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社交赋能老年群体社会适应机理研究:孤独感应对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孙乃娟 黄佳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1期27-37,共11页
从孤独感应对视角出发,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依恋理论,探究数字社交软件使用对老年群体社会适应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情感孤独对老年群体数字社交软件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孤独的影响不显著;调节应对在孤独感对数字社交软... 从孤独感应对视角出发,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和依恋理论,探究数字社交软件使用对老年群体社会适应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情感孤独对老年群体数字社交软件使用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孤独的影响不显著;调节应对在孤独感对数字社交软件使用意愿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数字社交软件使用意愿正向影响老年群体的主观社会适应感。为帮助老年群体融入数字时代、提升老年群体社会适应感,应从信息服务方面适度提高老年群体网络涉入度、从社会服务方面提高老年群体的网络素养水平、从企业服务方面细分老年群体以满足老年群体差异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感 数字社交 社会适应 网络素养 老年群体
下载PDF
监视理论视角下数字社交的嬗变
2
作者 马云溪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14期70-73,共4页
从福柯的监视理论出发,将数字社交看作人类围绕分享与窥视本能之间展开的一场长久博弈,纵向梳理该过程中的实践行为并将数字社交模式归纳为积极的表演者、退隐的数字人与能动的多栖者三个阶段,总结各阶段的数字社交状态及成因,并对各阶... 从福柯的监视理论出发,将数字社交看作人类围绕分享与窥视本能之间展开的一场长久博弈,纵向梳理该过程中的实践行为并将数字社交模式归纳为积极的表演者、退隐的数字人与能动的多栖者三个阶段,总结各阶段的数字社交状态及成因,并对各阶段的监视博弈态势进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视理论 数字社交 自我呈现 情境崩溃 可见性
下载PDF
数字社交媒体时代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服务业的影响
3
作者 赵婧彤 彭科可 《爱人》 202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本文分析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机理,并利用菲律宾“马尼拉劫持游客事件”和青岛“天价虾”事件两个实际案例,实证了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服务业中的旅游、餐饮、酒店、交通运... 本文分析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服务业的影响机理,并利用菲律宾“马尼拉劫持游客事件”和青岛“天价虾”事件两个实际案例,实证了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服务业中的旅游、餐饮、酒店、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影响。为避免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事发地服务业的负面影响,建议从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舆情引导方案、完善信息通报机制、加强部门危机意识、规范市场监督管理机制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服务业的抗风险能力,尽量减少旅游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突发事件 网络舆情 服务业 数字社交媒体
下载PDF
数字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文案写作策略研究
4
作者 史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4期38-41,共4页
随着数字社交媒体的发展,广告文案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研究数字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文案写作策略,以期为广告文案创作和传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并,总结出了一些广告文案写作策略,包括突出特色、了解受... 随着数字社交媒体的发展,广告文案在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研究数字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文案写作策略,以期为广告文案创作和传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并,总结出了一些广告文案写作策略,包括突出特色、了解受众等方面。本研究对于数字社交媒体时代广告文案的创作和传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参考意义。关键词:数字社交媒体;广告文案;写作策略中图分类号:D9230 引言数字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社交媒体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在数字社交媒体时代,广告文案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社交媒体给广告文案带来了更多的传播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如何在数字社交媒体中创作和传播有效的广告文案,已经成为广告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 传播特点1.1 多媒体数字社交媒体广告主要采用多媒体形式,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而不是传统的文字或图片广告。这种多媒体形式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和兴趣,提高广告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1.2 短平快数字社交媒体的用户阅读习惯较为浅显和快速,因此广告文案需要尽量简短明了,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视觉冲击力,让用户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广告内容并产生共鸣。1.3 拟人化数字社交媒体的用户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他人互动和交流,因此广告文案需要具有人性化和情感化的特点,通过塑造品牌的人格化形象,让用户更加亲近和信任品牌。1.4 互动性数字社交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广告文案需要采用一些互动性强的方式,如调查问卷、抽奖活动等,吸引用户的参与度,增加广告的曝光率和传播效果。1.5 分享性数字社交媒体的用户习惯于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信息,因此广告文案需要具有一定的分享性,鼓励用户分享广告内容,增加广告的曝光和传播效果。2 数字社交媒体平台概述2.1 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现状数字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以下是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现状:2.2 平台多样化目前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种类繁多,包括社交网络、短视频平台、图片分享平台、微博等,每种平台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2.3 用户数量巨大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数亿级别。Facebook拥有29亿活跃用户,Instagram拥有10亿活跃用户,Twitter拥有3亿活跃用户,微信拥有14亿活跃用户。2.4 平台商业化数字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商业化的主要渠道之一,广告和付费内容成为了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很多企业和品牌都将数字社交媒体平台作为重要的推广渠道。2.5 用户行为多样化随着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如社交、分享、观看视频、购物等。数字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6 数据安全问题数字社交媒体平台也面临着数据安全问题。曾经出现过数字社交媒体平台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丑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数字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加强对用户数据的保护。3 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特征和使用习惯用户特征:(1)年龄分布广泛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年龄分布广泛,从10岁的青少年到70岁的老年人都有可能使用数字社交媒体平台。不过,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体。例如,短视频平台、社交网络和图片分享平台的主要用户年龄在18-35岁之间。(2)移动设备使用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主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平台,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这种移动设备的普及性和便携性,使得数字社交媒体平台随时随地都能被用户访问。(3)社交性强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倾向于分享个人信息、社交和交流。社交网络、微博和短视频平台等平台的用户活跃度较高,喜欢与朋友互动、评论和分享内容。(4)偏好可视化内容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喜欢可视化的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等。例如,Instagram和TikTok等平台以图片和短视频为主要内容,这些平台的用户也更喜欢可视化的内容。(5)高度互动性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具有高度互动性,喜欢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参与。这种互动包括点赞、评论、分享等,还包括在平台上参与活动、发起话题和交流等。(6)对新鲜事物和潮流敏感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对新鲜事物和潮流敏感,他们喜欢了解和分享最新的流行趋势和热门话题。这些用户可以成为品牌宣传的有力推手,因为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广泛传播品牌信息。(7)使用习惯1)每日访问频率高: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每天会多次访问平台,尤其是社交网络、微博和短视频平台等,用户每天可能会花费数小时在平台上浏览和互动。2)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习惯于使用移动设备,平均使用时间较长。这些平台的应用程序设计为易于在移动设备上使用,包括快捷分享、拍照和录制视频等功能。3)对可视化内容感兴趣: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喜欢可视化的内容,如图片和视频。这些平台上的用户更倾向于观看和分享可视化内容,而不是纯文字或长篇内容。4)偏好社交互动: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偏好社交互动,包括点赞、评论、分享和私信等。社交网络和微博等平台的用户经常会在平台上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看法等。5)关注潮流和时尚: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对潮流和时尚非常敏感,他们喜欢了解和分享最新的流行趋势和热门话题。这些用户可以成为品牌宣传的有力推手,因为他们可以在平台上广泛传播品牌信息。4 数字社交媒体广告文案的写作原则4.1 简短明了数字社交媒体广告的受众通常只会浏览信息,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来仔细阅读长篇大论的文案。因此,广告文案应该简短明了,尽可能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核心信息。文案应该着重突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好处,使潜在客户能够快速了解产品或服务的价值。4.2 重点突出广告文案应该突出产品或服务的最重要的特点和好处。这些信息应该位于广告文案的开头或者最显眼的位置,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力。在广告文案中使用精练的语言,强调产品或服务的独特之处,并使受众对其产生兴趣。4.3 强化品牌形象广告文案不仅要关注产品或服务本身,还要考虑品牌形象的建立。通过使用品牌的口号、标志或标识符等元素,广告文案可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认知度,加深受众对品牌的印象。4.4 考虑受众广告文案需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兴趣。通过深入了解受众的特点和偏好,广告文案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的兴趣并促进他们的购买决策。例如,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编写不同的广告文案,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和兴趣。此外,广告文案应该使用符合目标受众口味的语言和风格,以更好地与受众产生共鸣。4.5 避免过度销售广告文案应该避免过度销售,因为这可能会使潜在客户感到烦扰或者厌烦。广告文案应该以客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产品或服务的实际价值和好处。在广告文案中使用过度夸张或者虚假的宣传语言可能会使受众对品牌产生负面印象。4.6 关注排版和格式广告文案的排版和格式也很重要。通过使用易于阅读的字体、颜色和排版布局,广告文案可以更好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广告文案中的图片、视频或者其他形式的多媒体内容也应该与文案内容相符合,以增强广告的视觉效果。5 数字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文案写作策略随着数字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广告文案成为品牌营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数字社交媒体时代,广告文案写作策略需要更加注重受众的心理需求、使用习惯和传播特点,下面将介绍数字社交媒体时代的广告文案写作策略。5.1 了解受众了解受众是广告文案写作的基础,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受众往往是年轻人、社交活跃人群、移动设备用户等。因此,广告文案应该符合这些用户的心理需求、使用习惯和传播特点,例如:心理需求:年轻人通常有着表达自我、追求潮流、关注时事等心理需求,广告文案应该从这些角度出发,引起年轻人的共鸣和兴趣。使用习惯:社交活跃人群通常喜欢互动、分享和点赞,广告文案应该具有互动性和分享性,以吸引这些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传播特点:移动设备用户通常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浏览社交媒体,广告文案应该在设计和排版上考虑到移动端的使用体验,例如采用简洁明了的设计、使用简短的句子和段落等。5.2 突出特色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竞争激烈,因此广告文案需要突出品牌的特色,让用户对品牌产生记忆和印象。例如:独特卖点:广告文案应该突出品牌的独特卖点,让用户知道这个品牌与众不同,例如某家咖啡店可以突出自己的咖啡豆来自南美,口感浓郁独特。故事情节:广告文案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例如某品牌可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来展现品牌的特色和价值观。图片和视频:数字社交媒体平台以视觉效果为主,因此广告文案的图片和视频也非常重要,它们可以直观地展现品牌的特色和产品。5.3 创造互动数字社交媒体平台是一个互动性极强的环境,广告文案可以通过创造互动来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参与。例如:用户参与:广告文案可以设置调查、投票或评论等用户参与互动,让用户对品牌产生更深的参与感。活动互动:广告文案可以配合品牌举办线上或线下的活动,通过互动的方式吸引用户的参与和关注。社交互动:广告文案可以鼓励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使用体验或感受,以增加品牌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曝光率和传播力度。5.4 简洁明了数字社交媒体平台以简洁明了为主,广告文案也应该如此。广告文案的字数和排版要符合数字社交媒体平台的使用习惯,例如:简短句子:广告文案应该使用简短的句子和段落,让用户快速理解品牌的信息和特点。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交媒体 广告文案 写作策略
下载PDF
从“符号互动”到“符号玩味”——青年群体“文字讨好症”中的社交行为与心理分析
5
作者 刘洁皎 刘婷 《新闻世界》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文字讨好症”是数字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字、表情、图片等传播符号是“讨好”表达的基础。从符号互动出发能探究青年群体“文字讨好症”的网络社交行为表征,可以解析其在数字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变化。传播符号的互动促进了人际... “文字讨好症”是数字社会交往中的一种文化现象,文字、表情、图片等传播符号是“讨好”表达的基础。从符号互动出发能探究青年群体“文字讨好症”的网络社交行为表征,可以解析其在数字社会交往中的心理变化。传播符号的互动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建构与维系,个体在符号的玩味与狂欢中增强群体身份认同。但符号的不合理运用,以及过度的讨好与集体狂欢可能导致青年社交行为与心理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讨好症 数字社交 社交心理 社交异化
下载PDF
数字化社交情境下的价值共创要素模型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朱逸 赵楠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70-78,共9页
伴随网络社交平台的崛起,数字化社交形式开始被企业、公众普遍接受,发生其中的价值共创已成为了一种趋势,探索新场景下的价值共创核心要素、共创策略、共创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以微博平台为主要研究场所,采用案例研究策略,选择... 伴随网络社交平台的崛起,数字化社交形式开始被企业、公众普遍接受,发生其中的价值共创已成为了一种趋势,探索新场景下的价值共创核心要素、共创策略、共创绩效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以微博平台为主要研究场所,采用案例研究策略,选择若干知名品牌为案例对象,围绕价值共创的要素、策略、绩效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发现,发生在数字化社交中的价值共创包含有7项核心要素(即渠道、透明度、降低风险、对话、分享、个性、共鸣),并嵌入共创过程的3类共创策略(信息知晓、参与&互动、询问&评价策略)之中,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对于共创绩效产生影响。共创绩效可结合定量(点赞、转发、评论)与定性(情感得分)的测量,开启新的评价选择。该要素模型构建了数字化社交中初步的价值共创形式,对于企业、公众、平台在共同实现价值共创进程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交 价值共创 核心要素 共创策略 共创绩效
下载PDF
Rdio:社交化数字音乐服务平台引领者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燕 徐丽芳 《出版参考》 2015年第16期24-25,共2页
Rdio就像是音乐领域的推特(Twitter),悄然改变着人们聆听音乐的方式及习惯。
关键词 Rdio 社交数字音乐服务平台
下载PDF
数字化图书的社交功能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琛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6-48,共3页
图书的意义之一是向更多人传达信息,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平台。数字化时代的图书仍然存在社交功能,这些功能散在于众多网络平台中。随着社交网络的渗透,网络交流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显著。数字化图书的社交功能是将阅读与社交融为一体,... 图书的意义之一是向更多人传达信息,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交平台。数字化时代的图书仍然存在社交功能,这些功能散在于众多网络平台中。随着社交网络的渗透,网络交流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显著。数字化图书的社交功能是将阅读与社交融为一体,扩展图书在数字时代的生命力,是开发功能型图书时值得考虑的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社交功能 数字阅读社交 数字化图书
下载PDF
消失的附近与搁浅的亲密:数字化时代新移动范式下的距离感分析
9
作者 姚亦恬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第8期17-19,共3页
互联网时代,距离感正在无形中被放大。人们仿佛丧失了环境的方向感和建立彼此间信任关系的能力,人与环境失去连接,人与人不再亲密。在此背景下,重建关系变得极为迫切。文章结合笔者日常感知,借助社会观察和叙事法,从地与人、人与人两个... 互联网时代,距离感正在无形中被放大。人们仿佛丧失了环境的方向感和建立彼此间信任关系的能力,人与环境失去连接,人与人不再亲密。在此背景下,重建关系变得极为迫切。文章结合笔者日常感知,借助社会观察和叙事法,从地与人、人与人两个维度,具体分析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中“附近的消失”以及亲密关系缺失下的都市孤独症候群,得出距离感放大的实质是地方感的转移和亲密感的削弱,从而找到人与地方割裂、人与人隔膜的重要动因。文章分析了移动性范式演化与更新特点——作为媒介漫游者的人,通过位置信息的分享与实践,创建个体的地方体验,并通过对话获取不同语境下全新的地方感和空间感,从而赋予距离感崭新的定义。文章提出了人们借助多样化载体,重回附近的可能性和途径,即个体在新的移动范式中,利用位置信息的分享与实践,通过“想象的存在”或位置媒介,实现不同空间的联结,从而产生共同在场感,以满足维持社交关系的需求,获得对地方新的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漫游 移动范式 动态地方 数字社交 元叙事 距离感
下载PDF
数字化社交的双重逻辑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鹏 李蒙迪 张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7,87,共8页
通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催化了数字化社交的形成和流行,赋予了青年群体新的社交属性与联结方式。数字化社交是一个还原与系统的双向逻辑闭环:基于部分构成整体的还原逻辑,青年群体被分解为个体海量数据,为构建量化“生命... 通讯基础设施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催化了数字化社交的形成和流行,赋予了青年群体新的社交属性与联结方式。数字化社交是一个还原与系统的双向逻辑闭环:基于部分构成整体的还原逻辑,青年群体被分解为个体海量数据,为构建量化“生命图表”提供解析基础;基于整体求解的系统逻辑,算法将零散、孤立、碎片化的数据整合成系统数据集,实现青年间的关系从线性到非线性、简单均衡乃至非均衡转换。在还原和系统的双重逻辑下,数字化社交遵循主体还原—系统建构—算法匹配—社交互动—用户反馈的运作机理。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化社交存在数据还原的安全性、系统整合的隐私性、算法匹配的有效性以及情感性异化等问题,应利用伦理约束、法制规范、技术优化等手段加以改进,驾驭算法方向,避免出现异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交 还原论 系统论 大数据 社交互动 算法匹配 数据安全
下载PDF
智能社会中的老年人生活:“数字鸿沟”与弥合之径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秋苹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15-19,共5页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向愈发明显,数字化生活能力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素养之一。通过厘析智能社会中老年人生...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特别是步入大数据时代后,智能社会的发展趋向愈发明显,数字化生活能力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素养之一。通过厘析智能社会中老年人生活面临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试图构建出弥合老年人生活中“数字鸿沟”多维之径,以期提升老年人在智能社会中的生活质量,书写好“健康中国”的老年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数字 数字社交 数字生活
下载PDF
基于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交类数字产品适老化设计研究
12
作者 恽哲 王克祥 《包装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02-103,共2页
在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空巢老人的规模和增速明显扩大和提高,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群体,对数字文娱社交有着更高的需求。本文基于对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和娱乐社交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社交类数字产品适老化设计的开发... 在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空巢老人的规模和增速明显扩大和提高,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特殊群体,对数字文娱社交有着更高的需求。本文基于对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和娱乐社交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社交类数字产品适老化设计的开发现状与痛点,提出了满足城市空巢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交类数字产品适老化设计策略,以提升其在感官、交互和情感三个层面带给老年人的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人 精神需求 数字社交 适老化设计
原文传递
人机社交传播与自动传播技术的社会建构——基于欧美学界对Socialbots的研究讨论 被引量:38
13
作者 蔡润芳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58,共6页
随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传播技术改变了既有数字传播生态,人机传播从"计算机中介传播"发展为"人机社交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本文通过综述欧美学界有关数字自动传播主体Socialbots的... 随着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传播技术改变了既有数字传播生态,人机传播从"计算机中介传播"发展为"人机社交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格局。本文通过综述欧美学界有关数字自动传播主体Socialbots的研究成果,讨论人机传播网络与自动传播技术的现实图景与社会影响,探讨人工智能等自动传播技术对现有传播秩序、社会规范、道德伦理与认知常识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交机器人 人机社交 社交媒体 算法 自动传播
下载PDF
数字和社交媒体应用初探——以好利来为例
14
作者 郑博阳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2024年第22期0064-0066,共3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追求精致的生活方式。而 且,新兴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分享生活、获取外界信息的场所。与此同时,好利 来使用年轻化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抓住了机会,经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追求精致的生活方式。而 且,新兴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分享生活、获取外界信息的场所。与此同时,好利 来使用年轻化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抓住了机会,经过积极运营,其社交媒体平台已拥有超过 100 万的粉 丝。笔者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和研究,本次主要针对数字和社交媒体应用进行论述,并以好利来品牌为例进 行深入讨论,所得文献与同行业人员共享,望对行业的前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利来 数字社交媒体研究 营销策略 口碑营销 人设营销
下载PDF
微时代大学生社交异化现象研究
15
作者 王秋婷 杨学军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34-36,共3页
微通信时代,作为技术的最初与最广泛的受众,大学生的社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得到极大解放,越来越方便快捷。但同时,这种社交方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交往目的功利性更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弱化,现实交往参与的欲望降低等等,影响了人... 微通信时代,作为技术的最初与最广泛的受众,大学生的社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得到极大解放,越来越方便快捷。但同时,这种社交方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交往目的功利性更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弱化,现实交往参与的欲望降低等等,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造成了社交异化。通过分析微通讯时代社交异化的表现和原因,以求探寻出削弱社交异化、通向良好社交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信时代 微信 社交异化 数字社交 现实交往
下载PDF
口碑营销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复兴 被引量:3
16
作者 邱洪森 王贞子 《中国电子商务》 2014年第1期49-50,共2页
数字媒体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生水起,营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时代的特性下,口碑营销作为一种古老的营销方式下再次以新的姿态回归到大众的视线。本文经由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重回原始部落”理论和对数字媒体时代... 数字媒体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的风生水起,营销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时代的特性下,口碑营销作为一种古老的营销方式下再次以新的姿态回归到大众的视线。本文经由麦克卢汉“媒介即是讯息”、“重回原始部落”理论和对数字媒体时代特性的分析,总结了口碑营销的复兴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碑营销网络口碑复兴数字媒体社交网络
下载PDF
可供性视角下微信读书用户自我呈现行为探究
17
作者 李晓钰 王细荣 《新媒体研究》 2023年第7期35-39,共5页
为探究微信读书用户的数字社交行为,基于可供性视角分析微信读书平台的社交属性与舞台特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研究平台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表现与效果。研究认为,微信读书平台为用户自我形象管理与印象整饰行为提供了能见度... 为探究微信读书用户的数字社交行为,基于可供性视角分析微信读书平台的社交属性与舞台特征,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法研究平台中用户的自我呈现行为表现与效果。研究认为,微信读书平台为用户自我形象管理与印象整饰行为提供了能见度可供性和参与度可供性,印证了微信读书用户积极型和消极型两种自我呈现策略并分别揭示了采用不同行为策略的用户的心理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读书 数字社交 社会化阅读 自我呈现 可供性
下载PDF
基于微信使用的银发群体数字化社交呈现动机研究
18
作者 向承才 《北京文化创意》 2023年第6期10-19,共10页
受益于新媒体连接技术的优越性,银发群体开始自主加入到基于互联网连接的微信共享场域中。本研究试图借助质化研究法扎根理论,以微信使用为例对银发群体的数字化社交呈现动机进行探析,构建出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展演机制,以期帮助银发群体... 受益于新媒体连接技术的优越性,银发群体开始自主加入到基于互联网连接的微信共享场域中。本研究试图借助质化研究法扎根理论,以微信使用为例对银发群体的数字化社交呈现动机进行探析,构建出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展演机制,以期帮助银发群体更适应当下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变化,成为移动社交时代的“银发冲浪族”。研究结果表明:满足想象动机为内部主导动机,自我调节动机为外部调节动机,社会交往动机、情感诉求动机以及求知求学动机为内部辅助动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 银发群体 数字社交 自我呈现 行为动机
原文传递
The Links between Attachment and Cyberaddiction
19
作者 Leila Menif Faten Medini +1 位作者 Sana Derouiche Wahid Melki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 2016年第8期394-397,共4页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digital world. One of the main motivations of internet usage is social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few...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digital world. One of the main motivations of internet usage is social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few studies concerning internet usage and the attachment, most suggest a predisposition of insecure people to the excessive internet usage. All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wo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RSQ (relationship scale questionnaire) and 1AT (internet addiction test).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put online: The link to the form was distributed by emails and social networks. Our results show a link between attachment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age. Internet could provide people having an attachment anxiety style a more reassuring environment to interact with others. The attachment preoccupation is a factor related to the problematic Intemet usage. A management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motivations related to attachment may reduce recourse to the virtual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achment insecurity ADDICTION problematic intemet usage social interaction.
下载PDF
The Sharing Manage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source
20
作者 ZHONG Juan LAI Hongh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3年第6期121-123,共3页
Along with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integrate the two major information teclmologies together in the future reform of the so... Along with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t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integrate the two major information teclmologies together in the future reform of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model.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rinciple of digital co,nmunication is introduced first in this paper, and accordingly the role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sources sharing is analyzed, and finally the sharing management of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sources is proposed. Hopefully, this paper can play a help in the future subsequent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Resources SHARING MANAGEMEN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