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动化的困境:AI、数字媒体生态与“后人类”的未来 被引量:8
1
作者 常江 《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3,85,共10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的支配下,全球数字媒体生态呈现出后人类状况,形成了自动化的文化泛型,并产生了时间异化、真实与信任分离,以及意义的可计算性等效应,其基本演化趋势是令机器逻辑逐渐取代人本主义成为主导未来信息文明的基础认识论,... 在人工智能技术架构的支配下,全球数字媒体生态呈现出后人类状况,形成了自动化的文化泛型,并产生了时间异化、真实与信任分离,以及意义的可计算性等效应,其基本演化趋势是令机器逻辑逐渐取代人本主义成为主导未来信息文明的基础认识论,从而使人类的总体性媒介经验陷入存在危机。与此同时,在数字媒体生态下,也有不少行动者以改造传统媒介专业意识形态为路径,通过构建介入性传播的理念与行动体系来重申人对传播过程、本真性标准和文化意义的界定权,以实现对日趋非人化的媒介经验的修补。理想的未来信息文明应围绕人类作为技术使用者的认识论地位展开观念试验和制度设计,为行动者的介入性传播实践预留充分的空间,并致力于推动学界和业界在人工智能规范与伦理体系建设中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媒体生态 信息文明 自动化
原文传递
数字媒体生态、流量经济与新闻业的文化再造
2
作者 常江 徐帅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本文对数字新闻实践在技术逻辑支配下的平台化和自动化趋势做出描摹,并探析流量经济作为数字新闻业基础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文化后果。研究认为,对流量的崇拜加深了新闻的商品化,造成了新闻时间的异化,并导致了数据主义逻辑侵蚀下的新闻去... 本文对数字新闻实践在技术逻辑支配下的平台化和自动化趋势做出描摹,并探析流量经济作为数字新闻业基础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文化后果。研究认为,对流量的崇拜加深了新闻的商品化,造成了新闻时间的异化,并导致了数据主义逻辑侵蚀下的新闻去专业化危机。在数字媒体生态下,新闻作为“人的事业”的属性被机器理性消解,新闻作为真相标识物和公共文化档案的认识论地位失去经验基础,新闻面临沦为信息货币的风险。本文进而基于实践史观,提出以“行动”为核心路径对数字新闻业进行文化再造的方案:树立以人为本的行动主义价值准则,探索基于算法批判的行动规则,构建旨在修补新闻权威的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生态 数字新闻 流量经济 平台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流媒体与数字视听文化的生态转型 被引量:10
3
作者 常江 朱思垒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4-16,共3页
在视听内容的生产、流通和观看日趋流媒体化的情境下,数字化的当代视听文化正在经历着持续的生态转型。本文在对数字视听文化做出界定的基础上,归纳了其数字转型的三个基本逻辑,分别是:产业模式转型带来的利基市场发展;用户由于技术赋... 在视听内容的生产、流通和观看日趋流媒体化的情境下,数字化的当代视听文化正在经历着持续的生态转型。本文在对数字视听文化做出界定的基础上,归纳了其数字转型的三个基本逻辑,分别是:产业模式转型带来的利基市场发展;用户由于技术赋权获得对视听文本意义的主导性解释权;全球性平台的兴起促进数字视听文化向多元主义发展。本文并指出当代视听文化面临的两个挑战:“间性的消逝”和“自由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听文化 媒体 数字媒体生态 视听传播
下载PDF
作为关系的新闻:数字时代新闻的再定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常江 《青年记者》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本文立足于数字媒体生态,对数字新闻进行重新概念化。在辨析有关数字新闻定义的四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关系的角度界定新闻:数字新闻是由数字媒体生态及其行动者网络所培育的一种令新闻经验得以形成的公共性信息关系。本文进而... 本文立足于数字媒体生态,对数字新闻进行重新概念化。在辨析有关数字新闻定义的四种主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应从关系的角度界定新闻:数字新闻是由数字媒体生态及其行动者网络所培育的一种令新闻经验得以形成的公共性信息关系。本文进而归纳数字新闻的三个核心特征:巨量化、广泛连接性、动态数据化。以数字新闻的重新概念化为起点,数字新闻学的发展形成了三个基本方向:以关系为基础分析单元建立研究实践体系,以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共生机制为核心认识论搭建概念框架,以文化公共性和信息民主为恒久的规范理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生态 数字新闻 数字新闻学 新闻理论
下载PDF
消弭数字区隔:构建跨文化情感共同体的可能与可为 被引量:4
5
作者 田浩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共9页
不断深化的全球数字媒体生态演进持续重塑信息传播的基本机制,并在内容、样态和文化层面上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革新要求。经验表明,对用户情感的理论化已成为上述革新的一个认识论起点。为跨文化用户的数字媒体生态设定的“技... 不断深化的全球数字媒体生态演进持续重塑信息传播的基本机制,并在内容、样态和文化层面上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革新要求。经验表明,对用户情感的理论化已成为上述革新的一个认识论起点。为跨文化用户的数字媒体生态设定的“技术-文化”框架下,数字区隔已成为当下实现有效、良性的跨文化传播实践的障碍,为跨文化用户的意义理解、品位认同与价值追求制造了巨大的文化风险;而在个体与群体维度开展积极的情感传播实践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上述风险。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国际传播实践应以建设跨文化情感共同体为目标,同时从用户体验与群体社交两条路径出发推动海外民众与中国文化体系之间形成良好的互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情感共同体 数字区隔 情感传播 数字媒体生态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的媒介仪式:解读建党一百周年全媒体传播实践 被引量:28
6
作者 常江 何仁亿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29,共9页
本文立足于媒介仪式的概念体系,以建党一百周年全媒体传播为个案,尝试探讨数字媒体环境下社会文化生态被编织和塑造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方式。研究认为,社会整合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功能,展演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实践方式,而诉诸情感则是媒介仪... 本文立足于媒介仪式的概念体系,以建党一百周年全媒体传播为个案,尝试探讨数字媒体环境下社会文化生态被编织和塑造的基本规律和实践方式。研究认为,社会整合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功能,展演是媒介仪式的基本实践方式,而诉诸情感则是媒介仪式的基本传播逻辑。数字技术的发展在总体上强化而非弱化了媒介仪式的上述特征,媒介逻辑在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性得以提升,受到权威性力量更高程度的重视。本文据此得出结论:数字媒介仪式是一种用户广泛参与和深度介入的仪式;媒介仪式的传播有赖于对中心化和层级式的媒介逻辑的延续;数字媒体文化理论的发展要立足于对“网络化实践”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仪式 建党一百周年 数字媒体生态 数字新闻
原文传递
当“断联”成为奢侈品:数字戒断的媒介文化想象 被引量:9
7
作者 常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29,共11页
尝试从数字戒断的观念入手,剖析数字媒体生态与人在行为、心理和精神等维度深度交缠的症候,反思数字信息生活被科技资本主义逻辑支配的现状,并从人本主义和公共性价值理念出发探索在数字时代重建人的文化自主性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数... 尝试从数字戒断的观念入手,剖析数字媒体生态与人在行为、心理和精神等维度深度交缠的症候,反思数字信息生活被科技资本主义逻辑支配的现状,并从人本主义和公共性价值理念出发探索在数字时代重建人的文化自主性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数字媒体生态的基础设施化、自动化和情感化三种结构性特征导致媒介依赖的普遍存在,而数字媒体对公私领域边界的破坏、传统社会层级的“数字复制”,以及媒介生态“情感转向”下人的文化能动性的觉醒,则是数字戒断的直接动力。当下流行的数字戒断运动在本质上是将“断联”商品化,而真正有价值的数字戒断实践应通过恢复媒介间性和重建专业主义权威的方式在技术环境与人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戒断 媒介依赖 媒介文化 数字媒体生态
原文传递
作为媒介抵抗文化的数字极简主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江 《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3-92,共10页
由技术革命催生的数字媒体生态具有琐碎、过载和入侵性特征,并以其数据化和智能化的逻辑支配社会生活。数字极简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抵抗的观念和实践体系应运而生,其倡导者主张通过消减过分盈余的媒介经验来重申人的意志对身体、关系和社... 由技术革命催生的数字媒体生态具有琐碎、过载和入侵性特征,并以其数据化和智能化的逻辑支配社会生活。数字极简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抵抗的观念和实践体系应运而生,其倡导者主张通过消减过分盈余的媒介经验来重申人的意志对身体、关系和社会进程的主导权。在全球范围内,数字极简主义形成了新闻回避、数字戒断和慢传媒三种稳态的行动模式,却也因其作为美学思潮的历史基因和其倡导者的阶层局限性而体现出逃避主义的倾向。在科技资本主义的文化挪用效应下,数字极简主义运动加速商品化,通过将宏大系统性问题化约为微观身份政治话语的方式遮蔽数字技术革命所制造的新的不平等结构。不过,数字极简主义观念和实践中体现出的对人本主义价值的坚持,及其对更具干预意识和进步文化意图的媒介实践的启发,在以人类意志为中心的理想信息文明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生态 数字极简主义 媒介文化 文化抵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