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成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构造岩相学与金属成矿 被引量:4
1
作者 方维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585-2610,共26页
古岩溶风化壳和岩溶构造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地球演化关系密切,对深成的古岩溶构造系统识别属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滇黔桂地区地表水岩溶作用形成了山顶侵蚀面、岩溶侵蚀相系和砖红壤岩溶风化壳;地下水岩溶作用形成了垂向岩溶构造相... 古岩溶风化壳和岩溶构造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地球演化关系密切,对深成的古岩溶构造系统识别属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在滇黔桂地区地表水岩溶作用形成了山顶侵蚀面、岩溶侵蚀相系和砖红壤岩溶风化壳;地下水岩溶作用形成了垂向岩溶构造相带、缓倾斜的侧向岩溶构造相带、隐伏岩溶相带及隐伏岩溶前锋面,它们为表生岩溶构造的物质组成。进行大比例尺构造岩相学填图和解析研究认为云南个旧表生岩溶构造系统具有“顶面红土型岩溶风化壳、上部垂向岩溶构造带、中部缓倾斜的侧向岩溶构造带、底部不透水层(花岗岩和变海相火山岩顶面)”4个构造岩相学垂向分带模型,它们继承了先存多期次岩溶作用和岩浆热液岩溶作用。这种垂向分带模式有助于重建深成的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深成的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由古气成热水、古火山热水、古火山喷发-岩浆侵位有关的复合热液岩溶作用等叠加在先存岩溶构造系统上形成,发育上覆岩性封闭层,经历了埋藏成岩、热液叠加成岩和层间滑脱构造叠加改造等,具有显著多期次的热流体叠加改造和再造作用。深成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属重要油气储层、(非)金属矿产的储集层。对云南个旧地区中—新生代岩溶构造系统、新疆乌拉根地区古近纪热水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贵州大厂地区二叠纪火山热水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云南东川地区小溜口岩组(Ar_(3)-Pt_(1)x)顶面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有关的元古宙复合热液岩溶构造系统进行解析研究,揭示4类深成的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物质组成和形成机制,认为深成的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内关键战略矿产成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构造岩相学 酸性热液岩溶 叠加成岩相系 古岩溶不整合构造系统 关键战略矿产
下载PDF
农村信用社社员权的整合构造及其分离行使──兼论权利的二元救济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景元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36-48,158,共13页
农村信用社社员权包括社员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诸多子权利,并由这些子权利而形成为一种"整合构造"。然而,农村信用社社员权与其自主行使之间却存在着难以理顺的法律悖论。为此,与这种权利"整合化"理论相逆... 农村信用社社员权包括社员表决权、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诸多子权利,并由这些子权利而形成为一种"整合构造"。然而,农村信用社社员权与其自主行使之间却存在着难以理顺的法律悖论。为此,与这种权利"整合化"理论相逆向的权利分离现象便应运而生。它以意思自治为前提,具有社员权行使的适法性;它以倾斜保护为手段,能够有效提升社员参与的法律地位;它以专业服务为归宿,可以破解社员权行使之障碍。因此,为使社员权能够真正成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未来农村信用社社员权的整合构造必须配以相应的社员权代理行使制度与代表行使制度,并在该权利遭受损害时,通过私力与公力等二元救济而得以解决。这些措施能有效解决农村信用社社员权整合构造的悖论,并可最大限度地克服因社员权的自主行使而产生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社员权 整合构造 分离行使 救济
原文传递
不整合分析及其在陆相盆地构造研究中的意义 被引量:65
3
作者 陈发景 张光亚 陈昭年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讨论了3个问题,即不整合分析及其在研究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中的意义;不整合分析及其与构造运动和盆地改造的关系;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类型。通过上述的不整合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正旋回地层的超覆(或上超)是在拉张或中性构造背景中... 讨论了3个问题,即不整合分析及其在研究陆相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中的意义;不整合分析及其与构造运动和盆地改造的关系;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类型。通过上述的不整合分析,可以获得以下结论:正旋回地层的超覆(或上超)是在拉张或中性构造背景中产生的,而反旋回地层的退覆和削截—不整合则是在挤压构造环境中发育的;复合递进型同构造不整合与内陆前陆盆地边缘挤压隆起的加速和减速上升有关。根据不整合面下被削截岩层的构造变形和侵蚀厚度可以推断出由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盆地改造程度和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圈闭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覆 退覆 削截 递进型同构造整合 构造运动 与不整合有关的地层圈闭类型
下载PDF
构造不整合的分布样式及其对地层圈闭的制约-以塔里木盆地中泥盆世末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景彦 林畅松 +3 位作者 彭丽 陈清清 张响响 周小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8-275,共8页
中泥盆世末构造不整合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不整合之一,是早海西构造变动的产物。这一不整合在盆地内分布十分广泛,从隆起区向洼陷区表现为叠合不整合、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至整合。在塔北、塔中等地区对下伏地层削... 中泥盆世末构造不整合是塔里木盆地最重要的不整合之一,是早海西构造变动的产物。这一不整合在盆地内分布十分广泛,从隆起区向洼陷区表现为叠合不整合、高角度不整合、微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至整合。在塔北、塔中等地区对下伏地层削蚀强烈,不整合之后又伴随着晚泥盆世东河砂岩的沉积上超,形成多个削蚀不整合三角带和上超不整合三角带。不整合的分布和结构样式反映了构造运动的结果,同时对有利地层圈闭发育分布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削蚀不整合三角带是寻找志留系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区,上超不整合三角带是寻找泥盆系东河砂岩岩性地层圈闭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整合 削蚀不整合 上超不整合 岩性地层圈闭 中泥盆世末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小渠子背斜T/P同构造不整合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马德龙 潘建国 +4 位作者 张虎权 王宏斌 王彦君 魏彩茹 陈雪珍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6-154,共9页
为探讨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纪-三叠纪盆地构造性质及构造演化过程,笔者对盆地南缘小渠子背斜保存较完整的T/P不整合进行了几何学、运动学和沉积韵律旋回特征的分析。T/P不整合具有同构造不整合的特点,表现为不整合之下削蚀、之上超... 为探讨准噶尔盆地南缘二叠纪-三叠纪盆地构造性质及构造演化过程,笔者对盆地南缘小渠子背斜保存较完整的T/P不整合进行了几何学、运动学和沉积韵律旋回特征的分析。T/P不整合具有同构造不整合的特点,表现为不整合之下削蚀、之上超覆,是由于盆地南缘经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区域性挤压作用造成的。通过对小渠子地区深层地质结构的分析,认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构造演化过程与早石炭世伸展断陷的反转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小渠子背斜 二叠纪一三叠纪 构造整合 构造反转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草湖凹陷古生界上泥盆统底和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估算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响响 林畅松 +1 位作者 刘景彦 崔永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1-333,共3页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与“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2500m以上,总体上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草湖凹陷西北地区和东部鼻状隆起核部剥蚀幅度最大,剥蚀量大于2500m;T50剥蚀量为100~1000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剥蚀量高值区位于草湖凹陷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草湖凹陷 构造整合 剥蚀量估算 地层结构外延 剥蚀量变化率
下载PDF
构造因素对地震剖面视频率的影响——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王雪峰 李忠权 +3 位作者 蒙启安 朱德丰 杭文燕 陈均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7-92,共6页
视频率是地震资料解释参考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地震剖面视频率和构造演化、构造控制沉积、构造抬升剥蚀、不同期构造作用强烈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因素是影响地震剖面视频率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通过控制沉积... 视频率是地震资料解释参考的重要信息。通过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地震剖面视频率和构造演化、构造控制沉积、构造抬升剥蚀、不同期构造作用强烈程度的关系研究,表明构造因素是影响地震剖面视频率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通过控制沉积地层结构和后期对地层结构的改造两方面来影响的。视频率横向上突然变化往往反映的是断层,其纵向上的突然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整合面。用视频率突变面作为地震资料解释的构造不整合面,尤其是平行不整合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率 构造整合 地层结构 沉积相 构造演化 乌尔逊凹陷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不整合面的识别及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振国 陈均亮 +2 位作者 杨秀彬 李忠权 王卓卓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0,共5页
为了搭建断陷盆地等时地层格架,在综合分析海拉尔盆地地震、钻井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基础上,从不整合面的成因出发,识别出构造和沉积2种类型不整合界面,划分出T02、T04、T22、T3、T4、T5等6个构造不整合面和T2、T21等2个沉积不整合面... 为了搭建断陷盆地等时地层格架,在综合分析海拉尔盆地地震、钻井和野外露头等资料基础上,从不整合面的成因出发,识别出构造和沉积2种类型不整合界面,划分出T02、T04、T22、T3、T4、T5等6个构造不整合面和T2、T21等2个沉积不整合面。海拉尔盆地不整合面的识别可使盆地内各凹陷之间所追踪的地震反射层位统一,从而确保在等时的地层格架中进行地层对比、沉积体系域和沉积相分析;同时,不整合面也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不整合面上、下的圈闭中已经发现了潜山、构造一地层和断块等多种类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整合 断陷盆地 沉积不整合 构造整合 地层对比
下载PDF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问题研究
9
作者 林宗满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3-462,共10页
基于"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项目,总结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史,以侏罗纪末幕运动为标志划分为前后2个大阶段,发育2种巨型扭动构造型式,即华夏系和新华夏... 基于"构造体系控油作用研究"项目,总结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的内在规律。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构造形变史,以侏罗纪末幕运动为标志划分为前后2个大阶段,发育2种巨型扭动构造型式,即华夏系和新华夏系,其间存在广泛的构造不整合;显示二元结构,即新华夏系形变构造层与华夏系形变构造层的叠置,是本区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大地构造 构造体系 构造整合 二元结构
下载PDF
解析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的构造与营销——以江苏扬州为例
10
作者 宋立 黄大昭 《职业圈》 2007年第11X期14-14,9,共2页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 该研究以江苏扬州城区水域的旅游形象设计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剖析并整合滨水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我们分别从水域生态环境形象、城市文化形象、商业经济形象等方面来阐述,以整合城市"水文化"旅游形象为核心,从而拓展滨水城市发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城市 水文化 旅游形象 构造整合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潜山油气运聚及分布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吴东胜 张玉清 +2 位作者 刘少华 何幼斌 刘学锋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45,共5页
轮古西潜山油藏是沿奥陶系顶部不整合构造分布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油气分布不受现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潜山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由岩溶缝、孔、洞相互交错、切割、连通所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体系,主要分布于距潜山顶面0~... 轮古西潜山油藏是沿奥陶系顶部不整合构造分布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缝洞型隐蔽油藏,油气分布不受现今局部构造高点控制。潜山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是由岩溶缝、孔、洞相互交错、切割、连通所构成的复杂三维网络体系,主要分布于距潜山顶面0~160m深度段。在岩溶缝洞体系内,油气受浮力驱动并取道阻力最小的路径发生运移。其运聚过程主要受以下3个因素的控制:①缝、孔、洞发育带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流体输导通道的空间分布;②构造格局控制了油气运移的区域最终指向和局部运移取向;③构造格局、流体输导体系和油气供给源三者之间的空间配置决定了油气运移路径的空间分布。由此,可应用多参数综合分析方法对本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带作出预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潜山 隐蔽油藏 碳酸盐岩 整合构造 油气运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油气复合输导体系探讨 被引量:37
12
作者 施和生 秦成岗 +1 位作者 张忠涛 轩义华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61-366,共6页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地区受多期构造叠加影响,具有长期生烃、多源供烃的烃源特征,发育包括断裂体系、输导砂体、构造脊、不整合面等在内的油气输导体系。研究区油气主要输导层位为T60(23.8Ma)-T50(18.5Ma)和T40(16.5Ma)-T35(13.8Ma),其中T60-T50广泛发育连片的古珠江三角洲—滨岸沉积砂体及其上覆的巨厚泥岩,为油气的横向输导及长距离运移提供了必要条件,而T40-T35发育的三角洲、斜坡扇与低位进积复合体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和侧向输导体。广泛发育的第三系同沉积反向断层是研究区油气运移的纵向输导体系。断层、砂体、构造脊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系相互匹配,形成了"构造脊"背景下的"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网络式”复合输导体系 断裂体系 输导砂体 整合构造
下载PDF
从四川盆地与江汉沉降区的对比提出对新华夏系的质疑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宗满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205-221,共17页
以四川盆地和江汉沉降区作为典型,剖释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涵,用以探索、研究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四川盆地是上叠在上扬子准地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大型坳褶盆地,是华夏系第三沉降褶带中的一个典型盆地;而江汉沉降... 以四川盆地和江汉沉降区作为典型,剖释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涵,用以探索、研究中国东部的大地构造特征。四川盆地是上叠在上扬子准地台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晚三叠世—侏罗纪大型坳褶盆地,是华夏系第三沉降褶带中的一个典型盆地;而江汉沉降区则是上叠在中扬子褶皱带上发展起来的白垩—第三纪断陷区,是新华夏系第二断陷带中的一个典型沉降区。两者属于不同世代、不同性质的盆地,其间存在广泛的构造不整合。李四光所说的新华夏系"三隆"、"三坳",其实是中国东部乃至东亚地区一个巨型的复合构造区带,它包括了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叠置复合。研究结果证明中华夏系不存在,它是华夏系的变种。为了正确地描述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华夏系及新华夏系的内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江汉沉降区 中国东部 华夏系 新华夏系 构造整合
下载PDF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命名新思考
14
作者 张光学 白志琳 《海洋地质》 1999年第1期17-30,共14页
本文通过对万安盆地的地震反射界面特征描述,厘定了不整合界面;分析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的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构造运动,探讨其性质,影响范围和时限;科学地分析了盆地基底及成盆时代,进行了地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并对部分地震层序命名。
关键词 万安盆地 综合地层学 构造整合 超层序 南海
下载PDF
南海万安盆地地层划分对比及命名新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光学 白志琳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8年第4期227-234,共8页
通过对万安盆地地震反射界面特征的描述,厘定了不整合界面;根据主要构造不整合面的特征,进一步确认了构造运动的性质、影响范围和时限;分析了盆地基底及成盆时代,进行了地震层序的划分与对比,并对部分地震层序予以命名。
关键词 南海 万安盆地 地层划分 命名 综合地层学 构造整合 地震层序 超层序 油气地质
全文增补中
三级层序界面野外露头的识别判断标志——以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国常 《贵州地质》 2002年第2期93-98,共6页
在岩性及岩相观察基础上以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作为分层和描述地层的基本工作单元 ,把米级旋回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作为识别三级层序的基础 ,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描述认为 :在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中SB1型层序界面是以区域... 在岩性及岩相观察基础上以不同类型的米级旋回层序作为分层和描述地层的基本工作单元 ,把米级旋回层序及其有序叠加形式作为识别三级层序的基础 ,通过野外露头的详细观察、描述认为 :在南盘江坳陷晚古生界地层中SB1型层序界面是以区域平行不整合面、古风化壳、古土壤层、下伏地层的强烈白云石化以及沉积物转化面为识别标志 ;SB2 型层序界面是以沉积物转化面、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古土壤层为识别标志 :SB3型层序界面是以凝缩段直接覆盖在下伏地层之上为识别标志 ;SB型层序界面是以上下地层的岩性组合、地层结构转化面及年代地层为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盘江坳陷 晚古生界 层序界面 构造整合 沉积不整合 淹没不整合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的裂变径迹年龄记录 被引量:54
17
作者 陈刚 孙建博 +3 位作者 周立发 章辉若 李向平 李向东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10-118,共9页
运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FT)分析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的FT年龄分布与峰值年龄事件.结果表明:(ⅰ)早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在213~194Ma±,峰值年龄为205Ma,并以晚三叠世构造隆升及其前缘粗碎屑沉积为其... 运用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FT)分析方法,探讨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中生代构造事件的FT年龄分布与峰值年龄事件.结果表明:(ⅰ)早期构造事件主要发生在213~194Ma±,峰值年龄为205Ma,并以晚三叠世构造隆升及其前缘粗碎屑沉积为其地质响应.(ⅱ)中期构造事件至少包含两个幕次,一次发生在165~141Ma±,峰值年龄为150Ma;二次发生在115~113Ma±,峰值年龄为114Ma;其地质响应主要表现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逆冲推覆及其前缘粗碎屑沉积.(ⅲ)晚期构造事件主要表现为至少两个幕次的区域隆升作用,一次发生在100~81Ma±,峰值年龄为90Ma;二次发生在66~59Ma±,峰值年龄接近63Ma.结合成矿年代学资料分析认为,峰值年龄事件的极端环境效应和构造转换相对平稳期的适度活动,有可能是鄂尔多斯盆地多种矿产耦合成矿、共存富集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生代 裂变径迹(FT)年龄 整合构造事件
原文传递
江西安塘组地质时代的探讨
18
作者 殷红梅 《江西煤炭科技》 2013年第4期142-144,共3页
安塘组地质时代一直存在争论,根据动植物化石,结合地层剖面中的构造不整合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安塘组 瓣鳃类 构造整合 地质时代
下载PDF
济阳坳陷义和庄凸起东部燕山期构造负反转及层序地层样式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宋广增 徐蒙 +2 位作者 李磊 孙迪 刘辉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89-503,共15页
通过钻井、测井与地震数据,依据不整合面分析、断层活动速率分析与地层的"负向结构"分析,在义和庄凸起东部燕山期内识别出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之交的构造负反转,并据此将义和庄凸起燕山期划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通过单井... 通过钻井、测井与地震数据,依据不整合面分析、断层活动速率分析与地层的"负向结构"分析,在义和庄凸起东部燕山期内识别出一期发生于中晚侏罗世之交的构造负反转,并据此将义和庄凸起燕山期划分为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通过单井与连井层序地层分析,分别建立了燕山早期与晚期的层序地层样式,两者在层序结构及内部沉积充填等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早期层序地层不具有显著的沉积厚度分异,且格架内部充填河流相沉积;晚期因构造负反转而形成小型拉张断陷盆地,沉积厚度分异明显,内部以扇三角洲沉积充填为主,呈现出对构造负反转的显著响应.燕山期构造-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可为中国东部其他具有相似构造背景盆地前新生代的油气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期 构造整合 构造负反转 层序地层 沉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