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发清 官泳松 +1 位作者 王小林 郭兵文 《西部医学》 2011年第4期725-726,共2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 目的评价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接受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双对比法)检查患者585例的检查结果,与同期于我院接受传统食道造影法(传统法)检查的115例患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数字化食道双对比造影的585例中,发现病变468例,其中食道癌246例(早期食道癌51例,中晚期癌195例),食管炎症、静脉曲张等良性病变222例,正常117例;传统法115例中,发现病变76例,其中食道癌65例(早期食道癌3例,中晚期癌62例),良性病变11例,正常39例。结论数字化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检查与传统法食道造影检查相比,显示更清楚,病变检出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像自然法食道双对比造影 传统食道造影 食道
下载PDF
双对比造影数字成像对食道粘膜浅表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刘文新 许云飞 《河北医学》 CAS 200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双对比造影数字成像 食道粘膜浅表性病变 诊断
下载PDF
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于庆 杨春英 靳海英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0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4例行DEB-TACE术的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分成OR组(完全缓解+部...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4例行DEB-TACE术的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短期疗效分成OR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非OR组(疾病稳定+疾病进展)。患者在术后均行DSA灌注成像技术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SA灌注成像技术对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诊断价值。结果164例患者经DEB-TACE术治疗,完全缓解49例,部分缓解55例,疾病稳定53例,疾病进展7例。非OR组患者到达时间显著低于OR组(P<0.05),达峰时间、充盈率、曲线宽度和平均通过时间显著高于OR组(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到达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1,灵敏度为74.12%,特异度为88.47%;达峰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900,灵敏度为76.37%,特异度为85.75%;充盈率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78.67%,特异度为83.78%;曲线宽度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59,灵敏度为79.67%,特异度为81.75%;平均通过时间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885,灵敏度为80.24%,特异度为78.54%。五者联合诊断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的AUC为0.993,灵敏度为93.24%,特异度为75.34%。五者联合诊断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_(联合vs到达时间)=4.078、Z_(联合vs达峰时间)=3.443,Z_(联合vs充盈率)=4.068,Z_(联合vs曲线宽度)=4.466,Z_(联合vs平均通过时间)=3.723,P均<0.05)。结论DSA灌注成像技术在晚期肝癌患者DEB-TACE术后短期效果评估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灌注成像技术 晚期肝癌 药物洗脱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短期效果 评估
下载PDF
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申 李金辉 《影像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经手术证实的320例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对其实施电子胃镜检查和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与手术结果... 目的:研究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在贲门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经手术证实的320例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分别对其实施电子胃镜检查和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结果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结果:电子胃镜检查和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符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数字化成像双对比造影可准确诊断贲门癌,误诊率、漏诊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数字成像双对比造影 价值
下载PDF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1期1841-1843,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 目的:分析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62例,均行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3D-DSA检查,对比2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种检查测量动脉瘤解剖参数(瘤体、瘤颈、圆顶瘤颈比)差异。结果:3D-DSA测量瘤体大小、瘤颈大小较常规DSA小(P<0.05);3D-DSA检查诊断不同颅内动脉瘤位置准确率高于常规DSA(P<0.05)。结论:3D-DSA检查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患者,能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检出微小动脉瘤、定位动脉瘤位置、实施对症治疗提供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技术 颅内动脉瘤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白金平 张振帅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8期972-973,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与治疗的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3D-DSA检查与3.0T... 目的:探讨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诊断与治疗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6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与治疗的26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U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选择性3D-DSA检查与3.0T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诊断率。结果:选择性3D-DSA对颅内未脑动脉瘤诊断率为96.2%(25/26),3.0T磁共振MRA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断率为69.2%(18/26),两组患者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3D-DSA对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的诊断率较高,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过程具有对动脉瘤测量大小精准、操作路径清晰、多角度观察瘤体形态等多个优点,为进一步血管内介入诊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提供了方便,介入手术操作中路径更清晰,微导管、弹簧圈到位更精准,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破裂动脉瘤 数字造影旋转三维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分析
7
作者 刘冠男 陈慧鸽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第1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胃肠造影及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常规胃肠造影检查、数... 目的分析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胃肠道疾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检查的68例胃肠道疾病患者,入选者均接受常规胃肠造影及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观察常规胃肠造影检查、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以及在胃肠道疾病、微小病变、早期消化道肿瘤中的显示情况及成像时间。结果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图像质量为甲级比例(75.00%)高于常规胃肠造影(29.41%),丙级及废片(8.82%、1.47%)比例低于常规胃肠造影(27.94%、23.53%)(P<0.05);两组图像质量乙级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疾病显示率(70.59%)、微小病变显示率(38.24%)、早期消化道肿瘤显示率(32.35%)方面高于常规胃肠造影(39.71%、19.12%、17.65%),成像时间(1.23±0.47) s短于常规胃肠造影(4.69±1.35) s (P<0.05)。结论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在检查胃肠道疾病中能够利用连续摄像、快速存储等优点,缩短曝光时间,改善图像质量,提升胃肠道疾病显示率,用于胃肠道疾病检查中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疾病 数字成像快速胃肠造影 常规胃肠造影 图像质量 成像时间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邵雪婷 赵文杰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0期997-998,共2页
近年来,不孕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是影响夫妇双方身心健康的世界性生殖健康问题,人类正在日益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使不孕症的研究成为一个临床热点。不孕症中女方因素约占40%,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数字造影成像 欧苏 不孕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三维成像DSA在脑血管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向伟楚 李俊 +8 位作者 吴婷婷 邱怀民 曾晓华 乔燕丽 陈元媛 陈志辉 何洪林 赵林 马廉亭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Innova 3100平板DSA数字减影机。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62例脑血管病病例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GE Innova 3100平板DSA数字减影机。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18例动静脉畸形患者,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漏。62例脑血管病病例行三维和二维DSA成像检查,应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和应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患者的资料,对比分析三维和二维DSA曝光次数、造影剂的用量、患者接受的X光照射量和两种DSA图像特点。结果应用三维数字血管造影(3D-DSA)可以减少总曝光次数,不仅在选取参考图像时曝光次数减少,而且在手术过程中曝光次数也减少。两组造影剂的用量无统计学差异。3D-DSA图像因可以从三维角度观察而能得到更全面的信息。结论三维数字血管造影可以从多方位观察颅内血管的结构,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参考图像角度,从而可减少DSA的曝光数量,三维数字血管造影优于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血管病 血管内治疗
下载PDF
消化道碘水造影结合CT后重建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0
作者 储伟 曹阳 +1 位作者 夏云宝 耿承军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4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碘水结合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肠梗阻患者例行胸腹部联合摄片,然后行全消化道碘水造影,动态观察梗阻平面及性质;后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对扫描所得薄层数据行VR及MPR重建;最后得出诊断结论。结果:48例患者中,42例... 目的:探讨碘水结合CT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肠梗阻患者例行胸腹部联合摄片,然后行全消化道碘水造影,动态观察梗阻平面及性质;后行全腹部CT平扫检查,对扫描所得薄层数据行VR及MPR重建;最后得出诊断结论。结果:48例患者中,42例诊断明确,6例未能明确诊断。结论:碘水结合CT平扫检查对粘连性、粪石性、炎性、肿瘤等不全性肠梗阻的诊断具有良好意义,对绞窄性肠梗阻诊断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数字成像碘水造影 CT 后重建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许强 肖玉辉 周振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55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MSCTA检测与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 目的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55例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28例)、对照组(27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MSCTA检测与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颅内微小动脉瘤中的准确率情况,评价MSCTA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MSCTA的检出率为92.86%(26/28),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出率为92.59%(25/2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CTA技术在颅内微小动脉瘤诊断中的效果显著,其图像成像质量更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可在临床治疗中做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成像 颅内微小动脉瘤 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64排128层CT对颅脑CTA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雪涛 郭敏娟 闫军海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运用64排128层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和CT血管造影(CTA)...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运用64排128层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期间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且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和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与3D–DSA检查相比,CTA的诊断准确率略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血管造影–最大密度投影(CTA–MIP)图像评分明显低于3D–DSA和CT血管造影–容积再现(CTA–VR)图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3D–DSA和CTA–VR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CTA检查相比,3D–DSA测量微小动脉瘤长径的值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颅内动脉瘤患者64排128层CTA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丹东市第一医院经介入或开颅手术结果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和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评价CTA...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丹东市第一医院经介入或开颅手术结果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10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和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评价CTA和3D-DSA对于微小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CTA-容积再现(VR)和3D-DSA在瘤体形态显示、三维关系、光滑度及总体评价方面的图像评分均高于CTA-最大密度投影(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TA-VR和3D-DSA在瘤体形态显示、三维关系、光滑度及总体评价方面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在瘤体血管显示方面的图像评分高于CTA-VR和CTA-MI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VR与CTA-MIP在瘤体血管显示方面的图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DSA测量瘤体长径为(6.19±1.73)mm,CTA测量瘤体长径为(6.38±1.64)mm,CTA和3D-DSA的测量瘤体长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患者经3D-DSA检出动脉瘤118枚,检测准确性为98.30%(116/118),CTA检出动脉瘤113枚,准确性为94.07%(111/118),3D-DSA与CTA的颅内动脉瘤检测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对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图像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微小颅内动脉瘤 诊断 三维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食管穿孔数字成像造影检查水溶性碘剂与钡剂的比较
14
作者 朱宏伟 岳建国 +1 位作者 吴捷 陈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4年第6期72-72,共1页
食管穿孔是消化道严重而致命的损伤,一般食管穿孔的造影检查都把水溶性碘剂作为首选的对比剂。但当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是否需用钡剂进一步检查?为明确此问题。本文探讨利用食管数字化成像技术对67例疑似食管穿孔的患者,对比使用水溶... 食管穿孔是消化道严重而致命的损伤,一般食管穿孔的造影检查都把水溶性碘剂作为首选的对比剂。但当检查结果为阴性时,是否需用钡剂进一步检查?为明确此问题。本文探讨利用食管数字化成像技术对67例疑似食管穿孔的患者,对比使用水溶性碘剂和钡剂后的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穿孔 数字成像造影 水溶性碘剂 钡剂 食管造影
原文传递
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探讨
15
作者 王羡国 《健康之路》 2017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6年间在本院接受胃肠造影检查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的是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方法,而对照组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胃肠...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6年间在本院接受胃肠造影检查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的是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的方法,而对照组主要使用的是传统的胃肠造影方法,对比两组造影照片的清晰度、造影时间以及胃肠道疾病的检查情况。结果:在照片质量上,观察组高清晰度的照片占95.00%,而对照组高清晰度的照片占75.00%;造影时间上,观察组平均造影时间为(1.2±0.4)s,对照组平均造影时间为(4.6±1.3)s;在造影显示胃肠道疾病上,观察组胃肠道疾病显示率、早期消化道疾病显示率以及微小病变显示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成像快速胃肠造影,能够大大提高造影成像照片的质量,便于判断疾病类型,同时造影的速度也较短,在检查胃肠道疾病、早期消化道肿瘤以及微小病变的诊断上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像快速胃肠造影 胃肠道疾病 微小病变
原文传递
3D-CTA与3D-DSA对颅内动脉瘤评价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9
16
作者 齐星亮 刘佳林 +1 位作者 宋丹丹 李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LAN)诊断的成像对比,并评价256层3D-CTA对LAN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在神经外科诊断疑似为LAN且均接受3D-CTA和3D-... 目的:探讨256层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3D-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LAN)诊断的成像对比,并评价256层3D-CTA对LAN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在神经外科诊断疑似为LAN且均接受3D-CTA和3D-DSA检查的患者。以3D-DSA技术检查作为参考标准,来评价3D-CTA技术对发现LA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比较3D-CTA与3D-DSA在动脉瘤的检出率上的差异。结果:3D-CTA与3D-DSA在LAN检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3D-DSA检查结果以及术中所见情况,80例患者中共有68例最终确诊为LAN85个。其中单发动脉瘤46例,多发动脉瘤22例。动脉瘤直径为1.2~21.5 mm,平均直径为7.8 mm;<3 mm的动脉瘤23个(占27.1%),3~5 mm的动脉瘤38个(占44.7%),5~10 mm的动脉瘤18个(占21.2%),10~25mm的动脉瘤6个(占7.1%)。3D-CTA技术准确检出动脉瘤78个,漏诊动脉瘤7个(平均直径为2.8mm);CTA诊断准确率为91.8%,灵敏度为88.6%~92.3%,特异度为90.7%~100%,阳性预测值为96.7%,阴性预测值为77.3%。动脉瘤CTA诊断的灵敏度<3 mm、3~5 mm和>5 mm分别为88.6%、92.3%和100%。结论:3D-CTA可以替代3D-DSA进行LAN术前的诊断以及术后的复查,检出率及准确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 256层螺旋CT
下载PDF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及血管内治疗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曲凯 郭旭东 +1 位作者 王焱华 高宝山 《中外医疗》 2012年第31期59-60,共2页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以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该次研究中的10例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发现7... 目的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的诊断以及相应的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结果该次研究中的10例患者均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进行诊断,结果发现7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和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所有患者均给予介入栓塞法进行治疗,治疗后10例患者中7例突眼症恢复,3例失明未恢复,1例外展神经麻痹未恢复,4例视力下降恢复,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结论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法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进行诊断具有临床价值,给予该类患者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损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 介入栓塞
下载PDF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磁共振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娟 张军莉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0年第12期90-91,共2页
目的:评价MR、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患者的MR、MRA表现,并对比分析6例颈动脉海绵窦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表现。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MR表现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属支静脉扩张、吻合支扩张... 目的:评价MR、MRA对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动脉海绵窦患者的MR、MRA表现,并对比分析6例颈动脉海绵窦的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表现。结果:颈内动脉海绵窦瘘MR表现为眼球突出,海绵窦扩大,属支静脉扩张、吻合支扩张及脑挫裂伤。MRA与DSA血管影像表现相一致,但MRA结合常规序列可以观察到血管外结构,DSA电影可动态观察病变血管显影情况。结论:若仅为诊断颈动静脉海绵窦瘘,MRA结合常规MR,其优势大于DSA;但DSA存在介入治疗优势,是目前MR所不能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数字减影技术
下载PDF
肾脏偶发癌的影像学诊断
19
作者 于学林 崔进国 +4 位作者 王晓琪 祝玉芬 刘皎然 田庆波 任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偶发癌(incidentrenalcarcinoma,IRC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996~2004年间我院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偶发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B超检查52例,其中20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T检查45例,MRI及DSA检查各6... 目的探讨肾脏偶发癌(incidentrenalcarcinoma,IRCC)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对1996~2004年间我院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偶发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分析。B超检查52例,其中20例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CT检查45例,MRI及DSA检查各6例。结果在B超检查组中,32例(61.5%)肿物表现为低回声,19例(36.5%)肿物表现为强回声,29例(78.4%)肿物周缘显示低或高回声光晕,彩超检查显示10例(50%)肿物内有丰富血供,9例(36.5%)血流增加并呈动脉频谱RI10.49~0.73,超声正确诊断率82.7%。在CT检查组中,45例均行平扫和强化扫描,11例(24.4%)平扫显示肿物内含钙化成分,1例(2.2%)平扫显示肿物内含假性囊肿,42例(93.3%)肿物低于肾实质强化,2例(4.4%)肿物周缘分别显示弧形低密度影和环形等密度影,2例(4.4%)肿物周缘显示增生血管围绕,CT正确诊断率93.3%。在MRI检查组中,1例(16.7%)T1WI肿物周缘显示低信号环,5例(83.3%)T2WI肿物周缘显示低信号环,MRI正确诊断率100%。在DSA检查组中,4例(66.7%)在动脉期显示肿瘤内血管增多、周缘血管呈“抱球”状环绕,1例(16.7%)周缘显示透明晕,5例在实质期显影时间延长,染色不均匀,DSA正确诊断率83.3%。结论综合应用影像学检查对IRCC的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偶发癌 B超 彩色多普勒 血流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3D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明道红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下肢动脉3D 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由影像医师和血管外科医师独立评估DSA和MRA血管资料,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MRA(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下肢动脉3D CE-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由影像医师和血管外科医师独立评估DSA和MRA血管资料,对比分析3D CE-MRA对下肢动脉狭窄51%-100%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DSA相比较,MRA的符合率达89.2%,总的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达7.9%和2.9%,诊断下肢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93.41%、特异性94.56%,准确性93.99%、阳性预测值94.44%、阴性预测值93.55%。结论:DSA是目前诊断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因其创伤性大,费用昂贵使患者相对不容易接受,相比之下,3D CE-MRA是一种安全无创,是有效的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与DSA诊断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CE—MRA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 下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