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电影置景与数字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1
作者 李青音 《戏剧之家》 2021年第29期144-145,共2页
一部优秀的电影中,与故事情境相符的美术置景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的置景方式和选择也在不断变化。在再现历史场景和呈现电影故事,特别是大片的故事情节时,影片优秀的置景美术是保证影片拍摄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点。传统电影... 一部优秀的电影中,与故事情境相符的美术置景是不可或缺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的置景方式和选择也在不断变化。在再现历史场景和呈现电影故事,特别是大片的故事情节时,影片优秀的置景美术是保证影片拍摄质量的基础和关键点。传统电影置景美术的实景搭建和数字视觉效果技术,是电影置景的重要组成。本文首先分析了两者的发展及其各自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了批判性的比较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未来电影置景可能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置景美术 数字视觉效果 影视特效
下载PDF
谈数字特效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俊梅 郝瑞霞 《今传媒》 2018年第7期7-9,共3页
自从进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影视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用数字特效不仅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剧情,而且改变了传统思维,给影视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影视制作更加的灵活多变。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 自从进入了数字信息化时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影视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利用数字特效不仅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丰富了剧情,而且改变了传统思维,给影视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让影视制作更加的灵活多变。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特效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电视栏目、舞台场景、演员表演中都有应用。通过分析数字特效的类型及应用,有助于探索在新时期对影视特效技术提出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特效视觉效果 人物造型 影视场景 影视制作
下载PDF
神经元-皮层-影像:基于“跨模态可塑性”对“隐形”数字视效的洞察
3
作者 谢周浦 李尘邈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共11页
电影中“深度伪造”的数字影像具有“隐形”特性,其与摄影影像的差异无法被视觉“感知”,但能被大脑“感觉”。对此的研究分为两个渐进层次:首先,“联觉”从生理层面说明大脑皮层之间能够传递信息;其次,“跨模态可塑性”理论认为,不同... 电影中“深度伪造”的数字影像具有“隐形”特性,其与摄影影像的差异无法被视觉“感知”,但能被大脑“感觉”。对此的研究分为两个渐进层次:首先,“联觉”从生理层面说明大脑皮层之间能够传递信息;其次,“跨模态可塑性”理论认为,不同皮层间神经元的相互连接与征用,会改变神经网络的形态。数字视觉效果之所以能“隐形”,是因为它通过了视觉感知模式的审查;而其与摄影影像的差异之所以能被感觉,是因为两者激起了不同的跨皮层神经元的综合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视觉效果 神经-影像 联觉 跨模态可塑性 情动
原文传递
电影叙事对计算机自动机制的“路径依赖”——基于对数字制片流程中“数字管道”环境的考察
4
作者 谢周浦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37,共9页
媒介融合背景下,计算机自动机制正在与电影自动机制融合,形塑数字电影的“新自动机制”。在“数字视觉效果”领域,“数字管道”即为新自动机制的结晶,在此,电影作者的创造意志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张力凸显出来。其中潜藏着危险,即创作者... 媒介融合背景下,计算机自动机制正在与电影自动机制融合,形塑数字电影的“新自动机制”。在“数字视觉效果”领域,“数字管道”即为新自动机制的结晶,在此,电影作者的创造意志与计算机程序之间的张力凸显出来。其中潜藏着危险,即创作者以不自觉的方式,被计算机程序的自动化所架构,这个过程就是“路径依赖”。计算机程序的重复引发视觉样式的重复,而视觉样式的重复导致视觉风格的给定性,最后,视觉风格限制了叙事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依赖 自动机制 计算机程序 数字视觉效果 数字管道
原文传递
澳大利亚电影制作激励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有限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曹怡平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3-160,共8页
为促进澳大利亚电影产业的发展,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三种税务激励措施,但限于本国电影产业的格局,激励措施的效用难以实现最大化。
关键词 澳大利亚电影产业 《制片人补偿》 《地点补偿》 《后期制作、数字视觉效果补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