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视觉艺术的数据可听化
1
作者 卢亦林 《演艺科技》 2023年第1期61-67,共7页
基于数据可听化的起源、概念以及主要特征,阐述了数据可听化作品的制作流程,以及主要制作方法和工具,特别针对实现数据可听化与视听艺术的交互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数据可听化在舞台艺术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数据可听化 视觉艺术 交互性 信息提取 音频软件 编程语言
下载PDF
采用数据可听化的地形剖面线分析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余逸凡 陈楠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260-270,共11页
提出一种使用音高和时值对沿分水线布设的地形剖面线进行分析的方法.以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选取神木县、绥德县、延川县、富县县、宜君县、淳化县等6个典型研究样区,并选择安塞样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 提出一种使用音高和时值对沿分水线布设的地形剖面线进行分析的方法.以5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选取神木县、绥德县、延川县、富县县、宜君县、淳化县等6个典型研究样区,并选择安塞样区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6个样区分水线剖面线的声音指标存在差异,其声音模式与实际地貌类型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7个声音指标可以直接进行地貌类型的区分,安塞与绥德样区地貌类型最接近,欧式距离为最小值48.456.说明声音指标可以用来分析分水线剖面线特征,比单一的高程信息蕴涵更多的地形起伏、转折信息,可以从乐理角度整体刻画地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线剖面线 数据可听化 数字高程模型 黄土高原
下载PDF
PM_(2.5)地图可视化中的听觉感知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文俊 祝茂良 +2 位作者 杨鸿海 杨乃 吕建军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114,125,共5页
针对地图可视化在视觉障碍群体中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深入剖析声音发声机理,以我国2016年1月1日到1月29日以小时为节点的PM_(2.5)数据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空气污染等级及不同等级对应监测站点数量,构建基音音名、泛音频率与PM_(2.5... 针对地图可视化在视觉障碍群体中存在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深入剖析声音发声机理,以我国2016年1月1日到1月29日以小时为节点的PM_(2.5)数据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空气污染等级及不同等级对应监测站点数量,构建基音音名、泛音频率与PM_(2.5)平均值之间、音量大小与不同空间污染等级涵盖的监测站点数之间的映射模型,从而获取声音参数,借助Garage Band音乐制作软件完成PM_(2.5)数据可听化,结合PowerMap创建的PM_(2.5)可视化地图,最终设计制作了PM_(2.5)动态频谱地图。本文研究对多感知通道在地图可视化过程中的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可听化 觉感知 地图可视 PM2.5 频谱地图
下载PDF
融合新闻的声音“景观”及其叙事语言 被引量:31
4
作者 刘涛 朱思敏 《新闻与写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76-82,共7页
作为多媒融合结构中的一种信息形态,融合新闻中的声音符号实际上打开了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认知向度"。声音不仅拓展了文本表达的空间认知维度,而且被赋予了特定的视觉形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声音的"景观"问题加... 作为多媒融合结构中的一种信息形态,融合新闻中的声音符号实际上打开了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认知向度"。声音不仅拓展了文本表达的空间认知维度,而且被赋予了特定的视觉形象,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声音的"景观"问题加以细致考察,抵达融合新闻的声音叙事语言及其修辞实践。本文主要从三个维度来把握融合新闻的声音叙事特点及其表达语言:一是立足于新闻本体的呈现问题,即新闻价值体系中的事实真相命题,重点探讨作为事实呈现的声音叙事;二是立足新闻叙述的表征问题,即新闻故事中实现情节推进的声音蒙太奇命题,重点探讨作为符号表征的声音叙事;三是立足新闻符号的再现问题,即数据新闻中正在兴起的数据可听化命题,重点探讨作为数据再现的声音叙事。而作为当前融合新闻中声音叙事的方向和趋势,数据可听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以声音配合画面讲述数据化信息、以数字声音模拟现实声音或情景、以音乐或音效形式再现数据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新闻 声音叙事 声音景观 数据可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