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歌(组诗)
1
作者 马晓麟 《朔方》 2016年第9期36-38,共3页
杨庄子雨水奇缺牛羊,可以不满圈五谷。
关键词 中国 当代文学 散歌(组诗)》
原文传递
兴国山歌形式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启福 钟善金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07-109,共3页
兴国山歌是赣南客家音乐中的一枝奇葩,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章将兴国山歌划分为散歌、长歌、情歌、民俗歌、杂歌等五种形式,并相应进行阐述,使人们对兴国山歌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关键词 兴国山 散歌 民俗
下载PDF
行体乐府四题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福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0-176,共7页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同其他几种新的乐府诗体一样,在"... 行体乐府是在汉魏之世歌咏杂兴的背景下产生的诗歌形式,乃诗之流变为八体之一体,其名称多样,或为"歌",或为"行",或为"篇",或与"歌"并称为"歌行",同其他几种新的乐府诗体一样,在"协声律,播金石"的情况下,亦"总谓之曲",也即行体乐府,有散歌和入乐等不同存在形式。其类例归属在乐舞则为杂乐、杂舞,在乐府歌诗则为杂体。在乐府歌辞中有较广分布,在短箫铙歌、鼓角横吹曲、杂舞曲辞、大曲曲辞中亦均有使用。早期的乐府诗皆为乐章,乃古之诗可歌者;而诗章与乐章在题材内容、体制形式、传播表演等各方面是不一定成正比的。随着乐府歌诗创作在汉魏之交形势的急剧变化,出现了"选词以配乐"与"由乐以定词"同时并存的现象,诗、乐渐趋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 散歌 乐章
下载PDF
Marriage in Pre-lslamic Arabia as Reflected in Poetry and Prose: The Social and Humane Relation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4
作者 Nader Masarwah 《Sociology Study》 2013年第11期847-857,共11页
This study aims at illuminating the institution and customs of marriage in the pre-lslamic period (Al-]ahiliyya),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putting to rest certain completely unfounded, fabricated and slanderous claim... This study aims at illuminating the institution and customs of marriage in the pre-lslamic period (Al-]ahiliyya), and at the same time at putting to rest certain completely unfounded, fabricated and slanderous claims about this period which have been disseminated by a not inconsiderable number of scholars. It will present the facts about marriage in the period in question by way of showing how it appears in pre-lslamic literature, prose as well as poetry, and how the social and humane relation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reflected in the pre-islamic poetry and pr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RIAGE CELIBACY DIVORCE exogamous choice bridal money
下载PDF
书剑啸长空——我眼中的卞毓方
5
作者 贺江 《神州》 2012年第2X期45-49,44,共6页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 天边缥缈奇峰,曾是我旧时家处。拂袖去来,软尘初踏,蒙城西住。短锄栽花,长诗佐酒,几回凝伫。惯裂笛吹云,高歌散雾,振衣上、千岩树。莫学新声后主,恐词仙、笑侬何苦。摘斗移星,惊沙落月,辟开云路。蓬岛旧游,员峤新境,从头飞渡。且笔泻西江,文翻北海,唤神龙舞。——梁羽生《水龙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岛 员峤 梁羽生 季羡林 旧游 吹云 千岩 南怀瑾 金庸
下载PDF
Poetry, Ellipsis, and Katherine Mansfield's "Special Prose"
6
作者 SHIEH Wen-Sh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proposes to explore Mansfield's "special prose" by examining the two issues raised in her journal entries: First, the phrase "perhaps not in poetry. No, perhaps in Prose" in her journal... In this essay, the author proposes to explore Mansfield's "special prose" by examining the two issues raised in her journal entries: First, the phrase "perhaps not in poetry. No, perhaps in Prose" in her journal entry of 22 January 1916 shows that Mansfield plans to experiment with a kind of poetic prose, or in her own words--"special prose". The profound affinity between the "special prose" and the notion of elegy, "a mournful poem for the dead" (OED, "elegy", n. sense 1), calls attention to her work's decisive but still insufficiently examined relationship to poetry and her preoccupation with mortality. Second, the words "scraps", "bits", and "nothing real finished" in her journal entry of 19 February 1918 indicate that the mortal fragility she writes about in her "special prose" is closely bound up with verbal fragility, as embodied, for example, in the form of an ellipsis mark that she uses extensively elsewhere in her short stories. Her connection to poetry and her use of ellipsis marks will be discussed by looking at the impact of John Keats's poems on her own work and "The Canary" (1922), the last story she completed before her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SFIELD KEATS POETRY "special prose" ELLIPSIS mortal fragility
下载PDF
近世“梁祝”歌谣的文人化及其学术史进路
7
作者 匡秋爽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66,共6页
在以"梁祝"传说为母题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梁祝"歌谣产生时间最早、传承历史最长、流布范围最广。明清之前的"梁祝"歌谣主要是民间自然产生、百姓自发传唱的散歌口传阶段,歌谣主题、内容和形式受地域... 在以"梁祝"传说为母题的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梁祝"歌谣产生时间最早、传承历史最长、流布范围最广。明清之前的"梁祝"歌谣主要是民间自然产生、百姓自发传唱的散歌口传阶段,歌谣主题、内容和形式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异彩纷呈。近世以来,"梁祝"歌谣受到文人关注并加以辑录、改编,歌谣主题逐渐集中明确,词句更加考究,音韵格律得到高度提升,传播形式也由自然口传形态转向文字记载和印刷传播,并为越剧、京剧、川剧等"梁祝"题材戏剧提供了文本依据和艺术借鉴。20世纪初钟敬文、朱自清、顾颉刚、冯沅君等人对"梁祝"歌谣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为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发轫与开端提供了尝试和助力,而当代海外汉学家对"梁祝"歌谣的分析论述则具有异域视角和独到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 散歌 叙事 文人化 学术视野
原文传递
宫本博子秀歌选译
8
作者 李芒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1990年第5期4-5,3,共3页
宫本博子1924年生于日本山口县新南阳市,共立女子专门学校毕业。从1943年至1945年问曾在北京崇贞学院执教。尔后,三十二年间,曾担任新南阳市和德山市中学教师。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讲授日本语言文学,培养了众多日... 宫本博子1924年生于日本山口县新南阳市,共立女子专门学校毕业。从1943年至1945年问曾在北京崇贞学院执教。尔后,三十二年间,曾担任新南阳市和德山市中学教师。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在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讲授日本语言文学,培养了众多日本语言文学人才。1988年出版短歌散文集《辣椒花》,收载短歌五百五十首和散文多篇。此外,还有她指导学生创作的短歌多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 子秀 四川外语学院 中学教师 专门学校 山口县 五百 元九 学生创作
原文传递
米芾书画诗词相间意境浅说
9
作者 陈磊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7期161-161,共1页
米芾为宋代书法和画染的巨匠,毕生以翰墨名世,兼及诗词。米芾尚存的诗词得后人甚高之评价,以为清逸纵怀,旷婉兼作,得其书风。米芾篆、隶、行、草。
关键词 米芾 书风 宋代诗 沉着痛快 清峻 宋代文人 仕宦生涯 山岫 莘野
原文传递
米芾书画诗词相间意境浅说
10
作者 陈磊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7年第2期162-162,共1页
米芾为宋代书法和画染的巨匠,毕生以翰墨名世,兼及诗词。米芾尚存的诗词得后人甚高评价,以为清逸纵怀,旷婉兼作,得其书风。米芾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宋四家"。
关键词 米芾 宋四家 书风 宋代诗 道教思想 仕宦生涯 殊俗 宋代文人 行草书
原文传递
想起那农妇
11
作者 丁可 《诗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0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老粗布 陈麦 黄砂 揉皱
原文传递
江南吟(五首)
12
作者 苏仲湘 《诗刊》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中秋望月 秋风曲 访苏州 万金
原文传递
诗三首
13
作者 陈仁德 《岷峨诗稿》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蜀道 夜归 病中吟 浮图关 一春 悬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