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散粉前后高温胁迫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秒 李鸿萍 +5 位作者 齐红志 王群 张学林 赵亚丽 刘天学 李潮海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2-30,共9页
为研究散粉前后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吐丝、散粉特性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5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高级鉴定组合为材料,通过全自动智能升温系统设置42℃高温,于散粉前10 d—散粉后10 d进行高温处理,对照全生育期无高温胁迫。结果表... 为研究散粉前后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吐丝、散粉特性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25个遗传背景不同的玉米高级鉴定组合为材料,通过全自动智能升温系统设置42℃高温,于散粉前10 d—散粉后10 d进行高温处理,对照全生育期无高温胁迫。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吐丝持续时间总体延长,较对照最多滞后达7 d,散粉持续时间总体变短,吐丝散粉间隔期总体拉长;所有组合叶片SPAD值均降低(降幅4.1%~12.9%),株高总体增加(增幅1.1%~35.4%),地上部干质量均降低(降幅10%以上),根干质量、穗位高和茎粗增减趋势不一致;产量减少1.8%~11.3%。根据耐热系数和隶属函数值,供试杂交组合22、14相对较耐热。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吐丝持续时间、散粉持续时间、吐丝散粉间隔期、单穗粒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株高、茎粗、根冠比这9个指标可以作为杂交组合耐热筛选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前后 高温胁迫 产量 吐丝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 耐热鉴定
下载PDF
不同品种观赏海棠花粉量及花粉活力的测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玲玲 李千惠 +3 位作者 徐品馨 邵佳奇 徐同乐 张往祥 《江苏林业科技》 2017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观赏海棠春之颂、赛尔科、高原玫瑰和红衣主教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花药不同散粉处理方式对散粉时间及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花期不同阶段对花药含粉量与花粉活力的影响,旨在为观赏海棠父本花粉收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25... 以观赏海棠春之颂、赛尔科、高原玫瑰和红衣主教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花药不同散粉处理方式对散粉时间及其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以及花期不同阶段对花药含粉量与花粉活力的影响,旨在为观赏海棠父本花粉收集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25℃+干燥剂的条件下,花药散粉时间显著少于其他条件(自然状态+干燥剂、25℃、干燥皿+干燥剂)(P<0.05),红衣主教、春之颂和赛尔科品种完全散粉分别需18,10,10 h,比其他条件缩短了10%—71.8%,不同散粉条件之间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的差异性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春之颂、高原玫瑰、赛尔科品种盛花期花粉管长度及花药含粉量(每60个花药分别达到5 000,22 500,5 750粒)均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末花期的花粉萌发率则显著低于其他阶段(P<0.01),而其他阶段花粉萌发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方式 散粉时间 管长度 萌发率
下载PDF
玉米雄穗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及遗传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冯云超 余志江 +5 位作者 霍仕平 晏庆九 向振凡 张芳魁 羊炼 张兴端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以短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WZ08X38和长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BS1074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春... 以短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WZ08X38和长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玉米自交系BS1074杂交获得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株系为材料,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对玉米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春播和夏播玉米的抽雄至散粉间隔时间的最适遗传模型分别是E-0和E-3,即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和2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春播结果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均为-0.831,显性效应值分别是-0.679和-0.025,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为40.955%、60.657%和52.32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002%、14.298%和25.642%,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59.03%、25.03%和22.02%;夏播结果中,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分别为0.180和-0.651,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中分别是27.295%、26.997%和39.05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001%、0.001%和0.001%,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72.74%、72.95%和6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抽雄至间隔时间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效应
原文传递
玉米制种父本的栽培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5
4
作者 赵长海 《种子科技》 2001年第2期105-105,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制种 父本 栽培技术 行比 散粉时间 人工辅助授 合理密植 肥水管理 种子产量
下载PDF
Size Reduction of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Starch on Beads Mill: Effect of Dispersing Medium and Milling Time
5
作者 Marcos Antonio Neves Petr Dejmek +1 位作者 Isao Kobayashi Mitsutoshi Nakajima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5年第3期103-111,共9页
The primary interest to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lling parameters on the size of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starch particles, aiming to produce small, uniformly sized modified starch microspheres. O... The primary interest to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illing parameters on the size of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starch particles, aiming to produce small, uniformly sized modified starch microspheres. Octie, a commercial product originated from cornstarch modified using Octenyl Succinate Anhydride (OSA), was dispersed (3 wt%) using different media (water or ethanol) and subsequently wet-milled using a beads mill with zirconium beads at a rotation of 6,000 rpm up to 30 min. It was found that milling Octie in water dispersion for 3 min resulted in the smallest mean particle size (2.04 i 0.91 ktm), compared to unmilled modified starch granules (15.2 ~ 6.0 lam). Granular size and morphology changed considerably with further milling. For instance, very dense clusters with variable particle sizes (20.6 ~ 10.0 lam) were obtained after 30 min milling. As depicted by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a large number of particles were apparently flattened during the milling process rather than broken, forming aggregates. Ultimately, within the range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ested, production of sub-micron modified starch particles was not 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PHOBIC octenyl modified starch milling.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