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势传递:家庭资本与教育成就——国外教育阶层化研究及其启示
1
作者 施超 《世界教育信息》 2023年第8期13-23,共11页
阶层优势如何透过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实现传递,是教育不平等研究的核心关切。文章通过梳理国外以家庭资本为取向的教育阶层化研究,发现不同研究路径的共同努力:大量两代人研究框架都强调处于优势阶层的家庭能通过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 阶层优势如何透过不同类型的家庭资本实现传递,是教育不平等研究的核心关切。文章通过梳理国外以家庭资本为取向的教育阶层化研究,发现不同研究路径的共同努力:大量两代人研究框架都强调处于优势阶层的家庭能通过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多元作用机制,促成子代教育成就优势的再生产。与两代人框架相比,多代人视角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子代的教育成就。近年来,多国多世代研究框架证明了祖父母在教育分层过程中的影响,但其结果的模糊性和中国经验的适配性表明,探索对中国多世代家庭资本之教育效应机制的理解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资本 教育成就 优势传递 教育阶层 多世代
下载PDF
鲍尔斯—金迪斯与布迪厄的教育阶层化理论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秀丽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9年第6期164-166,共3页
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阶层化机制,在以知识为主要力量的先进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成为先进工业社会中阶层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成为分派个人于社会阶层的主要机制。鲍尔斯—金迪斯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 不同历史阶段有其不同的阶层化机制,在以知识为主要力量的先进工业社会中,人力资本及文化资本成为先进工业社会中阶层化的主要力量,因此,教育成为分派个人于社会阶层的主要机制。鲍尔斯—金迪斯的"符应理论"(correspondence)与布迪厄的再生产机制(reproduction)分别从经济因素和文化层面解释了教育与阶层化之间的关联。分析两者论述观点之间的异同,可使我们对教育阶层化机制及近代阶层产生有更深入的认识,进而获得崭新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应理论 再生产机制 鲍尔斯-金迪斯 布迪厄 教育阶层
下载PDF
理性选择与教育阶层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季春梅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0-222,共3页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以及认知能力为教育阶层差异的三个解释框架,这些以教育年限为反应变量的定量研究有着其明显的局限性,如掩饰了社会过程的异质性、忽略了教育差异不平等的形式以及关于家长态度、学生行为等要素的缺乏。如... 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以及认知能力为教育阶层差异的三个解释框架,这些以教育年限为反应变量的定量研究有着其明显的局限性,如掩饰了社会过程的异质性、忽略了教育差异不平等的形式以及关于家长态度、学生行为等要素的缺乏。如果把教育的阶层差异看作是学生和家长在教育、培训和就业等过程中自我选择过程的差异,可以避免上述解释框架存在的一些局限性。由于理性选择理论固有的局限性,故尝试提出了"机会力量"作为理性选择理论的概念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获得 教育阶层差异 理性选择 机会力量
下载PDF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晓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本文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研究中“社会排斥”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提出“教育排斥”这一概念工具,并将其分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底层的被动排斥,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排斥现象,分析了教育排斥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 本文通过对社会不平等研究中“社会排斥”理论的创造性运用,提出“教育排斥”这一概念工具,并将其分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底层的被动排斥,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排斥现象,分析了教育排斥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教育排斥的后果——教育的阶层化,最后文章讨论了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所导致的社会阶层间的封闭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排斥 教育阶层 阶层封闭
下载PDF
阶层匹配: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阶层分化——基于佛山市L镇的田野调研 被引量:4
5
作者 尹秋玲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1-56,共6页
学界聚焦于一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与融入问题研究,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基于佛山市L镇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阶层分化,这带来了不同阶层家庭在教育投资、竞争能力、择校偏好的差异... 学界聚焦于一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与融入问题研究,忽视了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研究。基于佛山市L镇田野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阶层分化,这带来了不同阶层家庭在教育投资、竞争能力、择校偏好的差异,形成了随迁子女教育的阶层分化基础。在此基础上,受阶层筛选的积分入学政策机制,以及阶层差距扩大的民办学校市场机制的持续推动,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不断分化并趋向阶层匹配,即阶层地位高低与所享受教育服务好坏具有高度趋同性,由此产生非户籍生群体内部的教育起点不公平和社会不平等。这启示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城乡二元框架,未来针对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治理及政策要考虑阶层分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随迁子女 教育阶层分化
下载PDF
消费主义与高等教育的阶层公平
6
作者 于蒙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20,共3页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全球化消费主义浪潮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给高等教育公平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在全球化消费主义浪潮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阶层分化,贫富差距拉大,给高等教育公平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阶段性表现。本文试图立足本国国情,从消费主义角度审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消费主义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阶层公平
下载PDF
社会阶层背景与高等教育获得——以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为分析视角
7
作者 张义祯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4-71,共8页
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受到社会阶层背景的深刻影响,仍然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转型中国社会也不能例外。文章通过收集国内已有的相关调查数据,以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为分析视角,从定量角度比较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分布... 高等教育机会的获得受到社会阶层背景的深刻影响,仍然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转型中国社会也不能例外。文章通过收集国内已有的相关调查数据,以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为分析视角,从定量角度比较分析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分布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阶层差距,从而深入揭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机会阶层分布的不公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背景 高等教育获得 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
下载PDF
阶层差距与高等教育公平浅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月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7-131,共5页
教育肩负着社会分层的社会职能,而高等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促进社会代际流动的作用更大。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呼声越来越高,因阶层差距而导致的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愈演愈烈,而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又反过来加大了阶层间的差... 教育肩负着社会分层的社会职能,而高等教育在不同层次的教育中,促进社会代际流动的作用更大。进入21世纪,高等教育公平问题呼声越来越高,因阶层差距而导致的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愈演愈烈,而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又反过来加大了阶层间的差距。本文着重阐述了二者在当代所显现出的互为因果的特征,并就如何减少阶层差距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影响作了简要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差距高等教育入学机会 阶层流动 高等教育公平
下载PDF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冲突理论述评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轶芳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新马克思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和"新韦伯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两个著名的冲突论学派。前者认为教育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不民主的经济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对社会不平等分工进行复制的主要工具。后者认为... "新马克思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和"新韦伯主义取向的冲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两个著名的冲突论学派。前者认为教育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不民主的经济结构的一个方面,是对社会不平等分工进行复制的主要工具。后者认为教育是各集团用以实现自己利益的重要工具,它的职能与集团的根本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学校教育的性质在本质上是为不同身份的集团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冲突 教育阶层
下载PDF
“文化区隔”与底层教育的污名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安超 康永久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8-57,共10页
以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区隔学派在揭示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对应关系上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其建构的概念化、类型化、标签化的养育文化研究容易忽视中国本土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养育互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情境性,从而出现了贬抑底层养... 以布迪厄为代表的文化区隔学派在揭示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对应关系上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其建构的概念化、类型化、标签化的养育文化研究容易忽视中国本土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变迁以及养育互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情境性,从而出现了贬抑底层养育文化和教育智慧的倾向。本研究认为,阶层教育学派的研究渐趋变成只有"阶级",没有"教育"的学问;只有"结构",没有"个体"的学问;只有"斗争",没有"融合"的学问;只有"区隔"没有"普遍人性"的学问,亟需新的理论理解和视角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教育 平民教育 文化区隔 文化污名 主体性教育智慧
下载PDF
语言与家庭教养:不平等童年的社会建构
11
作者 汤美娟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语言,既是家庭教养的内容,也是其实践媒介。在家庭教养造就不平等童年的运作机制中,它可谓是轴心要素。首先,家庭有意识的语言教养是最表层的实践。不同阶层家庭的语言教养表现出“儿童中心—情境中心”的模式差异,为儿童语言习得搭建... 语言,既是家庭教养的内容,也是其实践媒介。在家庭教养造就不平等童年的运作机制中,它可谓是轴心要素。首先,家庭有意识的语言教养是最表层的实践。不同阶层家庭的语言教养表现出“儿童中心—情境中心”的模式差异,为儿童语言习得搭建了不同的“脚手架”。其次,家庭教养中的语码模式也隐性地形塑着不同阶层儿童的语言模式。借助于语言的表层和深层实践,家庭教养不只影响儿童的语言社会化,还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行为模式以及自我认知等。家庭语言社会化的阶层差异推动着儿童整体社会化的阶层分化,促成儿童文化的“阶层区隔”。面对学校教育标准的衡量,底层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是多维的,他们遭遇到学习、社会交往以及自我认知等多方面的适应困难。从语言层面探究家庭教养的阶层分化,展现了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形成机制,使研究者在家校关联中理解了教育过程不公平的微观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养 语言 不平等童年 教育阶层分化
下载PDF
1998-2008年美国高等教育财政分析及启示
12
作者 吴合文 庞鸿瑞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95,共5页
1998年至2008年期间,从大学收入趋势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经济阶层体系,并对学费依赖加深,而补贴水平降低;从大学支出趋势上看,存在追赶效应,用于公共服务指出下降,用于非学术支出增加。这些发展趋势不利于教育公平和扩大入学等... 1998年至2008年期间,从大学收入趋势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形成了经济阶层体系,并对学费依赖加深,而补贴水平降低;从大学支出趋势上看,存在追赶效应,用于公共服务指出下降,用于非学术支出增加。这些发展趋势不利于教育公平和扩大入学等政策目标,高等教育财政需要进行消费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花费 高等教育经济阶层 成本转移
下载PDF
“法育”教育: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由青少年刑事案件引发的深度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6-89,共4页
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客观社会存在,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色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德育"观教育理念及其客观实效有限。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之方向性维度层面进行考察,有... 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客观社会存在,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色彩。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德育"观教育理念及其客观实效有限。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之方向性维度层面进行考察,有必要培育、坚持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和中心,以"法育"教育为辅助和保障的"两阶层"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观 法育观 阶层教育体系
下载PDF
对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
14
作者 郭凯 李祥云 《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89-93,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义务教育 教育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机会 阶层教育机会 成因 教育投入 办学条件
下载PDF
转折期的日本企业内教育
15
作者 永田万享 李德方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7期1-2,共2页
一、前言 教育具有许多功能,其中之一就是培养职业人才.这是指在学校中的专门教育或从学生毕业后各式各样的人才培养教育或培训.我国的人才培养系统,由学校教育、学生毕业后的职业教育(专门学校、职业能力开发校)和就职后的企业内教育组成.
关键词 转折期 日本 企业内教育 企业学校 职能教育 阶层教育 车间内非正式教育
下载PDF
“中间道路”的艺术史观——豪泽尔艺术社会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维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2-138,160,共7页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笃信艺术辩证法、艺术的悖论亦即对立因素的融合... 匈牙利艺术史家及艺术社会学家豪泽尔是最早将社会学命题整合进艺术史考察的学者之一,在国际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借助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来考察艺术的生产和接受,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笃信艺术辩证法、艺术的悖论亦即对立因素的融合,并在方法上坚持走中间道路。他认为教育阶层决定艺术样式,根据阶层区分艺术形式和风格,可用于整个艺术史研究。他追求在整体性思想的指导下认识艺术及其复杂活动,并在卢卡契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之间选择自己的现实主义艺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中间道路 艺术悖论 教育阶层 整体性认识
下载PDF
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以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小红 杜学元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16,共4页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是分析和回应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概念工具,并将社会排斥分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底层的被动排斥。两种不同的社会排斥类型,其形成及其作用机制不同,结果两大阶层的发展命运也不同。根据吉登斯的社会...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社会排斥是分析和回应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概念工具,并将社会排斥分为社会上层的主动排斥与社会底层的被动排斥。两种不同的社会排斥类型,其形成及其作用机制不同,结果两大阶层的发展命运也不同。根据吉登斯的社会排斥理论,可以将当前我国城乡学生的高考弃考行为分为城市优势阶层子女的主动教育排斥与农村学生的被动教育排斥,两种教育排斥的不同类型,分别导向了城乡学生不同的社会流向,并最终导致教育的阶层化:城市优势阶层子女主动弃考后选择出国留学,由于接受了优质教育,在未来能够继承或超越其父辈的优势地位;被动弃考的农村学生,弃考后大都选择外出打工,由于较低的文化教育程度和提升的有限性,只能延续其父辈的边缘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登斯 社会排斥 教育排斥 教育阶层
原文传递
教育的阶层分化与阶层的再生产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阁泽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3-181,共9页
教育在个人社会化和其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社会阶层的分化、维持和流动有着重大影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教育也受到了来自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呈现出阶层化的现状。教育阶层化作用于受教育的青少年,阻碍... 教育在个人社会化和其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对于社会阶层的分化、维持和流动有着重大影响。然而,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教育也受到了来自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呈现出阶层化的现状。教育阶层化作用于受教育的青少年,阻碍了阶层之间的流动,体现了阶层封闭性,成为社会阶层再生产的机制之一。本文将以个案为基础,考察教育阶层化的具体表现,并试图分析阶层再生产教育机制的具体内容及运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阶层 文化资本 阶层再生产
原文传递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分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玉发 李讯 《四川建材》 2022年第8期235-236,共2页
2015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实施的加速相关的若干意见》发表以来,我校举行积极回应,呼吁转换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正在展开。为有效实施由普通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以我校土木... 2015年3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化和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实施的加速相关的若干意见》发表以来,我校举行积极回应,呼吁转换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正在展开。为有效实施由普通大学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以我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为基础,推进我校“本科教育振兴实施计划”的实施,试行“三点式”教育模式改革。专业的“分层教学、分类管理、分类管理”模式应用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为我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阐述这一模式中的“阶层教育”方向模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三点式”教育 阶层教育管理
下载PDF
迈向全面而科学的教育公平观——“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安超 王旭东 《教育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1,共7页
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围绕着“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多个议题达成了情境性的共识: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的理解,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约公平的单一决定论转向社会-历史-个体... 中国社会学会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研讨会围绕着“社会学视域下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多个议题达成了情境性的共识: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机会的理解,从传统的社会结构制约公平的单一决定论转向社会-历史-个体的多元互动视角;在学校生活微观实践中,学校、教师和知识正面临着权威、权力消解的"合法化”危机,充满了多种多样的冲突、矛盾、断裂、不确定性;对“数字化教育公平”的理解,要超越技术层面的工具理性,从“技术至上”观念回到“以人为本”的价值考量;对教育与阶层再生产的研究,要突破阶层二元对立的框架,回归教育生活史的传统,看见中国社会变迁的影响和文化互嵌的现实;对教育扶贫、老龄化和少子化社会、教育信息化等全球共通性、热点性难题的研究,要有国际视野,充分了解和借鉴国际经验,看到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问题在全球范围内的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观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机会 阶层教育 文化再生产 教育扶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