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数据时代:数字活力与大数据社会治理探析
被引量:22
- 1
-
-
作者
董慧
李菲菲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27,共8页
-
基金
2017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7JDSZK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数字活力,即当今数字科技、数字社会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竞争力和创造力。数字活力是大数据时代动力机制的核心要素。数字活力依据自身强大的生命力、竞争力与创造力推动着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使社会治理与最先进的信息高科技成果相结合,实现治理目标更加清晰、治理思维更加创新、治理手段更加丰富的目标,推动社会治理向源头性、系统性、综合性方向发展。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应积极探索大数据内在规律,大力发展大数据生产力,促进数字活力的持续释放,推进大数据社会治理和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现。
-
关键词
数字活力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社会治理
-
分类号
G630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志斐
-
机构
河南开放大学工商与财会学院
-
出处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
基金
2024年度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数字经济驱动河南省城市经济韧性螺旋式提升机制及路径研究”(242400410503)
202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河南农村电商产业链韧性提升路径研究”(2024-ZDJH-092)。
-
文摘
本文以城市经济韧性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22年我国各省份共285个城市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探索数字经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得到结论:(1)数字经济可有效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尤其是当数字经济超过门槛值0.312时,其对城市经济韧性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2)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作为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中介变量,是数字经济背景下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5条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路径,旨在释放数字创新活力,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为城市经济高质量稳定提升提供实践方向。
-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升级
城市经济韧性
数字创新活力
-
Keywords
digital econom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urban economic resilience
digital innovation vitality
-
分类号
F29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F293.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新时代我国数字治理的机制创新探析
被引量:7
- 3
-
-
作者
陈万球
廖慧知
-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哲学系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出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3-68,共6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XSP17ZDI003)。
-
文摘
如何利用好现代数字技术用以创新政府治理模式,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成为新时代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阐述新时代治理的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意义,探讨数字治理面临的困境,对新时期推进我国数字治理机制创新进行分析,以期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数字治理机制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
关键词
数字政府
数字活力
数字治理
机制创新
-
Keywords
digital government
digital vitality
digital governance
mechanism innovation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的动态演变及提升路径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李研
-
机构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
出处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9,共18页
-
基金
山西财经大学新入职教师科研启动资金(Z18443)。
-
文摘
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本文以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数据为基础,通过定义数字经济企业,计算当年新注册的数字经济企业数量代表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基于核密度估计和标准差椭圆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的时空演变趋势,进而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探讨其提升路径。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活力逐渐增强,但呈现出“东高、中及东北次之、西低”的空间格局,各区域内部的活力差异则表现出“中高、东北及西次之,东低”的分布特点。当年新注册的数字经济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征,且中心逐渐向西南拓展,同时分布方向由2001年的“东(略偏北)-西(略偏南)”逐渐转变为2020年的“东北(略偏东)-西南(略偏西)”。“经济-行政级别”主导及“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主导均会产生高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在一、二线城市,实现高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的途径主要是“经济-行政级别”主导,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辅助;在三、四、五线城市,实现高数字经济发展活力的途径则主要是“经济-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主导。本文旨在明晰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活力及其演变趋势,并为其提升路径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
-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动态演变
提升路径
-
Keywords
the vitality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dynamic evolution
improvement path
-
分类号
F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