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数据崇拜”到“数据正义”: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研究范式的旨趣转换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芬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5,共9页
人工智能时代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的旨趣从"数据崇拜"向"数据正义"转变。该研究范式的特征为:研究者的主体性与技术理性结合、计算思维和因... 人工智能时代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高等教育研究范式。该研究范式的旨趣从"数据崇拜"向"数据正义"转变。该研究范式的特征为:研究者的主体性与技术理性结合、计算思维和因果思维结合、研究效率与研究质量并重。该研究范式的价值体现为促进学科建设、解决高等教育实践问题和凝练高等教育思想。为了实现研究范式的旨趣转换,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具备范式旨趣转换意识、培养学科情感、研究方法训练、高等基本理论的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研究范式 数据崇拜 数据正义 转型路径
原文传递
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 被引量:34
2
作者 潘绥铭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35,共4页
目前对于大数据已经出现了盲目崇拜,"一切皆可量化"是其核心口号和基本理论。但是在量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四种情况:剪裁现实生活、忽视社会情境、抹煞主体建构、取消生活意义。这种"原罪"并不能由于数据规... 目前对于大数据已经出现了盲目崇拜,"一切皆可量化"是其核心口号和基本理论。但是在量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四种情况:剪裁现实生活、忽视社会情境、抹煞主体建构、取消生活意义。这种"原罪"并不能由于数据规模的无限增大而被消除。因此,大数据不能质疑,更不能取代各种非量化的人文社会研究。大数据只有对其"原罪"进行深刻反思,并且予以充分展示,才有资格在人文社会研究中保留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数据崇拜 量化研究
下载PDF
论数据拜物教的生成路径与祛魅之道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锋 缪听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 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诞生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与此同时,数据崇拜也成为技术崇拜的最新形式。在数据与资本联姻之后,数据这种“可见”又“无形”的生产要素,在促进数据拜物教生成的同时,也已经悄然变成异化人类的工具,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果想摆脱拜物教对数据的笼罩,需要通过马克思的观点来看待数据,即通过数据被商品化的视角去探究人类与数据的真实关系,进而去寻求一条数据的解放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拜物教 数据崇拜 数据资本 数据异化
下载PDF
数字人文的工具理性、学术价值与研究成果的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点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数字人文从无到有,在学科的制度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数字人文领域内发表的专著、论文和制作(图像、数据和编码)虽然数量可观,真正令人满意的成果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者过于偏重证... 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数字人文从无到有,在学科的制度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数字人文领域内发表的专著、论文和制作(图像、数据和编码)虽然数量可观,真正令人满意的成果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研究者过于偏重证明数字工具的可行性,而忽视学术发现的重要性。数字人文的突破之路在于把关注的重心从工具理性自我把玩转移到外向性的、可传达的发现性学术。这要求我们重新思考数据本身的价值及其对于人文研究的意义,相信数据的言说意义,但不迷信数据是社会现实的绝对、唯一的再现。只有把数字化文本纳入文本阐释理论的范畴,糅合远距离阅读的功能和人工阅读的智慧,我们才能充分凸现数字文本的社会与文化寓意,从而把信息转变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远距离阅读 工具理性 数据崇拜 发现的学术
下载PDF
大数据驱动民生监察的价值、逻辑与图景——以“T县民生监察大数据平台”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谢治菊 范飞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131,共7页
与传统监察手段相比,大数据让民生监察主体、方法、时间、空间、工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民生监察的透明度、参与度、针对性和动态性更好。本文以T县民生监察大数据平台为例,系统剖析大数据驱动民生监察的独特价值、运行逻辑、... 与传统监察手段相比,大数据让民生监察主体、方法、时间、空间、工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民生监察的透明度、参与度、针对性和动态性更好。本文以T县民生监察大数据平台为例,系统剖析大数据驱动民生监察的独特价值、运行逻辑、现实困境及未来图景。分析发现,民生监察平台中的大数据对权力的监察更加精准,可以实现监察主体的多元化、监察过程的透明化。究其原因,民生监察大数据平台的运行有其独特的数据逻辑、“权力+权利”逻辑和技术逻辑,但也面临数据崇拜、数据伦理、数据壁垒等困境,会带来数字监察的形式主义、个人信息的二次使用和部门监管的纵强横弱,建议从实现人机契合、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数据监察平台等角度出发,解决监察中的数据崇拜、隐私保护、数据壁垒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信息空间 数据崇拜 数据壁垒 区块链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