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义的非范畴化特征——以韩国语称谓敬语“两班”为例
1
作者 李丹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69-73,共5页
称谓词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两班"是封建身份等级社会文化的折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封建等级社会不平等的"代名词"。这诸多不平等源于封建等级社会的制度规约,经济、政治不平等所带来的... 称谓词最能反映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两班"是封建身份等级社会文化的折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封建等级社会不平等的"代名词"。这诸多不平等源于封建等级社会的制度规约,经济、政治不平等所带来的思想意识形态上的不平等,这种思想意识形态的不平等源于儒家传统礼文化"分"的思想。反映儒家礼文化核心"分"思想的称谓敬语"两班",其语义范畴的扩展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社会体制、政治体制的变迁,为适应新情况的需要,实现新的突破,新的语义关系被建立,最终完成了由成词语素向词缀语素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语 称谓敬语 “两班” 非范畴化
下载PDF
从交际礼俗规范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2
作者 徐晓霞 《长春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84-86,共3页
通过比较中西方交往活动中常见的基本的礼节方式、见面客套用语、“女士优先” 原则、对待隐私态度等方面的迥异之处,进而阐明中西方之间历史渊源和文化的差异性。
关键词 交际礼俗 礼俗规范 非语言交际 文化差异 中国 西方 敬语称谓 见面客套用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