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经历、社会资本质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永奇 庄天慧 单德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2,共5页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多维度检验了教育经历、社会资本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我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教育经历提升将使得农户间收入差距扩大,并且这种扩大现象在高收入农户群体中效果更加明显;... 文章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多维度检验了教育经历、社会资本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我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结果表明:农户教育经历提升将使得农户间收入差距扩大,并且这种扩大现象在高收入农户群体中效果更加明显;社会资本质量能够帮助低收入农户降低工作搜寻成本,从而有利于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扩大的现象;教育经历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具有显著的缓解作用,验证了社会资本质量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具有较强的削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历 社会资本质量 弹性测度 收入距
下载PDF
学前教育经历对处境不利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典 刘新学 +1 位作者 徐国庆 李克建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0,共16页
学前教育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索了学前教育时长和起始年龄对处境不利儿童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长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 学前教育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索了学前教育时长和起始年龄对处境不利儿童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长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的学前教育经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长期发展并无显著促进作用,只有完整的学前教育经历才能有效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持续发展;长期的学前教育经历可能会削弱处境不利儿童情绪的稳定性;三岁以下提前接受学前教育未能使处境不利儿童在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的长远发展上获益更多,反而导致其情绪稳定性变差。为维护和促进处境不利儿童长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缩小不同处境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保障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机会的基础上,提升其接受的学前教育的质量,增强学前教育经历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发展的积极作用,缓解长期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情绪稳定性的消极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和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家庭支持政策来缓解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养育压力和经济压力,避免处境不利儿童提前接受学前教育,降低其情绪问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境不利儿童 学前教育经历 认知发展 人格特质
下载PDF
从分配正义到承认正义:高校专项计划生的教育经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嵩迪 文雯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86,共8页
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入学机会的公平分配只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环。研究基于承认正义视角审视高校专项生的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发现,这些学生进入重点大学后在情感、权利及个体价值... 高校专项计划的实施对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入学机会的公平分配只是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一环。研究基于承认正义视角审视高校专项生的高等教育过程公平问题发现,这些学生进入重点大学后在情感、权利及个体价值方面都有着非正义的经历,制约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的实现,阻碍学业与能力的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研究认为,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认识亟需从入学机会的分配正义进一步深入到教育过程的承认正义,更加关注弱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经历与体验,关注人的平等承认,通过制定更加完善的补偿性政策,营造更加包容开放的校园文化氛围,实现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承认正义 高校专项计划生 过程公平 重点大学 教育经历
下载PDF
继苏工专——柳士英教育经历的补充研究
4
作者 余燚 陈平 李雨薇 《建筑师》 2023年第5期55-63,共9页
本文通过对建筑教育先驱柳士英离开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后的教学经历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补充,包括1930年至1934年在中华职业学校和大夏中学的中等教育时期,1934年至1953年在湖南大学的高等教育探索时期,以及1953年至1973年推动湖南大学... 本文通过对建筑教育先驱柳士英离开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后的教学经历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补充,包括1930年至1934年在中华职业学校和大夏中学的中等教育时期,1934年至1953年在湖南大学的高等教育探索时期,以及1953年至1973年推动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成熟期。文章分析了他整体教学经历的特点以及建筑教学理念,并揭示了他怀有的社会改良和推动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理想,以及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多层次办学实践和长期于土木系中坚持建筑教学所形成的建筑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强调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建筑人才,对当前中国建筑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士英 教育经历 教育思想
下载PDF
大学生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与学习收获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世嫘 陈英敏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108,共5页
采用NSSE-China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和逐层回归分析探讨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对于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的整合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偏低。性别、年级、城乡和课程成绩对大学生的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和学习收获有不同... 采用NSSE-China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和逐层回归分析探讨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对于大学生学习收获的影响。发现:大学生的整合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偏低。性别、年级、城乡和课程成绩对大学生的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和学习收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与学习收获均呈显著正相关。教育经历丰富度、深度学习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收获有显著的影响力和预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NSSE 教育经历丰富度 深度学习 学习收获
下载PDF
高等教育经历、早期工作经历、首篇论文对高层次人才“蛰伏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乔锦忠 陈秀凤 张美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53,共10页
通过对五类1000个高层次人才样本的回溯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经历、早期工作经历和首篇论文对人才“蛰伏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上述三类预测变量对人才“蛰伏期”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首篇论文是预测人才“蛰伏期”的重要信号,首... 通过对五类1000个高层次人才样本的回溯研究,探讨了高等教育经历、早期工作经历和首篇论文对人才“蛰伏期”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上述三类预测变量对人才“蛰伏期”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首篇论文是预测人才“蛰伏期”的重要信号,首篇论文发表时间越早、发表刊物越国际化,人才“蛰伏期”越短;高等教育经历和早期工作经历通过优势积累效应对人才“蛰伏期”产生影响,选择国外一流大学就读博士或作为初次工作单位的人才,在发展中占据显著优势,具有国外教育和工作背景的人才,其“蛰伏期”显著短于国内背景的人才;高等教育连贯性和多元化对人才“蛰伏期”未表现出显著影响;低频流动是人才成长的加速器,但高频流动不利于人才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经历 早期工作经历 首篇论文 人才“蛰伏期”
下载PDF
科技人才的教育经历研究——以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松涛 关忠诚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2-137,共6页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 本文提出科技人才求学机构矩阵,用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表征科技人才在高校和科研机构间的流动。研究科技人才求学期间在不同类别高校之间的流动情况,发现不同高校的科技人才培养水平的层次。根据科技人才流动邻接矩阵,利用各省区的地理坐标数据将科技人才之间的流向与流量展现在地图上,呈现出不同省区市之间科技人才在求学期间的流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教育经历 科研履历 杰出青年
下载PDF
学前教育经历与城乡学生的多维非认知能力差距 被引量:14
8
作者 郑磊 祁翔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57,共15页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接受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在自我效能感、自信心、自律、社会性、积极情绪、自我教育期望等多种非认知能力上的发展水平... 非认知能力对个体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接受学前教育有助于个体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发现农村初中学生在自我效能感、自信心、自律、社会性、积极情绪、自我教育期望等多种非认知能力上的发展水平均显著落后于城市同龄人。在控制了可能影响非认知能力发展的个人和家庭因素之后,OLS回归和倾向值匹配估计发现,接受学前教育可以显著地预测学生在初中阶段除自我效能感以外的其他5种非认知能力。Blinder-Oaxaca差异分解表明,城乡学生不同的学前教育经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他们在自信心、自律、社会性这3种非认知能力上的差距。农村儿童不仅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不足,而且其接受的学前教育质量偏低、年限较短,限制了其所受学前教育的回报率,这是造成城乡学生非认知能力差距的更重要的原因。我国在发展学前教育时应始终坚持教育公平的价值导向,将普及重点放在西部地区,同时应尽力延长处境不利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限,提高其所受学前教育的质量,以更好地发挥学前教育在缩小城乡学生非认知能力发展差距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经历 非认知能力 城乡差距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地域偏爱、客户与公司业绩:基于CEO教育经历的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男 孔东民 《珞珈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91-110,共20页
本文考察CEO的教育经历对公司客户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CEO的教育经历显著地提升了公司大客户出现在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可能性;进一步控制CEO的工作经历之后,结论依然成立。其次,更低的市场化程度、更短的CEO任期、更低的CEO... 本文考察CEO的教育经历对公司客户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CEO的教育经历显著地提升了公司大客户出现在其就读学校所在地的可能性;进一步控制CEO的工作经历之后,结论依然成立。其次,更低的市场化程度、更短的CEO任期、更低的CEO薪酬以及CEO与董事两职分离,都会加剧CEO的地域偏爱行为。最后,我们发现CEO对学校所在地客户的偏爱行为,显著降低了公司业绩,说明该行为并非'公司最优决策'的结果。本文研究结论对于公司决策以及政策监管都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偏爱 教育经历 客户 委托代理问题
下载PDF
学生的教育经历: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润洲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8-131,共4页
传统的教育学教学过于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经历在教育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导致了教育学教学的呆板、沉闷与低效。其实,学生的教育经历是一种教育学教学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它既是嫁接教育理论... 传统的教育学教学过于注重系统化、理论化的教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教育经历在教育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从而导致了教育学教学的呆板、沉闷与低效。其实,学生的教育经历是一种教育学教学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它既是嫁接教育理论的基础,也是沟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桥梁。把学生的教育经历视为一种课程资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教育学的热情,引导学生在教育现实与教育理论的撞击中进行学习、思考,使本身具有开放性和多种可能性的教育理论更加可亲、可信、可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的教育经历 课程资源 教育学教学
下载PDF
王充教育经历新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浩 《唐都学刊》 2020年第1期21-26,共6页
王充幼年习业乡塾,接受了典型的汉代经学教育,其所习典籍及藉由经学训练而形成的基本知识结构与东汉的王公贵胄、知识精英、底层胥吏并无不同。王充确曾赴京师洛阳研修《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而非在郡国的经学教育机构学习上述典... 王充幼年习业乡塾,接受了典型的汉代经学教育,其所习典籍及藉由经学训练而形成的基本知识结构与东汉的王公贵胄、知识精英、底层胥吏并无不同。王充确曾赴京师洛阳研修《论语》《尚书》等儒家经典,而非在郡国的经学教育机构学习上述典籍。王充与班彪、班固过从甚密,《论衡》不仅常引二人言论、行事以为论据,且字里行间充满温情,"王充系自学成才""王充不曾师事班彪"等说法难以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 《论衡》 生平考证 教育经历
下载PDF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国际学生在华教育经历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美 《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22-28,7,共7页
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本文报导一项正在进行中的长期跟踪研究,旨在分析在我国攻读本科学位的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教育经历,数... 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把注意力转向国际化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来华留学生数量迅速增长。本文报导一项正在进行中的长期跟踪研究,旨在分析在我国攻读本科学位的国际学生的跨文化教育经历,数据搜集方式包括问卷与年度访谈。阶段性研究发现学业成就是国际学位生来华的首要动因;定性访谈分析发现,在我国求学期间,大多数国际学生能够适应新的学习与社会环境,同时表现出更深入的跨文化理解、尊重与包容;研究也显示了机构与社会因素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本文贡献于政策制定者、高等教育机构与教职人员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与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国际学生 跨文化教育经历
下载PDF
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中根 《绥化学院学报》 2016年第10期135-137,共3页
有关高质量学前教育和儿童成长关系的研究非常多,但极少有研究关注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儿童... 有关高质量学前教育和儿童成长关系的研究非常多,但极少有研究关注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检验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课堂互动质量、幼儿参与、师幼关系的亲密度、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儿童接受初等特殊教育的影响。在学前教育经历的四个组成部分中,师幼关系的冲突对初等特殊教育有着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在儿童的学前教育经历中占有重要地位,师幼关系冲突的原因应该得到认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前教育经历 初等特殊教育 影响
下载PDF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经历对儿童在小学低段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宝根 张琦娟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2010年第6期4-7,共4页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经历对儿童在小学低段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从广义上说,是幼儿园教育对小学低幼教育影响的实验研究。我们故且不论其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性,因为在教育研究中需要控制的因子十分复杂。比如,幼儿经历的是否是真...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经历对儿童在小学低段发展的影响研究》一文,从广义上说,是幼儿园教育对小学低幼教育影响的实验研究。我们故且不论其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性,因为在教育研究中需要控制的因子十分复杂。比如,幼儿经历的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评价工具的科学性和教师评价的客观性,等等。何况研究者的本意也并不是为了否定某种教育。但研究的论题值得我们引发诸多思考。比如,在移植或借鉴国外幼儿教育的模式、理论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科学态度和方式?对当今幼儿园所谓的“特色教育”.我们应该如何理性地加以认识和引导?在国内外普遍重视幼小衔接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幼小衔接教育如何实施,才能真正提高实效?还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教育经历 蒙台梭利 儿童 幼儿教育 衔接教育 教育影响 教育研究
下载PDF
从外到内:中国高等教育经历的文化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典 《理工高教研究》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文化转型体现在从外到内的诸多方面。外部方面,当前高教的热点问题——就业、质量和公平反映了体制改革、大众化、市场化等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外部动力。内部方面,高等学校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刻变化使高等教育文化转型... 中国当前高等教育的文化转型体现在从外到内的诸多方面。外部方面,当前高教的热点问题——就业、质量和公平反映了体制改革、大众化、市场化等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外部动力。内部方面,高等学校的内涵和外延的深刻变化使高等教育文化转型的外部压力转为现实。从制度转型、阶段转型到当前的文化转型,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日益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 文化转型 教育经历 体制改革 外部动力 教育转型 外部压力 高等学校
下载PDF
教育经历对雇员求职行为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杨庆芳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7-177,共11页
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个体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无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体制内外不同教育经历雇员首次就业的求职行为,研究发现,不同教育经历的被访者在就业信息收集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首次就业信息收集... 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个体数据,使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和无序多分类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体制内外不同教育经历雇员首次就业的求职行为,研究发现,不同教育经历的被访者在就业信息收集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首次就业信息收集时学历越高使用正式渠道的可能性越高;不同教育经历的被访者在岗位获取阶段有着显著的差异,受教育程度越低的被访者越使用强关系和弱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被访者在岗位获取时越依靠正式渠道;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象也存在于不同受教育程度雇员首次就业职业获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历 求职行为 信息收集 岗位获取
下载PDF
论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经历
17
作者 顾月华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2年第2期26-34,共9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建构及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社会的主要的基本细胞,一直为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所关注。本文从高考“状元”所处的家庭及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个体状态入手,探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心理成长人格建构及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家庭作为社会的主要的基本细胞,一直为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和心理学所关注。本文从高考“状元”所处的家庭及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个体状态入手,探讨高考“状元”家庭教育经历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虽然笔者仅仅立足于对高考“状元”的“潜伏(孕育)期”进行“追忆”,但这一系列“追忆”,对合理的解析高考“状元”之后的诸多教育问题,具有支撑性依据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状元” 教育经历 高考 个体社会化 人格建构 心理成长 共性问题
下载PDF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记忆 一个农村受教育者受教育经历的口述
18
作者 于珍 王凯 《中国农村教育》 2012年第4期11-13,共3页
对于接受教育的个体来讲,我们自身的生活一定会折射出某一个历史的痕迹,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享有非他莫属的生活历史”。只有透过我们自己生活的历史,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教育方面也一样,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受教育者,自己... 对于接受教育的个体来讲,我们自身的生活一定会折射出某一个历史的痕迹,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享有非他莫属的生活历史”。只有透过我们自己生活的历史,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教育方面也一样,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受教育者,自己接受教育这么多年,到底为了什么?通过教育,自己到底获得了什么?农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农村教育的出路到底又在何方?我经常进行这样的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史研究者,我的反思又更侧重于自身受教育的经历。毕竟,从7岁入学至今,我有19个年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认真回顾这19年的生存状态和所感所思,也许能够折射出我所生活的场域——农村教育的一些问题。在此,我借鉴口述史的方法,借助它来分析自己接受教育的经历,并试图阐释其中蕴涵的一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历 农村教育 教育 口述史 乡村教育 九十年代 记忆 接受教育
下载PDF
新人力资本理论下学前教育经历对初中生能力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玲 蒋洋梅 孙倩文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5,共12页
依据新人力资本理论,学前教育经历对个体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把学业成绩作为认知能力的表征,同时从自我效能、学习投入、校园霸凌、社会性四个方面度量非认知能力,通过监测2017年西部某市103所中学学科素养,采... 依据新人力资本理论,学前教育经历对个体认知与非认知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本研究把学业成绩作为认知能力的表征,同时从自我效能、学习投入、校园霸凌、社会性四个方面度量非认知能力,通过监测2017年西部某市103所中学学科素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学前教育经历对初中生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学前教育机会的获得存在个体及家庭背景差异;学前教育经历对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和非认知能力均具有积极作用,但接受学前教育年限仅在自我效能这一非认知能力上差异显著;是否接受学前教育的影响大于接受学前教育年限的影响;学前教育经历对减少初中生的校园霸凌等问题行为具有明显的作用。学前教育阶段是个体非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助于校园霸凌的及早预防。学前教育机会与资源供给应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进一步扩大弱势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机会,并尽力保障其学前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人力资本理论 学前教育经历 认知能力 非认知能力
下载PDF
跨学科教育经历会影响高校教师的科研产出吗?--来自重点财经院校的证据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沛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6-92,104,共8页
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个人简历及其15年内的期刊论文发表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 跨学科教育经历在科研人才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集重点财经院校教师个人简历及其15年内的期刊论文发表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跨学科教育经历与教师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研究发现,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的科研产出数量、科研产出质量以及科研生产偏好均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跨学科教育经历对教师在非本学科期刊上发表论文具有促进作用;与“硕博跨学科”经历相比,“本硕跨学科”经历更有助于教师探索新学科领域,增强跨学科研究与发表能力;CSSCI与SSCI期刊数据均证实了跨学科教育经历在教师跨学科论文发表中的影响效应。在深化科研评价改革背景下,研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科研人才评价以及一流学科建设具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教育经历 高校教师 科研产出 跨学科论文发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