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
作者 崔蓉 翟凌宇 孙亚男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108,共14页
数字经济畅通了经济循环,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测算2006-2019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利用SNA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呈现出“中心—... 数字经济畅通了经济循环,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测算2006-2019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利用SNA分析方法对中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中国省际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呈现出“中心—边缘”网络结构形态,东部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对中西部省份产生“虹吸效应”。数字基础设施、人才储备、技术水平差别大的省份则存在更多的合作空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接近,对外贸易、消费水平更为接近的省份之间更倾向于建立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关系。此外,中国数字经济仍未真正摆脱地理空间的限制,缩小省份之间的数字鸿沟,发挥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仍是今后数字经济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增加值 空间关联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我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杜传甲 王成军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文章以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系统分析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呈... 文章以2018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并系统分析省际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呈现错综复杂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具有显著的联通性、稳定性和等级性,形成了“核心-边缘”的分布格局;产业结构、人均GDP和互联网宽带接入户数的地区相似性以及地理空间邻近性有助于关联网络的形成。加强省际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关系,发挥省际关联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将有利于省际数字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分析
3
作者 李国柱 王立奇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23年第3期59-67,共9页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对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强度进行测算,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且联系方向稳定。数字经济联系多集中在带动作用上,经济辐射效应明显。数字经济联系... 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对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强度进行测算,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其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省域数字经济联系强度逐渐增强,且联系方向稳定。数字经济联系多集中在带动作用上,经济辐射效应明显。数字经济联系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东、中部地区相对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在省域数字经济联系网络中处于更重要的位置,联系也更加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网络结构 修正引力模型 经济社会网络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碳排放效应:动态演化与作用机制
4
作者 徐妍 何禄瑶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069-5085,共17页
在“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时代背景下,通过选取2011~2021年254个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UCINET软件和实证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对碳减排效应和碳回弹效应的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①数字经... 在“双碳”目标和“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时代背景下,通过选取2011~2021年254个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UCINET软件和实证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对碳减排效应和碳回弹效应的作用效果和机制.结果发现:①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不仅呈现多元协同的“一盘棋”发展格局,还具有地理区域上的非均衡空间演化特征;②样本选择期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对碳减排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还会引致碳回弹效应,该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能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下的能源效率效应,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引致碳回弹效应;④实证结果在地理区域、行政等级、城市环境治理目标和资源禀赋这4个维度下存在异质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 碳减排效应 碳回弹效应 基于技术进步的能源效率效应 城市环境治理目标约束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的节能减排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网络溢出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梦雯 刘传明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0,共8页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 本文将数字经济、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三者置于统一框架,构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权重矩阵,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均呈现倒“N”型特征,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实现“节能”与“减排”双赢。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重维度的检验发现,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产业在地区间的布局和对要素吸引力改变产业集聚程度影响碳排放强度;产业数字化通过数字技术嵌入各个行业,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强度影响碳排放强度。本文为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节能减排 产业集聚 倒“N”型曲线 空间关联网络 空间杜宾模型
下载PDF
我国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网络研究
6
作者 孙亚男 王艺霖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6,共13页
本文通过测算2006—2021年我国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利用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典型的“中... 本文通过测算2006—2021年我国省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利用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我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并基于指数随机图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形成机制。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典型的“中心–边缘”结构,东部省份对中、西部省份产生虹吸效应,我国数字经济形成了以上海为代表的集聚式发展模式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内生式发展模式。然而,随着数字资源不断向部分省份聚集,各地区难以自发形成空间关联关系,因此应提高数字经济规模,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人才储备,鼓励技术创新和共享,扩大居民消费,以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形成,更好发挥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数字经济增加值 空间关联 网络分析 形成机制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网络及溢出效应研究
7
作者 牛奉高 史若玉 《大数据》 2024年第4期161-171,共11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为改善供需匹配、提升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了全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空间关系,首先,对中国的31个省、区、市建立了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一种全新的经济模式,为改善供需匹配、提升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为了全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和空间关系,首先,对中国的31个省、区、市建立了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修正的引力模型计算引力值,进而构建空间网络;然后,通过全局莫兰指数探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依赖关系;最后,建立时空双固定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网络不够紧密,区域间差异明显,邻近相依;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不仅促进本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还能间接带动邻省、区、市的发展,有很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人力资本水平对周边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有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引力模型 网络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计量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区域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域层面的经验证据
8
作者 李磊 袁世昌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8-39,共12页
文章通过构建有向加权的空间关联网络刻画省域间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关系,实证检验网络节点特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3—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异突出。我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通... 文章通过构建有向加权的空间关联网络刻画省域间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关系,实证检验网络节点特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2013—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区域间发展差异突出。我国省际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通达性不强,呈现地理聚集性,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特征,由东部发达地区构成的净受益板块对数字资源的“虹吸效应”明显。此外,网络中节点地位的差异性明显,具有明显的层级分化特征,节点地区有向转变中心性和控制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数字经济产生的区域联动效应和关联溢出效应对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 有向加权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经济增长
下载PDF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数据的实证分析
9
作者 彭迪云 周美楠 邓语宣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2024年第3期295-306,共12页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 近年来,国内外各式冲击频繁加剧,各区域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因而提高经济系统的抵御、调整和转型能力,即增强经济韧性成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之义。选取长江中游城市群内27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构建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并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测算产业空间关联网络中心度特征,实证检验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空间关联网络的三大中心度特征对城市群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空间关联促进了城市群经济韧性的提升,并且在金融环境好、市场化程度高的城市以及非工业城市中,产业空间关联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进而提出有助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高质量发展、经济韧性水平攀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空间关联网络 经济韧性 长江中游城市群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胜鹏 滕堂伟 +1 位作者 胡森林 李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本文运用修正的CRITIC评价法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 本文运用修正的CRITIC评价法测度了2013—2020年中国省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空间格局上表现为东高西低的特征。②研究期内,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出多线程与稠密化的复杂结网态势,网络密度有所提升,整体不存在等级森严的空间结构。③经济发达地区在空间网络结构中的优势地位显著,西部及边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升;凝聚子群空间分布逐渐形成有序的团块化分布。④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科技创新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及地理空间距离始终表现出显著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效应则体现出先强后弱的阶段性特征,上述因素共同驱动着中国省域数字经济空间网络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及其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春 丁一 刘新红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5,共13页
把握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实体经济发展交互关系,有助于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结合修正的引力... 把握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实体经济发展交互关系,有助于把握产业变革机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区域协调发展。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港澳台藏地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测算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而结合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方法分析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和演化特征,探究其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快速,但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呈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再向西部地区扩散的演化趋势;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日趋复杂,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为中心的极核式扩散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具有明显的东密西疏特征;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呈上升态势,网络效率呈下降态势,数字经济空间流动性不断提升,网络结构稳定性不断增强,表现出溢出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表现出受益效应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以及华中等地区;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邻近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强度提高对本省份数字经济空间关联具有促进作用;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三次产业发展的交互作用存在差异,相比于第一、第三产业,邻近省份第二产业发展与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的交互作用最为突出。因此,应建立区域协同机制,提高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以全局视角推动数字化;重视数字经济区域发展平衡性,发挥重点区域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数字化发展;中西部地区借助自身区位或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资源跨区域流动;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 实体经济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空间联立方程
下载PDF
网络安全视角下的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关联研究
12
作者 白兰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14期11-13,共3页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目标,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主要领域和应用,总结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最后对网络安全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密切联系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促进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和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广... 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和发展目标,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主要领域和应用,总结了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最后对网络安全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工智能的密切联系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促进人工智能在网络安全领域和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好地应对网络安全挑战,为技术进步、商业创新和社会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数字经济发展 人工智能 关联研究
下载PDF
中国城市数字普惠金融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
13
作者 仲璇 王亦飞 聂惠兰 《华北金融》 2024年第6期35-46,共12页
文章基于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构建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地级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建立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 文章基于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284个地级市数据,构建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地级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关系并建立网络,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地级市之间发展联系较为密切,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关系和溢出效应;个别城市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关系分布较为分散;广东省各地级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衡性,省会城市广州单独作为净收益板块,沿海城市深圳和珠海归属于经纪人板块,净溢出板块主要包括西南部和东北部的城市,而双向溢出板块包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对于中心地级市来说,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度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发挥中心地位,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强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空间关联网络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与城市绿色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14
作者 杨苗苗 梁秋霞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且能够通过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绿色发展;区域创新产出增加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中介渠道。我国应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数字经济显著提高了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且能够通过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绿色发展;区域创新产出增加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是数字经济赋能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中介渠道。我国应增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加快传统产业数字渗透,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以更好地引领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城市绿色发展 关联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碳排放的脱钩水平及其空间关联网络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瑞媛 周晓唯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29-133,共5页
文章运用脱钩模型测度了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与碳排放脱钩水平,并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数字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全国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以弱脱钩为主,东部地区省份脱钩的... 文章运用脱钩模型测度了2012—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与碳排放脱钩水平,并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了数字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结果发现:全国数字经济与碳排放以弱脱钩为主,东部地区省份脱钩的稳定性优于中西部地区省份,西部地区省份脱钩的内部差异最大;数字经济与碳排放脱钩的空间关联网络连通可达,网络联系、网络密度和稳定性趋于下降,网络结构等级逐渐被打破;上海和江苏等省份不仅处于空间关联网络的中心,还承担“中心行动者”和“桥梁”的角色;各板块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呈现显著的梯度性,板块内部存在明显的“俱乐部”现象,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的资源要素向环渤海和东南沿海地区流动,整体上表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脱钩 空间关联网络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其驱动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贻忙 张晨怡 +1 位作者 刘奎兵 刘望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5,共6页
运用TOPSIS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橄榄型”结构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及非均衡分布特征。关联强度在... 运用TOPSIS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引力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及驱动因素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橄榄型”结构且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及非均衡分布特征。关联强度在空间、时间上呈“由东向西、由点及面”高速发展的新局面;整体网络特征向网状化、稠密化、纵深化发展;个体网络特征向均衡化发展,更多城市扮演“中心行动者”角色,形成“东—西扩展、沿海—内陆延伸”的“核心-半边缘-边缘”网络结构。数字经济发展受时间、空间距离以及政府干预度的正向影响,经济增长、科技创新、居民收入、人力资本以及产业结构的差距过大会制约城市间数字经济发展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 长江经济
下载PDF
数字经济、空间关联与网络结构效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玉芳 马晓敏 周国富 《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各省份间的关联关系是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网络分析法刻画了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关联“关系”对... 各省份间的关联关系是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途径。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各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网络分析法刻画了数字经济空间关联网络的特征,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关联“关系”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省际数字经济溢出呈现复杂的网络结构,但省份间关联的紧密性和稳定性有待加强;上海、江苏、浙江、北京以及广东等省份位于数字经济关联网络的中心;效应分析表明,各省份中心性指标值的提高能够推动自身数字经济的发展。研究结果为从“数量—结构”角度完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探寻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的提升路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关系数据 效应分析 空间关联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演化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檀菲菲 王飞跃 占华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4-43,共10页
文章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估,运用耦合引力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整体绿色创新能力存... 文章基于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绿色创新能力的评估,运用耦合引力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结构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整体绿色创新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的关联强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上海、苏州等城市长期处于网络核心,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加深,出现了武汉、长沙、重庆等次级网络中心;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可分为四大板块,各板块间差异明显;城市开放程度、环境规制等差异因素对城市绿色创新空间关联网络呈显著正向影响,而产业结构、地理距离等差异因素则呈显著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长江经济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及空间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海霞 林同智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12-115,共4页
数字经济以一种创新性资源组织方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对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 数字经济以一种创新性资源组织方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对于构建绿色经济发展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数字经济与绿色生态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绩效的影响及空间关联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绩效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关联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这种效果在相邻省域间尤为明显;教育水平、外商投资水平有利于绿色经济绩效的提升。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促进区域绿色经济绩效提升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发展 空间关联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蔡鸿云 明庆忠 +1 位作者 韩剑磊 贡小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呈东部沿海省份的右旋转90度“T”型演变格局,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中南-西南部省份连片组团的... 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究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发展的空间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呈东部沿海省份的右旋转90度“T”型演变格局,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中南-西南部省份连片组团的演变格局,二者演变存在正向空间关联。(2)数字经济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东部地区、高互联网普及率省份受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而低节能减排省份受负向溢出影响最明显。(3)数字经济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直接和负向溢出影响,两种中介路径抵消掉部分“数字隔离”的负向溢出影响,但仍无法打破“以邻为壑”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旅游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空间关联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中介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