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 被引量:17
1
作者 朱合华 王长虹 +2 位作者 李晓军 胡金虎 俞明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98-1102,共5页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 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信息化,采用GIS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提出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一体化的地下空间与工程信息系统,涵盖地表、地层调查、设计、施工、监测、检测和运营管理等内容。着重讨论了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的方法和技术,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了数据库模型的应用。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数据库模型建设对三维空间查询、工程施工模拟、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实时监测和数据挖掘等工作提供支持;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数据分类 数据编码 数据库模型
下载PDF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被引量:61
2
作者 朱合华 李晓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77-2288,共12页
从当今信息化技术在岩土及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出发,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即为地下空间与工程提供开放的信息组织方法和信息发布框架,建立完整的数据标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提供可视化手段及相关软件。首先对... 从当今信息化技术在岩土及地下工程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出发,系统完整地提出了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概念,即为地下空间与工程提供开放的信息组织方法和信息发布框架,建立完整的数据标准及数据处理方法,并提供可视化手段及相关软件。首先对地下空间与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体系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工程、信息、服务和软件架构四个角度对体系进行描述和定义,给出了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据分类体系与数据标准化方法,将地下空间与工程中的对象建模分为地质体建模、地下管线建模和地下构筑物建模三大类,并对建模方法分别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对空间查询与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在三维可视化与虚拟现实技术方面,提出了应用时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准则。最后结合上海长江隧道的实际工程,进行了尝试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是一个信息的发布与共享平台,也是一个地下空间与工程的数字化博物馆,通过它能使复杂的地下空间与工程透明化,真正实现对庞杂的工程资料综合动态管理,提高数据可视化程度,充分体现出工程信息的价值,提高工程效率,实现工程智能决策。还阐述下一步应重点开展的一些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分析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数字地层 三维地层信息系统 地下空间信息系统 地下工程数字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人防信息系统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长虹 朱合华 +1 位作者 李晓军 彭芳乐 《民防苑》 2006年第S1期56-60,共5页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真三维的人防信息系统。文章着重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结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在人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人防信息系统对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区、人口疏散隐蔽最佳路径、实时监测等空间分析提供支持;对提高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功能发挥以及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人防工程 信息管理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的人防信息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柳伟 智广 彭婷婷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8年第11期178-180,183,共4页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 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质量、效益、信息化为根本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图形学技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交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建立高度综合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真三维的人防信息系统。着重讨论了系统总体结构、技术结构、信息数据的获取和处理、系统的功能,并通过一工程实例说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在人防信息系统中的应用。人防信息系统对城市人防工程设备的承载力、辐射范围缓冲区、人口疏散隐蔽最佳路径、实时监测等空间分析提供支持;对提高人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功能发挥以及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人防工程 信息管理 空间分析
下载PDF
对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人防信息系统设计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孙仪红 《黑龙江科学》 2017年第8期172-173,共2页
本文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个人研究经验,基于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旨在构建一个统一、开放、高度综合的三维人防信息系统,以期进一步提高人防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最大作用,进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人防信息系统 设计
下载PDF
大型基坑工程数字化施工仿真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董文澎 朱合华 +1 位作者 李晓军 王卫东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6-781,共6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3DVS),提出了实现基坑工程施工系统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的构造与施工过程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实现了大型基坑工程的图形辅助建模与全过程动态可视化施工仿真。基于前期研究成果———三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3DVS),提出了实现基坑工程施工系统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的构造与施工过程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实现了大型基坑工程的图形辅助建模与全过程动态可视化施工仿真。基于前期研究成果———三维数字地层,探讨了大型基坑工程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的构造方法与相应数据库标准的建立,依据关系型数据库建立了基坑全逆作法施工过程动态仿真途径。图形辅助建模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建模思想,通过组合图形元素建立模型,有效降低了建模的复杂性。全过程动态仿真采用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思想,调用关系型数据库,实现施工过程的模型块组合,对整个施工动态过程进行动态仿真。最后结合上海世博会重要配套项目500kV世博变电站基坑工程,开发了一个能科学、直观、逼真地表现大型基坑工程施工的三维可视化仿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 基坑工程 地理信息系统 三维可视化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