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散体文的发展脉络
1
作者 陈婵娟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7-68,71,共3页
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散体文的发展和变迁脉络作一点梳理。
关键词 散体文 魏晋南北朝 发展脉络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散体文的发展脉络
2
作者 陈婵娟 《法制与经济》 2013年第12期117-117,120,共2页
魏晋南北朝散体文的发展是我国古典散文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文章从文学的角度,拟对魏晋南北朝散体文的发展和变迁脉络作一点梳理。
关键词 散体文 魏晋南北朝 发展脉络
下载PDF
诗情在散体文笔中凝聚——试论散文诗的特点及其创作
3
作者 陈国屏 《学习与探索》 1984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在广阔的诗歌创作原野上,可以说散文诗是一朵顽强生长的野花。说它是野花,是因为它容易被忽视,有时在散文集子中偶而读到,有时又在新诗选本中发现它,以致没有固定立足之地。但它以坚韧的生命力生长着,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各个时期,... 在广阔的诗歌创作原野上,可以说散文诗是一朵顽强生长的野花。说它是野花,是因为它容易被忽视,有时在散文集子中偶而读到,有时又在新诗选本中发现它,以致没有固定立足之地。但它以坚韧的生命力生长着,从“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各个时期,始终有坚持不懈创作的人,并且每个阶段都有优秀的散文诗出现,越来越以独特的风姿色彩获得人们的喜爱。如果追根溯源,应该说我国古代早就有散文诗似的作品。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郦道元《水经注》中某些篇章,实际都是散文诗似的作品,不过当时没有这个名字罢了。较典型的散文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文 诗情美 柳宗元 诗创作 诗歌创作 学体裁 凝聚 作品
下载PDF
《穆天子传》对《左传》文学手法的变革 被引量:1
4
作者 郑杰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94,共4页
同属于先秦散体文学的《左传》和《穆天子传》相比较,后者在文章结构形式、背景描述方式以及夸张、渲染、虚构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上,较之于前者有诸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受社会主导思潮的影响不同、所起的... 同属于先秦散体文学的《左传》和《穆天子传》相比较,后者在文章结构形式、背景描述方式以及夸张、渲染、虚构等文学手法的运用上,较之于前者有诸多变化,这主要是由于两者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因而受社会主导思潮的影响不同、所起的社会作用不同所致。《穆天子传》在结构方式、背景描述和描写手法等方面的探索,开创了我国传人文学的基本表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穆天子传》 学手法 散体文 历史事件 单音节形容词 章结构 自然景观 周穆王 社会作用
下载PDF
清世以降南朝散文研究演进历程论略
5
作者 刘涛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综观清世以降的南朝散文研究演进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初创期(清代至1949年)、发展期(1949至1990年)、开拓期(90年代至今)。清世以降的南朝散文研究成果丰硕,但相较于诗、赋研究,力度仍然不够。
关键词 南朝散 散体文 研究 演进历程
下载PDF
骈体文说略
6
作者 徐正英 《语文知识》 1995年第10期2-6,共5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梁代吴均《与朱元思书》一文,该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为便于理解课文,笔者拟对骈体文的来龙去脉作一勾勒,以就教于方家。骈文,又称骈俪文、四六文,是古代文学中相对于散体文而言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兴起于魏晋... 高中《语文》第三册选了梁代吴均《与朱元思书》一文,该文是用骈体写成的,为便于理解课文,笔者拟对骈体文的来龙去脉作一勾勒,以就教于方家。骈文,又称骈俪文、四六文,是古代文学中相对于散体文而言的一种特殊文体。这种文体,兴起于魏晋,独霸于南北朝,继盛于隋唐,并一直延续至清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体文 南北朝 四六 特殊 骈体 修辞手法 古代 理解课 典论·论 对偶句
下载PDF
《牧民》篇的文体时代辨——与李曦先生商榷
7
作者 周光华 《管子学刊》 1992年第4期12-16,共5页
《管子·牧民》篇,学界有人认为是管仲遗著,最近李曦先生又从文体方面分析,断《牧民》为齐风文体,由此证明管仲是《牧民》的作者(参见《管子学刊》1990年第3期文)。笔者认为,《牧民》的文体时代需要讨论,因此提出商榷。
关键词 牧民 语言句式 散体文 体风格 左传 管仲 楚辞体 先秦 齐风 诗经
下载PDF
谈谈散文及其教学
8
作者 钟文轩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78年第1期53-57,共5页
散文的概念,古今有不同的含义。我国古代将散文与韵文并提,把韵文以外所有的散体文章都称为散文。那时散文的含义是极其繁杂的。今天所说的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散文的领域也是极其广阔的。有的同志... 散文的概念,古今有不同的含义。我国古代将散文与韵文并提,把韵文以外所有的散体文章都称为散文。那时散文的含义是极其繁杂的。今天所说的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现代散文的领域也是极其广阔的。有的同志曾经指出“不属于其他文学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散 现代散 学体裁 我国古代 学作品 散体文 鲁迅 叙事散 思想性格 小说
下载PDF
姚思廉及其《梁书》《陈书》浅论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表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概述姚思廉成为唐初著名史学家的主要原因,着重论述《梁书》、《陈书》值得称颂之处:一是内容比较丰富、可靠,是梁、陈两代的信史;二是用散体文写史,叙事简洁精练;三是肯定并颂扬无神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阐明其在中国古代史... 本文概述姚思廉成为唐初著名史学家的主要原因,着重论述《梁书》、《陈书》值得称颂之处:一是内容比较丰富、可靠,是梁、陈两代的信史;二是用散体文写史,叙事简洁精练;三是肯定并颂扬无神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阐明其在中国古代史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同时,扼要地指出两书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思廉 《梁书》《陈书》 信史 散体文 无神论
下载PDF
姚思廉所著梁、陈二书简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表义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66-70,共5页
关键词 姚思廉 《梁书》 《陈书》 姚氏父子 散体文 起居注 《新唐书·艺志》 农民起义 《神灭论》 梁武帝
下载PDF
论桐城派
11
作者 魏炯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53-55,共3页
要了解“桐城派”,必须先了解中国文学的源流。 中国文学的源流,自三百篇而《离骚》而汉赋,都只是诗。建安之后,诗和骈体文并踞文坛。只不过骈文是专以藻绘为文,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沈思”,并不指学术,乃是指的写作内容... 要了解“桐城派”,必须先了解中国文学的源流。 中国文学的源流,自三百篇而《离骚》而汉赋,都只是诗。建安之后,诗和骈体文并踞文坛。只不过骈文是专以藻绘为文,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的“沈思”,并不指学术,乃是指的写作内容及其结构。这一时期的文,实即近代所谓纯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城派 语言 姚氏 辞类纂 骈体 散体文 姚鼐 唐宋八家
下载PDF
论《红楼梦》中的骈体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新雷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9-113,共15页
《仁楼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作者曹雪芹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不仅精于诗词曲赋和散体文,而且还擅长骈体文。这表现在《红楼梦》的创作中,确是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大成,众体皆备,五采缤纷。正如作者有意识地以诗词曲赋... 《仁楼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和瑰宝。作者曹雪芹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他不仅精于诗词曲赋和散体文,而且还擅长骈体文。这表现在《红楼梦》的创作中,确是集中国古典文学之大成,众体皆备,五采缤纷。正如作者有意识地以诗词曲赋来塑造人物形象一样,书中也曾熟练地运用骈文来描摹物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人物形象 散体文 诗词曲 心雕龙 判词 贾宝玉 骈体 王熙凤
原文传递
古代的墓志文及其润笔
13
作者 顾农 《文史知识》 2022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古人对死亡高度重视,大殓后,实行土葬,同时安排若干陪葬的器物,又有用以志墓的砖块,上面刻写逝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等重要信息,一起埋入墓穴中,以便将来在必要(例如迁葬)时能获得确切的依据。到魏晋南北朝更讲究了,往往有一方石刻... 古人对死亡高度重视,大殓后,实行土葬,同时安排若干陪葬的器物,又有用以志墓的砖块,上面刻写逝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等重要信息,一起埋入墓穴中,以便将来在必要(例如迁葬)时能获得确切的依据。到魏晋南北朝更讲究了,往往有一方石刻的墓志,记叙逝者的生平并加以颂扬,其文采用韵散结合的体制:前面是一份简明的墓主传记,一般用散体文,也可用骈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逝者 韵散结合 魏晋南北朝 散体文 墓志 生卒年月
原文传递
清代散文对当今应用文的影响
14
作者 侯春艳 《大观(论坛)》 2019年第4期221-223,共3页
清代是散文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与前代相比,散文作者辈出,作品众多,各有特色。散文与诗歌相比,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具有更为鲜明的“实用性”特征,这对我们今天的实用文体写作来说有着比诗歌等其他文学形式更高的影响价值... 清代是散文发展较为繁荣的时期,与前代相比,散文作者辈出,作品众多,各有特色。散文与诗歌相比,在我国古代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具有更为鲜明的“实用性”特征,这对我们今天的实用文体写作来说有着比诗歌等其他文学形式更高的影响价值。从距今较近的清代看中国古代散文对当今应用文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散体文崇尚质朴,不拘泥于形式,偏重立意,对当今应用文的主旨把握产生了影响;骈体文讲究对偶平仄,又受乾嘉考据学的影响,学问并重,注重引经据典,为现今应用文写作中材料的选取打开了思路;赋体文严其体制,标其高格,为应用文结构上的程式性和条理性提供了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散 骈体 散体文 应用
原文传递
说“泛随笔”
15
作者 陆士华 《群言》 1998年第5期48-48,共1页
到书店里去看,文学类的书档,随笔的闹闹嚷嚷,几可占半壁河山,与小说两分天下。随笔的旺市,使其成了出书、卖书的招牌。于是,杂文亦随笔,随笔亦随笔,散文亦随笔,成了一股泛随笔的潮流。这种滥包装现象,引起一些较真的人的非议。认为将散... 到书店里去看,文学类的书档,随笔的闹闹嚷嚷,几可占半壁河山,与小说两分天下。随笔的旺市,使其成了出书、卖书的招牌。于是,杂文亦随笔,随笔亦随笔,散文亦随笔,成了一股泛随笔的潮流。这种滥包装现象,引起一些较真的人的非议。认为将散文称为小品、随笔,乃误人子弟之谈。散文之"散",原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笔 小品 学类 误人子弟 散体文 书档 包装 小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