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剖面的河流阶地与新构造运动研究——以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河流阶地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文孝 葛梦春 +3 位作者 于庆文 李超岭 赵温霞 谢德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95-1001,共7页
野外调查发现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存在12级阶地序列。利用数字剖面野外系统对该河流阶地剖面的记录完成全程数字化采集,并进行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厚度自动计算和剖面图、柱状图自动生成,发现该阶地序列中T7、T8、T9保存完好,而时... 野外调查发现在内蒙古东部西拉木伦河流域存在12级阶地序列。利用数字剖面野外系统对该河流阶地剖面的记录完成全程数字化采集,并进行数字剖面桌面系统厚度自动计算和剖面图、柱状图自动生成,发现该阶地序列中T7、T8、T9保存完好,而时代最为古老的T12,根据基座玄武岩形成于上新世—早更新世的年龄,其形成时代应为上新世—早更新世。通过计算新构造运动抬升速率,将其形成、演化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数据表明,自中新世以来,该地区新构造运动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在总体上新构造运动的强度逐渐趋于缓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剖面 西拉木伦河 河流阶地 新构造运动
下载PDF
数字剖面在地质制图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勇 晁红丽 孙学静 《低碳世界》 2013年第10X期234-235,共2页
数字填图由来已久,各种图件纷纷由手工绘制改向计算机绘制,在计算机制图的基础上实现剖面图的自动绘制,是计算机制图的一大进步,迎来了地质制图的春天,数字剖面制图终结了在厘米纸上数格子,铅笔橡皮手工制图的历史,是地质制图的... 数字填图由来已久,各种图件纷纷由手工绘制改向计算机绘制,在计算机制图的基础上实现剖面图的自动绘制,是计算机制图的一大进步,迎来了地质制图的春天,数字剖面制图终结了在厘米纸上数格子,铅笔橡皮手工制图的历史,是地质制图的一大进步,在地质制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数字剖面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利用新技术、新理论开发的自动绘制剖面的软件,是数字区域调查系统中的一部分,主体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剖面数据的录入,以对话框为主要形式,另一部分是剖面图、柱状图的制作,以厘米格子为背景,在其上可在MapGIS环境下对剖面图进行直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剖面 地质制图 MAPGIS
下载PDF
浅谈数字剖面系统操作方法及其在南方山区中的应用与技巧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丙秋 《低碳世界》 2016年第5期112-113,共2页
数字剖面系统(RGSection)是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代替了传统的剖面记录与成图方式,实现了剖面厚度即时计算、图件自动生成,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广的新技术手段。野外数据采集与室内成图是数字剖面系统重要的两个环... 数字剖面系统(RGSection)是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代替了传统的剖面记录与成图方式,实现了剖面厚度即时计算、图件自动生成,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面推广的新技术手段。野外数据采集与室内成图是数字剖面系统重要的两个环节。测距仪的使用让野外数据采集在南方山区变得更为快捷、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剖面系统 数字填图 测距仪 南方山区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技术中的数字剖面系统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克信 李超岭 +4 位作者 于庆文 朱云海 张智勇 葛梦春 林启祥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 数字填图系统(RGMAP)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运用数字填图技术、自主研制开发的数字地质填图的GIS系统,它使传统的地质调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RGMAP由两大部分组成地质路线系统和地质剖面系统;每一部分包含两个子系统野外掌上机系统和室内桌面系统。数字剖面系统的野外掌上机系统的使用,使实测剖面的全部野外观测记录实现了数字化采集。数字剖面系统的桌面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厚度,自动生成剖面图和柱状图,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剖面的测量与剖面图制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填图系统 数字剖面系统数字 区域地质调查
原文传递
数字实测地层剖面工作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方成名 葛梦春 张雄华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21-25,共5页
常规地层剖面测制方法单一,工序多且易出错,图件复合利用率低,利用数字剖面系统软件,进行剖面数据采集与绘图,以1:5万崇阳县幅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数字剖面布置的原则方法、使用技巧以及成果图件的综合表达,实践证明数字剖面测制方法在工... 常规地层剖面测制方法单一,工序多且易出错,图件复合利用率低,利用数字剖面系统软件,进行剖面数据采集与绘图,以1:5万崇阳县幅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数字剖面布置的原则方法、使用技巧以及成果图件的综合表达,实践证明数字剖面测制方法在工作效率、精度和成果表达研究方面比常规剖面测制方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剖面系统(RGSECTION) 剖面 柱状图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数字高程剖面及其对晚新生代河流下切深度和下切速率的约束 被引量:48
6
作者 李勇 A.L.Densmore +3 位作者 周荣军 M.A.Ellis 张毅 黎兵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6-243,共8页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 文章利用数字高程剖面将青藏高原东缘分为4个大尺度地貌单元,即青藏高原地貌区、龙门山高山地貌区、山前冲积平原区(成都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隆起区。根据数字高程剖面中的最高海拔高程点剖面与最低海拔高程点剖面之间的高差,定量计算了该地区河流下切深度;结合成都盆地岷江最古老冲积扇沉积物提供的青藏高原东缘河流形成的时间(3.6M aB.P.),定量计算了河流下切速率为1.29mm/a;在约束局部侵蚀基准面和气候变化对河流下切速率控制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河流下切速率与表面隆升速率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河流下切速率约为表面隆升速率的4倍。基于龙门山在表面隆升速率和下切速率等方面均大于青藏高原内部,认为青藏高原东缘的边缘山脉是剥蚀隆升和构造隆升两者叠加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数字高程剖面 河流下切深度 河流下切速率 表面隆升速率
下载PDF
数字填图系统中数字实测剖面的校正 被引量:7
7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时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1-95,共5页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 数字化填图系统中生成的剖面线与实际的剖面测量路线不能完全重合,且随着剖面的增长偏差会越来越大。分析了野外实测地质剖面测量过程中误差产生的来源,主要有设备误差、人为误差和环境影响误差三大类。提出了以在剖面中添加控制点的方式对实测剖面进行校正的方法,控制点由剖面的起点、终点、特殊地貌点和重要地质界线点等组成;给出了剖面校正的计算公式;借助Excel输入公式,通过剖面中的控制点完成剖面各导线方位角、坡角和坡距的校正,将校正好的数据重新导入数字剖面系统,生成剖面,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测剖面 剖面校正 地质剖面 控制点
下载PDF
浅谈数字化实测地质剖面操作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羽 李永军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7-492,共6页
数字剖面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实测地质剖面资料数字化入库,及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计算机数字化操作。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现行推广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剖面测制和成图方法为主要环节之一。在野外和室内资料整理与入库、后期... 数字剖面系统开发与应用实现了实测地质剖面资料数字化入库,及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计算机数字化操作。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现行推广的主要技术手段,数字剖面测制和成图方法为主要环节之一。在野外和室内资料整理与入库、后期剖面图成图与制图过程中,仍有需注意和易出错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填图 数字剖面 操作方法 技巧
下载PDF
数字剖面中基岩光谱曲线的制作
9
作者 张志平 《甘肃地质》 2010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岩光谱是地质调查中采集的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用于分析岩石中的元素含量,指导分析地层的含矿性;基岩光谱曲线是将基岩光谱分析数据用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直观性、易分析比较的特点。作者根据光谱曲线的性质和要求,通过具有特定... 基岩光谱是地质调查中采集的岩石地球化学测试技术,用于分析岩石中的元素含量,指导分析地层的含矿性;基岩光谱曲线是将基岩光谱分析数据用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具有直观性、易分析比较的特点。作者根据光谱曲线的性质和要求,通过具有特定要求的Excel与记事本之间的数据转换,利用MAPGIS中数字测图模块功能把数据投影到MAPGIS工程文件中,根据相应的要求在MAPGIS或数字剖面中完成光谱曲线的制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填图 数字剖面 光谱曲线 展点 记事本 MAPGIS EXCEL
原文传递
多尺度数字地质剖面与野外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凯楠 邹雨甜 +1 位作者 杨巍 向坤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20期132-134,共3页
地质野外教学一直是地球科学各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野外教学往往会被诸多条件所限制,以致学生参加实习的机会比较匮乏、方式比较单一。多尺度数字地质剖面的引入,将助... 地质野外教学一直是地球科学各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野外教学往往会被诸多条件所限制,以致学生参加实习的机会比较匮乏、方式比较单一。多尺度数字地质剖面的引入,将助力地质野外教学的革新,两者深度融合而形成“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野外教学中的时空壁垒,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地学视野,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质剖面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野外教学
下载PDF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几点改进意见及实用技巧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郭福生 吴志春 +4 位作者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时国 周万鹏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2-259,共8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 本文简要介绍了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及其优点,该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该系统存在的一些不足:在实测地层剖面过程中,由于方位角、坡度角和坡长的测量存在误差,随着剖面的增长,误差逐渐积累,最终导致剖面终点有时偏离实际终点比较远;在有放射性矿产远景区测量剖面时,需要进行能谱测量,而在数字剖面系统中无法将能谱数据直接融入系统中;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地层厚度计算未考虑特殊剖面的岩层厚度计算问题,例如剖面由于地形、建筑物等影响,出现部分回测现象时,在数字剖面系统中回测部分地层厚度会重复累加;在数字地质罗盘中测量的产状需在平板机中进行数据转换,不能直接显示所测的产状,这样就大大限制了数字地质罗盘的推广使用。文中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野外和室内工作体会,对数字地质填图系统的应用给出了一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质调查系统 数字地质填图系统 数字剖面系统 数字地质填图
下载PDF
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编制方法
12
作者 葛梦春 方成名 +1 位作者 朱彩霞 王德辉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z1期39-44,共6页
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是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新的研究课题,它的编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大不相同,根据近几年来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实践的经验,对数字专门构造图件——构造纲要图、构造形面图、构造图和数字构造剖面图编绘的流程、方... 数字专门构造图件的编制方法,是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中新的研究课题,它的编制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大不相同,根据近几年来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实践的经验,对数字专门构造图件——构造纲要图、构造形面图、构造图和数字构造剖面图编绘的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提出了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构造纲要图 数字构造剖面 图形要素 数据编辑
下载PDF
区调实测剖面制图中岩性符号填充新方法探究
13
作者 武晗 胡建中 +3 位作者 徐东卓 陈茜 周伟 韩亚彬 《河北地质》 2013年第1期37-39,共3页
实测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理论分析研究、报告编写等都离不开剖面资料。因此,利用数字化剖面系统合理地进行数据计算和剖面图件编制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地质填图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大大提升了国内区域... 实测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各项工作的开展、理论分析研究、报告编写等都离不开剖面资料。因此,利用数字化剖面系统合理地进行数据计算和剖面图件编制显得极为重要。数字地质填图系统功能齐全,实用性强,大大提升了国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所得数据的处理效率及精度,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在填充剖面岩性符号时存在一定弊端。岩性符号填充的传统做法有两种:其一是在已制作好的数字实测剖面图上手动添加岩性符号“点图元”,此方法虽容易实现对剖面岩性符号的较灵活的改动,但费时费力,并且会影响剖面的美观度;其二是在剖面需要填充岩性符号的区域内通过设置“区参数”的形式显示岩性图案,此方法填充岩性符号的速率大大加快,但不能实现岩性符号的自由改动。而此文中介绍的岩性符号填充新方法能够通过“区填充”的方式进行岩性符号的填充,并将岩性符号以“点、线、面”图元的格式存储,极大的提升岩性符号填充速率及图幅的美观度的同时,还能实现岩性符号的自由改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实测剖面 岩性符号 数字地质调查 SECTION
下载PDF
数字地质剖面的校正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明宏 《甘肃地质》 2007年第1期85-89,共5页
地质剖面测制中由于地形等影响常会出现闭合误差,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通过计算达到校正的方法,逐尺小幅度的调整使得校正工作更为简捷和科学。
关键词 数字地质剖面 校正
原文传递
韶关电厂#10炉油火焰检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
15
作者 彭善平 《广东科技》 2009年第20期118-119,共2页
本文系统介绍了DPD火焰检测系统的原理,说明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在广大的火力发电厂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DPD(数字剖面)火焰检测器探头 油火焰检测 “偷看” “拒看” 组态逻辑修改
下载PDF
Improving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seismic profiles using a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16
作者 Zhang Wenpo Guo Ping +1 位作者 Yang Zaichao Hu Tianyue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6年第2期92-97,共6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int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as a noise attenuation technology. The image separation of the seismic profile is obtained by using grating operators based on differ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into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as a noise attenuation technology. The image separation of the seismic profile is obtained by using grating operators based on different time dips and a set of relative single dip profiles is obtained. A high signal to noise ratio profile can be obtained during reconstruction by statistical weighting. With further processing analysis and geological study, a high signal to noise profile that can meet geological requirements can be produced. The real data examples show that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of the profile is greatly improved, the resolution of the profile is maintained, and the fault terminations are much clearer after using the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profile digital image and vector decomposition
下载PDF
Barotropic current fluctuations coupled with sea level drawdown in Yellow and Bohai Seas
17
作者 万凯 鲍献文 +3 位作者 王毅 万修全 李昊倩 刘珂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72-281,共10页
Sub-tidal barotropic current variations coupled with residual sea level fluctuation in the Bohai and Yellow Seas during wintertime ar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The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Sub-tidal barotropic current variations coupled with residual sea level fluctuation in the Bohai and Yellow Seas during wintertime are addressed in this study.The temporal evolu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urrent fluctuat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moored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 data in a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It is found that a southward current followed by a northward current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Yellow Sea during the fluctuation,concurrent with a significant outflow followed by inflow through the Bohai Strait.The process is consistent from surface to bottom and is coupled with remarkable residual sea level fluctuation.This quasi three-day fluctuation with amplitude 0.2-0.3 m/s leads to 1 m/1.2 m drawdown in the northern Yellow and Bohai Seas,respectively,strongly influencing water exchange between those seas.Because this a prominent feature in the seas,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its effect on fluctuation during winter in future studies,in particular,the northward current during the recovery phase of sea level in the Bohai and Yellow Seas regarding seasonal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rent fluctuation sea level fluctuation sub-tidal variability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量化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沛全 高明星 +1 位作者 雷永良 刘小汉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5-603,共9页
以数字高程分析、实地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年代学为手段,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采用SRTM-DEM数据对地貌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地貌总体特征为高海拔、高起伏、平山顶(北区).在ArcGIS平台中运用条带法获得该区... 以数字高程分析、实地地貌调查及沉积物年代学为手段,开展了西藏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特征及其成因研究,采用SRTM-DEM数据对地貌进行了量化分析.区域地貌总体特征为高海拔、高起伏、平山顶(北区).在ArcGIS平台中运用条带法获得该区的最大高程-平均高程-最小高程剖面,剖面特征显示最大高程控制平均高程;利用最大和最小高程剖面定量计算各地质单元的水系下切深度.实地调查及年代学研究发现该地区河谷沉积物以晚更新世以来的冰碛物和冰湖相沉积物为主.结果表明,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地貌演化过程中,高山冰雪作用是地貌'削高'、'去顶'的重要外动力因素,也是有助于'修平'山顶并形成齐一峰顶面的参与因素;流水'切割'和'搬运'作用是形成地表高起伏的重要原因;外流水系大大削弱了地貌'填低'作用,也是导致河谷山谷沉积物年轻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剖面 水系下切 冰川作用 地貌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原文传递
浅层地震勘探在水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星 《港工勘察》 2003年第44期27-28,共2页
介绍了SWS数字映象剖面仪高速采集浅层地震技术方法探测水域基岩埋深的工程实例,说明了其在大面积水域工程勘察中高效实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水域工程勘察 地震勘探 水上漂浮电缆 数字映象剖面
原文传递
A topographic parameter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laser altimetry 被引量:2
20
作者 HUANG ChunMing ZHANG ShaoDong CHEN X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1273-1280,共8页
A topographic parameter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laser altimetry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to deduce the surface vertical profile and retrieve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 within the laser footprint... A topographic parameter inversion method based on laser altimetry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which can be used to deduce the surface vertical profile and retrieve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 within the laser footprints by analyzing and simulating return waveforms. This method comprises three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to build the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whole measuring procedure of laser altimetry, construct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 for surfaces with different topographic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 return waveforms. The second step is to analyze the simulated return waveforms to obtain their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s, summarize the effects of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 variations on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simulated return waveforms, and analyze the observed return waveforms of laser altimeters to acquire their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t the same time. The last step is to match the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return waveforms, and deduce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 within the laser footprint.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trieve the topographic parameters within the laser footprint from the observed return waveforms of spaceborne laser altimeters and to get knowledge about the surface altitude distribution within the laser footprint other than only getting the height of the surface encountered firstly by the laser beam, which extends laser altimeters' function and makes them more like rad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altimetry return waveform simulation Gaussian fitting topographic parameter invers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