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寒祛湿除痹汤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
1
作者 王盈 王婷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 观察散寒祛湿除痹汤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 观察散寒祛湿除痹汤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散寒祛湿除痹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腰椎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42/52),治疗后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简化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及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散寒祛湿除痹汤辅助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腰椎功能,调节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祛湿除痹汤 双氯芬酸钠 腰椎间盘突出症 湿痹阻型 腰椎功能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腰肌筋膜炎73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银平 刘超 +5 位作者 范鹏 王海龙 郭凤红 兰涛 赵挺 牛宇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寒祛湿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疼... 目的探讨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散寒祛湿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腰部功能、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致痛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5%,对照组为82.1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疼痛程度均显著降低,以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部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多(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P物质(substance P,S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IL-1β、β-EP、SP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WHOQOL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散寒祛湿通络方联合深层肌肉刺激可进一步提高腰肌筋膜炎的疗效,调节致痛因子分泌,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部功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祛湿通络方 深层肌肉刺激 腰肌筋膜炎 疼痛程度 腰部功能 生活质量 致痛因子
下载PDF
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联合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配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银平 赵挺 +2 位作者 牛宇 范鹏 刘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34期3809-3813,共5页
目的观察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联合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配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揉法推拿+针刺+活血止痛... 目的观察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联合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DMS)配合肌内效贴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80例腰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揉法推拿+针刺+活血止痛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DMS+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2组均治疗10 d,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程度、腰部活动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2/90),对照组为78.9%(71/9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调查问卷(ODI)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后,2组生活质量QLQ-A30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DMS+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有助于进一步缓解疼痛,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祛湿温经通络方 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 肌内效贴 腰肌筋膜炎
下载PDF
筋痹治在散寒祛湿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志喜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94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筋痹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本病是因人体正气不足,病邪乘虚袭入而致。强调正气虚是主要原因,病邪为其次,治应扶正兼祛邪。笔者认为,本病和人体正气之强弱关系并非甚密,病邪应为主要致病因素。治疗本病,重在祛邪散寒祛湿。
关键词 筋痹 正气 散寒祛湿
下载PDF
外敷祛寒除湿散辅佐针灸等中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王万里 王豪鹏 +2 位作者 石晓芸 邵双艳 陈星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079-0082,共4页
研究祛寒除湿散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祛寒除湿散外敷、针灸、口服中药三管齐下治疗,对比初次治疗和治疗1个月后的情况变化。结果 治... 研究祛寒除湿散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祛寒除湿散外敷、针灸、口服中药三管齐下治疗,对比初次治疗和治疗1个月后的情况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患者基本上都治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患者在此期间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初始治疗阶段(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VAS评分有所降低,与治疗初始阶段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祛寒除湿散辅佐针灸等中医疗法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值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肩盘突出症 湿 针灸 中医疗法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治疗腰肌筋膜炎机制
6
作者 王银平 范鹏 +5 位作者 牛宇 郭凤红 赵挺 兰涛 王海龙 刘超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1年第11期1124-1130,共7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方法探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分析其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对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蛋白进行检索和筛选,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方法探讨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因,分析其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对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的化学活性物质及作用靶点蛋白进行检索和筛选,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寻找核心基因,再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构建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治疗腰肌筋膜炎的有效成分23个,共同靶点蛋白25个;GO富集分析结果包括抗生素应答、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全酶复合物、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KEGG富集分析结果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麻疹、内分泌抵抗、炎症性肠病等;得到与上述通路匹配度较高的靶点基因包括IL6、JUN、IL1B、CDK4、CCND1。结论: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可通过调节IL6、JUN、IL1B、CDK4、CCND1等靶点基因对腰肌筋膜炎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散寒祛湿温经通络复方 网络药理学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中药)
原文传递
祛寒除湿散定性鉴别方法研究
7
作者 赵月芬 何承辉 焦小晶 《新疆中医药》 2013年第3期49-50,共2页
目的为建立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鉴别出所含苍术、白芥子、桂枝等药的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寒除湿散中的苍术、白芥子、乳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 目的为建立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显微镜鉴别出所含苍术、白芥子、桂枝等药的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祛寒除湿散中的苍术、白芥子、乳香、甘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显微鉴别 薄层色谱鉴别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祛寒除湿散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
8
作者 张训缨 何承辉 于宁 《新疆中医药》 2012年第5期51-52,共2页
目的:建立祛寒除湿散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HepersilODSC18(250×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睛-0.08mol·L-1磷酸二氢钾(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0.00... 目的:建立祛寒除湿散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HepersilODSC18(250×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睛-0.08mol·L-1磷酸二氢钾(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6nm。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0.00075~0.25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浓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1;平均回收率为98.14%(n=6),RSD=2.87%。结论: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祛寒除湿散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芥子碱硫氰酸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薏苡附子败酱散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富晓旭 谢春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9-580,共2页
综述近20年来中医各家对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张仲景立本方之原意为治疗肠痈内脓初成,后世医家不断思量此3味药物的配伍方式和剂量比例,将其发挥至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之中,故就多年来大量临... 综述近20年来中医各家对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在临床各科的应用,张仲景立本方之原意为治疗肠痈内脓初成,后世医家不断思量此3味药物的配伍方式和剂量比例,将其发挥至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之中,故就多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分析其中的思路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附子败酱 散寒祛湿 综述
下载PDF
浅谈针灸在《伤寒论》六经病证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华岳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2期187-188,共2页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其对六经病证的治疗不外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具体治法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八法。其中针灸疗法在六经病证的运用也寓含着丰富的内容,示人以规矩,开人以思路。具体可归纳为:辛温散寒... 《伤寒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其对六经病证的治疗不外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具体治法包括了汗、吐、下、和、温、清、补八法。其中针灸疗法在六经病证的运用也寓含着丰富的内容,示人以规矩,开人以思路。具体可归纳为:辛温散寒,祛风解表;清泄邪热,导热下行;和解少阳,疏利枢机;温中健脾,散寒祛湿;虚寒当炙,热证用刺;阳郁之厥,温灸使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论》 六经病证 针灸疗法 应用 散寒祛湿 辨证论治 调和阴阳 扶正
下载PDF
桂枝葛根汤加味治类风湿关节炎
11
作者 吴金莲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2年第7期28-28,共1页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以及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组织广泛炎症为主要表现,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中医对此病早有研究,并命名为“历节风”、“骨骱痹”。本人按照祖国医学理论,按“清热通络、散寒祛湿... 类风湿关节炎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以及心肺、皮肤、眼、血管等组织广泛炎症为主要表现,在我国患病率为0.32%~0.36%。中医对此病早有研究,并命名为“历节风”、“骨骱痹”。本人按照祖国医学理论,按“清热通络、散寒祛湿、消肿止痛、活血化淤”的方法进行辨证治疗,以桂枝葛根汤为基础方进行加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桂枝葛根汤 加味 关节病变 主要表现 医学理论 清热通络 散寒祛湿
下载PDF
小儿败毒散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艳红 李卫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6期133-133,共1页
败毒散乃宋朝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治小儿外感风寒湿而设。明朝《摄生众妙方》认为体未虚者,可去人参,并加荆芥、防风以增强祛风散寒之力,因此而创制了荆防败毒散。两方之功效甚为相似,但荆防败毒祛风散寒之力较强,适于风寒湿邪较甚... 败毒散乃宋朝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为治小儿外感风寒湿而设。明朝《摄生众妙方》认为体未虚者,可去人参,并加荆芥、防风以增强祛风散寒之力,因此而创制了荆防败毒散。两方之功效甚为相似,但荆防败毒祛风散寒之力较强,适于风寒湿邪较甚而正气未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祛湿 支气管炎 过敏性皮炎
下载PDF
寒热并用法治疗结节性红斑1例体会
13
作者 王金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6期284-284,共1页
目前大多认为结节性红斑(瓜藤缠)的发生与感染有关,其中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结核、肠道感染及真菌感染(牙生菌、球孢予菌及孢浆菌),均可引起本病。
关键词 瓜藤缠 散寒祛湿 温经通络法
下载PDF
三伏天,灸一灸
14
作者 黄子培 徐展琼(指导)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3年第7期56-57,共2页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来了!火辣辣的时节,正是中医治未病经典项目“天灸”的佳期。这不,为了迎接热情高涨的天灸粉丝,各大中医院及门诊都在忙活张罗着,有的甚至增设临时摊位,开通专门的挂号缴费通道。三伏天灸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指定在三...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来了!火辣辣的时节,正是中医治未病经典项目“天灸”的佳期。这不,为了迎接热情高涨的天灸粉丝,各大中医院及门诊都在忙活张罗着,有的甚至增设临时摊位,开通专门的挂号缴费通道。三伏天灸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指定在三伏天里,进行药物敷贴疗法。天灸可以温经通络、散寒祛湿,提高机体免疫力,调理各种慢性疾病。其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尤为显著。三伏天灸一般在初伏、中伏、末伏的基础上,在初伏前和中伏后各做一次加强灸,总共五次治疗,每次间隔为1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通络 中医治未病 天灸 呼吸系统疾病 敷贴疗法 三伏天 慢性疾病 散寒祛湿
下载PDF
赵氏雷火灸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18
15
作者 廖秋菊 张芸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6期575-577,共3页
赵氏雷火灸是在原来雷火神针灸的基础上将实按灸改为“悬灸”的一种治疗方法,集针、灸、药外治法于一体,采用艾绒及黄芪、乌梅、麝香等中药制成的药艾条。具有补益肝肾、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多种功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 赵氏雷火灸是在原来雷火神针灸的基础上将实按灸改为“悬灸”的一种治疗方法,集针、灸、药外治法于一体,采用艾绒及黄芪、乌梅、麝香等中药制成的药艾条。具有补益肝肾、散寒祛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多种功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利用药物燃烧时产生的热力、红外线幅射力和药化因子、物理因子通过脉络和腧穴的循经感传共同达到温通经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雷火灸 临床应用 中医经络学说 物理因子 治疗方法 补益肝肾 散寒祛湿 活血化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5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沛忠 《山西中医》 2000年第3期30-31,共2页
采用中西药合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35例 ,并设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 6例 ,显效18例 ,有效 9例 ,无效 2例 ,总效率为 94.3% ;对照组痊愈 1例 ,显效 4例 ,有效 7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6 0 % ,两组比较... 采用中西药合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35例 ,并设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痊愈 6例 ,显效18例 ,有效 9例 ,无效 2例 ,总效率为 94.3% ;对照组痊愈 1例 ,显效 4例 ,有效 7例 ,无效 8例 ,总有效率为 6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10 .5 ,P<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散寒祛湿
下载PDF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痹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占红 郭绍伟 《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72-72,共1页
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桂枝、芍药、甘草、麻黄、知母、白术、防风、附子、生姜九味药组成治疗湿热历节。笔者经验,根据本方辛散温通、散寒祛湿为特点,临床以本方为基础,加减运用治疗痹证疗效显著。
关键词 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疗 痹证 《金匮要略》 散寒祛湿 疗效显著 加减运用 本方
下载PDF
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体会
18
作者 张瑜珠 孙爱峰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年第1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中药治疗 桂枝芍药知母汤 痛风 《金匮要略》 肾气丸加减 临床资料 散寒祛湿
下载PDF
祛湿除顽疾 夏天拔罐效果好
19
作者 彭拥军 《健康必读(健康新语)》 2016年第7期24-24,共1页
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因此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加之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季节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 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位更敏感,因此是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最佳时机。加之夏天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人体内很容易湿气积聚,此季节拔罐不仅能温补阳气、增强体质,还能收到散寒祛湿、通络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祛湿 拔罐 夏天 顽疾 温补阳气 治疗效果 顽固性疾病 增强体质
原文传递
《温病条辨》护阳方药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美灵 翟珂 +1 位作者 张义敏 张思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499-504,共6页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 目的:探讨《温病条辨》护阳思想的遣方用药特点。方法:筛选《温病条辨》中有关顾护阳气的条文和方药,从方药频数、性味、归经、功用主治入手,建立方药数据库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温病条辨》中护阳方剂71条,护阳药物67种。其中,散寒祛湿类方剂所占比例最重;护阳用药以温里药及补气药为主,护阳药物中应用频次最高的为人参,其次是干姜、附子;药物性味以辛温药和甘温药为主,其次为苦温、甘平、辛热药,药物归经以脾、胃、肾、肺经为主。结论:《温病条辨》护阳多用辛甘、温热药物,脾、肾、胃、肺同调,在配伍上用辛甘配伍、化生阳气,辛散酸收、升阳最速,慎用苦寒、防止伤阳,芳香走窜、祛湿温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护阳方药 散寒祛湿类方剂 温里药 补气药 数据挖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