情中的德育反思
11
作者 汤敏飞 《新班主任》 2020年第3期8-9,共2页
新冠肺炎来袭,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教育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德育,需要反思和重构。生存与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存,进而高质量地生活。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 新冠肺炎来袭,在这场大灾难面前,教育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德育,需要反思和重构。生存与死亡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生存,进而高质量地生活。所以,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认识死亡的本质。虽然死亡一直是中国人的禁忌,但与学生谈死亡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生存 知识和技能 生存与死亡 大灾难 德育反思 教育的终极目的 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