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中国散文诗意电影的电影语言特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茜 《电影评介》 2012年第21期7-9,共3页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根植于我国古典美学,目前对此类电影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美学层面,即从审美特质、审美品格等角度对其进行观照。中国散文诗意电影风格化的电影语言与传统的戏剧模式不同,散文诗意电影弱化了情节在叙事中的作用,而强调了情...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根植于我国古典美学,目前对此类电影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美学层面,即从审美特质、审美品格等角度对其进行观照。中国散文诗意电影风格化的电影语言与传统的戏剧模式不同,散文诗意电影弱化了情节在叙事中的作用,而强调了情绪对叙事的推动作用。在电影语言上,对长镜头、全景镜头和画外音的有效应用使这类电影在视听语言上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化特点,也体现了此类电影独特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电影 电影语言 艺术价值
下载PDF
谈文学的各种体裁对电影《迁徙的鸟》的影响
2
作者 周晓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53-55,共3页
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迁徙的鸟》向散文诗学习,影片记录了鸟儿纯自然的迁徙状态,讲述了一个人鸟相融的奇迹,以其真实而任人优游的宏阔风格征服了重大的生态主题,艺术地再现了候鸟的迁徙生活,又没有背弃纪录片的真实性本质,... 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提名影片《迁徙的鸟》向散文诗学习,影片记录了鸟儿纯自然的迁徙状态,讲述了一个人鸟相融的奇迹,以其真实而任人优游的宏阔风格征服了重大的生态主题,艺术地再现了候鸟的迁徙生活,又没有背弃纪录片的真实性本质,并整体地作用于观众的心灵,使观众步入审美自由的境界,堪称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的散文诗电影的典范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的鸟》 散文诗 宏大高远 真实 散文诗电影
下载PDF
诗情侠义:中国民族电影的外向化输出研究
3
作者 江浩强 梅芳 《戏剧之家》 2023年第32期143-145,共3页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在创作中融汇了多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谱系,也在过去百年的中国民族电影历史中得到了呈现。但如今,中国民族电影却面临着对外文化输出绵软无力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 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在创作中融汇了多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谱系,也在过去百年的中国民族电影历史中得到了呈现。但如今,中国民族电影却面临着对外文化输出绵软无力的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也为中国民族电影能够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电影研究者与创作者们更需要进一步发展中国民族电影,因地制宜地将中国民族电影艺术送出国门,完成外向化输出。在向与中国相邻的、有东方精神文化基础的东方各国输出文化时,可以加大思想理念的内容比重,达到精神上的共情化输出;而对距离中国精神世界较远的西方国家,可以选择武侠元素和古风形式,以形式化的外壳和传统精神的内涵进行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电影 散文诗电影 武侠功夫片 传统文化
下载PDF
《那山、那人、那狗》:道禅意境里的儒家哲学
4
作者 李春蕾 张苏昱 《艺术科技》 2014年第3期102-102,共1页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霍建起作为与"第五代"导演的后起之秀,拍摄了一系列具有浓烈怀旧风格,叙事散淡,意境悠远的电影,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导演,他俨然不具备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审视与批判的精神,他自...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霍建起作为与"第五代"导演的后起之秀,拍摄了一系列具有浓烈怀旧风格,叙事散淡,意境悠远的电影,比起同时代的其他导演,他俨然不具备陈凯歌、张艺谋等导演对传统文化与道德的审视与批判的精神,他自觉向传统文化靠拢的情怀在《那山、那人、那狗》中表现尤甚:一种得天地之灵气、空灵飘逸的意境;一个有着慈爱孝顺、恬静祥和、有着古朴民风的"理想国"。但在这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中,他却并不如老庄那般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也不若禅宗哲学那般体验存在本身的虚无空寂,而是以儒家仁者爱人、鞠躬尽瘁为其精神内核,表达了一种士大夫式的舍己为人、兼济天下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诗电影 意境 道家 禅宗 儒家哲学
下载PDF
重谈旧事--看《城南旧事》有感
5
作者 苏凤仪 《珠海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电影欣赏 散文诗电影 叙述方式 爱国主义情感 自传色彩 《城南旧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