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散文批评理论的构建--谈王兆胜的散文批评理论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光东 《百家评论》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王兆胜的当代散文批评理论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联系与思考中构建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点。其主要观点是:1.散文的核心观念是“心散”;2.取法自然、紧贴时代现实、张扬灵性是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3.开放而又自主的散文文体、“形聚... 王兆胜的当代散文批评理论是在中西方文化的联系与思考中构建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化特点。其主要观点是:1.散文的核心观念是“心散”;2.取法自然、紧贴时代现实、张扬灵性是通达散文艺术境界的方法;3.开放而又自主的散文文体、“形聚神凝”的散文境界是散文的核心审美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兆胜 散文批评理论 当代构建
下载PDF
中国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综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小中 林道立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文章对建国以来散文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十七年和新时期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分析,从中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 文章对建国以来散文理论与批评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将十七年和新时期这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分析,从中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对如何将中国的散文理论批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理论批评
下载PDF
余光中散文理论批评的守成性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剑南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99,共6页
把余光中放在"五四"以来中国散文理论批评发展史的视野中来考察,便可发现其创新性小于守成性。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中,守成功在固本培元乃至推动发展;正因为余光中散文理论批评的守成性,台湾当代散文因而获取了源自中国现代散文... 把余光中放在"五四"以来中国散文理论批评发展史的视野中来考察,便可发现其创新性小于守成性。在一个特殊的时空中,守成功在固本培元乃至推动发展;正因为余光中散文理论批评的守成性,台湾当代散文因而获取了源自中国现代散文母体的内生动力和蓬勃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光中 散文理论批评 中国现代散文 守成性
下载PDF
中国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综论(续)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小中 林道立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1-6,共6页
文章对新时期散文理论批评状况进行了全面评析,并与十七年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从而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对如何将中国的散文理论批评提高到一个新的... 文章对新时期散文理论批评状况进行了全面评析,并与十七年散文理论批评状况作比较,从而勾画出当代散文理论批评的总体风貌以及在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各自特点。在历史回顾和得失总结的过程中,对如何将中国的散文理论批评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散文理论批评 散文理论体系
下载PDF
从“林非现象”到“林非理论”——20世纪后20年中国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研究之一 被引量:2
5
作者 曾绍义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2-15,共4页
经过 2 0年的总结与积累 ,散文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林非理论”。科学性与深刻性 ,普适性与有效性 ,这既是林非散文理论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 ,也是与其他种种散文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由于“林非理论”将对新世纪散文的发展发挥更... 经过 2 0年的总结与积累 ,散文研究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林非理论”。科学性与深刻性 ,普适性与有效性 ,这既是林非散文理论本身表现出来的特点 ,也是与其他种种散文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果。由于“林非理论”将对新世纪散文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理论批评 1980-2000年 散文 发展 林非
下载PDF
多元共存,两翼发展──九十年代散文理论批评扫描 被引量:6
6
作者 钟名诚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59-63,共5页
关键词 散文理论批评 九十年代 散文艺术 散文理论研究 理论主张 散文创作 多元共存 “大散文 艺术散文 散文理论
下载PDF
梁实秋散文理论批评平议
7
作者 曹毓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46-51,共6页
作为理论批评家的梁实秋 ,他的散文理论批评颇富真知灼见 ,是他整个理论批评中很有特色的部分 ,对五四以后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想与自由主义政治取向使他的散文观存在明显的局限 ,使他对某... 作为理论批评家的梁实秋 ,他的散文理论批评颇富真知灼见 ,是他整个理论批评中很有特色的部分 ,对五四以后现代散文理论批评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他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想与自由主义政治取向使他的散文观存在明显的局限 ,使他对某些散文家特别是鲁迅的批评产生了很大的偏颇。有的研究者认为 ,他到晚年很后悔当时的看法。其实不然。梁实秋 60年代以后的《关于鲁迅》等文章表明 :他对鲁迅及其杂文的评价一直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散文理论批评 平议
下载PDF
曹聚仁散文理论批评初探
8
作者 曹毓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52-58,共7页
曹聚仁(1900—1972)是海内外闻名的学人、教授、作家与新闻记者.他笔耕半个世纪,出书60多种,著作等身.他的著作以散文为最多(包括学术散文),因而他对散文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以学者的眼光审视散文创作的实践.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他还... 曹聚仁(1900—1972)是海内外闻名的学人、教授、作家与新闻记者.他笔耕半个世纪,出书60多种,著作等身.他的著作以散文为最多(包括学术散文),因而他对散文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他以学者的眼光审视散文创作的实践.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他还以自己的散文观为尺度,评论了自古至今众多重要的散文家.说了许多别人不能说,不敢说或不愿说的话.这些都是值得认真研究并借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聚仁 散文理论批评 报告文学 小品文 鲁迅杂文 桐城派 闲适小品 梁启超 历史小品 小品散文
下载PDF
论林贤治的散文观及其批评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晓原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50,共6页
一林贤治并不是一个主流的散文理论家或批评家。他首先是以一个有分量的研究鲁迅和现代知识分子史的学者形象,出现在学术界的。《人间鲁迅》、《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与精神事件》等著述,使他成为一个棱角分明的具有思想... 一林贤治并不是一个主流的散文理论家或批评家。他首先是以一个有分量的研究鲁迅和现代知识分子史的学者形象,出现在学术界的。《人间鲁迅》、《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与精神事件》等著述,使他成为一个棱角分明的具有思想者品格的学者。其于散文理论批评,是以一种另类者的姿势进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贤治 散文 批评实践 现代知识分子 散文理论批评 学者形象 政治事件 个人经历
下载PDF
穆涛散文理论:一个“散打家”的言说
10
作者 周红莉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3-168,共6页
关键词 散文理论批评 散打 言说 编辑视角 散文文体 生活方式 学院派 编辑力
下载PDF
论唐宋八大家散文选本经典化与文论的演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洪岩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4-7,共4页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出自明代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其选本盛行于明中叶及有清一代。"唐宋八大家"选本被经典化是在宋、元以来散文选本和散文批评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演进而成的。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古文关键... "唐宋八大家"的称谓出自明代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其选本盛行于明中叶及有清一代。"唐宋八大家"选本被经典化是在宋、元以来散文选本和散文批评理论的基础上逐步演进而成的。南宋吕祖谦编选的《古文关键》已见"八家"端倪,元代陈绎曾《古文谱》中的古文理论促进了"唐宋八大家"选本的产生。"唐宋八大家"文章的编选过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文学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散文选本 散文批评理论 经典化
下载PDF
关于古典散文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利锁 孙继海 《河南社会科学》 2000年第3期96-99,共4页
古典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大宗 ,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沉寂和薄弱。新时期以来 ,古典散文研究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但仍有某些领域没有引起古典散文研究界的重视。目前 ,古文话的整理、古典散文批评... 古典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大宗 ,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后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沉寂和薄弱。新时期以来 ,古典散文研究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 ,但仍有某些领域没有引起古典散文研究界的重视。目前 ,古文话的整理、古典散文批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散文研究 古文话 古典散文批评理论
下载PDF
《著书》与《立说》:台湾文学研究的新开拓——读《台湾当代散文综论》
13
作者 王金城 《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评论和研究》 1997年第1期78-79,共2页
90年代,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混声合唱的文化时空背景下,青年学者徐学研究台湾散文的第二部专著《台湾当代散文综论》以其独具的理论构架,全新的叙述策略和深厚的文化诠释,对台湾当代散文40年发展的历史真... 90年代,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已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混声合唱的文化时空背景下,青年学者徐学研究台湾散文的第二部专著《台湾当代散文综论》以其独具的理论构架,全新的叙述策略和深厚的文化诠释,对台湾当代散文40年发展的历史真貌,进行了史论结合的宏观审视和整体把握,因此它在大陆学界乃至台湾学界都格外的卓尔不群.它一方面昭示出作者扎实严谨、求异求新的学术个性.同时也昭示了其特殊的社会价值、美学价值与现实的和历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台湾文学研究 综论 新开拓 散文研究 台湾散文 散文批评理论 文学史 游戏精神 描述构架
下载PDF
散文形式的自觉──评《斯好散文精选》
14
作者 宗仁发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68,共2页
散文形式的自觉──评《斯好散文精选》宗仁发散文概念宽泛的提倡和散文创作实践被接纳的混乱,已经造成了散文形式的随意和芜杂。目前,纯粹意义的散文正面临三种歧途:一是走进历史的领地,以资料加思想发现取代散文形式创造,使散文... 散文形式的自觉──评《斯好散文精选》宗仁发散文概念宽泛的提倡和散文创作实践被接纳的混乱,已经造成了散文形式的随意和芜杂。目前,纯粹意义的散文正面临三种歧途:一是走进历史的领地,以资料加思想发现取代散文形式创造,使散文被文化同化;二是凸进身体的深处,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文本结构 作家 形式化 散文理论批评 主体姿态 体验结构 定性结构 内容与形式 形式的意义
下载PDF
政教之论在唐宋文论中的展开
15
作者 邱美琼 刘汉良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7-72,共6页
我国古典政教之论在唐宋时期文论中的展开,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诗歌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二是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上述两个维面,其阐说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政教功用论和政教审美原则论两大论题加以展开。它们相互生... 我国古典政教之论在唐宋时期文论中的展开,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诗歌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二是散文理论批评对政教之论的阐说。上述两个维面,其阐说的主要内容都是围绕政教功用论和政教审美原则论两大论题加以展开。它们相互生发、相互共构、相互融通,共同构建出了唐宋文论政教之论的骨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文论 政教之论 儒家教化 诗歌理论批评 散文理论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