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CR模型的村域土地整治分区研究--以左云县南辛窑村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南国新 吕春娟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6-279,共14页
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治,实现土地空间布局优化,本研究以山西省左云县南辛窑村为例,从全域土地整治视角,运用MCR模型和GIS软件结合的方法分析村域土地资源利用功能适宜性,依此划定土地整治分区,结合村庄规划定位提出相应的土地整治发展... 为因地制宜进行土地整治,实现土地空间布局优化,本研究以山西省左云县南辛窑村为例,从全域土地整治视角,运用MCR模型和GIS软件结合的方法分析村域土地资源利用功能适宜性,依此划定土地整治分区,结合村庄规划定位提出相应的土地整治发展策略。结果表明:MCR差值≤0表示生态适宜性较强,差值>0表示建设适宜性强,按照MCR差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确定土地利用适宜性方向;在国土空间规划“三线”约束下,将研究区划分为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林草生态保护区、工业生产开发区、宜居核心整治区4类整治区,面积分别为232.02、529.14、5.85、5.88 hm2。整治分区后的土地资源分布格局呈现圈层夹散点的布局结构,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生态适宜性由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强,与当地生态环境本底相吻合。研究表明,应用MCR模型实施土地整治分区,符合集聚提升型村庄发展要求,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居住用地集约高效、生态环境充分保护、产业发展有保障的目标,为村庄规划的科学编制和分区土地整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分区 空间适宜性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 南辛窑村 山西省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农用地限制因素及整治分区研究
2
作者 王凡 徐磊 +2 位作者 张贵军 张蓬涛 耿其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开展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可厘清农用地生产和生态功能限制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分区开展整治并分类施策,进而提高区域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例,构建“土壤资源-水资源”复合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 开展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可厘清农用地生产和生态功能限制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分区开展整治并分类施策,进而提高区域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例,构建“土壤资源-水资源”复合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单指标评价与分层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农用地生态适宜性的限制因素及程度;综合评价结果,并按照改良技术措施一致性原则,划分农用地整治分区,对应提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化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含盐量生态适宜性较差,不适宜级分别达到87.47%、99.62%和25.34%;全域农用地地下水矿化度过高,东部地下水埋深浅,69.54%农用地灌溉保证率不足;此外,其他指标呈适宜状态;研究区农用地主要限制因素为:化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埋深及灌溉保证率;限制因素组合类型分为两类:“主导限制因素(重度)+次要限制因素(轻度)”的复合类型、仅有轻度限制因素的单一类型,二者占比分别为91.9%、8.1%;划分“土壤培肥区”“盐渍化土改良区”两类整治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提升措施。为生态系统状况复杂的滨海区农用地改良和整治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市 农用地 生态适宜性 限制因素 整治分区
下载PDF
县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
3
作者 李雪锋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0期108-110,共3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选取广州市从化区和宁波市象山县两个试点进行评价分析,提炼两地关于整治分区划定及其传导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整治分区划定建议,以期为整治分区...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选取广州市从化区和宁波市象山县两个试点进行评价分析,提炼两地关于整治分区划定及其传导体系构建的经验,提出整治分区划定建议,以期为整治分区划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整治分区划定 传导体系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协调的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董婷 杨朝现 +2 位作者 杨璇 信桂新 魏朝富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34-547,共14页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 为科学划分山地丘陵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区,实现分区域、差别化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生”功能综合指数测算与“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探究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差别化策略。结果表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空间差异性特征显著,总体呈北高南低的带状分布趋势,高-高型、低-低型、随机型占比分别为34.53%、38.32%、26.01%。“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55,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呈现总体协调状态,其中协调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29%,失调区域占43.71%。基于研究区“三生”功能综合指数及其耦合协调测度结果,将研究区土地综合整治类型划分为重点整治、选择整治、保护整治、不宜整治4种类型,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9.84%、14.24%、22.68%、23.24%。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形差异化特征设计土地综合整治策略。“三生”功能综合指数与耦合协调度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指导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地形条件为出发点制定差别化整治策略能够明确山地丘陵区土地整治目标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 山地丘陵区 “三生”功能 地形 江津区
下载PDF
长春市九台区耕地多功能评价及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莹雪 刘兆顺 +2 位作者 孙玲 李想 王唯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44,共13页
为进一步综合评价九台区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地划分耕地整治分区,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三方面构建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耕地多功能提升潜力并划分... 为进一步综合评价九台区耕地质量,科学合理地划分耕地整治分区,从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三方面构建耕地多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耕地多功能提升潜力并划分了整治分区.结果表明:(1)评价单元的尺度变化对耕地多功能评价及空间分析有一定影响,以行政村为评价单元更能反映耕地内部的细微差异.(2)九台区西部的地形较东部更适宜耕作,因此西部地区耕地多功能分值高而提升潜力小,东部地区的耕地破碎化严重,多功能分值低,有很大的整治潜力.(3)九台区耕地受景观功能限制较大,可以将研究区划分为重点整治区、远期整治区和耕地保护区3个耕地整治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评价 改进FAHP-Entropy赋权法 空间自相关 整治分区 长春市九台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约束的新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 被引量:1
6
作者 尹玉聪 王宏卫 +3 位作者 薛孟琦 魏一鸣 钱田田 余芳瑞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93-1103,共11页
为协调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进农村居民点有效整治分区,本研究以新疆新和县为例,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引力模型及复杂网络等方法,将景观安全格局与社会网络相结合,基于空间分析结果将新和县农... 为协调好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与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推进农村居民点有效整治分区,本研究以新疆新和县为例,以生态视角为切入点,采用最小阻力模型、引力模型及复杂网络等方法,将景观安全格局与社会网络相结合,基于空间分析结果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进行类型划分,并分别提出整治分区策略。结果表明:新和县生态安全格局空间分异明显,重点保护区、次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非重点保护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6.91%、31.38%、20.47%和11.24%,呈现中部、西部及南部以重点保护区为主,西北部、东南部以非重点保护区为主的空间格局;节点联系度空间分布不均,自城镇中心向外围越来越弱,节点强度高值集中在新和镇附近,节点强度低值分布于各乡镇边缘,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节点分别为21、36、51个和18个;将新和县农村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发展型、潜力优化型、控制规模型和搬迁撤并型4种整治类型,面积分别为16.11、17.55、13.83 km^(2)和6.32 km^(2),并根据存在问题分别制定整治分区方案。研究表明,将生态因素纳入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范畴,可为新和县分类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生态安全保障及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治分区 生态安全格局 农村居民点网络 新和县
下载PDF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设计 被引量:10
7
作者 庄伟 廖和平 +3 位作者 潘卓 李靖 陈娜 李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8-626,共9页
综合运用判断矩阵法、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依据居住场势理论,探索一种集理论关联、功能指向、效用分析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和模式设计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 综合运用判断矩阵法、居住场势度量法和三维空间分类法,依据居住场势理论,探索一种集理论关联、功能指向、效用分析为一体的新型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和模式设计方法,以期为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为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提供方法借鉴,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为例进行了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整治模式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可划分为4种整治类型区,其中Ⅰ类区适宜采用生态移民涵养式整治模式,Ⅱ类区采用新型农村产业化整治模式,Ⅲ类区采用新型农村社区化整治模式,Ⅳ类区采用生态压缩发展式整治模式。计算得到的白市驿镇各村居住场势分量呈现地域性特征:生产分量地域特征最为明显,由建制镇周围向较远区域递减,近郊型行政村生产分量值(Nip)高于中心和远郊型行政村;生活分量值(Nil)分布特征与其基本相同;生态分量值(Nie)较高区域集中在远郊森林密集、生态环境良好的山区。通过与各行政村自然、社会经济本底情况的验证比对,白市驿镇整治分区结果符合区域实际特征。因此,本研究认为区域内居住场势差异是影响农户自主迁徙的客观推动力,以居住场势理论为指导进行整治分区和模式设计,可以体现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区域特征与功能指向,为整治活动的科学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场势 农村建设用地 整治分区 整治模式 白市驿镇
下载PDF
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分区与模式——以重庆市两江新区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毕国华 杨庆媛 +2 位作者 王轶 王兆林 匡垚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3-88,共6页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 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例,基于城乡统筹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多重目标指标体系,划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区域与时序,并在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结果表明:1两江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治可分为近期整治、中期整治和远期整治三大区域,整治潜力分别为599.26,732.93,507.73hm2.2根据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及利用特征,两江新区农村居民点可划分为城乡结合型、生态发展型、培育改造型和优化挖潜型4种整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整治分区 城乡统筹 整治潜力 两江新区
下载PDF
中国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天中 王雯 +1 位作者 刘春芳 赵强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3期141-147,F0002,共8页
[目的]探讨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分区,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甘肃省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及区... [目的]探讨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分区,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甘肃省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及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等5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初步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并从水资源供给、水系分布及行政区划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使用综合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结果]形成了"方位+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命名的土地整治两级分区体系,二级分区较为详细。兰州市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15个二级区。[结论]中国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域在土地综合整理过程中应该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分区进行整治。各分区应该针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具体特征,基于生态保护视角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分区 西北部生态脆弱区 典型区域
下载PDF
基于降维处理密度图聚类解析的农田整治分区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嘉伟 周琳琳 +1 位作者 谢晓彤 贾爱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266,共9页
为了增强多维空间大样本数据分类的直观性和可解释性,提高农田整治类型区划分结果的实用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处理的密度图法与定性解析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维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提取主变量,然后在第一和第二主变... 为了增强多维空间大样本数据分类的直观性和可解释性,提高农田整治类型区划分结果的实用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处理的密度图法与定性解析相结合的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多维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提取主变量,然后在第一和第二主变量构成的二维平面空间制作样品分布散点图,采用密度图分割法对样本进行初步分类;最后再结合定性变量特征,对初步分类结果进行定性解析续分。采用该方法对新郑市的315个行政村单元进行了农田整治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第一主分量(F1)和第二主分量(F2)包含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农田灌溉率等原始变量信息总量的85.55%,可由其替代原始变量信息;2)F1、F2主变量与粮食单产间的相关性总体优于原始变量,在F1-F2二维平面散点图上,样品聚类特征明显;3)新郑市的315个行政村可划分为6种类型的农田整治区,不同类型区的粮食单产及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农田整治工程建设的重点各不相同。结果说明,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密度图法与定性解析相结合的分类方法适宜于多因素大样本情况下的农田整治类型区划分,研究结果可为新郑市的农田整治规划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主成分分析 耕地质量 农田整治分区 河南省
下载PDF
五常市北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规划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浩 雷国平 赵宇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06-614,共9页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的重要依据。以五常市北部地区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典型粮食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 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实现农村土地合理布局、挖掘土地整理潜力的重要依据。以五常市北部地区为例,从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构建典型粮食产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地区内部特点量化指标因子;依据适宜性评价分级和区域模式差异,综合考虑人口城镇化影响实现居民点的整治分区规划。结果表明:北部12个乡镇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区间为0~3.9968,不存在最高适宜的居民点用地,域内以高适宜和中适宜用地为主,低适宜和不适宜的居民点用地相对比例之和5.02%,地区仍有部分居民点需重点整治;兴隆乡、营城子乡、民乐乡等部分地区应引导村内人121外迁,八家子乡、常堡乡、牛家镇等应积极迁村并点,兴隆乡部分地区、八家子乡和卫国乡实施内部改造,保留发展型均有分布。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居民点整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评价 整治分区 五常市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整治分区研究——以鹤壁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素霞 张小虎 黄晓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5-810,共6页
科学合理地测算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尤其是现实潜力,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依据。以鹤壁市为例,从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4方面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对鹤壁市各乡(镇)农村居民... 科学合理地测算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尤其是现实潜力,是开展农村居民点整治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重要依据。以鹤壁市为例,从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经济和土地4方面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利用熵值法和聚类分析,对鹤壁市各乡(镇)农村居民点进行了现实整治潜力测算与整治分区。结果表明,鹤壁市农村居民点整治现实潜力综合修正系数为0.438 7,增加耕地系数仅为29.67%,农村居民点整治理论潜力转化为现实潜力的可行性较差。鹤壁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城市郊区和浚县的粮食主产区,此区域地形基本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质量较好,土地自然限制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农村居民点 整治潜力 整治分区 鹤壁市
下载PDF
河南省宜阳县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军成 王令超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年第6期56-60,共5页
划分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是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工作,从宜阳县生态、生产、生活和整治潜力4个方面着手,构建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结果表明:以行政村为单位,构建指标体系... 划分土地综合整治分区是编制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与基础工作,从宜阳县生态、生产、生活和整治潜力4个方面着手,构建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和聚类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结果表明:以行政村为单位,构建指标体系,划定的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符合区域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采用指标法可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的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综合整治 城乡统筹 整治分区 可持续利用 河南省
下载PDF
凉山州国土综合整治分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緌 吴玲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65-69,共5页
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聚类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区、亚区、季区三层分区模式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进行了以国土综合整治为目的的分区。明确了各区域的特点和潜在优势 。
关键词 国土综合整治分区 主成分分析 凉山州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研究——以河南商丘市为例
15
作者 张秋玲 王素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期933-935,共3页
受"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政策以及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商丘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在商丘市农村普遍存在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闲置与废弃地比重较大等问题。... 受"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政策以及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商丘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在商丘市农村普遍存在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闲置与废弃地比重较大等问题。该研究根据商丘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划分不同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分区——城中村改造区、近郊集中整治区、农业综合整治区、复垦重建区、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区、生态保护区,并在分区的基础上,提出6种整治模式,以明确不同区域的整治方向和重点,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设用地 整治分区 整治模式
下载PDF
基于区域国土开发战略的河南省土地整治分区研究
16
作者 刘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8期204-206,共3页
土地整治是落实国土开发战略的有力抓手。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土地整治活动,需对土地整治进行科学分区。从国土开发战略、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整治潜力4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法得到... 土地整治是落实国土开发战略的有力抓手。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土地整治活动,需对土地整治进行科学分区。从国土开发战略、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整治潜力4个方面选择10个指标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运用系统聚类法得到土地整治分区结果。通过分析,将河南省土地整治分为城市化地区、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农产品主产区、重要生态功能区4个土地整治区,同时针对不同的整治分区提出相应的整治重点和方向,以此作为土地整治实施的空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开发战略 系统聚类法 土地整治分区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评价及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邵新娟 张永福 +1 位作者 郑丽 王俊智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3249-3255,共7页
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研究是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地形特点,综合运用分布指数、GIS空间分析和结构熵权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伊犁... 农村居民点人居适宜性研究是居民点整治分区的基础,也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伊犁河谷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研究区,结合研究区实际地形特点,综合运用分布指数、GIS空间分析和结构熵权等方法建立了基于伊犁河谷地区的农村居名点人居适宜性评价体系,并运用引力模型计算居民点的城镇影响分值。结果表明,地势较陡且距离水系越近的区域,人居适宜性越低,适宜性分布指数表明察县面积73.41%的农村居民点位于最适宜区,建议通过对内部改造区、迁移并点区等不同整治分区的初步整合,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合理引导,为农村居名点的整治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分布指数法 适宜性评价 引力模型评价 整治分区评价
下载PDF
景观生态视角下的耕地细碎化及土地整治分区——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魏成国 黄义忠 +2 位作者 牟禹恒 梁睿 赵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9期82-90,共9页
基于区域内耕地现状问题的具体分析,从耕地规模、地块形状和空间聚集3个方面,选取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边界密度、面积加权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6个景观指数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云南省文... 基于区域内耕地现状问题的具体分析,从耕地规模、地块形状和空间聚集3个方面,选取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边界密度、面积加权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分维数和聚集度6个景观指数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rcGIS和Fragstats等软件,对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简称文山州)耕地细碎化程度进行测算分级,并开展了市域尺度耕地细碎化评价及土地整治分区探讨.研究表明:文山州耕地规模总体测算值中等偏上,地块形状测算结果总体偏高,空间聚集总体情况属于中等水平,空间上区域差异明显.在以乡镇为评价单元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文山州耕地细碎化情况,耕地细碎化评价结果最大值为0.790 6,最小值为0.346 8,均值为0.641 6,全州耕地细碎化地域分异相对零散.基于耕地细碎化评价的结果,以及不同指标属性的特征组合,提出了全州可划分为集约利用区、归并提升区和综合整治区3种类型整治分区,基于主要问题提出不同土地整治分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细碎化 景观指数 土地整治分区
下载PDF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梁照凤 袁媛 +1 位作者 陈文波 阳海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44-1255,共12页
当前我国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与闲置现象愈加严重,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越来越迫切,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萍乡市湘东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自然、经济和社会因... 当前我国城市化与国民经济发展快速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与闲置现象愈加严重,科学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越来越迫切,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与整治分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以萍乡市湘东区为研究区域,选取自然、经济和社会因子作为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通过Arc GIS10.1进行叠加运算,划分农村居民点适宜性级别,进而应用加权Voronoi图,实现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区划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按照最适宜、较适宜、中适宜、低适宜和不适宜用地区进行划分,适宜度水平整体较高,无不适宜居民点用地区;不同适宜性级别的居民点差距明显,农村居民点的平均规模呈现缓慢增大的趋势;各乡镇农村居民点的适宜性在地理空间上差异明显,适宜性级别较高的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公路畅通、地势平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部地区,适宜性级别较低的居民点主要散乱分布在地势起伏不平、坡度较大、基础设施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区域;随着居民点适宜性级别越来越低,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小;不同适宜性级别的农村居民点划分为重点建设区、优先发展区、合并整治区和内部整治区。该研究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规划、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工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适宜性评价 加权Voronoi图 整治分区 湘东区
下载PDF
黄土丘陵土石山区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安拴霞 田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21-24,共4页
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科学合理、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系统论角度,结合中国晋南黄土丘陵土石山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引入多目标(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多尺度(工程、流域、县乡)整治思想,兼顾草本灌木... 土地整治分区是土地整治科学合理、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本文从系统论角度,结合中国晋南黄土丘陵土石山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引入多目标(生态保护、土地利用、经济发展)、多尺度(工程、流域、县乡)整治思想,兼顾草本灌木植被生态保护、土壤抗侵蚀要求,以行政村为单元,采用聚类分析法,开展了晋城市泽州县的县域土地综合整治分区划定。研究表明,该类地区以地貌为主要因子,结合植被类型、土壤分布特征,以保水、保肥与保土为重点,划分为:低中山草灌褐土整治区,低中山、丘陵褐土性土整治区;平原褐土性土、红黏土整治区,丘陵褐土性土整治区及低中山草灌、褐土性土整治区五类区域,研究结果对此类地区的土地整治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土石山区 土地综合整治 整治分区 系统聚类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