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旋唇纲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1
作者
谷思雨
姜传奇
+4 位作者
刘斌
王雪艳
刘真诚
陈瑛
缪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
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将瘦尾虫属(Uroleptus)归入尾柱目(Urostylida)。但是,基于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与散毛目内部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为进一步探讨旋唇纲(Spirotrichea)内部类群的系...
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将瘦尾虫属(Uroleptus)归入尾柱目(Urostylida)。但是,基于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与散毛目内部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为进一步探讨旋唇纲(Spirotrichea)内部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瘦尾虫属的系统发育地位,我们对四种旋唇纲纤毛虫(澳大利亚速体虫(Notohymena australis)、瘦尾虫属未定种(Uroleptus sp.)、弹跳虫属未定种(Halteria sp.)和楯纤虫属未定种(Aspidisca sp.))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基于151个直系同源基因的51 596个氨基酸位点对旋唇纲开展更全面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分析结果支持旋唇纲中四个亚纲单系:寡毛亚纲与环毛亚纲聚为姐妹枝,腹毛亚纲与这两个亚纲的亲缘关系更近,游仆亚纲位于旋唇纲的基部。尾柱目非单系,瘦尾虫属与散毛目中的尖毛虫科聚为一支,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唇纲
瘦尾虫
尾柱
目
散毛目
原文传递
鬃异源棘尾虫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晓甜
李俐琼
+1 位作者
马洪钢
胡晓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90,共9页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鬃异源棘尾虫(Tetmemena pustulata(Müller,1786)Eigner,1999)漠河种群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研究表明:本种群与其他种群在活体形态和纤毛图式特征方面十分吻合。无性生殖期间细...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鬃异源棘尾虫(Tetmemena pustulata(Müller,1786)Eigner,1999)漠河种群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研究表明:本种群与其他种群在活体形态和纤毛图式特征方面十分吻合。无性生殖期间细胞发生学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如下:1)老口围带为前仔虫所继承,老波动膜仅在前部发生更新;2)后仔虫口原基为表层独立发生;3)老棘毛II/2、III/2与IV/3、IV/2、V/4分别参与前、后仔虫额-腹-横棘毛原基的构建;4)前、后仔虫额-腹-横棘毛原基I-VI以"1∶3∶3∶3∶4∶4"的方式分化形成棘毛;5)前、后仔虫的缘棘毛原基分别由老结构反分化形成;6)背触毛发生为尖毛虫模式,但2列背缘触毛原基源于右缘棘毛原基前端断裂。本研究为该种背缘触毛原基起源的首次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
毛
虫
腹
毛
亚纲
散毛目
尖
毛
虫科
细胞发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旋唇纲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1
作者
谷思雨
姜传奇
刘斌
王雪艳
刘真诚
陈瑛
缪炜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8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25021,3190033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8 M642954)共同资助。
文摘
根据传统形态学特征的系统分类学研究,将瘦尾虫属(Uroleptus)归入尾柱目(Urostylida)。但是,基于单基因和多基因联合的分子系统发育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与散毛目内部类群的亲缘关系更近。为进一步探讨旋唇纲(Spirotrichea)内部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以及瘦尾虫属的系统发育地位,我们对四种旋唇纲纤毛虫(澳大利亚速体虫(Notohymena australis)、瘦尾虫属未定种(Uroleptus sp.)、弹跳虫属未定种(Halteria sp.)和楯纤虫属未定种(Aspidisca sp.))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并基于151个直系同源基因的51 596个氨基酸位点对旋唇纲开展更全面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分析结果支持旋唇纲中四个亚纲单系:寡毛亚纲与环毛亚纲聚为姐妹枝,腹毛亚纲与这两个亚纲的亲缘关系更近,游仆亚纲位于旋唇纲的基部。尾柱目非单系,瘦尾虫属与散毛目中的尖毛虫科聚为一支,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结果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关键词
旋唇纲
瘦尾虫
尾柱
目
散毛目
Keywords
Spirotrichea
Uroleptus
Urostylida
Sporadotrichida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鬃异源棘尾虫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罗晓甜
李俐琼
马洪钢
胡晓钟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海洋学院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2-9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30077)
青岛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15-12-1-1-jch)资助~~
文摘
利用活体观察和蛋白银染色技术对鬃异源棘尾虫(Tetmemena pustulata(Müller,1786)Eigner,1999)漠河种群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研究表明:本种群与其他种群在活体形态和纤毛图式特征方面十分吻合。无性生殖期间细胞发生学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如下:1)老口围带为前仔虫所继承,老波动膜仅在前部发生更新;2)后仔虫口原基为表层独立发生;3)老棘毛II/2、III/2与IV/3、IV/2、V/4分别参与前、后仔虫额-腹-横棘毛原基的构建;4)前、后仔虫额-腹-横棘毛原基I-VI以"1∶3∶3∶3∶4∶4"的方式分化形成棘毛;5)前、后仔虫的缘棘毛原基分别由老结构反分化形成;6)背触毛发生为尖毛虫模式,但2列背缘触毛原基源于右缘棘毛原基前端断裂。本研究为该种背缘触毛原基起源的首次揭示。
关键词
纤
毛
虫
腹
毛
亚纲
散毛目
尖
毛
虫科
细胞发生
Keywords
ciliate
Hypotrichia
Sporadotrichida
Oxytrichidae
morphogenesis
分类号
Q959.117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旋唇纲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支持瘦尾虫属归于散毛目
谷思雨
姜传奇
刘斌
王雪艳
刘真诚
陈瑛
缪炜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2
鬃异源棘尾虫的形态学及细胞发生学研究
罗晓甜
李俐琼
马洪钢
胡晓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