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CT功能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凤永 王茂强 +3 位作者 樊庆胜 段峰 王志军 宋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98-300,304,共4页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转3D-CT功能的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78例患者使用INNOVA 3100平板数字减影机行旋转3D-CT血管造影检查,使用AW4.3-0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INNOVA CT重建,对获得的图... 目的评价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旋转3D-CT功能的可操作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我院行介入治疗的278例患者使用INNOVA 3100平板数字减影机行旋转3D-CT血管造影检查,使用AW4.3-0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和INNOVA CT重建,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影像学分析,并与临床效果比较。结果278例患者中,显示脑动脉瘤情况54例,脑动静脉畸形情况25例,评估栓塞效果27例,了解颅内情况24例;清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肿瘤血管57例,在行栓塞治疗后评估栓塞效果是否达到完全栓塞24例,但旋转血管造影对肿瘤微小少血供病灶显示不好11例;观察血管病变58例,评估支架在血管内的状况21例;观察胆道病变5例;观察介入治疗中有无出血等并发症25例。结论INNOVA 3100型数字平板血管造影仪具有三维成像和断层成像功能,可行血管造影CT检查,同时获得CT和血管造影图像,易于显示异常血管和病变组织,提供全面的解剖信息,利于介入手术方案的制定及检验治疗效果,判断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维重建 CT重建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平板数字旋转心室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向太 唐向周 +3 位作者 崔燕海 成佛金 谈文开 王绍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096-4099,共4页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 目的:与常规造影比较,探讨平板数字旋转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平板数字旋转造影组(122例)和常规造影组(610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造影图像,详细记录各种主要畸形及解剖所见,按照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包括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及肺动脉分支畸形)、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冠状动脉开口及走行、PDA及侧枝血管八个方面评价显示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心室形态、室间隔缺损、房室瓣、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位置关系、主动脉骑跨度方面旋转造影和常规造影并无统计学差异,但是旋转造影在心室形态、肺动脉形态、主动及肺动脉位置上显示良好的病例百分比超过了常规造影。而在判断肺动脉形态、冠状动脉走行及开口方面上旋转造影要优于常规造影,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与常规心室造影相比心室旋转造影更易于发现PDA及侧支血管。各种病例对比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平均减少造影次数1~2次。结论:旋转造影较常规造影不但能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并减少了造影次数和对比剂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平板数字旋转造影 图像处理 介入性
下载PDF
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
3
作者 肖德贵 郭喜田 +6 位作者 楚庆速 李亚琦 王燕妮 张立军 吕淑红 岳述福 鞠青青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评价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平板探测器(FPDD)X线成像与影像增强器 电视 (IITV)X线成像在动态范围、成像均匀性、对比度线性、对比分辨率等图像质量指标的检测及比较。随机选择上... 目的 :评价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平板探测器(FPDD)X线成像与影像增强器 电视 (IITV)X线成像在动态范围、成像均匀性、对比度线性、对比分辨率等图像质量指标的检测及比较。随机选择上述两机型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诊疗病例图像资料各 6 0例 ,由三名高年资医师对其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记录评价结果 ,并进行比较。结果 :FPDD成像在动态范围、成像均匀性、对比度线性、对比分辨率等图像质量指标均优于IITV成像 ;在人体各部位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图像综合评价结果也优于IITV成像。结论 :平板式全数字化心血管造影机不仅适用于心血管介入 ,同时能满足全身各部位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诊疗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 周围血管 非血管介入 心血管介入 X线成像
下载PDF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投照角度对介入医师辐射剂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文龙 董硕 +1 位作者 白玫 吴航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3期22-26,共5页
目的:通过监测神经介入手术中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不同角度投照情况下第1、第2及第3介入医师(术者)位置的辐射剂量分布情况,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投照角度及辅助防护设施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的3名术者行DSA介入手术时,分... 目的:通过监测神经介入手术中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不同角度投照情况下第1、第2及第3介入医师(术者)位置的辐射剂量分布情况,为医生选择合适的投照角度及辅助防护设施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的3名术者行DSA介入手术时,分别在第1、第2和第3术者位、距地面20 cm、40 cm、60 cm、80 cm、105 cm、125 cm、140 cm、155 cm和180 cm处设置检测点,采用DSA标准配置防护设施,将标准水模(300 mm×300 mm×200 mm)置于射野中,使用双X射线管同时曝光,使用ATOMTEX AT1123型辐射剂量监测仪监测设置点位的辐射剂量。记录正位和侧位X射线管不同投照角度时的测量结果。结果:双平板DSA同时曝光时,介入术者所在位置均有散射线照射,腰部以上位置均>400μSv/h;正侧位X射线管在C臂沿体轴左侧(LAO)方向大角度旋转投照时,介入医师所在位置辐射剂量会有5~10的升高;两X射线管在C臂沿垂直轴足向(CAU)方向旋转投照时,投照方向朝向床尾时第1术者所在位置辐射剂量会有3~10倍的升高。结论:合理选择双平板DSA投照角度能够有效减少术者接受的辐射剂量;同时应对距地面>105 cm高度的位置加强辐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辐射剂量 辐射防护
下载PDF
Innova 3100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故障检修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聂娟娟 黄海 +1 位作者 孟燔 金剑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7年第12期158-159,共2页
0引言 Innova 3100是一款兼容型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采用结晶数字化探测技术,数字化图像清晰度高,射线剂量低,为细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1-2],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检修案例值得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现总结如下,以供... 0引言 Innova 3100是一款兼容型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机,采用结晶数字化探测技术,数字化图像清晰度高,射线剂量低,为细小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可能[1-2],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相关检修案例值得工程技术人员掌握,现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ova 3100数字平板血管造影 故障分析 故障排除
下载PDF
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思斯 周轩 +3 位作者 焦河 邓帮富 费泽军 何森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采用双平板DSA)和对照组(n=59,采用单平板DSA),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电影序列数、摄影帧数、剂... 目的探讨双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在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50,采用双平板DSA)和对照组(n=59,采用单平板DSA),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电影序列数、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以及空气比释动能。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3.50(25.00,40.50)min vs 45.00(40.00,50.00)min,P<0.001]、对比剂用量(62.68±22.40 mL vs 100.46±20.91 mL,P<0.001)、以及电影序列数[10.00(8.00,13.25)vs 14.00(12.00,16.00),P<0.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电影序列数均与手术时间(r=0.586,P<0.001)、术中对比剂用量(r=0.637,P<0.001)成正相关。两组患者在剂量面积乘积、空气比释动能、摄影帧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平板DSA机造影的辐射剂量与常规采用单平板DSA无明显差别,但使用双平板DSA造影,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对比剂用量明显减少,有益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造影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碘对比剂 造影期并发症 辐射剂量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要先 宋太民 +2 位作者 王海增 刘刚 许洪勋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第10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 目的研究三维CT血管造影(CTA)与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和平板DSA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等。结果 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符合率93.75%,DSA诊断符合率95.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的动脉瘤,CTA和DSA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 mm动脉瘤,D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三维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与金标准平板DSA相似,诊断准确率高,CTA容易遗漏少数体积微小的病灶,必要时需CTA和DSA结合明确诊断,早期发现微小病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平板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疾病影像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和图像分析
8
作者 范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0196-0198,共3页
本文主要就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方法:利用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西门子Artiszeefloor?1000毫安?DSA血管机)进行疾病的影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和图像等分析。在验证完毕后... 本文主要就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周围血管及非血管介入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方法:利用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西门子Artiszeefloor?1000毫安?DSA血管机)进行疾病的影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对比和图像等分析。在验证完毕后,为了确保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与影像增强器-电视(IITV)X线成像二者对于患者周围血管以及非血管介入的诊断效果,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的相关病例1200例。并由我院三名资深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其最终结果,并进行全面比较。结果:经过集中对比,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动态范围、呈现均匀性、对比度、分辨率以及血管内超声、造影剂、心血管造影等方面,明显优于影像增强器-电视(IITV)X线成像。在针对于患者周围血管以及非血管渗入治疗中,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图像综合评估结果优于影像增强器-电视(IITV)X线成像。结论:经过集中研究,可以得知与常规的影像增强器-电视(IITV)X线成像相比,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机在动态范围、呈现均匀性、对比度、分辨率以及血管内超声、造影剂、心血管造影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满足患者周围血管以及非血管介入治疗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式全数字心血管造影 血管 非血管介入
下载PDF
观察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具体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悦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具体效果,为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行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平板DSA检查。记录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SPSS软件)... 目的:探讨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的具体效果,为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有效性、安全性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行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平板DSA检查。记录两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相关数据,经统计学分析(SPSS软件)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平板DSA检查所得图像质量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经不同平板DSA检查期间研究组疑似冠状动脉病变患者CD、DA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中应用平板DSA低剂量技术可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辐射剂量,对保障临床检查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低剂量技术 冠状动脉造影 应用效果
下载PDF
3D-DSA与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10
作者 周新华 陈良义 +1 位作者 翁磊华 吕绍茂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目的探讨三维DSA血管成像(3D-DSA)及数字平板造影机的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DynaCT)在颅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92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分为对照组(n=38例)和观察组(n=54例)。对照组采用3D-DSA引导,观察组采用DynaCT引导,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手术成功率、并发症、支架再狭窄及斑块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术后4个月、8个月及12个月mRS评分、支架成形术耗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yna-CT的术前规划、观察到支架表面图像与术中所见吻合,手术成功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63.16%(P<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进行12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支架再狭窄、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naCT用于颅内支架置入术中能改善患者症状,缩短支架成形术耗时,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降低血管狭窄部位斑块检出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DSA血管成像 数字平板造影 C臂旋转并断层重建技术 颅内支架置入术
下载PDF
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范宏伟 孙旭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9期18-19,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宜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包括CT组与DSA组,... 目的:分析比较三维CT血管造影与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宜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结果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包括CT组与DSA组,各25例。CT组患者接受三维CT血管造影检查,DSA组患者接受平板DSA检查,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诊断费用及价值。结果:分析可知,CT组患者的检查结果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显著低于D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检测结果时效性,DSA组显著优于CT组,并且检测费用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检测<3 mm颅内动脉瘤时,CT组检测结果优于DS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阴性预测值、特异性等方面,CT组与DS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三维CT血管造影的诊断准确性显著优于平板DSA,但是时效性及检测费用等方面不如平板DSA,在临床诊断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及患者病情选择更为恰当的影像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CT血管造影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脑血管病诊治中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苟明 钟金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24期3751-3753,共3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诊治中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行颅脑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疑似脑血管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对3组患者分别行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DSA检...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诊治中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行颅脑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疑似脑血管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20例,对3组患者分别行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DSA检查及颅脑CTA检查,分析三种检查方法动脉瘤、动脉狭窄闭塞状况检出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DSA检查出动脉瘤11例,颅脑CTA检查出动脉瘤10例,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出动脉瘤15例(16个瘤体,其中单发14例、2个瘤体1例),三种检查检出动脉瘤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颅脑CTA检查、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动脉狭窄闭塞分别有8例、8例、13例。且三种检查检出动脉狭窄闭塞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平板DSA机行颅脑CTA检查取得可好的检查效果,为抢救患者争取更多时间,为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动脉瘤 动脉狭窄闭塞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脑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观察断指再植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再植指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杰 彭吉霞 +3 位作者 陈红英 李英 李贤玉 陈德森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556-559,共4页
目的应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医学成像探测系统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再植指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成活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将342例身体状况分级为Ⅰ、Ⅱ级的断指再植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口服... 目的应用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医学成像探测系统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再植指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成活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7月将342例身体状况分级为Ⅰ、Ⅱ级的断指再植术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口服组、肌肉注射组及自控镇痛组,每组各114例。应用平板DSA动态观察断指再植术后血运,比较不同镇痛方法对患者心理状况、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栓塞率、成活率的影响。术后6个月对患者再植指功能进行评分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口服组及肌肉注射组比较,自控镇痛组再植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栓塞率明显降低,再植成活率为96.69%,心理状况正常的患者达78.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6个月回访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口服组及肌肉注射组(P<0.017)。结论平板DSA的3D技术提供的断指再植术后血管血运状态图像清晰可靠,使用连续臂丛阻滞术进行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镇痛方法,良好的镇痛可稳定患者焦躁不良情绪,避免血压过大波动诱发微小动脉痉挛造成血管栓塞和血管危象,进而提高成活率并促进再植指功能及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断指再植术 镇痛 血管危象 成活率
原文传递
PACS系统64排CT扫描精准测量结合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波 王堂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7期719-721,共3页
目的分析PACS系统64排CT扫描精准测量结合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11—2021-04诊... 目的分析PACS系统64排CT扫描精准测量结合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Digital subtract angiography,DSA)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11—2021-04诊治的5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6例采用PACS系统64排CT扫描精准测量结合DSA下PKP治疗(规划组),26例单纯行PKP治疗(未规划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DSA透视时间、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至中线率以及术前、术后1 d、1个月、2个月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至少2个月的随访,规划组手术时间、DSA透视时间较未规划组少,骨水泥渗漏率较未规划组低,骨水泥弥散至中线率较未规划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2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CS系统64排CT扫描精准测量结合DSA下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骨水泥易弥散至中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PACS系统64排CT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原文传递
炫速双源冠脉CTA与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对冠心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振 刘玲玲 +2 位作者 王鹏飞 金卫东 韩明磊 《中国伤残医学》 2013年第10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螺旋冠脉CTA与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双源炫速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CTA),并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重建和分析,对比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炫速双源螺旋冠脉CTA与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入选的患者,行双源炫速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CTA),并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重建和分析,对比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一致性和特异性。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检查,并据冠脉造影情况给予选用合适的冠脉介入治疗;2种检查中冠脉显影良好,两者检查对冠脉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炫速螺旋CT冠脉成像较以往的多排CTA有明显的优点,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的提高,尤其在对钙化病变诊断率优于冠脉造影;数字平板心血管造影系机可准确的检测患者冠脉病变,并同时进行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炫速双源螺旋冠脉CTA 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冠脉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疾病
原文传递
DynaCT在临床介入手术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49-51,共3页
DynaCT是运用在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中的一项新技术,它使DSA设备能做介入手术中进行CT检查,介入手术治疗打开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将介绍DynaCT运用于临床的几个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在临床运用中的优势和前景。
关键词 DYNACT C臂CT 数字平板血管造影系统 介入手术
下载PDF
基层医院放射科协助骨科行PVP手术的经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本强 罗凌云 +7 位作者 常瑞 陈安刚 宋小强 胡兵 秦谊 胡骅 毛显发 李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9期962-963,共2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放射科协助骨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01—2015-03诊治的2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29例由骨科医师单独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治疗(对照组),121例...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放射科协助骨科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经验及效果。方法纳入自2011-01—2015-03诊治的25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129例由骨科医师单独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行PVP治疗(对照组),121例由放射科医师协助骨科医师在DSA机引导下行PVP治疗(观察组)。结果 25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量平均5(3~7)ml。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降低,术后1 d、1个月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层医院放射科医师配合骨科医师在DSA机引导下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充分利用了放射科医师的技术及成像设备的优势,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术后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基层医院 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