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血管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余俊 彭辉 杨海辉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CTA和DSA检查...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于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颅内动脉瘤手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CTA和DSA检查。比较CTA检查与CTA联合DSA检查方式的肿瘤检出率、动脉瘤分布、瘤体直径及瘤颈宽度。结果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结果,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18例、大脑前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20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小脑上动脉瘤12例、小脑下动脉瘤5例。共92枚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20枚、大脑前动脉16枚、前交通动脉25枚、大脑中动脉10枚、小脑上动脉15枚、小脑下动脉6枚。CTA联合DSA检查检出率高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DSA检查检出瘤体分布数量多于CTA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联合DSA检查与CTA检查瘤颈宽度与瘤体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前予以CTA联合DSA检查能准确检测动脉瘤数量和定位肿瘤位置,可为介入治疗提供更精准的影像学结果,对疾病诊断评估和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评估
下载PDF
飞利浦FD20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故障维修二例
2
作者 康永存 贺佳志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0期101-103,共3页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DSA)是集平板探测器和X线成像系统为一体,兼具心脏造影和外周血管检查的新型数字平板减影机[1]。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2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ystem,DSA)是集平板探测器和X线成像系统为一体,兼具心脏造影和外周血管检查的新型数字平板减影机[1]。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2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并实时显现血管影。DSA具有对比度及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患者X线吸收量低及节省胶片等优点,现已成为医院开展相关诊疗的重要工具。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医工人员需按照设备使用要求进行日常与周期性保养[2]。随着设备投用时间延长,且设备常处于满负荷状态运行,设备故障率不断提高。医疗设备常见故障主要包括操作故障、机械故障、电路故障、软件故障[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飞利浦FD20 DSA使用过程中发生的2例故障进行分析,为业内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利浦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 故障维修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陶冉 崔进国 王晓琪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6-57,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MSCTA)在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有临床症状的下肢动脉病变行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并在1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检查,CT扫描数据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容积再现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比CTA及DSA两种成像结果。结果 CTA及DSA诊断22例26支下肢动脉共156个兴趣区内的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CTA图像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壁的钙化范围。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能够清晰显示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性病变的程度及范围,可为制定介入治疗方案及评价术后疗效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下肢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谢惠 吕发金 +4 位作者 覃川 姚开情 张丽娟 蒋孝先 李建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目的报道运用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段)走行及其分支解剖和变异。方法前瞻性观测脑血管或头颈血管VCTDS... 目的报道运用64层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olume computed tomography digitalsubtraction angiography,VCTDSA)研究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水平段(M1段)走行及其分支解剖和变异。方法前瞻性观测脑血管或头颈血管VCTDSA检查脑底动脉表现无异常者120例,在VR图像上观测MCA-M1段走行及分支类型,测量M1段起始处管径,比较不同侧别、性别管径有无差异。结果120例240侧MCA中,M1段走行分为4型:水平型40.41%(97/240侧),上斜型14.58%(35/240侧),下斜型7.92%(19/240侧),波浪型37.08%(89/240侧);M1段主干分3型:单干型7.91%(19/240侧)、双干型88.75%(213/240侧)、三干型3.33%(8/240侧);M1起始处管径左侧:(1.98±0.44)mm,右侧:(2.05±0.46)mm;男性:(2.01±0.39)mm,女性:(2.03±0.41)mm;管径不存在侧别和性别的差异(P=0.062、0.792)。M1段分支类型除TanrioverN划分八种类型外,另还有IIB、IIC、IVC亚型共3种亚型。发育变异包括窗式变异2例、副大脑中动脉1例、早分叉5例。结论VCTDSA能清楚地显示MCA-M1段血管的解剖和变异,管径正常值可作为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解剖
下载PDF
64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应用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元斌 谌业荣 周恩汉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2年第9期877-878,共2页
CT血管造影(CTA)目前已经成为全身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临床使用广泛[1]。CTA后处理方法中容积再现(VR)技术能直观、立体地显示相应兴趣血管,深受临床青睐。然而,对于有些部位如头颈部或下肢,由于血管走行常与周围骨骼相邻或紧贴,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64层螺旋CT 响因素 应用 CT血管 临床使用 后处理方法 检查手段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6
6
作者 迟宝权 刘亚静 +1 位作者 崔雷雷 刘朝艳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 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减影成像检查结果分为椎动脉狭窄者52例、非椎动脉狭窄者68例。分别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120...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方法 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数字减影成像检查结果分为椎动脉狭窄者52例、非椎动脉狭窄者68例。分别采用磁共振血管成像、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12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动脉狭窄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比较磁共振血管成像、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以数字减影成像检查为金标准,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真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假阳性例数分别为50、2、54、14例,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真阳性、假阴性、真阴性、假阳性例数分别为44、8、39、29例,二者比较,P均<0. 05。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6. 15%、79. 41%、86. 67%,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 62%、63. 24%、69. 17%,二者比较,P均<0. 05。结论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诊断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可作为后循环脑梗死椎动脉狭窄的一种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后循环脑梗死 椎动脉狭窄
下载PDF
大型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的日常保养和维护 被引量:9
7
作者 董永攀 《中国医学装备》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根据多年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经验,从方法上针对性地对大型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DSA)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提出了的一些见解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系统 保养和维护
下载PDF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分析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特点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刚 刘文军 《影像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特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大脑中动脉存在有动脉瘤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数量,并将M2分叉处动... 目的:探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应用于研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MCAA)特点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确诊大脑中动脉存在有动脉瘤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及数量,并将M2分叉处动脉瘤分叉的角度与正常的大脑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M3-5段肿瘤2个(2.9%),M2远端段肿瘤7个(10.3%),M2分叉处肿瘤49个(72.1%),M1段肿瘤10个(14.7%)。左右两侧MCAA的发生部位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M2分叉处肿瘤分叉角度为(141.34±28.41)°,而正常大脑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为(98.21±21.36)°,两者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大脑左右侧的中动脉M2分叉处角度相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2处多发MCAA,且其发生率会随M2分叉角度的增加而增加,VCTDSA在MCAA的特点分析中有较高价值,适合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 大脑中动脉 动脉瘤
下载PDF
基底动脉走行和变异的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研究
9
作者 唐贵超 陈莉 吕发金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332-2334,2336,共4页
目的运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研究基底动脉走行和变异,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观测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VCTDSA检查、非脑卒中患者且头部或头颈VCTDSA检查未... 目的运用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VCTDSA)研究基底动脉走行和变异,探讨基底动脉迂曲与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方法观测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VCTDSA检查、非脑卒中患者且头部或头颈VCTDSA检查未见病变者110例,在容积再现(VR)图像上观察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发育情况、基底动脉有无迂曲、是否存在窗型变异,并分别测量基底动脉的长度与管径,同时对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发育情况与基底动脉迂曲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110例检查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占17.27%(19/110);基底动脉有迂曲占22.73%(25/110);基底动脉窗型变异占2.73%(3/110)。(2)基底动脉平均长度为(28.25±3.88)mm,平均管径为(3.86±0.54)mm。(3)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与基底动脉迂曲呈正相关(P<0.01,r=0.52)。结论 VCTDSA能清楚显示基底动脉的解剖和变异,管腔及血管长度值可以为提供临床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椎动脉颅内段发育不良与基底动脉迂曲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解剖 容积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的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赖焕泉 曾怡群 卢伟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3期472-474,481,共4页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的106例临床怀疑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对其影像学...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2014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的106例临床怀疑为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由头颈部血管诊断经验丰富的3名主治以上医师共同评估血管减影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106例经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患者中,有1例患者检查时制动不良,图像减影质量差,无法诊断;有3例患者未发现血管狭窄;余102例共计发现狭窄118处,有13例患者存在2处或以上血管狭窄:颈动脉(38支),椎-基底动脉(32支),大脑前动脉(15支),大脑中动脉(21支),大脑后动脉(12支)。结论:对106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狭窄性疾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分析结果表明,128层螺旋CTA成像清晰(可与常规DSA相媲美),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去除骨质,在评价患者的头颈部血管狭窄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血管狭窄性疾病 128层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结果研究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涛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7期73-74,共2页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并接受64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的31... 目的 :评价64排螺旋CT头颈部联合扫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临床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42例)并接受64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查(DSCTA)的31例疾病患者,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部分与DSA对照,由2名主治以上医学影像科、1名血管介入科及1名神经外科医师共同评估血管减影图像质量、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结果:动脉瘤(25例)、动静脉畸形(6例)、正常(11例)。结论:64排螺旋CT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CTA)能够有效的去除骨质,图像清晰,具有无创、快速、简便、安全性高,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提供准确、可靠性高的病因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蛛网膜下腔出血 64排螺旋CT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腹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军伟 位思荣 +1 位作者 侯鲁强 迟强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707-707,共1页
在腹部血管介入治疗中,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解剖上前后重叠严重,不能提供完整的空间结构信息,为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治疗中靶血管的选择和定位增加了很多难度。旋转DSA(rotational DSA,RDSA)三维血管成像是利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 在腹部血管介入治疗中,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解剖上前后重叠严重,不能提供完整的空间结构信息,为超选择插管及栓塞治疗中靶血管的选择和定位增加了很多难度。旋转DSA(rotational DSA,RDSA)三维血管成像是利用血管造影机C型臂快速旋转过程中行靶区DSA的新技术,可多方位显示血管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腹部血管 介入性治疗
下载PDF
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腹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徐风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4期188-188,共1页
目的探讨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腹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58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结果 54例(93.1%)患者的造影影像均清晰显示出有关血管的具体来源与走向,仅4例(6.9%)显示效果不佳。结论将旋... 目的探讨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在腹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对58例患者进行造影检查。结果 54例(93.1%)患者的造影影像均清晰显示出有关血管的具体来源与走向,仅4例(6.9%)显示效果不佳。结论将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有效应用于腹部介入治疗中,可多方位的清晰显示出病变特征,为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三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腹部 介入治疗
下载PDF
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3D TOF MRA与MR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的联合评价
14
作者 王春霞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MR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TOF MRA DAVF 特异度
下载PDF
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价值
15
作者 张强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8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8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使用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与传统容积扫描进行图像结果的比对。结果:128层CT四... 目的:分析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方面的价值。方法:对28例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患者使用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与与传统容积扫描进行图像结果的比对。结果: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方面,定位及立体显示的结果要优于传统容积扫描结果,但是在一些细节显示上略显不足。结论:128层CT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的检查结果可以作为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主要诊断依据,尤其是在诊断脑深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方面有着显著效果,但在细节显示山略显逊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8层CT 四维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技术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
下载PDF
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三维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20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伟 晁满香 +2 位作者 王岚 聂书伟 付学锋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和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 Graphicangiography,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并讨论其意义...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wo-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2D-DSA)和三维CT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 Graphicangiography,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并讨论其意义。方法:2009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204例(286个动脉瘤),男性90例,女性114例,年龄(48.6士16.8)岁6用2D.DSA和3D.CTA检查,并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患者不同大小和部位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外科手术治疗包括脉瘤夹闭128例(206个动脉瘤)和介入76例(80个动脉瘤)。结果:(1)根据瘤体大小,2D.DSA检出273个(95.4%),漏诊13个(4.6%);3D.CTA检出263个(92.0%),漏诊23个(8.0%);(2)根据不同部位,2D.DSA检出277个(96.8%),漏诊9个(3.2%);3D-CTA检出266个(93.O%),漏诊20个(7.0%)。根据动脉瘤体大小和部位分析,2D.DSA与3D.CTA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O.05)。手术治疗1~3个月后,临床治愈126例(61.8%),好转40例(19.6%),治愈好转率81.4%(166/204),恶化17例(8.3%),死亡21例(10.3%)。结论:2D.DSA和3D.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一致,而3D-CTA更具潜在的发展趋势。颅内动脉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CT及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17
作者 覃星悦 陈圣昌 +1 位作者 秦柱贵 陈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 目的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1月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均接受CAT及MRA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或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测量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与瘤颈宽度、对比不同大小的颅内动脉瘤检出情况,分析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结果9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经CTA检查后诊出64例单发颅内动脉瘤,经MRA检查后诊出61例单发颅内动脉瘤,两种方法检出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当瘤体<3 mm时CTA检出率93.33%高于MRA 60.00%(P<0.05);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3.33%、敏感度83.56%、特异度82.35%、Kappa值=0.548;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82.22%、敏感度80.82%、特异度88.24%、Kappa值=0.543;CTA联合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率95.56%、敏感度95.89%、特异度94.12%、Kappa值=0.861。结论CTA与MRA均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瘤,其中CTA可明显提高<3 mm的微小颅内动脉瘤诊出率,但联合应用时的敏感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 1.5T磁共振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诊断效能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下载PDF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玉姝 张春志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0期118-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手术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8例的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且所有患者后期均经过数字减影处理。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检出动脉瘤133个,常规CT血管成像漏诊14...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手术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8例的CT血管成像资料,并且所有患者后期均经过数字减影处理。结果 108例患者中,共检出动脉瘤133个,常规CT血管成像漏诊14个,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全部检出。两种方法检出的动脉瘤的大小、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对颅底处的动脉瘤有更好的检出率;两种方法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可以快速、无创、准确地做出诊断,是临床上颅内动脉瘤的首先检查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CT血管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应用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7期80-81,共2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灌注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灌注扫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CT灌注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特征,分析脑内病变与责任动脉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1)60例患者CT灌注图像均显示明显异常,与健侧比较,脑梗死病变区CBV、CBF均显著降低,MTT显著升高(P〈0.05)。(2)60例患者中存在动脉狭窄共52例(86.7%),其中单发15例,多发37例,共显示狭窄180处,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比例最高,颈总动脉比例最低。(3)60例患者中共45例(75.0%)患者CT灌注成像病灶区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责任血管相一致。结论 CT灌注成像能够早期发现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脑内病变的存在,并可进行量化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则可清晰显示责任血管,两者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从而指导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灌注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成像 脑梗死 颈内动脉
下载PDF
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和低场强MRI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曹福媛 陈燕浩 余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和低场强MRI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SAH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SCTA、低场强MRI检查。以脑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统计DSCTA及低场强MR... 目的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DSCTA)和低场强MRI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价值及影像特点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8年1月到医院就诊SAH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DSCTA、低场强MRI检查。以脑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统计DSCTA及低场强MRI诊断效能,统计DSCTA及低场强MRI对不同病因SAH检出率,统计DSCTA及低场强MRI对不同部位动脉瘤检出率,统计DSCTA及低场强MRI对不同大小动脉瘤检出率。结果 DSCTA对SAH诊断准确率92.94%,特异度80.00%,灵敏度93.75%;低场强MRI对SAH诊断准确率90.59%,特异度80.00%,灵敏度91.25%;DSCTA在颅内动脉瘤检出率高于低场强MRI(P<0.05);DSCTA及低场强MRI两种检测方式在不同部位、大小动脉瘤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A及低场强MRI均对SAH有较高诊断效能,其中DSCTA可提升血管对比度且可去除骨结构干扰,对动脉瘤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低场强磁共振成像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