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提升高中生教育获得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策略——基于链式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黄新辉 周佳琦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80,共12页
提升教育获得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前提。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对提升学生教育获得存在赋能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教育数字化对提升高中生教育获得的内在逻辑,构建“教育数字化—教师投入—... 提升教育获得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前提。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对提升学生教育获得存在赋能作用。为了进一步探究教育数字化对提升高中生教育获得的内在逻辑,构建“教育数字化—教师投入—学习投入—教育获得”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本研究综合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Bootstrap方法,对模型与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教育数字化可以直接对高中生教育获得产生正向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教师投入而影响学习投入,最终提升高中生教育获得。在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未来实践中,还可以遵循以下策略:第一,深化教育系统变革,多角度谋划技术对教育的赋能路径;第二,加强价值主体协同,双线程共建师生数字化学习共同体;第三,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立体化构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获得 教师投入 学习投入 高中生
下载PDF
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中国情境中的探索与创新
2
作者 余秀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7,共18页
关于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的研究,学者们在验证布迪厄理论基础上,基于其理论“法国化”和“静态化”的不足,进行了相关拓展:探索了底层文化资本等概念,并在文化资本概念的具体测量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对于文化资本的效应进行了验... 关于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的研究,学者们在验证布迪厄理论基础上,基于其理论“法国化”和“静态化”的不足,进行了相关拓展:探索了底层文化资本等概念,并在文化资本概念的具体测量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对于文化资本的效应进行了验证研究,特别探讨了社会背景、应试教育、文化传统、时代变迁等情境性因素对文化资本发生作用的限制;关于文化资本产生作用的机制,发现了高雅文化排斥机制之外的文化认同机制。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文化资本概念测量上的混乱、文化资本理论运用的机械性以及基于中国本土情境的创新研究不足。未来需要进一步确定文化资本概念的边界,找出中国情境中文化资本的特点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时代变迁特别是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本 布迪厄 教育获得 中国情境
下载PDF
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过程中家校优势如何累积——家长参与和教育累积优势的链式中介效应
3
作者 张学敏 刘羽田 唐彪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8,共9页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是家庭资本优势和学校教育优势长效累积的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建立的家庭资本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链式中介模型分析发现: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显著,家庭资本可以通过获得差... 教育是一个连续性过程,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是家庭资本优势和学校教育优势长效累积的结果。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建立的家庭资本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链式中介模型分析发现: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阶层差距显著,家庭资本可以通过获得差异性的教育机会,帮助子女形成教育累积优势,从而影响子女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家长参与和教育累积优势在家庭资本和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家长参与的转化效应叠加教育优势的累积效应是导致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阶层差距的重要原因。缩小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阶层差距,助力共同富裕,需在教育质量、入学机会和家长参与效能方面对弱势家庭进行正义性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家长参与 教育累积优势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教育公平
下载PDF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4
作者 徐姗姗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前期专家访谈,提出了学生层面、教师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的十六个可能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前期专家访谈,提出了学生层面、教师层面、课堂层面、学校层面的十六个可能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对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有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好学精神、价值认同和思政标兵树立。基于这些发现,本文提出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三个切入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提升学生的好学精神;满足学生的现实利益需求以提升学生的价值认同;在学校层面开展思想标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5
作者 吴素红 陈庆宾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3期228-231,共4页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 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和美好向往的集中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发力点和教育效果的检验器。教育实践主体性和交互性发挥不充分,教育内容供给思想力与感召力表达不平衡,教育队伍建设专业化与时代化体现不明显,教育环境多维化与多元化融合不顺畅等是影响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应从教育供给、教育环境和教育队伍建设出发,构建和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与生态,破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提升路径
下载PDF
课后服务能否保障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获得?——教育微观公平视域下之审视
6
作者 高巍 蔡博文 +1 位作者 杨根博 龚欣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6,83,共13页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课后服务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新支点,既要关注其宏观制度层面的落实,又要审视其微观层次的推进。研究基于教育微观公平的视域,采用问卷与访谈调查法对我国中部、西部、南部和北部4个省份(湖北、四川、福建、...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中小学课后服务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新支点,既要关注其宏观制度层面的落实,又要审视其微观层次的推进。研究基于教育微观公平的视域,采用问卷与访谈调查法对我国中部、西部、南部和北部4个省份(湖北、四川、福建、吉林)展开实证调查研究,以学校为执行基础、家庭为变量单位、学生为最终主体,拟考察不同类型处境不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教育获得的现状,探讨我国当前的课后服务能否保障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获得,并检验其对于教育微观公平的促进作用。这将有助于推动关于处境不利学生的研究从缺失补偿到优势发展的视角转变,挖掘学校层面的保护因子,为解释家庭环境对教育获得的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如何进一步推进课后服务发展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后服务 教育获得 教育微观公平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淑瑶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断从现实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层面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引领功能、根本任务与使命,深刻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 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断从现实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层面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引领功能、根本任务与使命,深刻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从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出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必须回归“人本身”,尊重高校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的现实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培育共同体的构建,打通课程壁垒,建立课程之间的显隐性教育联通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本质”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教育获得与超重的性别差异
8
作者 石智雷 郑州丽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F0002,共22页
超重或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探索超重的形成机制将有利于实现对肥胖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控。基于男性统治理论来解释超重性别差异的内在机制,利用1989至2015年10期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年... 超重或肥胖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从社会科学领域探索超重的形成机制将有利于实现对肥胖等慢性病的综合防控。基于男性统治理论来解释超重性别差异的内在机制,利用1989至2015年10期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结合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对社会转型过程中男女超重率状况进行纵向研究,重点考察社会转型背景下性别结构与教育获得对超重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可以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受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影响,在超重率持续上升的过程中出现了由女高男低到女低男高的超重率形势逆转,并且这一逆转趋势在时期与队列效应上均非常显著。转型过程中快速提升的受教育水平对男女的超重风险作用方向相反,对超重率的性别差异具有强化效应。此外,男性也是当前性别结构的受害者,临近出生队列中较低社会地位的男性群体将面临快速升高的超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性别差异 社会变迁 教育获得 男性统治
下载PDF
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四种范式
9
作者 王树涛 李彦 《教育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教育获得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深度梳理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网络资源”范式、“社会闭合”范式、“群体资源”范式和“宏观社会资本”范... 教育获得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深度梳理社会资本对教育获得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归纳分析了“网络资源”范式、“社会闭合”范式、“群体资源”范式和“宏观社会资本”范式对教育获得的影响。在评析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倡导拓展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研究范式,用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统筹社会资本影响教育获得的研究,关注个体教育获得的主体性和建构性,发掘教育获得的研究维度与结合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多样化适切性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为教育公平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教育获得 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
下载PDF
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农户的调查
10
作者 孙鹏飞 尚丽娟 周升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0-172,共13页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 基于安徽金寨县和四川邛崃市653户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进一步讨论了宅基地退出对不同类型农户子女教育获得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宅基地退出对农户子女教育获得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纠正选择性偏误后,该结论仍然成立;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分析表明,宅基地退出可通过提升外出上学便利性、优化农村教育环境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考虑农户异质性,宅基地退出对多子女家庭的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独生子女家庭,对农村家庭女孩的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男孩,对金寨农户子女教育获得的提升作用强于邛崃。最后,提出宣传宅基地退出在改善农户子女教育获得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后的收入水平、完善宅基地退出政策实施中与教育相关的配套政策、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退出 农户子女教育获得 农村教育环境 家庭收入
下载PDF
高职扩招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时代价值与提升路径
11
作者 林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89-192,共4页
高职扩招生作为国家与民族当今与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身心健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在校学习来进行塑造引导,而着重开展对高职扩招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相关研究,不仅能为高职扩招生的各方面... 高职扩招生作为国家与民族当今与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身心健康、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在校学习来进行塑造引导,而着重开展对高职扩招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相关研究,不仅能为高职扩招生的各方面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同时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素质。为此以“价值分析—现状探索—路径建构”的思路开展研究,首先,通过以高职院校扩招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现实困境为研究基础;其次,分析高职院校扩招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时代价值;最后,为促进高职扩招生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出相关的提升路径,助力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促使其成为扩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扩招生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时代价值 提升路径
下载PDF
大学生教育获得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G高校为例
12
作者 郭浩 苏颖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大学生教育获得感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G高校的调查数据,发现当代大学生教育获得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知识三个维度上的获得感依次递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教育获得感的相应维度存在性... 大学生教育获得感是衡量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G高校的调查数据,发现当代大学生教育获得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知识三个维度上的获得感依次递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教育获得感的相应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的差异,受到家庭特征和学校特征所带来的影响,其中学校层面的软件设施水平对教育获得感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教育获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家规家训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13
作者 蒋丽雯 《社会科学前沿》 2024年第8期747-755,共9页
家规家训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下一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江西省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数据,探讨家规家训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家规家训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平... 家规家训是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下一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利用江西省乡村振兴“百村千户”数据,探讨家规家训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获得的影响,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家规家训对子女教育获得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表明:1) 在控制个体因素和其他家庭因素后,拥有家规家训的农村家庭子女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0.942年;2) 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获得还受家庭收入状况以及父亲就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3) 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赣北地区,家规家训对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获得产生的正向影响在赣南地区更为显著。基于此,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家风建设,鼓励农村家长重视优秀家规家训的传承,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水平等政策建议。Family rules and family training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family culture and play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next generation. This paper uses the data of “100 villages and 1000 households” in Jiangxi Province’s rural revitalization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amily rules and family training on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rural families, and uses th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 to process and analyze the average processing effect of family rules and family training on children’s education attai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After controlling for individual factors and other family factors, after rural families have family rules and regulations, the years of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0.942 years;2) Access to education for children from rural families is also affected by factors such as the family’s income status and the type of employment of the father;3) The results of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northern Jiangxi, the positive effect of family rules and training on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rural families is more significant in southern Jiangxi. Based on thi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amily traditions in rural areas, encourage rural par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of excellent family training and family rules, and at the same time, broaden the channels for farmers to increase income,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rural family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other policy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 家规家训 子女教育获得 教育年限
下载PDF
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兼论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
14
作者 邵剑耀 赵震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3-29,共7页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增高层次和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主要掌握在城市中心地区群体手中;家庭资本...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考察高校扩招背景下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异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扩招带来的新增高层次和高质量高等教育机会主要掌握在城市中心地区群体手中;家庭资本更易作用于城市中心地区群体,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高校扩招改善了城市中心地区群体在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家庭资本差异,但加剧了城市边缘地区群体在专科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家庭资本差异。为此,应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强化高等教育“善政”的精准性;完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弥补城市低资本家庭子女的教育缺失;关注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促进城市内部各级各类教育在数量及质量上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扩招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居住空间分异 城市空间 家庭背景
下载PDF
影子教育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研究现状综述
15
作者 刘瑞 《教育进展》 2024年第9期843-851,共9页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影子教育相关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影子教育类型和影子教育影响的视角出发,对影子教育类型对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影子教育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异质性表现、影子教育对高等教育机会获... 自“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影子教育相关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不同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影子教育类型和影子教育影响的视角出发,对影子教育类型对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影子教育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异质性表现、影子教育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作用机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总结概括了影子教育与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相关研究现状。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shadow education related research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from different sectors of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dow education types and influence of shadow education, this paper combs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fluence of shadow education types on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he heterogeneity of shadow education’s influence o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the mechanism of shadow education’s effect o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hadow education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教育 高等教育机会获得 综述
下载PDF
县级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对个人教育获得的长期影响
16
作者 孙丹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83,共15页
为探究县级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对个人教育获得的长期影响,结合《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6—2002)中的宏观县级教育财政支出数据与CHIP2013所提供的微观个体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县级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对个体教育获得的因果... 为探究县级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对个人教育获得的长期影响,结合《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6—2002)中的宏观县级教育财政支出数据与CHIP2013所提供的微观个体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估计县级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对个体教育获得的因果效应。结果发现: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对个体长期教育获得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且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对个体教育获得的积极影响更多存在于女性和非国贫县群体中,这可能是因为非国贫县教育财政支出结构较为均衡,而国贫县教育财政支出存在“重物轻师”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政府教育财政支出 教育获得 长期影响 工具变量估计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路径研究——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
17
作者 郭文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6期0128-0131,共4页
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通过研究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的感知结果得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类主题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奖助学金政策、未来就业情况七个因素构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 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通过研究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的感知结果得出,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各类主题教育、科研实践活动、教育行政机构设置、奖助学金政策、未来就业情况七个因素构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限制因素。文章认为深度思考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特殊性,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实效和指导实践有助于当前财经类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财经类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的“职教拼图”: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奖获得者的扎根研究
18
作者 陆宇正 《职业教育研究》 2024年第9期5-11,共7页
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宣传形式空洞化、呈现方式机械化、职教元素缺位化等问题,原因在于未能对教育家精神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适配性进行组成元素的深度挖掘与本质内涵的多维阐释。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在职业教育... 在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宣传形式空洞化、呈现方式机械化、职教元素缺位化等问题,原因在于未能对教育家精神在不同教育领域的适配性进行组成元素的深度挖掘与本质内涵的多维阐释。通过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在职业教育领域弘扬“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教育家精神时,存在“职师”信念、“职师”情操、“职师”技艺、“职师”仁心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家精神“职教拼图”,并形成了紧密的关联与互动过程。在建设教育强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背景下,进一步推进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要将教育家精神“职教拼图”及其中各要素之间的动态联系作为一整块精神拼图嵌入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版图中,以打造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职教拼图 黄炎培职业教育获得 扎根理论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个体教育获得的“末孩”与“首孩”效应--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钱佳 曹义兰 《南方人口》 2023年第3期27-37,共11页
多子女家庭内,家庭内部教育资源普遍存在着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利用2010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多子女家庭中教育获得的“首孩效应”和“末孩效应”。结果显示:(1)末孩的受教育年限比其他排行的同胞高0.883... 多子女家庭内,家庭内部教育资源普遍存在着分配不平等的现象。利用2010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匹配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多子女家庭中教育获得的“首孩效应”和“末孩效应”。结果显示:(1)末孩的受教育年限比其他排行的同胞高0.883年,存在显著的“末孩优势”效应;(2)首孩的受教育年限比其他排行的同胞低0.535年,但仅在非农业户口群体中存在显著的“首孩劣势”效应;(3)“首孩劣势”与“末孩优势”存在世代差异,该效应在1978年后出生的个体中具有显著性,而在1978年以前出生个体中不显著;(4)分位数回归表明,个体教育获得的“末孩优势”只在较低教育阶段显著,在较高教育阶段不显著,可能是因为在较高教育阶段禀赋效应抵消了排行效应。政策设计时,应加大对多孩家庭的外部教育资源支持力度、提高养育教育成本补偿的精确性,进而缓解家庭教育资源约束、优化家庭内部教育资源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子女家庭 教育获得 末孩效应 首孩效应
下载PDF
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内涵、结构与生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素红 陈庆宾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24期193-197,共5页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也是助推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据,包括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理论、能力的实际获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价值情感认同等正向主观体验、情绪反应以及行为转化。...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也是助推新时代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依据,包括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对理论、能力的实际获得,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价值情感认同等正向主观体验、情绪反应以及行为转化。其内在结构包括知识、能力、思想、价值、行为5个维度,分属于基础、支撑和关键3个层面,具有客观与主观相统一、主体与交互相协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向与持续相融合等4个特点。其生成则遵循“现实基础—方向引领—关键要素—效果强化—环境保障”的内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 内涵 结构 生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