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回归现实主义的公众代言人——冯内古特散文研究 |
罗小云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2
|
在场主义散文的理论渊源及其发展和影响 |
叶从容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2
|
|
3
|
论超验主义散文中的眼睛意象 |
江锦年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2 |
0 |
|
4
|
巷弄与高楼的空间诗学——当代台湾现代主义散文空间意象研究之一 |
林强
吴丽仙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5
|
国内外超验主义散文研究概述与比较 |
江锦年
|
《衡水学院学报》
|
2013 |
0 |
|
6
|
后现代主义散文的叙事修辞策略 |
陈亚丽
|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
2023 |
0 |
|
7
|
后乡土书写的美学实践——评江子长篇散文《回乡记》 |
苏勇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2 |
1
|
|
8
|
从故乡到异域:林贤治散文印象记 |
桑农
|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9
|
论柴静纪实性散文的审美特质——以《看见》为例 |
黄惠燕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4 |
0 |
|
10
|
“非虚构”与在场主义散文叙述——以十九部在场主义散文奖著作为话语中心 |
周红莉
|
《东吴学术》
CSSCI
|
2017 |
5
|
|
11
|
如其所是地接近真相:在场主义散文三论 |
唐小林
程天悦
|
《东吴学术》
CSSCI
|
2017 |
0 |
|
12
|
论“生态主义散文”的兴起、使命与理论建构 |
吴周文
|
《东吴学术》
|
2022 |
0 |
|
13
|
《旷代的忧伤》整本书阅读素养测评 |
魏荣葆
|
《语文教学通讯》
|
2020 |
0 |
|
14
|
“和善之人”:巴西散文中的一个拉丁美洲概念 |
佩德罗·梅拉·蒙泰罗
谭彦纬(译)
|
《外国语言与文化》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