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文观念的突破与当代散文的前途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剑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共6页
随着散文观念的更新突破,当代散文的文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面对着这种"破体"甚至"失范"的创作态势,本文从"大"与"小"、"优雅"与"粗野"、"真实"与"虚构&qu... 随着散文观念的更新突破,当代散文的文体获得了空前的解放。面对着这种"破体"甚至"失范"的创作态势,本文从"大"与"小"、"优雅"与"粗野"、"真实"与"虚构"、"在场"与"出场"四个方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进行反思。文章认为,只有多一些现实意识和问题意识,并立足于传统,立足于现代的大视野和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我们才能脉准当代散文的症结之所在,才能找到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散文观念 突破 散文前途
下载PDF
新时期散文观念与散文论争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剑晖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7,共4页
纵观新时期的散文研究。20世纪80年代相对来说较为平静平淡,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散文创作的崛起繁茂,散文观念的改变,散文研究也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这时期,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更加深入和细致... 纵观新时期的散文研究。20世纪80年代相对来说较为平静平淡,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散文创作的崛起繁茂,散文观念的改变,散文研究也出现了“众声喧哗”的局面。这时期,作家作品研究、专题性研究、散文史建设更加深入和细致,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观念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文论 散文研究 专题性研究 散文创作 众声喧哗
下载PDF
新时期散文观念与散文论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剑晖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1-4,共4页
新时期散文界,先后出现过关于"形散神不散"、"散文消亡论"、"大散文"与"文体净化"、"真实"与"虚构"、"真情实感论"以及"新散文"等多次论争。文章通... 新时期散文界,先后出现过关于"形散神不散"、"散文消亡论"、"大散文"与"文体净化"、"真实"与"虚构"、"真情实感论"以及"新散文"等多次论争。文章通过对这些争论的描述和分析,认为这些争论表明当代散文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同时散文正在不断地调整自身,为自己的生存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散文观念 散文论争
下载PDF
主体化和多样化——香港散文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1
4
作者 计红芳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66-69,共4页
香港散文观念的演变基本上沿着美文、写实主义散文、现代主义散文、后现代主义散文的路子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散文观念日趋多样化;有承继"五四"散文小品传统而来的学者散文观,有注重通俗性、商业性、实用性的框... 香港散文观念的演变基本上沿着美文、写实主义散文、现代主义散文、后现代主义散文的路子发展而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散文观念日趋多样化;有承继"五四"散文小品传统而来的学者散文观,有注重通俗性、商业性、实用性的框框杂文观,还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探索散文观等等,它们共同促进了香港散文观念的发展,并使其不断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观念 框框杂文观 学者散文 探索散文
下载PDF
何其芳的散文观念及其变迁
5
作者 谢应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48-50,89,共4页
何其芳的散文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独立创作"到"最关心的是人间的事情"的变化过程。对于前者,原本是书斋里耽美的梦幻者,30年代北平的帝都文化及其大学校园文化和北平文坛的影响是他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对于后者... 何其芳的散文观念经历了一个从"纯粹的独立创作"到"最关心的是人间的事情"的变化过程。对于前者,原本是书斋里耽美的梦幻者,30年代北平的帝都文化及其大学校园文化和北平文坛的影响是他观念形成的根本原因;对于后者,切入社会现实激发了他悲天悯人的人性因子,再加上阶级论的文学思想的影响,是其后期散文观念形成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其芳 散文观念 变迁 原因
下载PDF
谁来为散文观念的缺失命名——“在场主义”散文理论的价值
6
作者 康鑫 《艺术广角》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场主义"是以四川眉山作家群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当代散文写作流派,主要成员有周闻道、周伦佑、马叙、张生全、郑小琼等。在场主义在创作上主张"面对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在理论上力图实... "在场主义"是以四川眉山作家群为中心形成的一个当代散文写作流派,主要成员有周闻道、周伦佑、马叙、张生全、郑小琼等。在场主义在创作上主张"面对事物本身",强调经验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在理论上力图实现中国散文观念的更新,对散文界奉为正宗的"先秦散文"观念和当下受到广泛关注的"新散文"理论均提出不同看法,并提出"在场"、"介入"、"散文性"等概念。散文学界对在场主义的看法不一,在2009年10月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现代散文发展趋向与在场主义"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在场主义是现代散文走向自觉的有益探索,也有学者认为它不过是为了扩大声名的恶意炒作。究竟如何看待在场主义,周维东、康鑫、苟强诗、门红丽、邱月五位学者以现代散文流变史为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理论 非非主义 散文观念 在场 价值 诗歌理论 领军人物 文学理论
下载PDF
论“五四”以来中国散文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被引量:1
7
作者 韦器閎 《河池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1-15,共15页
散文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散文的性质、艺术特征的趋同性认识。其核心是人们的散文审美观和人们对散文功能的理解。散文作品是一定散文观念的产物。散文观念的嬗变决定性地影响着我国现当代各时期的散文创作。本文拟对中国现当代... 散文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散文的性质、艺术特征的趋同性认识。其核心是人们的散文审美观和人们对散文功能的理解。散文作品是一定散文观念的产物。散文观念的嬗变决定性地影响着我国现当代各时期的散文创作。本文拟对中国现当代散文(文学性散文)观念的形成与膻变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简要归纳,力图从理论的角度把握中国现当代散文发展的脉络,检讨中国现当代散文观念和散文理论的得失,并进而阐述自己对散文的本质、审美功能和艺术特征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散文观念 形成 嬗变 "五四"运动 本质 审美功能 艺术特征 散文理论
下载PDF
关于散文观念的更新
8
作者 郭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共1页
按照我个人的认识,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似乎无所谓或不存在观念更新问题。从散文发展历史看来,我国一直被视为一个散文大国。自收入《尚书》的三代的散文,历经秦汉、魏晋以至唐宋明清,代有散文的传世之作出现,代有散文大家出现,从而蔚成... 按照我个人的认识,作为一种文体,散文似乎无所谓或不存在观念更新问题。从散文发展历史看来,我国一直被视为一个散文大国。自收入《尚书》的三代的散文,历经秦汉、魏晋以至唐宋明清,代有散文的传世之作出现,代有散文大家出现,从而蔚成一部散文史的奇景大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散文观念 发展历史 更新问题 观念 文体 发展规律 认识 魏晋 秦汉
下载PDF
散文观念的误区与回归
9
作者 洪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3期45-47,113,共4页
没有谁能预料到,90年代竟是散文走红的年代。有为数不少的专门登载散文的刊物行世,如天津的《散文》,北京的《读书》、《人物》,广州的《随笔》,西安的《美文》等。有的刊物从来不登散文,竟也放下架子,开壁专栏以接纳这个“小小”文种... 没有谁能预料到,90年代竟是散文走红的年代。有为数不少的专门登载散文的刊物行世,如天津的《散文》,北京的《读书》、《人物》,广州的《随笔》,西安的《美文》等。有的刊物从来不登散文,竟也放下架子,开壁专栏以接纳这个“小小”文种。各报纸(包括中央级大报、地方级小报、晚报等)也不甘落后,纷纷增加版面,开设专栏,扩展散文的园地.于是,一时间散文的家族人丁兴旺,散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谁也不能够忽视它的存在。它不仅给广大读者带来生活的气息,带来文学的享受,而且也给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带来发现的惊喜和研究的冲动:原来散文的疆域是如此辽阔,而人们多年来的理解却是如此地狭窄。由此,不禁要探本求源,对散文来一番观念的整合与重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散文观念 误区 回归 概念 文学观念 理论工作者 文学体裁 狭窄 艺术散文
下载PDF
当代散文观念的演变与创作发展轨迹
10
作者 陆卓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57-62,共6页
中国散文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然,何谓散文,古今观念相去甚远.在古代,散文仅与韵文,骈文相别,包括许多非文学的种类.期间,有先秦时期诸子散文的鼎盛,唐宋八大家的繁富,明清小品的突出。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文体划分的体系,便有了小说、... 中国散文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然,何谓散文,古今观念相去甚远.在古代,散文仅与韵文,骈文相别,包括许多非文学的种类.期间,有先秦时期诸子散文的鼎盛,唐宋八大家的繁富,明清小品的突出。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文体划分的体系,便有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四分法。文学观念的变革使散文具有了鲜明而灵活的文学功能,以至于“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是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但是,由于正处于社会历史剧变的重大转折时期,散文因其先天的“载道”性和灵活多变的特质,而自觉不自觉地被赋予强烈的使命感.虽有鲁迅、瞿秋白、茅盾、朱自清、冰心等一代散文大家及其散文精品的卓异,却不妨碍突出实用功能,张扬群体意识,弱化主体情感的散文的发展趋势以及观念的形成.这便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及其主要风貌,当然也是中国当代散文发生的文学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散文 散文创作 散文观念 发展轨迹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现代散文 文学观念 唐宋八大家 文学背景 散文小品
下载PDF
新瓶何以装旧酒——关于中国现代散文观念的生成和中国现当代散文的研究方法
11
作者 李林荣 《文艺评论》 2002年第2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散文观念 散文理论 散文研究 新文学 散文创作 诗歌 时文 落后 认定 普遍
下载PDF
巴比伦塔与散文的推倒重建——驳周伦佑的《散文观念:推倒或重建》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剑晖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6,共5页
一、很荒唐很有趣的“散文地震”闲来读《圣经》,有一则经文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文说的是“创世纪”时期的故事:居住在幼发拉底河边的巴比伦人有一天异想天开,他们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以此传扬他们的名声,使后世的人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 一、很荒唐很有趣的“散文地震”闲来读《圣经》,有一则经文引起了我的兴趣。经文说的是“创世纪”时期的故事:居住在幼发拉底河边的巴比伦人有一天异想天开,他们想建造一座通天塔,以此传扬他们的名声,使后世的人记住他们的丰功伟绩。殊不知,巴比伦人的狂妄自大触怒了上帝耶和华。为了惩罚这些狂妄无知而又野心勃勃的巴比伦人,耶和华变乱了造塔的人的言语,使他们各说各的话,彼此无法交流感情和信息,于是,混乱的局面出现了,巴比伦塔建不下去了,最后终于倒塌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观念 巴比伦 幼发拉底河 《圣经》 丰功伟绩 耶和华 经文 荒唐
原文传递
当代散文的观念亟需革新——也谈当代散文的困顿及其出路
13
作者 余德旺 《殷都学刊》 1990年第1期43-46,共4页
《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发表了高瑞泉、蒋述卓合写的文章:《散文的困顿及其出路》。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又对此文进行了转述。文章以为,当代散文已处于“疲软与困顿”之中,成为“最无限定的软性文学”,而... 《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发表了高瑞泉、蒋述卓合写的文章:《散文的困顿及其出路》。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又对此文进行了转述。文章以为,当代散文已处于“疲软与困顿”之中,成为“最无限定的软性文学”,而困顿的根源在于“陈旧的散文观念”;同时指出了当代散义的“出路”在于突破“正宗散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 散文创作 报告文学 杂文 小说 散文观念 子系 新闻体裁 文艺性散文 评论
下载PDF
论郭预衡先生“散文”观念的生成与贯彻
14
作者 谢琰 《斯文》 2021年第2期352-359,共8页
郭预衡先生的“散文”观念,以“大散文”视野和“人性论”立场为主要内容;其生成过程,受目录学、鲁迅、马列等多方面影响;其贯彻方式,则主要体现为“文法优先于文体”与“影响优先于建构”两条策略。
关键词 散文观念 文法 影响 意义
下载PDF
新时期散文观念的几次论争
15
《新华文摘》 2009年第24期165-165,共1页
陈剑晖在《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新时期散文因观念的转变而引发了几次论争:1.关于“形散神不散”和“散文消亡论”的争论。1980年代初松木、林非等对被视为散文创作模式的“形散而神不散”提出质疑,通过一番争论辨析,大... 陈剑晖在《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撰文指出,新时期散文因观念的转变而引发了几次论争:1.关于“形散神不散”和“散文消亡论”的争论。1980年代初松木、林非等对被视为散文创作模式的“形散而神不散”提出质疑,通过一番争论辨析,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认为“形散神不散”势必导致散文写作的单一化和格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观念 “形散神不散” 新时期散文 文艺评论 80年代 创作模式 散文写作 消亡论
原文传递
批评话语建构中的疼痛隐喻——评黄毅散文集《疼痛史》
16
作者 刘涛 《新疆艺术(汉文)》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有论者将散文创作的繁荣称作“纯文学的胜利”,这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散文的异军突起中得到明显地印证。《疼痛史》就是在生命意识的散文观念下诞生的作品,该书从“文学是人学”的写作立场出发,深入探究现代人的困境与坚持,使疼痛... 有论者将散文创作的繁荣称作“纯文学的胜利”,这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散文的异军突起中得到明显地印证。《疼痛史》就是在生命意识的散文观念下诞生的作品,该书从“文学是人学”的写作立场出发,深入探究现代人的困境与坚持,使疼痛成为考量人性光芒的文学试验场。在此过程中文学性和哲学思考使作品的价值凸显出来,《疼痛史》没有停留在普通人与疾病持续抗争的层面上,而是努力呈现一幅疼痛百态,有“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之痛,有“沉痛迫衷肠”的身心之痛,透露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哲学思考,形成一种独特的疼痛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是人学 写作立场 人性光芒 散文观念 话语建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家国之痛 生命意识
下载PDF
中国散文史古今贯通的探索 被引量:4
17
作者 汪文顶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中国散文史书写,应从中国散文文体众多、应用广泛的历史实际出发,辩证把握新旧、正变、韵散、骈散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以历史通变的眼光考察历代散文的发展变化,梳理各体散文的沿革兴替,贯通古今文脉的传承创新,探讨文道、义法、体性、通... 中国散文史书写,应从中国散文文体众多、应用广泛的历史实际出发,辩证把握新旧、正变、韵散、骈散等方面的复杂关系,以历史通变的眼光考察历代散文的发展变化,梳理各体散文的沿革兴替,贯通古今文脉的传承创新,探讨文道、义法、体性、通变等贯穿始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理清散文从实用走向审美、从散体文章走向文学散文、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发展脉络,探寻中国散文的民族特色和发展规律,为传承弘扬中国散文优秀传统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和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散文 散文观念 散文分期 散文类别 散文基本问题 文脉贯通
下载PDF
论新世纪散文的跨越与发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傅德岷 《求索》 CSSCI 2002年第4期132-136,共5页
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更换、发展的时期 ,作为文学重要门类的散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 ,散文家必须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传统和外国散文里汲取有益的滋养 ,走出新时期散文的“雌性化”、“新潮化”、“趋古化”、“赝文化”的... 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更换、发展的时期 ,作为文学重要门类的散文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为此 ,散文家必须加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传统和外国散文里汲取有益的滋养 ,走出新时期散文的“雌性化”、“新潮化”、“趋古化”、“赝文化”的误区 ,坚持求新求变、求真求美的美学原则 ,拓宽题材 ,采用“大散文”的观念 ,增强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辨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市场经济 误区 美学原则 散文观念
下载PDF
散文研究,何以“辉煌”——由《走向文学的辉煌——王充闾创作研究》谈散文研究
19
作者 刘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散文研究 新文学 创作研究 王充闾 “美文” 中国文学 文学样式 散文观念
下载PDF
巴蜀散文研究的历史开掘──《巴蜀散文史研究》序
20
作者 李敬敏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7,共2页
写作地域文学史可以扩大文学史的研究视野,为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尽一份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地方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本地区民众的文化素质。《巴蜀散文史研究》一书不失为一部向历史纵深处开掘的有价值的著作。
关键词 地方文化资源 散文观念 序言 散文 四川 重庆 敬文史 文学研究 《巴蜀散文史研究》 傅德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