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数字控制中存在着延时环节和零阶保持器环节,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极易发生不稳定的状况。为了研究数字控制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首先针对逆变器建立了z域模型,并推导了其z域传递函数,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推证发现当逆...由于数字控制中存在着延时环节和零阶保持器环节,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极易发生不稳定的状况。为了研究数字控制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首先针对逆变器建立了z域模型,并推导了其z域传递函数,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推证发现当逆变器谐振角频率 w res = π/(3Tsa)时,系统存在的两个开环不稳定极点和一次穿越-π线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逆变器的谐振角频率在此点必不能稳定,同时指出了当逆变器的谐振角频率 w res在π/(3Tsa)附近处时系统亦难以稳定。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一种陷波器滞后补偿策略,在讨论了数字控制下陷波器特性和离散方法后,给出了滞后补偿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根据前述思路与方法搭建了一台功率为6.6kW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使逆变器在其谐振角频率 wres位于π/(3Tsa)及其附近处时皆能保持稳定状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展开更多
采用完全可编程的数字电源控制器UCD3138作为数字电源的主控芯片。通过片内数字电源控制环路执行数字控制。此环路由1个专用误差模数转换器(EADC)、1个基于2极点2零点数字PIDα环路补偿器CLA和具有250 ps脉宽分辨率的数字脉宽调制器(DP...采用完全可编程的数字电源控制器UCD3138作为数字电源的主控芯片。通过片内数字电源控制环路执行数字控制。此环路由1个专用误差模数转换器(EADC)、1个基于2极点2零点数字PIDα环路补偿器CLA和具有250 ps脉宽分辨率的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组成。EADC将输出电压的采样值转换为数字量,利用CLA的PIDα控制律实现基准值与采样值之间的误差调节,通过片内DPWM发出PWM波,驱动数字电源主电路开关管工作,从而控制数字电源达到稳定输出。详细分析了数字环路控制基本原理和PIDα CLA设计方法,并基于Fusion Digital Power Designer软件对所设计的PIDα CLA进行仿真验证,最后使用C语言设计了相应的PIDα CLA,并在实验样机上基于PSM3750频率响应分析仪验证PIDα算法,实验验证了该数字电源PIDα CLA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展开更多
文摘由于数字控制中存在着延时环节和零阶保持器环节,使得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运行极易发生不稳定的状况。为了研究数字控制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首先针对逆变器建立了z域模型,并推导了其z域传递函数,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推证发现当逆变器谐振角频率 w res = π/(3Tsa)时,系统存在的两个开环不稳定极点和一次穿越-π线之间的矛盾导致了逆变器的谐振角频率在此点必不能稳定,同时指出了当逆变器的谐振角频率 w res在π/(3Tsa)附近处时系统亦难以稳定。针对此种情况,提出一种陷波器滞后补偿策略,在讨论了数字控制下陷波器特性和离散方法后,给出了滞后补偿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根据前述思路与方法搭建了一台功率为6.6kW的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有效,能够使逆变器在其谐振角频率 wres位于π/(3Tsa)及其附近处时皆能保持稳定状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文摘采用完全可编程的数字电源控制器UCD3138作为数字电源的主控芯片。通过片内数字电源控制环路执行数字控制。此环路由1个专用误差模数转换器(EADC)、1个基于2极点2零点数字PIDα环路补偿器CLA和具有250 ps脉宽分辨率的数字脉宽调制器(DPWM)组成。EADC将输出电压的采样值转换为数字量,利用CLA的PIDα控制律实现基准值与采样值之间的误差调节,通过片内DPWM发出PWM波,驱动数字电源主电路开关管工作,从而控制数字电源达到稳定输出。详细分析了数字环路控制基本原理和PIDα CLA设计方法,并基于Fusion Digital Power Designer软件对所设计的PIDα CLA进行仿真验证,最后使用C语言设计了相应的PIDα CLA,并在实验样机上基于PSM3750频率响应分析仪验证PIDα算法,实验验证了该数字电源PIDα CLA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