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44
篇文章
<
1
2
…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彭文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0-124,共5页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美
审
美
学习
自由发展
教育美
学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美学的回归与重建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斌
《美育学刊》
2012年第4期17-23,共7页
教育美学的研究旨趣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双重品位的提升,并致力于发掘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美,阐释教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活动。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美学包括教育本质美...
教育美学的研究旨趣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双重品位的提升,并致力于发掘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美,阐释教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活动。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美学包括教育本质美、教育内容美、教育活动美、教育艺术美、教育主体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教育
本质
教育
主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美感刍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齐宗
《教育学术月刊》
1995年第4期6-8,11,共4页
教育美感刍议何齐宗教育美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新的教育分支学科,它除了研究客观的教育审美对象─—教育美以外,还要考察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教育美的感受,即教育美感。本文主要探讨教育美感的本质和特性、教育审美的心理要素及...
教育美感刍议何齐宗教育美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新的教育分支学科,它除了研究客观的教育审美对象─—教育美以外,还要考察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教育美的感受,即教育美感。本文主要探讨教育美感的本质和特性、教育审美的心理要素及教育审美心理过程等问题。一、教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审
美
对象
审
美
心理活动
创造
教育
美
的欣赏
审
美
主体
审
美
注意
美
的创造
想象活动
审
美
活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美”辨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文晓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7-80,共4页
教育美是本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教育学和美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尽管教育美尚处于众说纷纭中,但教育美具有价值性、历史性、辩证性可谓一种说法。
关键词
教育美
价值性
历史性
辩证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启合川教育美丽蝶变之旅——专访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
5
作者
孙曙
张磊
何顺江(特约记者)
《今日教育》
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
眼睛向下,关注教育民生——从解决学生的课桌凳开始 《今日教育》:教育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合川在改善教育民生方面有怎样的思考和布局?
关键词
教育美
区委书记
合川
重庆市
中共
专访
《今日
教育
》
民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教育美”的理论思考
6
作者
彭文晓
司继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0-93,共4页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则是针对“教育异化”而言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教育美”的早期表现形式,“教育美”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和超越。从本原上讲,“教育美”是教育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本质上讲,“教育美”是美学精神在教育中的敞亮与澄明;从方法上讲,“教育美”是师生间立美和审美的统一。“教育美”是对中国教育美好明天的描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美
美
学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教育美的思考
7
作者
洪芳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0-44,共5页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作用达到和谐...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作用达到和谐圆满的境界,从而引起审美主体的心灵愉悦的状态,无论对于学生感情的陶冶还是智力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学
教育美
美
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教育美学的作用
8
作者
李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4期215-215,共1页
通过对教育美的阐述,使人们了解教育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教育美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如何感受美的教育,使教育过程创造出丰富的美的因素,贯穿于德、智、体、美、劳整个教育过程中。
关键词
教育美
审
美
创造
美
情感因素
教育
环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让教育美起来
9
作者
徐飞
《师道(人文)》
2016年第12期6-8,共3页
现代性的危机在学校教育中已日渐明显,学生被精确地设计、批量地生产,培养“完整的人”似乎成为遥远的乌托邦。两三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席勒坚信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
现代性的危机在学校教育中已日渐明显,学生被精确地设计、批量地生产,培养“完整的人”似乎成为遥远的乌托邦。两三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席勒坚信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韦伯说在越来越理性化的世界中,艺术承担了将人从理性主义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阿多诺说,审美乃拒绝同一性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现代性的危机
学校
教育
完整的人
人的异化
理性主义
乌托邦
审
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美
被引量:
3
10
作者
钟以俊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教育活动同人类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美的根源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和实现善的本质力量以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展示于教育活动之中,因而使教育过程获得合规律性与合目...
教育活动同人类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美的根源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和实现善的本质力量以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展示于教育活动之中,因而使教育过程获得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形式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育美是内容与形式、情与理的统一,它可分为2个不同的层次:第1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即外在的感性美、形态美和情态美;第2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即内在的理性美和意态美。教育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自由创造性等主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
教育美
形象性
感染性
愉悦性
自由创造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教育美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15期3-3,共1页
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作小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潜能,这种状态是个体心理素质的表现.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关表现、审美创造能...
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作小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潜能,这种状态是个体心理素质的表现.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关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那么数学美吗?抽象数学思想的大师罗素曾直言不讳地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体会
数学
美
教育美
个体心理素质
引导
心理状态
学生心理健康
审
美
创造能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教育美的评价及其标准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齐宗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2,共2页
教育美是指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感性显现。教育美的评价是审美主体从一定的教育审美要求和教育审美理想出发,去把握教育审美对象并判断美丑的综合思维活动。教育美的欣赏活动,是通过个体的直接感受和情感...
教育美是指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感性显现。教育美的评价是审美主体从一定的教育审美要求和教育审美理想出发,去把握教育审美对象并判断美丑的综合思维活动。教育美的欣赏活动,是通过个体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实现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审美判断和评价没有客观的标准。实际上,人们在教育审美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教育美的创造
被引量:
2
13
作者
陈建翔
《教育评论》
1988年第4期7-11,共5页
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创造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形成、贮存和展示美的乐园.但是,传统教育学从总体上、从根本上忽略了美,它仅仅在美育理论中涉及到美,而这个"美"又局限于教育以外的美的事物,美育把这些美的事物当作教育内容,借以培...
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创造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形成、贮存和展示美的乐园.但是,传统教育学从总体上、从根本上忽略了美,它仅仅在美育理论中涉及到美,而这个"美"又局限于教育以外的美的事物,美育把这些美的事物当作教育内容,借以培养学生;传统教育学没有考虑自身的美,没有研究教育自身怎样做才美、教育自身的美对造就美的新生一代有何作用这些问题.传统教育学对美的态度是只关心如何"借美造人",不关心如何"立美造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活动
教育
产品
教育
艺术
传统
教育
学
立
美
艺术化
教育美
合规律性
教育
对象
教育
内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美的功能试探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何齐宗
《教育学术月刊》
1990年第5期16-20,共5页
教育美是指教育领域的美,具体来说,它是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促进个体成长并使人愉悦的教育形象。它主要包括教育环境美和教育活动美这两种具休形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美首先是指教育活动美。但是,教育活动又离不...
教育美是指教育领域的美,具体来说,它是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促进个体成长并使人愉悦的教育形象。它主要包括教育环境美和教育活动美这两种具休形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美首先是指教育活动美。但是,教育活动又离不开一定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形象
培养人
语文教师
教育美
学习兴趣
积极情感
教育
环境
教育
活动
探索真理
科学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教育美的特性
15
作者
郑钢
《教育学术月刊》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教育美的特性是教育美区别于其他审美现象的自身特有的性质。弄清这个问题,既是解决其他教育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制约着教育工作者立美育人的实践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教育美的特性,以求正于方家。一符号直观与符号意涵的...
教育美的特性是教育美区别于其他审美现象的自身特有的性质。弄清这个问题,既是解决其他教育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制约着教育工作者立美育人的实践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教育美的特性,以求正于方家。一符号直观与符号意涵的和谐统一任何教育的美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作为载体传达和作用于学生。这种符号可以是语言、体姿动作或其他的物质性材料。而无论什么样的符号,其显性层次都必然是以一定的形、声、色等外在形式表现的感性对象。学生对符号的接受和把握都首先从运用感官去感知符号的外在形式开始。既然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教师
教育
工作者
情感体验
教育美
科学内容
语言
认知过程
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教育美的建构
16
作者
张延祥
于寒
《教育艺术》
2010年第7期11-11,10,共2页
教育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美离不开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并随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
教育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美离不开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并随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人的本质力量
社会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象
感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美的本质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培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7,14,共4页
一关于教育美,古代和近现代的教育家、美学家都曾作过一定的研究。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提出“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现代教育上首开美育先河的蔡元培...
一关于教育美,古代和近现代的教育家、美学家都曾作过一定的研究。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提出“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现代教育上首开美育先河的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值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象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儒于优美的作品,象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亚里斯多德也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后的安静和休息。”大体依照这些理论沿袭下来的教育美,有时则被误解成了狭窄的艺术教育;它的研究对象就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教育方面了。这自然是失之偏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过程
美
的本质
艺术
教育
受
教育
者
教育
艺术
教育美
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
蔡元培
师生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倡研究“教育美学”
被引量:
3
18
作者
孙章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7-28,共2页
在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大,大教育的观念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这教育的春天里,我们建议教育界开展对“教育美学”的研究。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也...
在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大,大教育的观念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这教育的春天里,我们建议教育界开展对“教育美学”的研究。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也创造了美。美好的心灵是自然界最美丽的花朵。教师是美的使者。提倡进行教育美学研究,不仅仅把美育作为“五育”之一,通过音乐、美术、舞蹈、雕塑、建筑、美化校园、旅游等课程或教学环节,来抒发美感、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而且把整个教育过程都看作是鉴赏和创造美好心灵的审美活动,即马克思称之谓“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活动。教育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教育学与美学两门课程相互渗透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学
高度民主
教育
过程
审
美
活动
教学环节
社会功能
教育
环境
美
审
美
感受
五育
审
美
情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教育美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李潇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教育与美的联系不仅在美育,更在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蕴涵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分析,都必须建立教育美观念。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美可分为具体美和美的整合,呈现两个不同的层次。
关键词
美
育
教育美
综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文课是教育美的园地
20
作者
王钢花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29,共2页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教育美,语文教学更能显示其教育美的威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语文教师应以美的品行、...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教育美,语文教学更能显示其教育美的威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语文教师应以美的品行、情感、语言启迪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美
语文课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教学理论
现代
教育
美
的
教育
美
的语言
教育
教学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
4
1
作者
彭文晓
机构
襄樊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0-124,共5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06B137
文摘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美
审
美
学习
自由发展
教育美
学观
Keywords
education
educational aesthetics
aesthetic learning
free development
conceptual of educational aesthetics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学的回归与重建
被引量:
7
2
作者
杨斌
机构
苏州市第一中学教科处
出处
《美育学刊》
2012年第4期17-23,共7页
文摘
教育美学的研究旨趣是教育过程和教育目标双重品位的提升,并致力于发掘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美,阐释教育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开展活动。教育过程的所有环节和要素、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服务于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美学包括教育本质美、教育内容美、教育活动美、教育艺术美、教育主体美。
关键词
教育美
教育
本质
教育
主体
Keywords
educational aesthetics
essence of education
the subject of education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感刍议
被引量:
3
3
作者
何齐宗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1995年第4期6-8,11,共4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青年专项重点课题
文摘
教育美感刍议何齐宗教育美学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门新的教育分支学科,它除了研究客观的教育审美对象─—教育美以外,还要考察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对教育美的感受,即教育美感。本文主要探讨教育美感的本质和特性、教育审美的心理要素及教育审美心理过程等问题。一、教育美...
关键词
教育美
审
美
对象
审
美
心理活动
创造
教育
美
的欣赏
审
美
主体
审
美
注意
美
的创造
想象活动
审
美
活动
分类号
G40-01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辨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彭文晓
机构
襄樊学院公共课部
出处
《襄樊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7-80,共4页
文摘
教育美是本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教育学和美学的一个交叉领域。尽管教育美尚处于众说纷纭中,但教育美具有价值性、历史性、辩证性可谓一种说法。
关键词
教育美
价值性
历史性
辩证性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启合川教育美丽蝶变之旅——专访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
5
作者
孙曙
张磊
何顺江(特约记者)
机构
《今日教育》编辑部
出处
《今日教育》
2011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眼睛向下,关注教育民生——从解决学生的课桌凳开始 《今日教育》:教育民生是最大的民生。合川在改善教育民生方面有怎样的思考和布局?
关键词
教育美
区委书记
合川
重庆市
中共
专访
《今日
教育
》
民生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教育美”的理论思考
6
作者
彭文晓
司继胜
机构
襄樊学院教科系
山东理工大学
出处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0-93,共4页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Z183)
文摘
上世纪末,“教育美”是继“素质教育”、“主体教育”之后,中国教育理论界出现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和“教育美”有着不同的视域,“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主体教育”是针对“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则是针对“教育异化”而言的。“素质教育”、“主体教育”是“教育美”的早期表现形式,“教育美”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和超越。从本原上讲,“教育美”是教育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从本质上讲,“教育美”是美学精神在教育中的敞亮与澄明;从方法上讲,“教育美”是师生间立美和审美的统一。“教育美”是对中国教育美好明天的描绘,也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
教育
教育美
美
学精神
Keywords
education
education perfection
aesthetic spirit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教育美的思考
7
作者
洪芳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0-44,共5页
文摘
作为培养人的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活动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活动过程。具有审美潜能的师生与具有美的潜因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相互作用达到和谐圆满的境界,从而引起审美主体的心灵愉悦的状态,无论对于学生感情的陶冶还是智力的发展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
教育
学
教育美
美
学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教育美学的作用
8
作者
李萍
机构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年第4期215-215,共1页
文摘
通过对教育美的阐述,使人们了解教育美学的相关知识,说明教育美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如何感受美的教育,使教育过程创造出丰富的美的因素,贯穿于德、智、体、美、劳整个教育过程中。
关键词
教育美
审
美
创造
美
情感因素
教育
环境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让教育美起来
9
作者
徐飞
机构
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
出处
《师道(人文)》
2016年第12期6-8,共3页
文摘
现代性的危机在学校教育中已日渐明显,学生被精确地设计、批量地生产,培养“完整的人”似乎成为遥远的乌托邦。两三百年来,不少有识之士发出了同样的呼吁:席勒坚信唯有通过游戏性的审美,才能改变人的异化状态;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韦伯说在越来越理性化的世界中,艺术承担了将人从理性主义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阿多诺说,审美乃拒绝同一性的有力手段……
关键词
教育美
现代性的危机
学校
教育
完整的人
人的异化
理性主义
乌托邦
审
美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美
被引量:
3
10
作者
钟以俊
机构
珠海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2,共4页
文摘
教育活动同人类其他的实践活动一样都是在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教育美的根源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主体把自己掌握真和实现善的本质力量以具体而又感人的形象展示于教育活动之中,因而使教育过程获得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自由形式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教育美是内容与形式、情与理的统一,它可分为2个不同的层次:第1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外在的感性形式所呈现的美,即外在的感性美、形态美和情态美;第2个层次是教育活动以其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即内在的理性美和意态美。教育美具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自由创造性等主要特征。
关键词
美
教育美
形象性
感染性
愉悦性
自由创造性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教育美
被引量:
1
11
作者
张丹
机构
长春师范学院分院
出处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15期3-3,共1页
文摘
学生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能作小良好的适应,并能充分发挥潜能,这种状态是个体心理素质的表现.美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各种美的事物,培养学生审美欣赏、审关表现、审美创造能力,同时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那么数学美吗?抽象数学思想的大师罗素曾直言不讳地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
关键词
学生体会
数学
美
教育美
个体心理素质
引导
心理状态
学生心理健康
审
美
创造能力
分类号
O1-4 [理学—基础数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教育美的评价及其标准
被引量:
1
12
作者
何齐宗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2,共2页
文摘
教育美是指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它是人的本质力量在教育领域的感性显现。教育美的评价是审美主体从一定的教育审美要求和教育审美理想出发,去把握教育审美对象并判断美丑的综合思维活动。教育美的欣赏活动,是通过个体的直接感受和情感反应实现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爱好的主观倾向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审美判断和评价没有客观的标准。实际上,人们在教育审美实践中。
关键词
教育美
评价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教育美的创造
被引量:
2
13
作者
陈建翔
出处
《教育评论》
1988年第4期7-11,共5页
文摘
教育作为人类自我创造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形成、贮存和展示美的乐园.但是,传统教育学从总体上、从根本上忽略了美,它仅仅在美育理论中涉及到美,而这个"美"又局限于教育以外的美的事物,美育把这些美的事物当作教育内容,借以培养学生;传统教育学没有考虑自身的美,没有研究教育自身怎样做才美、教育自身的美对造就美的新生一代有何作用这些问题.传统教育学对美的态度是只关心如何"借美造人",不关心如何"立美造人"。
关键词
教育
活动
教育
产品
教育
艺术
传统
教育
学
立
美
艺术化
教育美
合规律性
教育
对象
教育
内容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的功能试探
被引量:
1
14
作者
何齐宗
机构
江西师大教育系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1990年第5期16-20,共5页
文摘
教育美是指教育领域的美,具体来说,它是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能促进个体成长并使人愉悦的教育形象。它主要包括教育环境美和教育活动美这两种具休形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所以教育美首先是指教育活动美。但是,教育活动又离不开一定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
教育
形象
培养人
语文教师
教育美
学习兴趣
积极情感
教育
环境
教育
活动
探索真理
科学家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教育美的特性
15
作者
郑钢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访问学者
出处
《教育学术月刊》
1991年第1期1-5,共5页
文摘
教育美的特性是教育美区别于其他审美现象的自身特有的性质。弄清这个问题,既是解决其他教育美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也直接制约着教育工作者立美育人的实践活动。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教育美的特性,以求正于方家。一符号直观与符号意涵的和谐统一任何教育的美都必须凭借一定的符号作为载体传达和作用于学生。这种符号可以是语言、体姿动作或其他的物质性材料。而无论什么样的符号,其显性层次都必然是以一定的形、声、色等外在形式表现的感性对象。学生对符号的接受和把握都首先从运用感官去感知符号的外在形式开始。既然如此。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教师
教育
工作者
情感体验
教育美
科学内容
语言
认知过程
形象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教育美的建构
16
作者
张延祥
于寒
机构
山东聊城大学后备军官学院
出处
《教育艺术》
2010年第7期11-11,10,共2页
文摘
教育与美有着本质的联系。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这个定义有两层意思,一是美离不开人类社会。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它必须依赖于社会而存在。并随人类社会历史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美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途径.
关键词
教育美
人的本质力量
社会历史发展
人类社会
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象
感性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美的本质思考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培勤
出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5-7,14,共4页
文摘
一关于教育美,古代和近现代的教育家、美学家都曾作过一定的研究。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提出“不学诗,无以言。”我国现代教育上首开美育先河的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值及鉴赏知识而普及于社会。”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们象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儒于优美的作品,象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亚里斯多德也说:“音乐应该学习,并不只是为着某一目的,而是同时为着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也就是紧张后的安静和休息。”大体依照这些理论沿袭下来的教育美,有时则被误解成了狭窄的艺术教育;它的研究对象就主要集中在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艺术教育方面了。这自然是失之偏颇的。
关键词
教育
过程
美
的本质
艺术
教育
受
教育
者
教育
艺术
教育美
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
蔡元培
师生关系
分类号
G40-0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倡研究“教育美学”
被引量:
3
18
作者
孙章
出处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27-28,共2页
文摘
在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教育的社会功能日益扩大,大教育的观念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教师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在这教育的春天里,我们建议教育界开展对“教育美学”的研究。教育为社会培养人才,同时也创造了美。美好的心灵是自然界最美丽的花朵。教师是美的使者。提倡进行教育美学研究,不仅仅把美育作为“五育”之一,通过音乐、美术、舞蹈、雕塑、建筑、美化校园、旅游等课程或教学环节,来抒发美感、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而且把整个教育过程都看作是鉴赏和创造美好心灵的审美活动,即马克思称之谓“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型”的活动。教育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由教育学与美学两门课程相互渗透而成。
关键词
教育美
学
高度民主
教育
过程
审
美
活动
教学环节
社会功能
教育
环境
美
审
美
感受
五育
审
美
情感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教育美
被引量:
1
19
作者
李潇
机构
晋东南幼儿师范学校
出处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文摘
教育与美的联系不仅在美育,更在整个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蕴涵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角度分析,都必须建立教育美观念。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美可分为具体美和美的整合,呈现两个不同的层次。
关键词
美
育
教育美
综合
分类号
G40-014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文课是教育美的园地
20
作者
王钢花
机构
海南省海口市第七中学
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5-29,共2页
文摘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目标。现代教育教学理论重视教育美,语文教学更能显示其教育美的威力。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语文教师应以美的品行、情感、语言启迪与净化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
教育美
语文课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教学理论
现代
教育
美
的
教育
美
的语言
教育
教学艺术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彭文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教育美学的回归与重建
杨斌
《美育学刊》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育美感刍议
何齐宗
《教育学术月刊》
199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教育美”辨析
彭文晓
《襄樊学院学报》
199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开启合川教育美丽蝶变之旅——专访中共重庆市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
孙曙
张磊
何顺江(特约记者)
《今日教育》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关于“教育美”的理论思考
彭文晓
司继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关于教育美的思考
洪芳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谈教育美学的作用
李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让教育美起来
徐飞
《师道(人文)》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教育美
钟以俊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教育美
张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试论教育美的评价及其标准
何齐宗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略论教育美的创造
陈建翔
《教育评论》
1988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教育美的功能试探
何齐宗
《教育学术月刊》
199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教育美的特性
郑钢
《教育学术月刊》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浅谈教育美的建构
张延祥
于寒
《教育艺术》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教育美的本质思考
王培勤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提倡研究“教育美学”
孙章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浅析教育美
李潇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语文课是教育美的园地
王钢花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199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