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社交媒体时代网民数字身份焦虑的表征、生成与调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赵昱
陶喜红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青年记者》
2024年第4期18-22,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制度驱动型传媒经营改革的协同共振及其历史经验研究”(批准号:21BXW08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数字身份在社交网络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由此引发的数字身份焦虑现象,更是数字时代个体身份建构所面临的重要命题。本文基于解释性分析的路径,提出数字身份焦虑作为社交媒体征候而广泛存在,表征为错失恐惧型焦虑、消费崇拜型焦虑和隐私失控型焦虑,并勾勒出意识形态叙事、未来机器学习与自我主导权认同的积极调适路径。
-
关键词
数字身份
数字身份焦虑
社交媒体
身份焦虑
个人隐私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数字身份焦虑的困境与治理——以数字乡村战略为背景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黄闪闪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
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人工智能视域中的因果推理研究”(21YJC72040002)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认知心理学视阈的贝叶斯归纳前沿研究”(项目编号:2019M651798)。
-
文摘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数字赋能精准脱贫攻坚中,虚拟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虚拟实践是一种新型人类实践形式,其实践主体表征为电子信息或数据形式的数字身份。虚拟实践中的数字身份焦虑主要体现在实践主体的情绪焦虑、信息客体的真假焦虑和数字中介的可解释性焦虑。从科技哲学上看,数字交往降低个体情感认同,虚拟实践技术运用淡化个体道德意识,技术消极情绪加剧个体身份焦虑。为促进数字信任、安全和稳定,发展基于区块链的联邦学习模式,以人类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为目标,帮扶数字经济中的乡村弱势群体,发展人工智能伦理原则和法规,树立数字身份道德规范,从技术进步、社会调控和个人配合三个层面进行数字社会治理,共同为虚拟实践中数字身份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参与营造一个包容和安全的空间。智慧乡村是数字乡村的未来形态和具体体现,涵盖农业、家居、医疗、监控和环境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智能网联应用的实现。
-
关键词
虚拟实践
数字身份焦虑
人的异化
数字治理
智慧乡村
-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