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过程、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令 宋岩 +5 位作者 姜振学 唐相路 李卓 李倩文 常佳琦 孙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7,共11页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拟页岩气散失过程,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室内研究手段,定性分析页岩气的散失过程,定量评价页岩气的散失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页岩气散失能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该转换带龙马溪组上、下段页岩的页岩气散失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的散失能力明显低于前者;(2)页岩气散失能力主要由温度、压力及岩石属性等决定,其中温度、压力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3)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气散失能力的最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页岩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页岩气散失能力降低;(4)页岩气散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与散失能力呈负相关关系,长石含量与散失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与散失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部 盆缘转换带 早志留世 页岩气 散失过程 散失能力 主控因素 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一种卷烟厂修正烟丝烘丝后水分散失量的方法探析
2
作者 张熙 《化工管理》 2017年第32期187-,共1页
卷烟厂制丝线质量人员通过回归分析、线性拟合图等基础工具,构建了一个烘丝后水分、温度简易控制模型,探索出了一套控制烘丝后水分散失量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 控制模型 回归分析 SPC 过程水分散失
下载PDF
太原西山煤田现代构造应力场综合模拟 被引量:8
3
作者 韩贝贝 秦勇 +3 位作者 张志军 尹诗 汪岗 郑书洁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92-1401,共10页
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得出太原西山煤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煤田内部2号和8号煤层的地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煤层水力压裂资料获得验证。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山西地堑系的构造背景一致,西山煤田的构... 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得出太原西山煤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对煤田内部2号和8号煤层的地应力分布进行了模拟,并结合煤层水力压裂资料获得验证。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与山西地堑系的构造背景一致,西山煤田的构造作用以NW—NNW向的近水平拉张作用为主;2号煤层和8号煤层的地应力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均由四周向内部逐渐增大,2号煤层的水平地应力值介于12.4~39.4 MPa,8号煤层的地应力值介于12.6~38.3 MPa,与水力压裂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20%,受煤层埋深的影响,8号煤层的地应力整体上高于2号煤层;相同地质构造背景的约束下,两个煤层的应力方向分布基本一致,主应力(拉张力)的方向均以NW和NNW向为主,与水力压裂测量和震源机制解结果基本吻合。拉张构造应力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裂隙的形成和渗透率的提高 但易造成煤层气的散失 因此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应着重寻找有利储集区块.关
下载PDF
卷烟厂制丝质量数据分析及预测方法的探析
4
作者 张熙 齐红光 +2 位作者 顾永强 董兰芬 朱萌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0期96-,共1页
卷烟厂制丝线质量人员通过探索各工序数据对应关系,总结了一套适应制丝线的数据分析及预测方法,并制定了相应的分析制度,大幅提高了质量数据纠偏能力,保障了产品批次间的稳定性。
关键词 SPC 逆流数据分析法 首批分析制 过程水分散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