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4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导航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涛 全亚宁 +1 位作者 徐硕 梁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21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UAE治疗的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中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7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行UAE治疗的子宫动脉栓塞患者共计6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造影引导下UAE治疗,观察组采用DSA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UAE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卵巢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E2水平低于术前,LH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三维导航技术应用于UAE治疗中,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三维导航 子宫动脉栓塞 并发症 卵巢功能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导航技术在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金钊 郑国 +2 位作者 高辉玲 刘江丽 付志霞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4年第5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接受治疗且术后均接受3个月随访的10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三维导航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北生殖妇产医院接受治疗且术后均接受3个月随访的105例UAE患者的资料,其中接受常规血管造影引导下UAE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接受DSA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UAE治疗的5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和卵巢功能指标[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_(2))]。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1.11±5.58)min少于对照组(72.33±7.04)min、治疗总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LH水平升高且高于观察组,E_(2)水平降低且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09%)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三维导航技术引导下的UAE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对卵巢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导航技术 子宫动脉栓塞 卵巢功能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图像对比度的关联研究
3
作者 刘国伟 赵幼平 +1 位作者 何淑韫 李汝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2981-2983,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图像质量和对比度的关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10月我院影像科行3D-DSA检查的疑似颅内血管病变患者93例临床资料,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根据对比剂注射速率分为...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对比剂注射速率与图像质量和对比度的关联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2年10月我院影像科行3D-DSA检查的疑似颅内血管病变患者93例临床资料,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液,根据对比剂注射速率分为<3.0mL/s(26例)、3.0~4.0mL/s(48例)、>4.0mL/s(19例),对比3种对比剂注射速率下的容积数字减影图像、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成像(MIP)的主观图像质量;比较3种对比剂注射速率下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1)、大脑前动脉垂直段(A2)、大脑中动脉水平段(M1)、大脑中动脉脑岛段(M2)数字减影图像的CT值。结果:<3.0mL/s、3.0~4.0mL/s、>4.0mL/s对比剂注射速率下的数字减影图像、VR及MIP图像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1、M1段数字减影图像CT值在<3.0mL/s、3.0~4.0mL/s、>4.0mL/s对比剂注射速率下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A2段的CT值在<3.0mL/s与>4.0mL/s对比剂注射速率下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而M2段CT值随对比剂注射速率上升,但差异不显著(P>0.05);A1、A2、M1段增强显影效果与对比剂注射速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25、0.286、0.527,均P<0.05);线性回归显示:A1、A2、M1段增强显影效果与对比剂注射速率呈显著线性特征(R^(2)=0.545、0.197、0.428,均P<0.05)。结论:3D-DSA检查中,1.80~4.68mL/s碘海醇注射液注射速率下,A1、A2、M1段脑动脉数字减影图像客观对比度随对比剂注射速率上升呈现显著增强,但M2段数字减影图像客观对比度与对比剂注射速率无显著增强关联。鉴于3D-DSA检查中,对于管腔较小的脑动脉显影,需谨慎采用提升对比剂注射速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对比剂注射速率 图像质量 图像对比度
下载PDF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测量左心耳开口与左心耳封堵术成功植入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
4
作者 杨晓敏 刘博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1期92-99,共8页
目的 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3D-TEE)成像、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2D-TEE)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 目的 探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3D-TEE)成像、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2D-TEE)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测量左心耳开口内径与成功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3日至2020年1月25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 LAAO)的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NVAF)患者,术前分别采用2D-TEE和3D-TEE评估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采用DSA进行术中左心耳造影并测量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比较3种影像学方法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和最终植入的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80例患者,年龄(68.25±9.15)岁,男性112例(62.2%)、女性68例(37.8%),CHA2DS2-VASc评分(3.56±1.76)分,左房前后径(46.00±6.31)mm。18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最终植入的封堵器直径为(28.1±3.2)mm。术前3D-TEE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为(24.67±2.67)mm,显著高于2D-TEE的测量值[(20.95±2.91)mm, P<0.001]和DSA的测量值[(23.91±2.79)mm, 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3D-TEE、2D-TEE和DSA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与最终植入封堵器大小均正相关(r=0.862、0.614、0.656, P<0.001)。结论 3D-TEE通过三维容积成像测量的左心耳开口最大直径显著高于2D-TEE和DSA测量的数值,且与成功植入封堵器大小的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二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数字血管造影 左心耳封堵术 非瓣膜性房颤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
5
作者 李济民 杨雪丽 陈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509-2511,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数共11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4月至2023年9月。所有患者均进行3D-CTA与3D-DSA分析,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瘤体最大直径与瘤颈径和3D-CTA对确诊的瘤体位置检出准确率。结果:两种检查方式对AN的检查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72,P<0.05),采用3D-CTA检出大脑前动脉、椎基底动脉检出符合率为100.00%,大脑中动脉66.67%,大脑后动脉为75.00%,前交通动脉为74.12%,后交通动脉为95.65%,颈内动脉颅内段为89.47%;3D-DSA与3D-CTA检查结果显示,两组瘤体最大直径、瘤颈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D-DSA检查相比,3D-CTA其一致性较高,且对于瘤体不同位置的检出率均表现优异,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血管成像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大脑前动脉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造影随访测量颅内动脉瘤栓塞残余的临床比较
6
作者 姜兴丰 刘璋 黄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9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随访测量颅内动脉瘤栓塞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87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患者均常规行3D-DSA与MRA检查,并对患者...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随访测量颅内动脉瘤栓塞残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宜春新建医院收治的87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患者均常规行3D-DSA与MRA检查,并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残余中的测量效果,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3D-DSA检查显示:完全闭塞45例,颈部闭塞28例,残留动脉瘤14例;MRA检查显示:完全闭塞47例,颈部残留30例,残留动脉瘤10例,不同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3、0.81)。3D-DSA检查显示2例(2.30%)发生并发症;MRA检查无并发症发生;3D-DSA检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1例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血管重叠;MRA检查图像清晰,4例伴有轻微干扰,未对结果产生影响。3D-DSA与MRA检查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后动脉(PCA)血管显示平均分支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3D-DSA与MRA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残余测量中均能实现病灶分级,且二者联合检查诊断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磁共振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栓塞残留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7
作者 刘亚明 赵中男 +3 位作者 黄方慧 刘帅毅 焦岩 吕庆海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639-643,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LDH病人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观察... 目的 探讨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LDH病人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组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观察组行DSA引导下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和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应用红外成像技术检测两组病灶处皮温。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病灶处皮温和VAS、ODI、JO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ODI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OD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病灶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病灶温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1个月和治疗3个月,LDH病人病灶处皮温与VAS、ODI、JOA评分均呈正相关(r=0.455、0.502、0.523、0.675、0.659、0.611,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采用DSA引导下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治疗效果良好,且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数字血管造影 腰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红外热成像技术 可行性分析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老年脑动脉瘤的价值研究
8
作者 王克枢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4年第8期186-189,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老年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5例疑似老年脑... 目的分析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老年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淄博市淄川区医院收治的95例疑似老年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均接受3D-CTA、DSA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老年脑动脉瘤的诊断效能。结果9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脑动脉瘤81例。3D-CTA联合DSA诊断为准确度为97.89%(93/95)、灵敏度为98.77%(80/81)、特异度为92.86%(13/14),均高于3D-CTA的78.95%(75/95)、81.48%(66/81)、64.29%(9/14)和DSA的82.11%(78/95)、86.42%(70/81)、57.14%(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26、12.695、14.036,P均<0.05)。结论3D-CTA在老年脑动脉瘤诊断中有较高临床价值,但与DSA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螺旋CT 数字血管造影 老年脑动脉瘤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针对性护理研究
9
作者 周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211-0214,共4页
探究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择2022.6~2023.6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手段,对比效果。结果 在84例患者中,通过DS... 探究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诊断的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及作用。方法 选择2022.6~2023.6期间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84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予以不同护理手段,对比效果。结果 在84例患者中,通过DSA检查,脑动脉瘤检出部位中,有36例为前后交通动脉,有28例为大脑前中动脉,有15例为颈内动脉,有5例为基底动脉。其中直径≤5mm为31例,5-25mm为47例,大于等于25mm为6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情绪状态、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均更突出(P<0.05)。结论 DSA能够在脑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将针对性护理应用于DSA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效果卓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技术 血管疾病 针对性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辅助经皮穿刺腹膜透析导管定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东亮 曹志国 +1 位作者 张莹 付晨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年第6期689-692,共4页
目的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技术辅助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立体定位,观察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实施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1年1... 目的实施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DSA)技术辅助下经皮穿刺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导管立体定位,观察技术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实施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3D-DSA辅助手术为观察组,既往实施的常规经皮穿刺置管手术为对照组,对两组导管位置满意率、手术时长、二次手术率进行对比,对腹透技术并发症及临床转归进行对比。结果共纳入观察组患者9例,对照组11例,随访中位时间5.00个月(3.00个月,8.75个月),观察组手术时长为中位时间52.0分(43.5,58.0),对照组为66.0分(58.0分,90.0分),差异有显著性(Z=-2.548,P=0.010);观察组PD导管位置不佳率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观察组无二次手术,对照组5/11例(χ2=5.182,P=0.038)。两组均无死亡、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及感染。结论3D-DSA辅助经皮穿刺PD置管术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三维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廖甜 王永恒 +1 位作者 李澜 黄湘俊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 目的 观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与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病人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传统鼻胃管减压治疗,研究组予以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指标(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 等级资料秩和检验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排气时间、拔管时间、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缓解时间、X线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8.61±20.38)小时、(80.35±20.26)小时、(82.49±21.59)小时、(88.66±23.55)小时、(3.49±0.75)天、(4.31±1.16)天和(6.53±1.1)天,对照组分别为(101.36±31.56)小时、(104.33±28.85)小时、(108.41±25.55)小时、(141.32±35.49)小时、(6.05±1.29)天、(7.29±1.32)天和(10.01±2.0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示,两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且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低于治疗后1天,但研究组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研究组出院时SF-36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侧孔快速交换法置管减压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程度,促进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 数字血管造影技术 经侧孔快速交换法 传统鼻胃管 疗效
下载PDF
脑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联合Smart Mask技术在颅内动脉瘤栓塞诊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华东 黄海能 +3 位作者 李传玉 黄才明 罗琨祥 栗学玉 《右江医学》 2023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3D-DSA)联合Smart Mask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微创诊疗的术前、术中评估及栓塞微创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 目的研究脑血管造影数字化三维重建(3D-DSA)联合Smart Mask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栓塞微创诊疗的术前、术中评估及栓塞微创诊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9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栓塞微创诊疗的患者为对象,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行数字化三维重建+Smart Mask技术的31例患者为研究组,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常规路径图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瘤体位置、破裂动脉瘤例数、PHASES评分、术前Hunt-Hess分级、术中对比剂用量、X线曝光量、手术时间、术中Raymond分级及术后康复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使用Smart Mask技术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性别(P=0.763)、年龄(P=0.901)、瘤体大小(P=0.069)、瘤体位置(P=0.314)、破裂动脉瘤例数(P=0.964)、PHASES评分(P=0.314)、术前Hunt-Hess分级(P=0.945)、术中Raymond分级(P=0.600)、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P=0.883)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Smart Mask技术的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X线曝光量、对比剂用量少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在血管内治疗过程中运用Smart Mask技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X线辐射量和对比剂的用量,降低手术过程中的风险。Smart Mask技术与常规路径图在瘤体栓塞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患者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三维重建 数字血管造影 Smart Mask技术 路径图 颅内动脉瘤栓塞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林拥华 章宝燕 +5 位作者 李新丰 刘德鑫 周志平 洪本祖 叶超平 黄启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raphy,DSA)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2例肝癌患者分别行常规DSA和旋转DSA检查,然后将所得旋转DSA图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使用多种后处理软件,显示患者的血管和病灶,并与常规DSA图像对比。结果:52例患者中,旋转DSA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均能够较清晰地显示肿瘤和供血血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角度;而常规DSA检查结果中,有12例患者无法清晰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其中2例患者在主病灶周围还存在较小子病灶,但是常规DSA检查无法清晰显示子病灶的供血动脉,两种方法肿瘤和供血血管显示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肝癌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DSA三维重建技术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清晰显示肿瘤和供血动脉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的角度,是对常规DSA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旋转数字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慧 王夏红 赵建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7-349,共3页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表面遮盖显示技术 数字 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诊断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2
15
作者 李文化 穆民 刘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 71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和 3D DSA。结果 本组共检查 71例 ,经 3D DSA技术共检出动脉瘤 4 4例 6 4枚... 目的 评价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3D 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怀疑和确诊为脑血管疾病的 71例患者行常规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 (DSA)和 3D DSA。结果 本组共检查 71例 ,经 3D DSA技术共检出动脉瘤 4 4例 6 4枚、颅内动静脉畸形 (AVM) 19例、血管狭窄致脑缺血8例 (6例颈内动脉狭窄、大脑前动脉闭塞 )。结论  3D DSA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颅内动脉瘤、AVM、血管狭窄的诊断最为准确、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疾病 技术诊断 颅内动静脉畸形 大脑前动脉闭塞 数字造影 颈内动脉狭窄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狭窄 DSA技术 DSA诊断 颅内动脉瘤 脑缺血 AVM
下载PDF
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与C臂CT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郭强 于加省 +3 位作者 何跃 陈如东 李振强 胡威 《中国医药》 2012年第7期855-856,共2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与C臂CT结合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旋转DSA及3D-DSA和其中8例需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C臂CT资料,通过对47例患者进...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与C臂CT结合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临床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常规DSA、旋转DSA及3D-DSA和其中8例需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C臂CT资料,通过对47例患者进行术前模拟手术人路,均行翼点入路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将术前DSA模拟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动脉瘤夹闭术,术前3D-DSA能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数目,瘤顶指向、瘤颈宽窄,有元仔瘤、载瘤动脉,动脉瘤与周围血管和骨性结构的关系,与术中所见基本一致。8例术前行C臂CT患者中6例显示不同程度脑积水及脑室内出血。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5分39例,4分6例,3分1例,1分1例。结论3D-DSA技术及必要的C臂CT检查和手术模拟对成功夹闭脑动脉瘤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 数字 三维重建 体层摄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邓明 林翠君 +1 位作者 秦忠宗 黄春榆 《中国数字医学》 2017年第12期41-43,84,共4页
目的:探析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先后给予患者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检查,比较分析... 目的:探析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200例,先后给予患者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检查,比较分析两组检查方式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结果:对疑似脑血管疾病的200例,经3D-DSA检测,检出动脉瘤131例,检出脑动脉狭窄或闭塞28例,动静脉畸形21例,烟雾病4例,脑肿瘤2例,其检出率为(186/200)93.0%;经2D-DSA检测,检出率为(160/200)80.0%;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诊断疑似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高,能够弥补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2D-DSA)的不足,优势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 血管疾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广立 《大医生》 2023年第10期98-101,共4页
目的 研究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曹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接受3D-CTA、DSA检查,统计患者的检... 目的 研究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曹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接受3D-CTA、DSA检查,统计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对比3D-CTA、DSA检查的瘤体最大径、瘤颈径;以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及其与DSA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DSA共检出83例颅内动脉瘤,3D-CTA共检出84例颅内动脉瘤。以DSA为“金标准”进行分析,发现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7.59%、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95.28%、漏诊率为2.41%、误诊率为13.04%。3D-CTA检查的瘤体最大径、瘤颈径与DS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及测量的判读,3D-CTA与DSA之间判读一致性为优。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3D-CT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且3D-CTA诊断与DSA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数字血管造影 诊断效能 一致性
下载PDF
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许少睿 高伟 +1 位作者 项玉梅 苏浩波 《中国医疗设备》 2012年第11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常规自动重建三维DSA图像和通过像素移位技术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三维DSA图像,并由3位影像... 目的探讨像素移位技术在脑血管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行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常规自动重建三维DSA图像和通过像素移位技术进行处理后生成的三维DSA图像,并由3位影像学专家采用双盲法对不同方法产生的图像质量(优质、可接受、差)和诊断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常规自动重建的优质图像31例,差质图像18例,发现微小动脉瘤5枚;而应用像素移位技术重建后得到优质图像52例,差质图像7例,发现微小动脉瘤14枚,两种方法生成的图像质量和发现微小动脉瘤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像素移位技术,重建三维图像能使脑血管三维DSA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提高了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血管造影 像素移位 移动伪 三维DSA 脑动脉瘤
下载PDF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及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涛 马青 刘瑞宏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2-14,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仿真内窥镜(VE)技术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可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旋转三维DSA检查,并通过DS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VE重建。结果:103例患者中36例动脉瘤清晰显示载瘤动脉及瘤...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仿真内窥镜(VE)技术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可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行旋转三维DSA检查,并通过DS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VE重建。结果:103例患者中36例动脉瘤清晰显示载瘤动脉及瘤内情况,47例动脉狭窄表现为侧支开口不规则及VE漫游中视野缩小,7例动静脉畸形仅能看清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6例动脉闭塞显示血管信号中断,7例正常无病灶。结论:三维DSA及VE技术能够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资料,为神经外科医生进行介入治疗的定位及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血管造影 血管 仿真内窥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