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谈敦煌壁画临摹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其琼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7,共6页
敦煌壁画临摹工作早就开始了。有序的敦煌壁画临摹工作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到今日的敦煌研究院已有近七十年从不间断的壁画临摹历史,六十余年间历经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三次命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 敦煌壁画临摹工作早就开始了。有序的敦煌壁画临摹工作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开始,到今日的敦煌研究院已有近七十年从不间断的壁画临摹历史,六十余年间历经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三次命名,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敦煌壁画临摹工作的认识和要求,是有鲜明区别的,敦煌的临摹工作始终沿着目标明确的道路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临摹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阶段 敦煌文物研究所阶段 敦煌研究院阶段
下载PDF
敦煌壁画临摹与当代艺术创作关系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鑫 《丝绸之路》 2012年第2期99-100,共2页
敦煌壁画临摹由最开始作为敦煌学显著于世的视觉代言,再到敦煌研究机构的研究手段,以及由此派生出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运用,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敦煌壁画临摹对艺术创造的影响。敦煌壁画临摹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怎样更好地... 敦煌壁画临摹由最开始作为敦煌学显著于世的视觉代言,再到敦煌研究机构的研究手段,以及由此派生出在绘画艺术创作方面的创新运用,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敦煌壁画临摹对艺术创造的影响。敦煌壁画临摹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应该怎样更好地和时代形成对话?敦煌壁画艺术的继承模式是精英阶层的精神交流,还是成为中国人进行艺术性创造可以随手拈来的自然影响因素?临摹是复制还是创新手段?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去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临摹 艺术形式 公众接受
下载PDF
张大千与日本——以临摹敦煌石窟壁画展为视角
3
作者 赵忠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4期75-77,共3页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画家,其游历丰富,作品风格多样,画法精湛卓越。张大千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游历日本,因此艺术活动的研究离不开日本这个视点。本文通过梳理张大千与日本相关资料,以其敦煌壁画临摹经历和1956年...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画家,其游历丰富,作品风格多样,画法精湛卓越。张大千前后长达半个多世纪游历日本,因此艺术活动的研究离不开日本这个视点。本文通过梳理张大千与日本相关资料,以其敦煌壁画临摹经历和1956年在东京所办“张大千临摩敦煌石窟壁画展览”为视角,探究张大千艺术创作活动对日本画坛和以敦煌题材闻名的日本画家平山郁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 日本 敦煌壁画临摹 平山郁夫
下载PDF
两岸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思考
4
作者 汪毅 《巴蜀史志》 2011年第4期38-43,共6页
两岸文化交流,《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谱写了“和合文化”新篇章,体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精髓。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努力促成,则将是这个新篇章迭起的又一个高潮,亦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延伸,以及四川申请第... 两岸文化交流,《富春山居图合璧展》谱写了“和合文化”新篇章,体现了中国历史进程中所凝聚的文化精髓。而《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努力促成,则将是这个新篇章迭起的又一个高潮,亦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延伸,以及四川申请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成都举行暨第七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一个成果。文章就两岸共同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的价值判断、相关比较、可行性等,阐述了六点理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春山居图合璧展》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珠联展》 理由
下载PDF
读《李其琼临摹敦煌壁画选集》
5
作者 赵声良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1,共3页
关键词 《李其琼临摹敦煌壁画选集》 敦煌研究 唐代壁画 美术研究
下载PDF
《敦煌壁画线描百图》《李其琼临摹敦煌壁画选集》最近出版
6
作者 辛一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35,共1页
为配合敦煌研究院成立60周年庆典,由敦煌研究院编辑的《敦煌壁画线描百图》、《李其琼临摹敦煌壁画选集》于2004年7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关键词 敦煌壁画线描百图》 《李其琼临摹敦煌壁画选集》 历史文化 艺术风格
下载PDF
馆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巩梦婷 韦荃 +2 位作者 杨娟 雷淑 张凯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60-69,共10页
四川博物院是收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最多的机构,共计195件(未含白描画稿)。通过对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入馆前后的历史信息、保存环境,入馆后的参展情况、保护修复史和文物现状等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文物现状,寻找文物本体... 四川博物院是收藏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作品最多的机构,共计195件(未含白描画稿)。通过对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入馆前后的历史信息、保存环境,入馆后的参展情况、保护修复史和文物现状等进行梳理研究,有助于深入认知文物现状,寻找文物本体病害产生的原因,为开展文物科技保护研究奠定基础。同时,借助对文物现状和病害的分析对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保护和修复策略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历史 现状 脱粉 保护和修复
原文传递
张大千与中国文艺复兴
8
作者 汪毅 《巴蜀史志》 2010年第1期37-43,共7页
中国文艺复兴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是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久久思考和孜孜探索的重要命题。该文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 中国文艺复兴关系到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是中国文化界和思想界久久思考和孜孜探索的重要命题。该文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文化现象考察“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解读了敦煌文化遗存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的种种同比性.进而论证:中国“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成都是“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时间在1944年1月,标志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而中国文艺复兴的盛行始于当今。此外,该文首次提出中国文艺复兴“阶段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文艺复兴 中国文艺复兴说 敦煌壁画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下载PDF
张大千与中国文艺复兴 被引量:1
9
作者 汪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文章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文化现象考察"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的学说,解读了敦煌文化遗存与欧洲文... 文章对现代学界纷呈的"中国文艺复兴说"作了表述和解析,并通过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所推动的20世纪显学—─"敦煌学"的文化现象考察"唤起中国文艺的复兴"的学说,解读了敦煌文化遗存与欧洲文艺复兴肇始的种种同比性,进而论证:中国"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成都是"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时间在1944年1月,标志是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此外,该文首次提出中国文艺复兴"阶段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复兴说 敦煌壁画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成都
下载PDF
成都: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被引量:1
10
作者 汪毅 《文史杂志》 2019年第5期84-93,共10页
在历史进程中,成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城市名片纷呈。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成都就有“小巴黎”之称。1944年1月25日,因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强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的显学——“敦煌学”,再加上全民族抗战以及... 在历史进程中,成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城市名片纷呈。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成都就有“小巴黎”之称。1944年1月25日,因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在成都举办,强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的显学——“敦煌学”,再加上全民族抗战以及“大时代文化建设运动”的机遇,使“文艺复兴权舆,肇于成都”,成都系“中国文艺复兴之翡冷翠城”(中国文艺复兴的发祥地)的舆论一时响亮,并成为媒体传播的主题。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成都拥有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蕰、无比强大的创新活力,有理由、有条件打造成都系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的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 中国文艺复兴发祥地 名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